?

讓學生樂于識字

2019-03-24 04:25張柳玥
學校教育研究 2019年16期
關鍵詞:字義形聲字字形

張柳玥

一、巧借多媒體,激發識字興趣

低年級學生初次接觸漢字,對漢字非常陌生,不大容易吸引他們的注意力。如果教師在教學中能巧妙地運用多媒體技術,變靜為動,讓學生主動走進語文、走進漢字,豐富學生的感性認識,那么他們對語文的熱愛就會與日俱增。

在識字教學中,教師恰當地運用現代多媒體信息技術,既可輕松創設識字情境,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又能讓學生積極動腦筋進行分析,培養創新能力。如教學“請、情、晴、清”時,教師把部首“讠、忄、日、氵”和部件“青”用不同的色彩出現,讓學生自己組合。當學生組合時,教師再配上相應的圖畫和音響效果進行渲染。這樣,不但讓學生記住了這些字音、字形,更區別了它們的意思。在直觀、輕松、愉快的環境中,學生理解了字義,提高了識字的興趣和效果。

二、識字教學要符合字理的特點

漢字的特征和它們自身的規律也是它們形成的基礎,被稱為詞理論。漢字由聲音,形狀和意義組成。它們可以分為兩種類型:單個字符(象形圖,指向事物)和組合詞(會意和形狀聲音)。文字是基于漢字規則和漢字教學,這也是傳統的識字方法。在“語文課程標準”中指出:“掌握漢字的基本筆畫和常用的偏旁部首,能按筆順規則用硬筆書寫,注意間架結構,最初感受漢字的形體美?!斑@也是低段學生識字和寫字的最基本要求。在小學階段,使用時應注意以下教學方法:

(一)象形文字的教學

漢字起源于象形文字,后來發展為意義詞,最后升華為詞的形狀。教科書的文化內容的安排也遵循漢字本身的發展規律。例如,“天,月,水,火,木,禾,竹,兔,魚,在“部編版教科書”中是最簡單的象形文字。這些詞都有真實物體的形象,筆畫很簡單,有些與圖形非常相似,如“木”“禾”等類似的文字。在教學中,利用這類文字的特點,讓學生先閱讀文字然后再看圖片,展開想象力,很容易掌握字形。而且,在教學中,我們也可以采取推理的方法,觀察字形圖片,歸納學習方法,然后組織學生自學,引導學生學會獨立自主的學習。

(二)會意字的教學

在掌握一些象形文字的基礎上,學生可以運用演示法和圖解法充分發揮學生的觀察和分析能力。譬如,部編版小學語文一年級上冊《識字:日月明》一課中,都是一些簡單的會意字,采用韻文的形式,激起學生的識字興趣,并掌握這種識字方法。像文中,可以用猜字謎:森、林(樹多:上面一棵樹,下面兩棵樹,仔細看看,還有許多樹。);做動作:看(手放在眼睛上,就是看。);編兒歌:鮮(魚羊味道鮮);實物展示,聯系實際生活:塵(小土塵)、尖(小大尖)、明(日月明)等;做游戲:從(兩人跟隨,一人跟著另一人),眾(人多,眾多);看圖猜一猜:學習“滅”字,我們可以出示消防水槍滅火或鍋蓋蓋火的動畫情境圖,問學生看到了什么?(火被水澆滅的意思),字的音形義就應刃而解了。還有像“休”(一人躺在樹下休息)“男”(田力男,男人在田地里耕作)等。

(三)形聲字的教學

形聲字具有表音和表意的特點。在小學階段,學生學習最多,觸摸最多的就是形聲字。形聲字的教學主要集中在“形”上。通過添加和減去偏旁的方法,可以作為突破的意義,這樣學生在學習字的同時可以學習更多的字族字。如一年級下冊《識字:小青蛙》一課中,都是由共同的母體字“青”作聲旁的形聲字,充分展示了形聲字聲旁表音、形旁表意的構字規律,同時體現了漢字的趣味性,有利于培養學生學習漢字的興趣。

字串的比較將使學生在字義、字形和字音方面產生聯系,并能迅速掌握漢字的音形義,有利于培養學生的識字興趣和識字能力。

三、組織識字游戲和生活知識,鞏固識字積累

(一)教師在教學中適時開展與教學內容相關的游戲活動

識字教學活動中,將枯燥的識字變為學生愛學的活動,讓學生在輕松有趣的玩耍氛圍中鞏固識字,一定會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第一,借助肢體語言演示字義。如教學“拍、打、拔、跳、跑、踢”等動作詞語時,教師可讓學生發揮想象,給生字配上“身體動畫”,讓字形在腦海里如動畫般流出來,使一個個靜止的生字都活起來。這樣,學生既理解了字的意思,又鞏固了對漢字的理解。第二,借助實驗演示理解字義。如識記“漸漸”時,教師先用一個瓶子盛了半瓶多一點的水,然后慢慢地把小石子一個一個地扔進瓶子里,瓶子里的水就漸漸升高了。這樣的實驗演示,學生興趣盎然,不僅記住了生字的字形,而且了解了字義。第三,編兒歌、順口溜和猜字謎。根據字形結構特點,讓學生在讀讀說說和想想記記中識記字形,使字形教學更加生動活潑。如教學“聰、意、忽、總”的字形,在比較識記后,教師可以引導學生編兒歌鞏固識記。 “聰:小聰明,耳朵靈,會聽課,總專心。意、忽、總:意有心,忽有心,在心底,總有心?!?/p>

(二)拓寬識字的渠道,引導學生在日常生活中識字

作為一種母語教育,語言課程資源無處不在,沒有時間限制??梢哉f生活是知識的海洋,引導學生利用生活空間進行文化教育不僅是文化本身的需要,因此,在教學中應考慮課程資源的開發和利用,以鼓勵學生在現實生活中主動學習文化。學生可以使用各種渠道去學習字體,如校園墻報紙,教師和學生姓名,社會廣告牌,建筑名稱,產品標簽,實名制,書籍,電腦,互聯網等,都可以成為學生的重要途徑。如果老師有意識地引導他們,他們肯定會讓學生進入更大的文化天堂,在這個廣闊的世界中會有越來越多的新發現。

小學的“語文課程標準”中注重識字認識的改革。以更新,更科學的素養教學為教學目標,不僅積累了中國傳統文化教學的寶貴經驗,也體現了現代教育的最新理念,使我們對新教材的運用有更深入的理解。新課程將成為改革識字教學的新標志,提高識字教學的高效率。

總之,教師在識字教學中應根據低年級學生的特點,采取形式多樣的教學方式和方法,調動學生的識字積極性,讓學生始終處于學習的主體地位,喜歡學習漢字,有主動識字、寫字的學習愿望。只有這樣,才能提高識字教學效率,促進學生閱讀能力的發展。

猜你喜歡
字義形聲字字形
形聲字太調皮
“品”字形漢字知多少
畫說漢字——擺(bai)
“多說一遍”字音字義大不相同!
添一筆變個字
用“A”字形的性質求角
我們的新發現
絕和決
燥、躁、噪
一把破扇引發的“憾”與“撼”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