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傳統與當代并重
——黃原書畫獎學金

2019-04-06 05:13
當代美術家 2019年6期
關鍵詞:黃原獎學金書畫

1楊望舒幻夜芳蹤第九屆黃原書畫獎學金最高獎獲獎作品

2張耀升二十四詩品第九屆黃原書畫獎學金最高獎獲獎作品

《當代美術家》(以下簡稱“當”):黃原先生青年時代曾受益于國家的獎學金和社會熱心人士的贊助,這也是先生創辦獎學金以鼓勵青年學子創作的原因。請您談談黃原先生對獎學金設立的構想。

黃越(以下簡稱“黃”):我的父親在2000年左右就提出了成立獎學金的想法,想拿出他的積蓄來資助學習中國畫、書法的學生,鼓勵他們學習,獎勵后學。但他的積蓄不多,而且成立獎學金會涉及很多具體的問題,我覺得這個想法不太容易實現,就沒有具體落實。

1999年,四川美術學院成立造型藝術學院,國畫系被取消,成為一個專業,對師生的影響較大,好在2001年又恢復為獨立的系科。那個時間節點的前后相當一段時間里,中國畫學科處在比較強勢的現當代藝術語境中,有一種被邊緣化的趨勢,我覺得非常有必要倡導傳統藝術。2007年父親過世,我想應該替他實現成立獎學金的心愿,通過這樣的方式為中國畫學科做些什么,也是對父親的一份寄托和紀念。于是跟朋友和他的學生提出這個想法,得到了大家的積極回應。2010年,在系領導的關心和支持下,舉辦了第一屆黃原書畫獎學金展評活動,提出了“基礎與創作并重、傳統與當代并重”的宗旨,這是我的藝術觀點,也是我父親黃原先生的教學和創作理念。

當:您剛剛提到黃原書畫獎學金的宗旨:“鼓勵學生們在探索中國書畫藝術的道路中基礎與創作并重、傳統與當代并重?!泵鞔_地提出對基礎和傳統的重視,是否原于中國書畫藝術的深厚傳統和傳承性方面的特殊性?

黃:是這樣的。2010年左右,我們四川美院的國畫專業面臨轉型的問題,很多學生的畢業作品不作書畫方面的創作,面對傳統,很多人選擇顛覆,而不是傳承。我個人面對當時的情況是很著急的,這也是成立獎學金的原因之一,以此為起點,一直堅持到了現在。

第二屆黃原獎學金開幕的時候,四川美院的黨委書記黃政書記特別指示要把黃原書畫獎學金做成一個品牌,推向全國。當時我覺得任務很艱巨,但記在了心里。羅中立獎學金就是我們學習的榜樣,但我們不可能簡單地復制,而是學習它的優點,然后按照學科自身的特點來設置和發展。當時中國畫和書法類跨院校的評獎活動很少,我們可能是最早的,這也成為了它的一個重要特點。

當:獎學金制度的持續推進需要科學的管理、具有學術高度的評審標準,也離不開持續穩定的資金支持。自設立以來,黃原書畫獎學金得到了贊助人的支持,目前在資金上有哪些方面的支持和保障?

黃:獎學金的經費主要是我個人去籌備的,我沒有準確、精準地估算過到底籌集了多少,如果各方的贊助費用不夠,我再個人出資補充。我們沒有向學校申請資金,四川美術學院已經有很多優秀的獎學金了,比如羅中立獎學金、周春芽獎學金、英杰貧困生助學金等。我最開始的想法就是通過黃原書畫獎學金讓學生知道中國畫學科也有獎學金,曾經有黃原這樣一位老師。

3宋德志靜謐圣域第九屆黃原書畫獎學金最高獎獲獎作品

當:青年對新材料、新方式和新的視覺經驗更敏感,在其他青年藝術評選中,我們可以看到大量的裝置、行為、影像等形式的作品出現,對傳統藝術的堅守和傳承顯得更加可貴。在學習和創作中,他們可能更需要靜下心來,耐住寂寞。通過黃原書畫獎學金,您覺得青年學子們在書畫創作中有何創新?

黃:我們對參展作品的形式和風格沒有規定和限制,并不排斥當代的、現代的作品,但是我們更側重于書法和中國畫的傳承和創新,參賽的同學們久而久之也感受到了黃原書畫獎學金的學術主張。舉辦過幾屆之后,對于研究中國文化的學生來說給與了極大的精神支持。其他的藝術獎學金都是比較開放、當代的,黃原書畫獎學金的定位相對傳統,也是很好的互補關系。尤其對年輕人來說,我們今天更需要認真審視傳統。

參賽的作品中,也有很優秀的具有當代性和實驗性的作品,比如第七屆的入選作品,程俊杰的《白日 長夜》,用綜合材料構建了一幅具有傳統韻味和美學的畫面,但同時在形式和材料上又有突破和創新。遺憾的是這種類型的作品不多,可能和我們的宣傳有關系,搞當代類型作品創作的同學還沒有特別關注到我們的獎學金。

當:2011年,第二屆黃原書畫獎學金開始設置創作和基礎兩個大類別,并延續至今。在作品的評選過程中,這兩大類別的標準分別側重于哪些方面?

黃:黃原書畫獎學金給大家的直觀感受是大部分作品是紙本的、傳統的,很注重基礎。我們成立獎學金的構想是覆蓋當今高校的中國畫與書法教學的基本內容,所以習作也能獲獎,當然也有寫生和創作作品獲獎。我覺得藝術的成長之路,不僅要關注最后的成果,過程也很重要。今天的許多青年藝術展評活動,關注最后的成果多,而關注過程的少。我們從第二屆開始,把作品分為創作和基礎兩個大類別,基礎類獎項的意圖很明確,寫生、臨摹的作品都可以參加。其實第一屆獲得大獎的就是一件臨摹《千里江山圖》的作品。我們最初是想通過獎金給學生一些資助,同時讓他們明白學習的方向、方法是對的,因此不能只注重結果,忽略取法的對象、方法。后來大家慢慢地通過黃原獎學金的價值取向,更加認可基礎和傳統的重要性,讓同學們在學習的過程中耐住寂寞,堅持對基礎的研習,而不是一窩蜂地搞創作。傳統藝術需要承接傳統的文化,創造。創作很重要,但對它要有正確的認識?;A類的作品評選,重點就是中國畫和書法的基本功要解決的問題,比如說臨摹敦煌壁畫、進行山水寫生,畫面需要體現教學的規律和成果,如果基本功的問題沒有解決好,那后續的創作是難以成立的。而創作類的作品評選看重的是獨創性,對此我們沒有排斥綜合材料、新媒體類的作品。但同學們以這類作品參賽的人數不多,一方面通過多年的積累,大家了解黃原書畫獎學金對傳統和基礎的重視;另一方面,側重于媒介探索和創新性的其他評選活動很多,大家有更多的選擇每個獎學金都有自身的特點,同學們參與評選活動時,會有比較明確的方向。

當:獎學金的評委人數逐漸增多,從第一屆的3人已增加到了14人(第八屆),這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評選的客觀和公正。請您談談評委的人員構成是如何考慮的,以及評選的投票的具體機制。

黃:黃原書畫獎學金的評委,主要通過我個人的關系邀約而來,基本上以高校教師為主,他們都對獎學金的理念有所認同。在評選的時候全憑自己的眼睛,沒有壓力,更沒有其他的因素干擾,因此結果比較公正?,F在評委主要分為三組:書法、繪畫、理論,每組分開評選。評委的年齡段我們有一些考慮,初審的評委年輕老師比較多。藝術欣賞是主觀的,評獎的公正性也是相對的,但我們努力向這個目標靠攏。在評選的過程中,所有作品的展簽都會被蓋住,隔絕了其他的信息,無論作者來自專業名校,還是一般的地方性學校,學歷是研究生也好、本科生也好,自古英雄不問出處,只看作品。每位評委打出分數,最后相加得出總分。有的時候這個環節可能會循環十多次,不斷淘汰、篩選作品。獎學金的展務、會務工作都是由我的學生們幫忙完成的,很感謝他們的辛勤付出。我們作為一個半民間半官方的組織,有一定的自由性,也保證了公正,受到師生們的肯定。

4曾偉平某年某月某日180cm×200cm第八屆黃原書畫獎學金最高獎獲獎作品

當:從第三屆開始,黃原書畫獎學金擴大了征集范圍,有越來越多的省市、地區參與了進來。從作品的呈現來看,地域性的特征是否鮮明?不同院校的作品有無自身的特征或差異性?

黃:總的來講有共同的規律?;旧吓R摹、寫生、創作這三大教學內容全國的院校有一定的趨同性,但是在畫風、技巧上,和對傳統的領悟有差別。一方面是地域,一方面是學校的文化傳統,比如江南的文人畫傳統,西安的黃土畫派,四川美院強調創作的傳統,都能從同學們的作品中看出差別。

當:第八屆黃原書畫獎學金增設了學術論文的獎項,這一獎項的設立出于怎樣的考慮?

黃:這個獎項的設置經過了幾番爭論。我想黃原書畫獎學金要突出自己的特點,得強調學術性。中國書畫藝術非常有底蘊和文化的根基,如果不把這方面重視起來,我覺得始終是個遺憾。很多評委老師說,論文的評選很麻煩,實施起來也有一定的困難,但是我還是堅持設立了論文的獎項?,F在看來這個決定是對的,技能和理論都要重視。論文獎項的設立,一方面拉開了我們和其他獎學金的價值取向,同時也讓我們更加全面和專業。

近幾十年以來,我們的傳統文化是有斷層的,現在我們要往回看自身的傳統,不然可能會失去自我。這種深層的文化,僅僅通過觀摩圖像是不夠的,必須進行系統的研究。

當:從2010年至今,獎學金經歷了近10年的歷程。在這10年中,書畫專業的學院教育產生了哪些發展和變化,又存在著哪些問題?

黃:總的來講有一個大的趨勢,就是對傳統更加關注了。這跟國家提出文化自信有直接關系,同時也是事物發展的規律。這些年我們感覺參賽的作品水準越來越高,質量越來越好,對于傳統的研究越來越深。黃原書畫獎學金能成為一個全國高校中國畫與書法教學的交流平臺,本身就是一段濃縮的歷史,反映了教學的路徑、階段性的成果和過程中生動的多樣性,這很珍貴。與此同時,也能看到教學上的一些問題。每所院校自身的特點和地域文化在慢慢消減。第二個問題是大家越來越重視作品的創作。我們的評選雖然分了類別,但是有的創作類作品被投稿到了基礎類,沒有相對清晰的區分。第三是對傳統的理解還不夠透徹。我們不能一股腦地把所有關于傳統的東西都照搬出來,而是真正對傳統理解以后,從中找到當下這個時代所需要的,真正能為我所用的東西。既有傳統的精神,又有當代的審美價值取向,又有技法支撐,這樣的作品還不多見。

我們的觀看,不可能都是古人所看的對象。如何反映這個時代的人與自然、人與人、人與社會和我們的情感、脈動,如何抓住當今的社會問題,從古代的傳統繪畫里面找到真正內在的、有價值的內容,代表中華民族華夏文化特質的核心,古為今用,是中國書畫藝術持續探討的課題。這個要求對學生來說很高,但是現在他們有條件,有豐富的學習資源,無論是圖像資料還是文獻資料,都豐富多了。今天有的同學已經學會了傳統的皮相,但是精神內核還遠遠不夠。當然這也不能著急,是一個過程。

猜你喜歡
黃原獎學金書畫
黃原膠的改性及其在水處理中的應用
學成必有為 不忘桑梓情——寫在“談智雋獎學金”第二十七次頒獎大會后
黃原膠對大麥種子萌發和幼苗生長的影響
打電子游戲是浪費時間?對那些獲得電競獎學金的人來說并不是
黃原膠鹽溶液減阻及抗剪切特性的實驗研究
小小書畫廓
中國人民大學吳玉章獎學金圖解
感恩的心——20名獲得康世恩專項獎學金學生的來信摘錄
書畫
書畫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