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面推開“營改增”及其對會計與稅務籌劃影響探析

2019-04-18 07:44孫博祥
智富時代 2019年2期
關鍵詞:會計信息化營改增財務管理

孫博祥

【摘 要】目前國家全面推進營改增改革工作的開展與深入。營改增是我國政府結合市場經濟的發展狀況,提出的一項新的經濟政策,給國家和企業帶來的優點隨著時間的流逝也日漸明朗,但是缺點也逐漸暴露。任何政策的提出都會給當時經濟的發展帶來益處與缺點?;诖?,本文根據營改增改革的目標,全面分析改革對會計和稅務籌劃所帶來的影響,全方位多角度進行梳理,從而使企業更好的了解營改增改革實施的意義,更好的適應時代發展的需要,增強企業的競爭實力。

【關鍵詞】營改增;會計信息化;財務管理

從2016年開始,我國全面推行營改增稅收起征點。主要集中在建筑,房地產,金融等領域以及生活經營服務行業。其中受營改增的影響。大部分納稅者從營業納稅者逐漸變為增值納稅者。在逐步改革的過程中,實現增值稅的全面覆蓋,促進了增值稅的全面轉型,為我國經濟的全面發展提供經濟支撐。營改增稅務改革適應了市場經濟的發展的要求,是政府轉變職能的重要表現,加強宏觀調控,發揮發不見的手,市場的自主作用。

一、營改增改革目標

(一)降低企業稅負

政府推行營改增改革的主要目的是降低企業的稅負,從而為企業其他經濟活動提供資金支持,更好地促進企業的發展。對于政府來說,2016年的營改增改革是一次革命性的變革,基于經濟結構轉型和供給側改革的依據,是深化我國財稅體制改革的重要工作。政府全面開展營改增改革之后。對于全行業來說,覆蓋范圍更加廣泛。并且將新增不動產的抵扣范圍擴展到全部企業,對于企業來說,因購入或租入不動產所支付的增值稅可以進行相應的抵扣[1]。對于不動產的納稅人來說,從中獲得收益,并且整體的稅負也有所減輕。伴隨著大部分企業的稅負減輕,使企業來獲得發展的經濟支撐,增強了市場經濟的活力。

(二)助力供給側改革

隨著居民收入的增加和工業制造能力不斷提升,消費者對產品的需要已經從產品的價格轉變為產品的質量。更加注重產品的使用效果和產品給消費者所帶來的使用體驗。在可持續發展理念不斷深入人心的情況下,促進供給側改革迫在眉睫。助力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是營改增的目標之一,通過營改增改革,可以促進服務業與制造業進一步融合。使產品與服務的結合更加深入人心,更大程度上滿足消費者的需要。從而促進產業進行結構性調整,提高服務在產品中的地位。另一方面可以促進企業進行創新,提高新技術的使用率,促進企業的資產更新。從長遠來看,有利于增加政府的稅收收入,促進全社會的共同進步,使得改革更大程度上惠及更多的人。

二、營改增全面推進對會計的影響

(一)對稅務會計的影響

對于稅務會計來說,要根據我國現行的稅法進行計算。在營改增后,計稅方式開始調整,并與原來計稅方式有所不同。對于稅務會計來說,企業應交的稅費需要重新進行調整計算,需要根據企業在一年內購進的費用進行間接計算,根據賬目來重新計算。加大了稅務會計人員的工作量,并且與傳統的計算方式也不同,對會計來說是一種新的挑戰。因此需要會計人員充分了解并學習營改增相關政策條文,并改變原來的稅務計算方式,積極進行調整。從而降低企業的稅務及風險[2]。

(二)影響企業成本核算方式

營改增改革實施之后,了直接影響企業的成本核算方式。對于建筑施工企業來說。營改增改革之后,建筑費用由于費率的調整,不含稅成本降低幅度較大,而設備類費用及人工適用稅率卻有所提升,影響較大。這直接影響了企業成本核算方式,從而導致企業的財務報表有所改變。所填內容有所增多,企業的營業收入蔭營改增得關系有所下降,營業利潤會有所增加。

三、營改增全面推進對稅務籌劃的影響

在營改增改革全面推進后,對于企業來說,收益有所增加。同時,企業的稅務與企業的利潤有著緊密的聯系,企業的經營者們應該更好的籌劃稅務為企業所帶來的影響,更好的為企業的未來而謀劃。

(一)對納稅人身份和計稅方式選擇的影響

對納稅人可以進行分類,一種是小規模納稅人利用一種是一般納稅人。但一旦登記為一般納稅人,變不可以轉為小規模納稅人,而計數方式可以分為簡易計稅方式和一般計稅方式。一般情況下,小規模納稅人采用簡易計稅方式,一般納稅人采取一般計稅方式,但在一定的情況下一般納稅人可以選擇簡易計稅方式。

因此企業在營改增改革之后,應該對企業的納稅人身份方面,不同的身份有不同的選擇,因此,對于企業來說,應該認真考慮納稅人,根據企業發展的狀況,結合市場經濟發展的潛力選擇合適的納稅人。

(二)對兼并與混合營銷的影響

營改增改革之后,對原來的稅負等方面有不同的定義,關于增值稅中兼并和混合營銷有不同的計算方法,需要會計根據新的稅務計算方式重新進行計算,避免對企業方面造成損失。兼營免稅、減稅項目的納稅人需要進行單獨核算,對于稅務會計來說,需要在原來的計算方式上增加對這些項目的計算,所以來說,營改增之后,會使兼并與混合營銷產生與原來不同的影響效果。

營改增改革是我國政府根據市場經濟的發展特點,并結合國內及國際經濟的發展狀況,而提出的一項惠及經濟,惠及企業的改革目標。企業經營者應該具有開拓性,長遠性,及時地對政府政策進行研讀,適時提出合理的發展戰略,從而對企業進行適當的改革,是企業的發展能緊跟時代發展的潮流,更好的為企業的未來而服務,提高企業的利潤,增強企業的競爭實力[3]。

四、結語

目前營改增在我國全行業進行全面的推廣,政府希望將改革的成果惠及大部分企業,但是在實際的執行過程中會出現各種各樣的風險和問題,從而導致操作起來非常困難。從長遠角度來說,對我國企業的發展總體來說是利大于弊,因此企業應該積極響應政府相關政策并根據企業的實際發展情況,結合市場經濟的發展情況,合理的進行稅務籌劃,在保證合法的前提下,避免稅務風險,降低稅負,促進企業的可持續發展,促進供給側改革,從而促進市場經濟的全面改革。

【參考文獻】

[1]孫衛.淺談“營改增”稅改對企業稅負及財務指標的影響[J].財務研究.2014(05):35-36.

[2]金勇.營改增-政策視角下的A企業的納稅籌劃[J].青島理工大學.2017(05):45-47.

[3]李曉明.營改增對企業會計核算的影響與對策[J].財會學習.2016(09):24-25.

猜你喜歡
會計信息化營改增財務管理
財務管理
強化醫院財務管理是醫改的重要環節
互聯網時代下的會計信息化教育變革探索
加強企業會計內部控制的有效策略
論新形勢下酒店財務管理
加強村級財務管理迫在眉睫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