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混合式教學模式下教學互動優化組合方案的探索與實踐應用

2019-04-18 07:44趙懷明
智富時代 2019年2期
關鍵詞:教學互動精準教學混合式教學

趙懷明

【摘 要】作者以孔子教學為例引出了教學互動的重要性,并闡述了傳統課堂忽視教學互動的原因。在分析混合式教學優勢以及多年混合式教學經驗積累的基礎上,作者給出了混合式教學模式下課前課中課后教學互動的優化組合模型以及有效銜接方案。最后強調了只有對教學全過程進行科學監控與管理,對學生進行誠信教育,混合式教學才能取得成功。

【關鍵詞】教學互動;混合式教學;精準教學

教學是教與學的深度融合,其融合劑就是互動。兩千多年前的孔子就在教學中就采用問答、爭辯和討論的方式來激發學生學習,讓學生在磨練中探求知識獲得進步。而現今的傳統課堂教學,由于考核評價機制的不合理、教學理念的陳舊、教學管理的粗放、教學手段的落后、教學課時的限制、教學內容的制約、教學設計的不科學,致使很多教師逐漸放棄了課堂互動,而采用單向廣播式的灌輸式教學。

由于忽略了學生的感受,學生參與課堂學習的積極性不高,教學效果普遍不好。而“互聯網+教育”行動計劃下將現代信息技術與傳統課堂教學相融合的混合式教學則讓眾多一線教育教學改革與實踐者看到了曙光,重新燃起了互動式教學的熱情。

一、混合式教學的定義

混合式教學是指綜合應用不同教育教學理論的,以移動教學平臺為核心的,將面對面課堂教學與網絡在線教學這兩種教學方式進行O2O有機融合的一種嶄新教學模式。

混合式教學將學生個性化的、碎片式的自助學習與課堂教學環境下的互動交流、合作學習進行了優勢互補,從而構建出了一種既能發揮教師主導作用,又能激發學生學習能動性的全新教學模式。

二、混合式教學的優勢

混合式教學模式下,教師借助移動學習平臺通過考核項目的權重配置可引導學生過程化學習;學生學習行為數據的自動完整采集可實現教學過程的精細化管理;教學資源的精準推送與實時共享,不僅可滿足學生的個性化自主學習需求,而且基礎教學內容的前置學習也使教師在課堂上有足夠的時間與學生進行互動,并通過互動來引導學生探究問題,完成對知識的系統建構,從而提升學生分析問題與解決問題的能力。

混合式教學模式為我們重新開啟課堂互動提供了保障,但課堂互動能否有效開展,能否取得成效,關鍵還看教師的課堂教學設計是否合理、教學管理是否科學有效。教師只有對移動學習平臺提供的各種互動功能根據教學實情進行優化組合,并通過問題導向式的教學設計將課前互動、課中互動和課后互動進行有效銜接,混合式教學才可能取得成功。

三、混合式教學模式下的課前互動活動的優化組合

傳統課堂教學模式下,課前互動主要是學生按照教師的教學要求對所要教授的內容進行預習。學生只能通過觀看書本教材進行自學,學習體驗差,自學效果不佳,教師亦無法在授課前準確獲知學生的學習效果。

混合式教學模式下,依托移動學習平臺強大的課前互動功能,教師可通過問卷調查進行精準學情分析,通過資源的精準推送減輕學生的認識負荷并滿足學生的個性化學習需求,通過學習跟蹤對學生進行精準督促,通過大數據分析精準掌握學生的學習進展與困難所在,通過社區互動實現精準答疑,通過課前任務的提交與批閱精準發現問題。

實踐教學表明,只有對課前教學互動進行如下優化組合才能起到較好的課前學習效果,才能為混合式的信息化課堂教學提供基礎能力保障。

但教師在開展課前互動時要充分注意以下問題,否則可能會影響學生的學習體驗、學習效果、學習情緒,增加學生的學習負荷。第一,盡量推送微課視頻類教學資源,以提升學生的學習體驗;第二,推送的資源數量不要太多,不然會增加學生的認識負荷,占用學生過多的課外時間,使學生產生厭煩情緒;第三,資源推送的時間要相對靠前,以使學生有足夠寬裕的時間進行自主學習;第四,推送的資源其學習難度不能太大,不然會影響課前學習效果,增加學生的學習心理負擔;第五,課前學習的目標期望值不要太高,盡量將低級學習目標的教學內容于課前向學生推送;第六,要靈活布置課前學生任務,善于通過課前學習任務的批閱發現并匯總問題;第七、要常態化督促學生進行課前自學,以提升課堂教學互動的效果;第八、要對課前學生學習行為大數據進行精細分析,從而找出資源設計的缺陷,發現學生學習的困難所在。

四、混合式教學模式下的課中互動活動的優化組合

混合式教學模式下,將低級學習目標從課堂中剝離可使面對面的課堂更加聚集于高級學習目標的教學,同時基礎知識內容的前置學習使教師有足夠的時間依托移動學習平臺展開問題導向式的全面及時精準互動,學生亦有充足的時間在教師的引導下進行合作學習與深度思考。

混合式教學模式下,教師常用的課中互動活動主要有:課堂智能簽到、課堂問卷與投票、課堂選人與搶答、課堂主題討論、課堂評分、課堂分組任務、課堂能力測試、測試反饋評價、課堂精準教授等。

實踐教學表明,只有對課中教學互動進行如下優化組合,將互動、測試、評價、講授等教學環節形成閉環,才能較好地達到精準教學的目的。

混合式教學模式下,教師在進行課堂互動時應該注意如下問題:第一,要學會將現實生活中與所學知識或能力相關的內容融入課堂,增強學生學習的興趣和樂趣;第二,不能只追求形式上的課堂互動,課堂互動要圍繞教學目標而展開,要以解決問題、提升學生學習能力為目標,不然互動將會成為教學改革的裝飾品;第三,要注重發散思維方面的互動,以提升學生參與互動的積極性;第四,要合理選擇互動類型,不能完全依靠虛擬環境。多開展選人、搶答類互動,不然學生的綜合素養提升就是一句空話;第五,適時開展分組任務互動,以提升學生的人際關系能力與團隊協作能力;第六,課堂測試要契合教學目標,要重視能力測試;第七,不能只測試不反饋、不評價,否則難以達到精準教學的目標;第八,不要忽略傳統的集中講授互動,它能有效引導學生深度思考、幫助學生全面系統地建構知識。

五、混合式教學模式下的課后互動活動的優化組合

傳統課堂教學,課后互動主要是學生完成教師布置的課外作業。如果作業有難度,只能問同學或抄襲舞弊,而無法及時與教師進行面對面溝通與交流來解決問題?;旌鲜浇虒W模式下,教師常用的課后互動活動主要有:課后問卷調查、課后作品提交、課后互動直播、課后社區答疑、課后章節測試、課后精準學習、課后學習筆記、課后獎勵互動等。

實踐教學表明,只有對課后教學互動活動進行如下優化組合,才能使學生較好地達到精準學習的目的。

混合式教學模式下,通過社區答疑教師可就學生反饋的一般問題進行解答,從而及時有效地消除學生的學習困惑;通過互動直播教師可就學生未掌握的疑難問題進行視頻再講解,學生亦可通過直播的回放進行再學習;課后模塊章節測試能使學生自我檢測課堂學習效果并通過微課視頻的回放、錯誤題庫的觀看達到到精準再學習的目的;思維導圖式的筆記撰寫與共享可有效提升學生的學習總結能力,更好地幫助學生理清思路,從而系統全面的掌握所學知識;學生評教有助于教師對課堂教學進行反思,對教學設計進行優化,對教學互動進行重新優化組合;獎勵互動可提升學生學習的樂趣,增強學生使用移動學習平臺的頻次。

六、混合式教學模式下教學互動的有效銜接

混合式教學模式下,課前課中課后的互動活動并不是孤立存在的,只有將課前課中課后互動活動進行有效銜接,混合式教學才能取得成效。

1、課前與課中互動活動的銜接

課前互動活動的主要目的是讓學生完成對基礎知識內容的自助學習,并讓教師精準掌握學生的課前學習情況,以使教師在課堂上有足夠的時間與學生進行教學互動來解決問題并引導學生系統全面地建構知識。課中互動活動的主要目的是通過現代信息技術創設教學情景,以合作學習、知識探究、能力測試與評價等活動來達到精準教學的目標。因此,混合式教學模式下課前課中互動活動相銜接的關鍵在于學生能否提出問題、教師能否善于發現并匯總問題,并以問題導向為教學策略進行課堂教學設計。

2、課中課后互動活動的銜接

混合式教學模式下,課堂教學的主要目的是通過一系列教學活動的開展達到深度學習的目的。但如果缺乏課后互動活動的跟進,學生的學習效果將會大打折扣。因此,課中課后教學互動銜接的關鍵在于教師是否能依據教學目標安排課后模塊知識測試,布置課后學習任務,督促學生撰寫學習筆記,以使學生在二次精準學習的基礎上達到深度學習的目標,同時提升學生的學習總結能力并實現所學知識體系的完整架構。

七、混合式教學模式下教學互動活動有序開展的保障

理想很豐滿 現實很骨感?;旌鲜浇虒W模式下學生是否會完全按照教師設定的模式參與課前課中課后互動活動呢?即使參與那又如何保證互動活動的質量呢?實踐教學證明,實施基于過程化考核,重視教學互動監控與管理的混合式教學是其根本保障。

傳統課堂教學,教師總是批評學生課堂不專心,考前搞突擊。本質上來說,這不是學生的錯,其根源在于傳統課程考核評價模式的不合理。因為考核評價模式決定著大部分學生的學習行為,直接導致了學生死記硬背、考前突擊等錯誤學習習慣的養成。

混合式教學模式下,教師可借助移動教學平臺實時動態記錄學生的所有學習行為和學習效果并將之作為課程考核的重要依據,從而實現教學過程的實時、透明、高效、快反饋和精細化管理,這為課程實施過程化考核創造了條件。

同時,教師根據學生的學習現狀和平臺提供的功能選項科學合理地配置各考核項目的考核權重,可有效引導學生進行過程化學習,將學生的精力集中到日常的課堂教學中來,并通過過程化考核來避免學生錯誤學習習慣的養成。

學生課程學習效果的好壞,不僅與教學模式、教學手段、教學設計、教學策略緊密相關,更離不開教師的科學管理與有效監控。信息化教學環境下學生抄襲、舞弊的速度更為快捷,手段更加隱蔽,范圍更加廣泛。如不加以引導、監督與管控,信息化教學效果可能還不如傳統的課堂教學,危害甚至更大,最終精準教學也就自然成為一句空話。

1、線上學習管理

學生線上自助學習時,教師要實時監控學生的課前學習行為,及時督促學生進行自主學習;要及時批閱學生提交的作業與任務,對不合格者要打回重做,對優秀者要及時點贊,對抄襲者要警告并將作業予以刪除;要及時耐心地回復學生的提問,增強學生學習的信心。

2、課堂教學管理

課堂教學時,教師要善于引導學生回答問題,活躍課堂氛圍,提升學生參與課堂的熱情;要學會根據教學實情對課堂互動類型進行優化組合,預防學生進行互動作弊。當然最為關鍵的就是教師要離開三尺講臺走到學生中間進行教學互動,這樣做的好處是既能營造友好融洽的互動氛圍,拉近師生距離,又能避免學生使用手機進行互動作弊,還能威懾學生不要試圖上課使用手機玩游戲、刷朋友圈。

3、引導學生誠信學習

混合式教學模式下,教師不僅要學會使用信息化技術與手段對教學全過程進行監控與管理,還要將“以德為先,立德修身”的教育思想貫穿于整個課程教學過程中,以引導學生誠信學習,讓學生從職業層面來深度理解與體會品德修養與職業道德的重要性,這也是新時代賦予人民教師的新使命。

八、小結

互動是教與學的融合劑,是教學效果的根本保障。以教師、書本為核心的傳統課堂教學由于忽視了互動,教學效果不理想,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普遍不高。而將在線教學與面對面課堂教學相融合的混合式教學由于實現了課前課中課后教學互動的優化組合與有效銜接,有效地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最大程度地提升了教學效果,最終達到了精準教學的目標。

猜你喜歡
教學互動精準教學混合式教學
淺談初中思想品德課中的精準教學
教學互動與人的社會化訓練
“九步五必做”教學法研究
基于SPOC平臺的混合式教學模式研究和實踐
基于SPOC模式的《大學計算機基礎》課程改革的研究
淺論在混合式教學模式下高職思政課評價體系的構建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