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當代大學生創新意識和能力的調查與研究

2019-04-18 07:44吳良超
智富時代 2019年2期
關鍵詞:創業創新大學生

吳良超

【摘 要】隨著現今社會的飛速發展,大學生面臨畢業即失業的形勢下,大學生的創新創業意識尤為重要,只有不斷提高提高自身的創新創業意識創新能力,才能在如今社會有更好的未來。本文針對大學生創新創業意識和能力發展問題進行分析探討,詳細分析了創新思想的樹立,興趣、理論知識與創新之間的關系。

【關鍵詞】大學生;創新;創業

隨著現今經濟科技的飛速發展,機器不斷取代人工技術,普遍教育程度的提升,然而傳統教育方式改變及其細微,使得大學生的就業壓力不斷加大,在這種趨勢下大學生進行自主創新創業已成為社會發展的必然趨勢,但如今大學生的創新創業意識仍處于初始階段,需要加以改進。 2014年,在“教育部關于做好2015年全國高校畢業生就業與創業工作的通知”(2014年教學[15]),教育部提出全面推進創新創業教育與大學生自主創業??梢钥闯?,國家非常重視大學生的創新和創業。如何才能更好地提高大學生的創新能力和創業精神?針對這個問題提供了一些解決方案,下面就想請大家共同探討關于當代大學生創新創業意識能力的發展。

一、大學生創新創業中的問題

我們針對武漢幾家高校的學生進行抽樣調查,大學生自主創業的比例占大概總人數的18%,證明大多數大學生對于自主創業沒有想法,或者有想法卻不會選擇這條道路,主要原因有以下幾個方:

(一)傳統觀念依舊根深蒂固,對于創新創業意識的淺薄

調查中有43.3%的學生無法全面正確認知遇到的新事物,容易因為周圍人的言論對一件未知事物形成看法。我們中很多人聽到創業自然而然聯想到做小生意開個小攤小店,當代大學生大部分是農村的,父母希望接受高等教育從而以后從事穩定高薪工作,從小教導的時反對創業,對于大學生影響深刻,比較墨守成規。大部分大學生平常了解以及自己向往的工作屬于朝九晚五不加班,穩定而且清閑有更多屬于自己自由的空間,向往自由。所以對于事業內編制以及企業化工作時間更具有吸引力,然而創新創業起步困難,固執地認為門檻很高,創新和創業需要大量的時間和精力。想要成功必然要付出很大的代價并且認為前期無法付出,擔心失敗無法承受。

(二)缺乏創新的思維和創新欲望

在調查中僅有10%學生對所學知識掌握的很好,相對與現在比較寬松和舒適的大學環境,學校不強制學生學習課程以外的知識。大學生大部分習慣安逸的狀態缺乏思考。

不去思考就無法創新,在調查中只有10%的人認為創新思維比較重要。一個人沒有創新的欲望,也就不會發展自己的創新能力,也不打算進行創新探索;調查中80%學生不善于舉一反三,認為只有一種解決途徑。對于自己缺乏行動的信心。

(三)沒有持之以恒的毅力和恒心

在調查中發現,僅有20%的大學生在遇到問題時可以獨立思考,這20%中僅有一半人能得到不錯的結果,有80%的人在實際生活中遇到問題往往很難堅持自己的追求,會因為周圍的事物而改變自己本身的堅持,容易因為時間長了覺得很困難就虎頭蛇尾、見異思遷。

二、大學生解決創新能力的問題

(一)樹立創新的思想

中國傳統教育方式是對前人的成果繼承,以老一輩思想來教育下一代,很大一定程度上阻礙了創新能力的發展,形成了學生對權威和課本的一味依賴。要改變傳統教育思想中不利于創新人才的價值觀和人生觀。利用一些小視頻短片播放成功人士的經驗,邀請自主創業成功校友回來進行演講。讓學生對創新創業有初步的了解,改變之前傳統創新創業的思想。開放教育和新型教育理念重視大學生的批判精神和懷疑態度,使學生能夠學會利用所學知識解決問題,探索未知世界。慢慢讓學生對創業加深進一步了解,從而不斷提高他們的創新創業能力,為將來自主創業做好準備。

(二)創新根據自己的興趣愛好

孔子說:“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蔽覀兇蠖鄶荡髮W生沒有毅力,主要表現在在學習以及日常生活方面。但是往往對于自己喜歡事物能夠堅持很長時間。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和學生學習的內在因素。只有對一件事感興趣才能有意識,積極地,盡一切力量去觀察和思考,從而最大限度地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容易在學習中產生新的聯想,或進行知識的移植,做出新的比較,綜合出新的成果。也就是說強烈的興趣是"敢做、敢闖、敢競爭的支撐,更是創新思維的營養。引導學生向自己感興趣的方向進行創新,同時通過自己在大學內學到的知識技術對感興趣的方向進行自主創新創業。

(三)理論與實踐相結合

大學生學習的理論知識,脫離了實踐就是無源之水,無根之木。要學習任何知識,我們必須將理論實踐與實踐相結合。它不僅可以幫助大學生牢牢掌握他們已經學到的知識,還可以運用知識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來培養他們的創新能力。加強實踐教學,特別注重加強實驗課教學,注重培養大學生的創新能力和實驗能力。

三、結論

通過調查研究,我們了解到提高大學生創新能力具有重要意義。提高大學生創新意識,不斷培養年輕一代的知識水平和創新能力,是繼承中國先進知識成果的基本條件,也是不斷創新的基礎。發現并追趕世界先進生產力的無窮動力。中國知識成就的轉變需要大量年輕的骨干支持。中國的科技事業和經濟建設事業需要青年大學生通過自己的研究和實踐來保持和發揚。這是通過科學和教育振興國家戰略的初衷,也是對時代的認可。歷史使命,只有不斷發揚創新精神,才能保持民族事業的順利發展。因此,大學生積極思考并主動參與創新活動,為將來的就業做好準備。同時也為了社會和國家有著更好的發展前景,努力貢獻出自己的力量。

【參考文獻】

[1]李慧靜,張翔.當代大學生創新創業意識和能力的調查研究——基于哈爾濱市7所高校的抽樣調查分析.哈爾濱.黑龍江畜牧獸醫.2016(16).

[2] 高月.當代大學生創新創業意識和能力的調查研究.濟南.文存閱刊.2017(19).

[3] 李雪.對當代大學生創新創業意識和能力的調查研究[J].南昌.東華理工大學.2017.

猜你喜歡
創業創新大學生
帶父求學的大學生
大學生之歌
微時代文化創意類創業現狀調查
內蒙古自治區高校畢業生就業指導服務體系建設及對策研究
讓大學生夢想成真
他把孤兒院辦成大學生搖籃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