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中地理作業實施現狀調查分析
——以南寧市邕寧高級中學為例

2019-04-07 15:25張清蘋
中學課程輔導·教學研究 2019年11期
關鍵詞:練習冊學科作業

◎張清蘋

一、調查背景及基本情況

為了解我校學生對地理作業實施現狀的看法,分析我校在地理作業實施過程中存在的問題,筆者于2017年3月對我校高一、高二文科的學生展開調查,調查方式為問卷調查法和訪談法,共發出問卷955份,回收937份。

二、調查結果及數據分析

1.學生對地理學科的認可及喜好程度 在“你是否喜歡地理學科”的統計中,64%、受訪學生表示“喜歡”,僅3%受訪學生表示“不喜歡”,說明我校學生對地理學科的學習熱情較高。

2.學生對目前地理作業的看法 在“你認為地理作業的目為”的統計中:53%、22%、20%、5%的學生分別選擇了“鞏固所學知識”、“培養地理思維”、“取得好成績”、“應付教師檢查”的選項,這表示大多數學生能正確認識地理作業功能,但還存在少數“應付教師檢查”的不良動機。

在“你是否喜歡地理作業”的統計中,受訪學生的回答顯示:14%、69%、17%的學生分別選擇了“喜歡”、“一般”、“不喜歡”。從數據中反映了一個現實的矛盾,在之前的分析中已得知我校大多數學生對地理的學習熱情較高,但學生中喜歡地理作業的比例卻不高。而在對“不喜歡地理作業的原因”統計中顯示,選擇“作業太多”、“題目太難”、“作業形式單一枯燥”、“機械記憶題目較多”的比例分別為19%,21%,21%,39%。從數據中體現的矛盾當然存在學生自身的問題,但也體現了我校地理教師在作業的設計、布置和評價上仍存在不足,還沒有利用好地理學科“趣味性強、實用性強”的優勢,設計出學生認可的地理作業。

3.學生對今后地理作業的期待 對“你是否喜歡探究性、開放性和富有創新性的地理作業”問題的統計顯示,選擇“很喜歡”和“較喜歡”的比例總和占到了80%。在對“你喜歡的作業類型是”(多選題)的統計中顯示,選擇“游戲型”、“探究合作型”、“小論文或辯論賽型”的比例分別為47%、33%、15%。兩項統計數據說明學生內心渴望接觸練習冊以外、形式豐富的特色作業。

三、調查后反思與對策

問題1:形式單一,過度依賴練習冊

對策:創新設計,豐富作業形式

地理學科可謂是高中階段唯一的跨“自然科學”和“人文社會”這兩個領域的綜合學科,從該角度出發可知地理學科擁有豐富的自然、人文素材,而這些知識僅僅只通過練習冊來體現未免太過可惜。因此在地理作業的設計中可根據不同類型知識去設計形式多樣的地理作業。例如,自然科學類知識可以設計實驗讓學生動手操作,引導學生通過實踐發現自然地理現象的原理、規律;人文社會類知識可建議學生走出校園,融入社會,在小區、火車站等地開展調研活動,了解人文現象及人類活動的地理分布和發展規律。

問題2:內容枯燥,脫離實際

對策:地理作業生活化、鄉土化,學習身邊的地理

“培養現代公民必備的地理素養”是高中地理新課程的內容理念。而目前練習冊中的作業內容單調,在這理想的環境中練習單純的知識性題目,使得很多學生能考得出滿分的地理成績,卻無法解釋身邊現實的地理問題。因此地理作業內容的設計應向生活化、鄉土化傾斜。例如,在學習自然災害中洪澇災害的成因時,可結合我校舊校區(邕高巷3號)的水災情況設計實踐作業,引導學生收集邕高巷的自然地理環境資料去分析其發生水災的成因。通過實踐,讓學生感受地理知識在生活中的價值,并激發其成為一個知識的探索者。

問題3:作業模式統一,缺乏選擇性

對策:注重學生差異,作業個性化

“滿足不同學生的地理學習需要”是高中地理新課程的建設理念。學生之間由于存在個體差異,其學習需求和學習能力是不同的。而現行地理作業的形式、內容、完成要求是一致的,每個同學都布置一樣作業的現象非常普遍,這妨礙了學生的個性化發展。因此在進行地理作業設計時應注重作業的差異性。例如,在《氣壓帶和風帶》這節課后,教師可設計三個級別的作業:

A級:繪制一幅三圈環流模式圖。

B級:制作一個三圈環流模型。

C級:尋找《海賊王》第55集中提到的“Calm belt(無風帶)”,并試著分析氣壓帶和風帶對航海的影響。

學生可根據自己的學習能力及興趣選擇一題或多題完成,這樣既尊重了學生的個體差異,又使不同學生能在各自原有的能力基礎上得到提升。

問題4:過于強調獨立完成

對策:倡導合作,實現共贏

“倡導自主學習,合作學習、探究學習”是目前高中地理新課程的學習理念之一。而現實中地理作業卻幾乎都要求學生獨立完成,這不利于學生與他人之間的交流和相互學習。因此在地理作業設計中需要倡導“合作完成”。例如在“海陸熱力性質差異模擬實驗”的作業中,可設計以小組為單位進行探究。學生在組內進行分工操作,分別負責器材的準備、數據的記錄及分析等……在這些過程中學生之間可以互相取長補短,在合作中獲得新知,提升能力,實現互贏。

“合作完成”也可以是學生與家長之間的。例如在《科學探索者·地球內部》第4節《地震的危害與防震》中,教材設計了一個家庭活動:

地震應急計劃

與家里的成年人一起制定一個地震應急計劃。該計劃應告訴各家庭成員發生地震時應該怎么做。列出地震發生時,水電供應中斷后家里所需的物品。如果你家里有天然氣管道,還應該說明去哪里關閉天然氣閥門。與其他的家庭成員一起分享你們的地震應急計劃?!緝热輥碓矗海溃┡恋侠麃喼骶幍摹犊茖W探索者·地球內部》一書】

這個作業的設計讓學生把“合作學習”意識帶到校外,帶到家庭,使得學生的合作意識和能力得到升華,值得借鑒。

猜你喜歡
練習冊學科作業
練習冊
【學科新書導覽】
練習冊忘帶了
練習冊忘帶了
土木工程學科簡介
“超學科”來啦
神奇的練習冊
作業
論新形勢下統一戰線學學科在統戰工作實踐中的創新
我想要自由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