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斑貼試驗在化妝品行業的應用

2019-04-12 09:52畢永賢錢舒敏劉紅艷蔣麗剛
日用化學品科學 2019年3期
關鍵詞:變應原刺激性皮膚病

王 曉,畢永賢,錢舒敏,劉紅艷,葉 迎,蔣麗剛

(珀萊雅化妝品股份有限公司,浙江 杭州 310012)

斑貼試驗對《化妝品皮膚病診斷標準及處理原則》(GB17149.1-17149.7-1997)中定義的6種化妝品不良反應的評價作用如下:化妝品接觸性皮炎:占化妝品皮膚病的70%~90%,包括刺激性接觸性皮炎和變應性接觸性皮炎,多種改進的斑貼方法主要圍繞其進行試驗研究,并具有區分和確診價值;化妝品痤瘡:通過斑貼進行的致粉刺試驗,對化妝品產品是否會引起潛在的黑頭、粉刺、痤瘡等癥狀有著重要的評估意義;化妝品毛發損害:一般而言,斑貼試驗對化妝品毛發損害的臨床診斷意義不大;化妝品甲損害:單獨甲板損害無需進行斑貼試驗,若有甲周皮膚損害,斑貼試驗具有臨床診斷意義;化妝品光感性皮炎:特殊的光斑貼試驗,針對化妝品誘發的光變應性、光毒性等皮膚癥狀;化妝品皮膚色素異常:對于炎癥后色素沉著,斑貼試驗結果對最終的臨床診斷有一定參考作用。由此可見,斑貼試驗不僅是診斷化妝品接觸性皮炎的金標準[1],還對其他化妝品不良反應的評估及診斷起到重要作用[2]。

1 斑貼試驗的分類

根據來源對化妝品斑貼試驗進行分類。從方法學來講,針對每種斑貼方法的應用性,又進行了評估性或診斷性歸類。評估性斑貼試驗,多用于產品安全性評價,受試對象為健康志愿者,受試物多為化妝品終產物等待檢樣品,需嚴格控制受試物劑量,受試時間依規范要求通常為24 h,一般在去除受試物后0.5 h、24 h、48 h觀察皮膚反應,報告中不區分刺激性或變應性反應,評估結論以群體為基礎;診斷性斑貼試驗,多用于化妝品皮膚病的診斷或尋找特定過敏原,受試對象多為皮膚病患者,受試物以標準系列變應原(多為歐洲標準變應原系列中的26個檢測抗原)[3]或自制變應原(可以是單一物質、混合物或具有代表性的成分結構)為主[4,5],劑量限定相對不嚴格,常規的最基本的致敏性斑貼試驗受試時間為48 h,一般在去除變應原后0.5 h、72 h、96 h和7 d后觀察皮膚反應,結果判讀需區分是刺激性反應或變應性反應,診斷結論針對受試者個體。

1.1 規范內的斑貼試驗

《化妝品安全技術規范2015版》中規定的人體斑貼試驗包括:①皮膚(單次)封閉型斑貼試驗;②皮膚重復性開放型涂抹試驗,詳細的試驗流程及適用范圍,請參考規范內容,文章不做贅述,以上2種方法均屬于評估性斑貼試驗。

規范描述到“斑貼試驗適用于檢測化妝品產品對人體皮膚潛在的不良反應”,而未提及這“不良反應”往往有兩種情況:刺激性反應或過敏性反應。前者不涉及免疫應答過程(即致敏過程),刺激反應的程度主要與刺激物濃度及接觸皮膚時間有關,只要刺激性超出皮膚耐受的閾值,任何使用者都會發生陽性反應。后者則屬于一種遲發性免疫應答過程,需誘導才能在少數敏感性個體上形成致敏狀態。

實際上,單從一次基礎的斑貼試驗的陽性結果很難準確地判斷出是刺激性反應還是過敏性反應,尤其在陽性反應很微弱的情況下,而對兩者的區分,對指導消費者合理使用化妝品、正確看待化妝品引起的不良反應有重要意義。那么下面諸多研究中改進的各類斑貼方法,將呈現出獨特的針對性了。

1.2 其他各類斑貼試驗

人體皮膚多次累積刺激性斑貼試驗:屬評估性斑貼試驗,用于檢測化妝品中的微量可疑成分及重復接觸某些產品的潛在刺激性。類似的有累積刺激試驗、重復刺激試驗、最大化刺激試驗。例如,畢志剛等[6]對市售六種維A酸外用制劑進行了皮膚累積刺激性評估,對受試者進行每周4次24 h和1次72 h的斑貼試驗,共觀察3周,對15次斑貼試驗的局部皮膚反應等級進行評分,再計算平均累積刺激指數(MCII);以累積方式激發出原本刺激性很微弱且難以進行刺激性比較的常用維A酸制劑的潛在刺激性,另外還得出,產品的刺激作用可能由藥物本身、藥物濃度或基質引起。

48 h人體皮膚封閉/半封閉斑貼試驗:屬經典診斷性斑貼試驗,主要用于尋找變應原。香精、防腐劑、色素,是化妝品中常見致敏成分;植物來源活性物、防曬霜中的紫外吸收劑、眼霜中的收斂劑、美白產品中的美白成分等,都可能是引起化妝品過敏的變應原[7]?;瘖y品過敏原人體皮膚48 h斑貼試驗的臨床研究,可為化妝品研發機構篩選原料或配方、為消費者有效避免化妝品類過敏原提供幫助[8,9]。

致敏試驗(Human Repeated Insult Patch Test),也稱人體重復激發斑貼試驗或人重復性損傷性斑貼試驗:常歸于診斷性斑貼試驗,通過變應原多次誘導后再激發,預測或鑒定潛在的過敏原。北京大學第一醫院皮膚科對11種化妝品進行了人重復性損傷性斑貼試驗,過程如下:誘導期,在背部同一位置重復9次斑貼試驗,休息2周后,在非斑貼部位進行激發試驗,HRIPT結果以誘導期和激發期皮膚綜合反應判定。仲少敏等[10]認為出于倫理方面的考慮,HRIPT并不適合預測或鑒定潛在的致敏原,其敏感性高,可明確區分刺激性、已致敏性和潛在致敏性,主要作為確證試驗。其陰性結果,被認為是證明產品不會在人體產生不良反應的最可信方法。目前國內很少有人采用HRIPT進行化妝品安全性評估工作。

致粉刺試驗:屬評估性斑貼試驗,在背部同一部位實施48 h封閉斑貼,3次/周×4周,取涂抹部位硅膠倒模,顯微鏡觀察微粉刺數量,評估產品是否有引起痤瘡或黑頭粉刺的潛在風險?;瘖y品及醫藥部外用品等貼有“已通過致敏性試驗”、“已通過致粉刺試驗”標識的商品,需進行致敏試驗、致粉刺試驗。

人體皮膚損傷模型斑貼試驗:屬評估性斑貼試驗,例如皮膚劃痕試驗,是一種利用受損皮膚模型評估化妝品刺激性的方法;又如肥皂小室試驗,是專門用來評估肥皂產品是否會引起皮膚干裂或剝落的一種方法;另外,還可建立其他合理的損傷模型,如有些活性成分,因分子量大而較難透過皮膚角質層,可考慮使用膠帶重復粘貼或DMSO加強皮膚滲透,在此應考慮DMSO的刺激性,提示將DMSO與水以一定比例混合后使用[11]。

光皮膚斑貼試驗:對于檢測化妝品的光毒性而言,其屬于評估性斑貼試驗;用于光變應性皮炎的研究或尋找光變應原,則屬于診斷性斑貼試驗[12]。通過在皮膚表面敷貼化妝品或光變應原,并同時接受一定劑量某波段紫外線(通常為UVA段,也有研究采用UVA+UVB段),檢測光毒性或光變應性皮炎。光毒性斑貼試驗,用來評價對皮膚局部使用化妝品并暴露于光下是否會有不良反應發生,光毒性反應與劑量有關,反應局限于照射區,并呈現出日曬特征。光斑貼試驗結果判讀見表1。

表1 光斑貼試驗結果判讀分類Tab.1 Interpretation and classification of photo-patch test results

目前國內主要參照光照性皮膚病研究組(EMCPPTS)制定光斑貼試驗基礎變應原,含19種紫外吸收劑;引起光變應性皮炎的變應原大致有:遮光劑(如羥苯甲酮)、抗生素、芳香劑等[13]。

SLS斑貼試驗:評估受試者是否容易產生刺激性皮炎,這是一種皮膚屏障功能評價手段[14],反映受試者皮膚的易感性。往往在診斷性斑貼試驗中,加入一個SLS樣品點,由于SLS易透過角質層引起刺激反應,若SLS點為陽性,說明其他抗原所引起的非特異性紅斑極可能是刺激反應,若SLS點為陰性,說明紅斑反應是變態反應。

2 斑貼試驗應用范疇

2.1 化妝品安全性/適應性評估

不少有能力的企業會在公司內部進行斑貼試驗,主要是人體皮膚單次封閉型斑貼試驗,作為化妝品安全與風險管理的重要一環。試驗首先應滿足國家相關規定和倫理學要求,另外需由2~3名皮膚科專業醫師按照統一標準進行結果判讀[15]。對于一些規模較小的化妝品企業,可與第三方檢測機構合作,對原料的把控、配方的篩選及優化進行有效評價。另外,可根據產品的特性或對產品的關注程度設計重復性刺激試驗、最大化刺激試驗等[1]。目前我國有7家化妝品行政許可人體安全性檢驗機構,負責特殊類化妝品上市前的人體安全性評測。

2.2 化妝品皮膚病的診斷

雖然國家頻繁出臺化妝品相關法規,對產品上市前的監管也日趨完善,但隨著化妝品的廣泛使用、創新產品及原料種類的多樣化,化妝品不良反應的報道不斷增加,化妝品皮膚病也日益增多,其中絕大部分屬于化妝品接觸性皮炎。

斑貼試驗是診斷化妝品接觸性皮炎的可靠方法:通過對標準抗原或自制抗原進行斑貼試驗,可以幫助受試者找出致敏物質,確定其與臨床的關系;通過化妝品終產物斑貼試驗,可以幫助受試者確認致敏化妝品,避免引起更大的損失和傷害[2,16]。研究化妝品、原料產生的刺激性和過敏性反應,有助于深入了解化妝品接觸性皮炎的發病原因和內在機理。

陳晶晶等[17]以疑似化妝品過敏的患者為對象,研究了不同解剖部位斑貼試驗結果的差異,結果顯示面部皮膚較前臂和背部皮膚陽性率更高;又分析了不同部位角質層厚度、皮脂膜質量、pH值、經表皮水分流失等因素對斑貼結果的影響;該研究對輔助化妝品皮膚病的診斷有指導意義,對于背部斑貼試驗結果呈陰性而又有典型化妝品皮膚病臨床癥狀者,可加試面部斑貼試驗以提高陽性檢出率。

2.3 測試人群的篩選及人群皮膚基礎調研

王??〉萚8]首次對某區化妝品不良反應人群進行較完善的化妝品常見抗原系列斑貼試驗結果探討,通過大樣本量調查,建立化妝品致病成分數據庫,對于預防區域性化妝品皮膚病的發生有著積極意義。

上海市皮膚病醫院,對3 497件特殊用途化妝品斑貼試驗結果進行基礎研究,從類別、劑型、試驗季節、受試者性別對試驗陽性率的影響進行深層分析,比如冬季陽性率偏高、男性受試者陽性率較高等,有利于特殊用途化妝品安全性評價的規范和完善,也對斑貼試驗的結果分析有指導意義[15]。如何規避混雜因素對斑貼試驗結果的影響,對化妝品監測管理起到重要作用[14]。

又如,化妝品人體功效測試之前,往往需要先通過斑貼試驗確定產品的安全性;或者針對產品特性,經斑貼試驗篩選出合適的測試群體。

3 斑貼試驗的創新

目前為止,斑貼試驗結果主要由觀察者的視覺評價進行判定,這與其認知和經驗有關,存有一定的主觀性。一些儀器檢測手段可對斑貼結果進行量化及描述,包括經表皮水分流失率、皮膚顏色、表皮含水量、皮膚血流量等[18]。已有文獻證明紅斑程度和a*存在線性相關關系[19];更有人采用Chromameter和Mexameter測定皮膚顏色,提出a*值、E值均能準確、靈敏、快速的反映微弱紅斑狀況。因儀器指標與視診判讀間相關性的研究尚少,目前暫不能代表斑貼試驗的視覺評價結果,但可作為結果判讀的輔助依據。

在化妝品領域,斑貼試驗對終產品安全性/適應性評估、配方及原料的篩選與優化、人群皮膚基礎調研、化妝品皮膚病的臨床研究等方面都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作為化妝品消費者,斑貼試驗對于我們明確化妝品過敏原,指導我們在日常選購、使用產品中避開可疑成分,有著實際而有效的意義。近年來,隨著方法的更新、材料的改進,斑貼試驗的應用范圍更加廣泛,但仍需對其封閉時間、判讀次數、影響因素等進行深入的研究,以提高診斷準確率,確保其作為評測手段的可靠性。

猜你喜歡
變應原刺激性皮膚病
變應性鼻炎患者食物變應原分布特點分析
廣州地區不同性別變應性鼻炎吸入性及食入性變應原譜特征分析
牛結節性皮膚病的防控措施
運用中藥對藥治療皮膚病瘙癢癥狀淺析
992例兒童特應性皮炎及蕁麻疹變應原檢測分析
支氣管哮喘患兒變應原特異性IgE 測定及總IgE 測定的意義分析
重點監管的水運危險貨物
你想不到的“椎”魁禍首:皮膚病可能與脊椎有關
注射用頭孢替坦二鈉的安全性再評價
高校圖書館色彩信息架構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