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企業知識管理的研究與應用

2019-03-27 16:31王琦
現代企業文化·綜合版 2019年1期
關鍵詞:知識管理企業管理

王琦

摘 要 在經濟全球化和信息化的背景下,知識和信息已經逐步取代資本和能源成為企業最寶貴的無形資產。知識管理也日益成為企業發展的主要驅動力,對企業競爭力的提升起到關鍵性的作用,如何做好知識管理也是企業關注的焦點問題。本文深入分析了我國企業知識管理發展的背景、現狀以及存在的問題,提出建設以“知識管理+協同創新”為核心的企業協同創新平臺,提升企業技術創新水平和能力,使企業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立于不敗之地。

關鍵詞 知識管理 企業增值 企業管理

近幾年,對于企業常規化管理工作的研究在不斷深入,企業要想實現可持續發展,不僅要提高自身的行業內部核心競爭力,也要整合知識管理水平,將知識應用在外部運營結構中,從而維護管理模型的穩定性和實效性,將以更加開放化的視角對知識管理水平予以分析,確保企業知識戰略管理水平能引導企業實現發展的戰略性目標。

一、企業知識管理相關概念

“知識管理”往往被企業理解成企業知識管理系統,實際上知識管理的范疇比知識管理系統更大,它還包括了知識管理的理念、實施方法等內容。在當今云服務、大數據和人工智能等前沿技術的推動下,知識管理被注入了新的活力和前景,在企業的核心業務中發揮著越來越大的作用。由于知識管理本身的范圍是無邊界的,知識管理在企業的應用就需要人為地定義“邊界”。我們把企業知識管理定義為“企業知識的繼承和發展”,而企業知識限定在企業核心業務中起關鍵作用的知識。從企業知識管理的發展來看,企業知識管理經歷了知識管理1.0(KM1.0),解決企業知識的資產化;知識管理2.0(KM2.0),解決企業知識的場景化;知識管理3.0(KM3.0),解決企業知識的智能化。經過近年來知識管理的理論和實踐的不斷發展,知識管理在企業的落地模式大致有以下幾種:知識內容導向、員工成長導向、業務流程導向、整合應用導向和創新驅動導向。

二、我國企業知識管理中存在的問題

(一)知識分享方面的不足

如何摒棄無效知識,整合與企業發展創新相關的有效知識,在知識整合的基礎上進而實現較大范圍內的知識共享,是企業知識管理面臨的關鍵問題。在整合和共享的過程中,科技情報工程師需要將收集到的科技論文、標準,人工上傳到企業網站,內部資源除了必須要歸檔到檔案系統的資料外,其他很多重要的文檔還分散存放在員工的電腦里,除了安全得不到保證,查找和使用困難外,也導致了知識的復用性和傳播性不理想。

(二)企業知識管理會不會引起企業知識竊取流失、以及造成“泄密”

很多企業擔心實施和應用企業知識管理后企業知識被竊取流失、以及造成“泄密”等情況,實際上應從兩個方面理解這一問題,一是要甄別出企業的技術秘密或敏感信息,對這些技術秘密或敏感信息進行單獨處理,例如不放在企業的共享數據庫中或采取安全措施對它們進行受控訪問,一般可以有效防止企業技術秘密或敏感信息被竊取流失;二是適當泄露企業的一些技術是有好處的,歐美等先進國家一直采取定期解密一些技術秘密,就是要有意讓其它人追隨他們的技術,便于他們始終在該技術領域保持領先優勢。我們的企業也應該有這樣的戰略思路,適當共享出前一代產品的相關技術,讓眾多參與者研究、追隨和發展它,在保持自己在該技術領域領先優勢的同時,也是對自己的一個有力的促進。

(三)知識傳遞方面的不足

在知識獲取與挖掘方面,企業內部的顯性知識可以通過信息技術手段進行編碼與存儲,但在隱性知識的獲取和挖掘上,很難利用技術手段實現物理性提取,必須依靠共享者的自愿分享和傳播。然而,目前大多數企業存在信任危機,缺乏共享文化的企業氛圍,一定程度上阻礙了內部知識的挖掘與共享。同時,創新研究人員缺少協同的平臺和機制,受時間和地點的限制,集體智慧得不到有效的發揮;在外部知識的獲取上,決策管理人員不能及時掌握市場、技術、行業、競爭對手等情報數據,無論是從現有知識儲備,還是外部吸收上,都存在阻礙,無法為知識整合奠定堅實的基礎。

三、借助知識管理實現企業增值的路徑

(一)評價知識能力的培養過程

在企業發展進程中,要想提高績效管理水平,創新化發展運維體系,就要在時間累計的同時,有效對創新化績效項目予以監督,整合知識能力管理要求的同時,維護市場和技術變化模型,確保技術環境和維護管控策略之間的關系更加有效。企業要轉變知識能力的呈現方式,就要轉化知識水平和環境要求,并且獲得可持續發展的動力,維護傳統知識結構的同時,強化創新水平和綜合能力培養效果,維護知識運維管理體系的完整程度,也為后續知識流程的建立完善提供保障。除此之外,在知識能力動態化培養監督的過程中,要對知識能力之間的沖突以及協調性水平予以監督和管理,有效維護注釋項目中的互補性。尤其在企業知識保持工作階段,要對知識內容進行整合和關聯,維護企業外部知識的獲取路徑,確保企業之間能形成知識體系的互補,提高各自的知識應用水平。

(二)建立員工協同工作平臺

建設員工協同工作平臺,將員工工作從線下轉移到線上。企業各部門、各項目組可針對具體課題項目,隨時隨地進行在線協同研討,自由碰撞思想,相互啟發,激發創造思維。同時,研討過程的全程記錄能夠為客觀評價項目組成員的積極性和貢獻率提供可靠的數據支持。此外,在研究過程中可以充分挖掘員工身上的隱性知識,通過成果歸檔使之在系統中加以保存和沉淀,一方面實現了隱性知識的顯性化,豐富了企業知識倉庫的成果積累;另一方面避免因員工調崗、離職等原因造成企業知識資產的流失,提高企業知識資源的重復利用和廣泛傳播。

(三)系統管理

用戶管理:支持統一用戶集成和域用戶集成。權限管理:支持數據權限和功能權限,支持為單元用戶、用戶組賦予權限,合理處理控制與共享的力度。對象建模(知識模板):支持為企業的每類工程知識建立知識模板,以此為母板合理、準確地描述工程知識。

(四)建立企業自有知識倉庫

建設企業自有知識倉庫,從科技研發、戰略發展的不同維度,自動聚類相關政策法規、產經資訊、競企動態、產業研究、市場環境等信息情報內容,全面整合與企業業務相關的各類科技論文、標準、專利、科技成果等文獻資源,利用數據分析和挖掘技術,對海量數據進行精細化處理,打破企業內部“信息孤島”,形成可持續更新、循環利用的知識資源池,實現信息資源在企業部門之間、員工之間的高效利用、共享和傳播。

(五)建立在線學習交流社區

Mc Elroy認為,“組織成員間的互動、組織學習氛圍的營造對知識管理實施更加重要?!苯⑵髽I內部的在線學習交流平臺,能夠為企業員工提供業務交流和知識分享的空間,挖掘和沉淀員工隱性知識,經過長期沉淀成為企業特色的業務知識庫。同時可根據企業人才培養的需要,創建公開課、在線講座、技能培訓、實際操作指南、自助學習以及考試測評等課程欄目,員工可以在線進行課程查看學習及自我測試。

四、結語

總而言之,在對企業知識管理能力進行全面分析后,制定更加有效地評價機制,對其中相關因素進行統籌處理和分析,從開放性視角整合知識活動中不同能力結構之間的關系,有效整合內部和外部知識,并且完善根本性戰略變革,有效提高企業的實際發展水平和管理優勢。

參考文獻:

[1] 趙亞楠,姜華珺,張賀.知識管理視角下高新技術企業價值增值的機制研究[J].商業經濟,2016(12):82-84.

[2] 盛革.基于價值網的知識管理模型及IT架構[J].中國科技論壇,2009(9):92-97.

猜你喜歡
知識管理企業管理
基于知識管理的高校圖書館管理創新
提升企業知識管理能力 增強企業的強勁發展態勢
突發事件基本類型及其對管理的意義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