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多樣的學院創作面貌
——何桂彥訪談

2019-04-06 05:13
當代美術家 2019年6期
關鍵詞:獎學金媒介現實

1王凱余溫綜合材料尺寸可變2018

《當代美術家》(以下簡稱“當”):中國當代的青年藝術家大多是專業美術院校出身。目前國內各大美術院校的教學體系日益完善且發展出了各自的方向與特點,您覺得不同院校的教學特質在青年藝術家們的作品中有何體現?還是說作品體現出了趨同性?

何桂彥(以下簡稱“何”):我覺得基本上現在很難通過作品來判斷藝術家來自哪所學校、哪個系科,但至少可以看出他的學科背景。2019年羅中立獎學金的入選作品中,大部分作品都不是由單一的媒介進行創作的,呈現出了跨媒介的特點,其中影像作品居多。從作品來觀察藝術家的創作方法,可以感覺到很多藝術家有跨學科的知識儲備,我覺得這樣反應出了當下高等美術教育的開放狀態。

當:現在很多作品不僅是各藝術門類的融合,與科技的結合也更加緊密。美術學院該如何增強科技方面知識的培養?

何:2019年羅中立獎學金的入選作品中,我們明顯感覺到有些作品具有強大的跨學科知識作為支撐,與傳統的美術學院依靠技巧、風格、媒介的表達完全拉開了差異。這些作品中,宋麗君的《主動語態和被動語態》涉及有關植物生態的生物學知識;雷韻冰的獲獎作品《畸器時代》與傳統意義上的雕塑語言表達有些不一樣,這件作品融匯了過程、機械,并注入了時間;楊璞賴睿的新媒體獲獎作品《P 你好》,用到了虛擬現實和一些動畫、新媒體的語言方法,同時加入了一些舞蹈元素,讓舞蹈和觀看成為作品表達的一部分。從這些作品不難看出,既有的學科建構給藝術家們提供了創作的大框架,注入其他元素和知識體系以后,作品的表達變得更加豐富了。藝術家們在思考和表達藝術的時候,更加尋求一些新的可能性,我覺得這是當下的青年藝術給我們最深刻的印象。

當:青年藝術家們面臨的創作選擇更加豐富——發達的資訊使他們更早地接觸到了不同的創作方式與作品媒介,在這樣的背景下,傳統架上繪畫和雕塑的作品更加顯現了青年藝術家對藝術語言與本體的堅持與探索。您覺得在這方面青年藝術家們的探索有何特征?

2黃子鵠“A=lgT”系列綜合材料、繪畫200cm×200cm2019

何:以羅中立獎學金為例,2019年的架上繪畫作品比重稍有下降,但作品比較純粹,更多的是對繪畫語言,以及語言背后的方法的思考。最基本特征是非常注重媒介性,強調制作。還有一部分作品,有很強的觀念性色彩。這一屆的繪畫作品,我們沒有看到圖像的、敘事性的,相反媒介和實驗性的作品占比重比較大。

當:前幾年的青年藝術作品,主題普遍與個人經驗和內心情緒有關,有人認為缺乏對歷史和社會現實的關注,是青年藝術的一個短板。本屆羅中立獎學金的入選作品中,出現了關注于歷史和社會現實的作品,這是否體現了青年藝術的成長與新的發展方向?

何:我覺得這不能被稱為新的發展方向,每個時代的藝術家,都有那個時代的藝術和屬于那個時代的表達方式。宏觀來說,今天不管是深層空間,還是我們接收的信息、生活方式,都變得多元化了,我們的生活狀態也越來越信息化、碎片化。我們沒有理由說藝術家的創作題材一定要宏大敘事——宏大敘事背后表達的是生活,是現實;反過來講微觀、個人的創作主題也可以從一個層面反映宏大敘事的背景。所以我覺得,宏大敘事也好,個人的微觀出發也好,重要的不是敘述方法的差異,而是一定要帶著藝術家的情感和對問題思考、對現實的關注。只要有感情,有現實的濃度和對社會的把握,作品一定不會差。

當:青年藝術家是當代藝術的重要組成群體與后備力量,獎學金制度與青年藝術評獎是推動、激勵青年藝術創作的有效助力。您覺得除了經濟方面的獎勵,此類活動還可以從哪些方面給予青年藝術家們有效的支持?

何:羅中立獎學金作為學術品牌,歷經多年,一方面它是非盈利性的,不會因為經費、商業目標、商業的利益改變自己的性質。第二,它為青年藝術家提供了學術平臺,其中一個非常重要的因素,就是得到了很多初評評委、中評評委,這些行業中資深的前輩的支持和關注。第三,羅獎相比國內很多獎學金來說更注重前瞻性,強調藝術家的探索和個人化的敘述,這些綜合性的因素,讓羅中立獎學金走到現在,還有那么多青年的學者,青年學生愿意參與。

猜你喜歡
獎學金媒介現實
學成必有為 不忘桑梓情——寫在“談智雋獎學金”第二十七次頒獎大會后
我對詩與現實的見解
漫畫:現實背后(下)
打電子游戲是浪費時間?對那些獲得電競獎學金的人來說并不是
辨析與判斷:跨媒介閱讀的關鍵
高中語文跨媒介閱讀內容的確定
書,最優雅的媒介
中國人民大學吳玉章獎學金圖解
反思媒介呈現中的弱勢群體排斥現象
7 Sci—Fi Hacks That Are Now a Reality 當黑客技術照進現實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