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時期小學德育教學的有效策略

2019-03-31 09:26劉波
求知導刊 2019年50期
關鍵詞:小學德育新時期教學策略

摘 要:為社會主義培育合格的接班人,更好地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是學校辦學的根本目的所在。在經濟飛速發展的21世紀,精神文明與物質文明必須齊頭并進。小學生處于生理和心理尚不成熟的重要時期,辨別是非的能力有限,極易受外界不良誘惑的影響。因此,大力實行德育,既是當前課程改革的重要內容,也是學生健康成長的基本要求。學生作為將來國家建設的主力軍,不能只是空有知識而無道德的人,學校必須智育和德育雙管齊下,重視對學生知識技能的培養,更要注重思想道德教育的開展,這樣才能讓學生成長為有愛心、有責任心、有擔當的,對社會有貢獻的人。

關鍵詞:新時期;小學德育;教學策略

中圖分類號:G40-012.9?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 ? ? ? ?文章編號:2095-624X(2019)50-0031-02

引 言

在經濟高速發展和現代化建設持續推進的新形勢下,隨著教育教學課程標準和教材的不斷改革與完善,教育教學的目標和內容發生了重大變化,教學重心逐漸從應試教育向落實核心素養方向轉移。根據新課程改革和素質教育的要求,小學教育工作者要充分履行自身職責,積極貫徹落實育人之道,實現文化修養與思想品質兩手抓,針對小學生的心理特點,創新教學模式,切實提高學生的自身修養和學習能力。本文簡要闡述落實小學德育教學要求的具體措施。

一、新時期小學德育教學的重要性

隨著信息技術的持續發展,家庭物質生活逐漸豐富,各種信息設備的配置日漸齊全,小學生接觸信息的渠道也日益多樣。網絡是把雙刃劍,不僅能改變學生的生活和行為模式,也對傳統的課堂教學帶來前所未有的沖擊與挑戰。各類信息的傳播,不僅讓學生的思想逐漸復雜,還削弱了課堂教學中教師的主導性和權威性。學校是輸送人才和思想文化傳播的重要陣地,思想道德教育是學生必須接受的教育項目之一,教師是引導學生樹立正確“三觀”的主導者,對學生的日常教育、知識技能培訓、心理疏導、道德品質、法治意識以及學習思維習慣等方面的培養起到了關鍵性的作用。教育者通過體驗式道德教育春風細雨般地對學生進行愛國主義、集體主義教育,培養學生的信念與理想以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使學生的書本知識得到積累的同時,思想道德品質也能夠得到積極健康的發展。

二、小學德育教學的有效策略

1.經典誦讀與德育相融合,提高學生綜合素養

小學生正值對各種事物充滿好奇的時期,也是為個人“三觀”打基礎的重要階段[1]。學校是思想文化傳播的重要陣地,是以文化人、以文育人的主戰場。學生經過小學階段的文化培育,具備了一定的文化常識,但是這些文化基礎知識并不足以彰顯新時代學生應有的綜合素養。我國博大精深的優秀傳統文化,有很多經典的優秀思想、名言、古訓,如“鍥而不舍,金石可鏤”“忠言逆耳利于行,良藥苦口利于病”“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等,對學生以后人生和職業發展有座右銘般的借鑒作用。我國古典詩文的最大特點是筆墨精練、以情動人、形象生動、以美感人,通過選擇有思想性、教育性、藝術性的健康作品給學生以美的享受,從中華傳統文化里汲取智慧與精華,讓學生在誦讀過程中潛移默化地提高文化和道德素質,增強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針對不同層次的學生,教師要做好誦讀材料和課堂問題的分層篩選,營造良好的誦讀情境,選擇恰當的誦讀形式,引導學生進一步思考,在完成對知識點掌握的同時完成對其思想品德的塑造,將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精華古為今用,增強學生的文化自信,提高學生的綜合素養。

2.利用榜樣力量,深化德育內涵

人無德不立,國無德不興。道德對個人的修身立業和國家的長治久安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學生作為國家建設的主力軍,對其加強思想道德建設,培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是國家可持續發展的重要前提[2]。在全球經濟一體化的大趨勢下,傳統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已經不能適應時代的進步,學校的德育工作可以適當地將當前熱點有機結合,創新教學模式,從全局出發,積極結合時代發展特征,改變教師講、學生聽的簡單直接灌輸的教育形式。比如,以近期“12歲少年深夜挨家敲門救了整棟樓”的熱點新聞進行闡述、評價,新聞主人公是小學生的同齡人,以他為榜樣進行角色互換,我們在遇到這類問題時該如何處理,是袖手旁觀,還是在保證自身安全的前提下,像新聞主人公一樣克服困難、竭盡所能救助他人。話題討論既能活躍課堂氣氛,又具有一定的啟發性,引導學生從過程方法、情感態度、價值觀等方面思考,使學生的道德意識得到全面提高。

3.家校聯手,鞏固德育成果

德育不僅是學校的責任,事實上家庭教育才是德育的主戰場,父母是孩子的行為導師,家庭教育是對人的一生影響深遠的地方。家校聯手,才能共同托起明天的太陽,通過家長會的形式,讓家長深刻認識到德育對孩子成長的重要性,使家長積極配合和參與到德育中,把主要的德育內容延伸到生活實際中,通過規范自己的言行舉止,以身作則,潛移默化地影響孩子。平常生活中,可以多帶孩子參加義工活動,參觀愛國主義基地等,通過親身參與和感受,更好地提高孩子的道德意識。

4.加強德育工作隊伍建設

加強教師隊伍的綜合能力建設,是保證德育教學成果的有效手段。學校應從全局出發,積極結合時代發展特征下的需求變化,加強德育工作隊伍的綜合能力建設,落實和完善教育改革體制。首先,在理論上提高認知,從思想道德教育與課本知識教育的相通性上進行探索研究,更好地落實與加強德育工作隊伍建設。其次,以人為本,進一步加大專業教育工作者的培訓力度,通過有目的地對德育教師進行長短期培訓,激發其工作積極性和創造性,增強他們的責任感、服務意識和接受掌握新觀念、新方法與技巧的自覺性;結合時代發展趨勢,調整教育理念,促使德育教師隊伍在專業素養、管理能力、教育能力等綜合素質上得到全面提升。

結 語

在經濟飛速發展、互聯網高度覆蓋、信息傳播速度與傳播渠道日漸快速與多元化的新時代,為全面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精神和教育方針政策,學校要適應新的發展形勢,緊跟時代發展的步伐,明確德育工作對學生的重要意義,根據時代發展與變化,清晰認識到核心素養背景下德育工作的重要性,并結合實際進行相應的教學改革,大力建設德育工作隊伍,進一步豐富教育形式,切實提高學生在思想道德方面的認知,陶冶其高尚的道德情操,培育好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的合格人才,更好地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3]。

[參考文獻]

簡躍虹.新時期小學德育教學的有效性教學策略分析[J].考試周刊,2017(55):100.

羅家安.新時期小學德育教學的有效性教學策略[J].讀與寫,2018,15(24):62-63.

駱秋菊.新時期小學德育教學的有效性教學策略分析[J].考試周刊,2018(04):19.

作者簡介:劉波(1977.3—),男,山東東營人,本科學歷,中學一級教師,現任山東省東營市河口區河安小學黨支部書記、校長。

猜你喜歡
小學德育新時期教學策略
高中化學反應原理學習難點及教學策略研究
統編本初中文言文選文變化及教學策略
初中數學絕對值概念教學策略
關于提高小學生識字實效的教學策略
新形勢下小學德育教育淺析
如何在小學教學中滲透德育教育
小學德育教學中如何滲透心理健康教育
新時期農村氣象觀測及防災服務探索分析
新時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管理的創新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