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手術室優質護理與醫院感染的關系及影響分析

2019-04-26 03:26張雪娟
實用臨床護理學雜志(電子版) 2019年43期
關鍵詞:組員菌落手術室

張雪娟

(海門市第四人民醫院手術室,江蘇 海門 226141)

手術室是醫院感染發生率較高的場所,是需要嚴格實施感染控制的科室[1]。術中因患者臟器處于暴露狀態,一旦手術室環境管理欠缺或存在器械未徹底消毒,會導致醫院感染的發生,影響患者治療進程,易誘發其他并發癥[2-4]。因此,為降低醫院感染發生率,需對可能出現的感染現象逐一排查,進而從根本上控制醫院感染的發生?;诖?,本研究旨在分析手術室優質護理對醫院感染的控制效果響?,F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7年5月~2018年10月于海門市第四人民醫院實施手術的90例患者,本研究獲得我院倫理委員會批準。采用隨機數字表法分為兩組,各45例。觀察組男24例,女21例;年齡22~80歲,平均年齡(45.89±3.91)歲;骨科手術18例,剖腹產手術13例,腹部手術14例。對照組男26例,女19例;年齡21~85歲,平均年齡(46.13±3.05)歲;骨科手術15例,剖腹產手術12例,腹部手術18例。納入標準:均符合手術相關指征;自愿參與本次研究,由家簽署知情同意書。排除標準:意識模糊、精神異常;非自愿參與本次研究者。兩組患者一般資料對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有可比性。

1.2 方法

對照組實施常規護理,護理人員主動與患者交流,了解其一般資料及心理情緒,對產生的不良情緒及時干預;術后,待患者麻醉完全清醒后方可送回病房,并嚴密監測其生命體征變化,同時根據醫囑按時用藥。觀察組在常規護理基礎上實施手術室優質護理干預,措施如下:(1)成立小組:選擇責任心強、護理經驗豐富的護士擔任優質護理小組組長,另挑選專業的護理人員作為組員,組成優質護理小組。對于小組組員需明確每位組員工作職責,并對其進行專業技能指導及訓練,提高專業護理素質。(2)優化護理管理質量:對手術室護理進行劃分,針對性的給予護理工作質量控制措施,將護理及管理工作落實至實處,根據質量標準展開不定期或定期檢查,同時分析影響護理工作的各項因素,并進行整改。(3)優化手術室環境管理:對于手術室的布局,需將手術室區域與通道分隔開,并給予明顯標志區分,于每科手術時間交接時由值班人員在術前1h內開啟手術室空調凈化系統,促使手術室環境優化,同時對手術室各項器械及物體均給予消毒。(4)優化手術管理:護理人員需在手術當天對患者所進行手術的部位進行消毒處理,保證術前準備工作完善。術中操作需嚴格遵循手術規章,秉承“無菌操作”理念,同時關閉手術室,保證手術人員低流動量及手術環境的清潔。手術結束后,需將醫療垃圾進行分類處理,待包裝嚴密后運送至指定區域處理。(5)優化獎懲制度:對于優質護理小組組員實行明確的監管制度,在手術室優質護理中,對積極完成手術護理工作,且可以及時發現問題的組員可給予獎勵;而對于不認真完成工作、沒有責任意識的組員可給予嚴厲的懲罰,從而保證護理工作更好進行。

1.3 觀察指標

評估兩組手術前后空氣菌落數、醫院感染發生率及患者滿意度。(1)空氣菌落數:觀察并記錄兩組患者手術前后手術室空氣中菌落培養數量。(2)醫院感染:包括切口感染、呼吸道感染等。(3)滿意度:于出院前發放我院自制的滿意度調查表給患者填寫,該調查表Cronbach’s α系數為0.84,重測效度為0.86,滿分100分,總評分≥90分為非常滿意,總評分70~89分為滿意,總評分<70分為不滿意。

1.4 統計學分析

采用SPSS 22.0軟件進行數據處理,計量資料以“±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用百分比表示,采用x2檢驗,P<0.05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 結 果

2.1 空氣菌落數

兩組術前空氣菌落數比較, 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與對照組相比,觀察組術后空氣菌落數較低,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手術前后兩組空氣菌落數比較(CFU/m3,±s)

表1 手術前后兩組空氣菌落數比較(CFU/m3,±s)

組別 手術前 手術后 t P觀察組(n=45) 817.49±152.43 86.92±27.43 31.643 0.000對照組(n=45) 822.16±133.47 354.17±90.85 19.444 0.000 t 0.155 18.891 P 0.878 0.000

2.2 醫院感染發生率

觀察組共發生1例切口感染,醫院感染發生率為2.22%(1/45);對照組共發生3例切口感染,2例呼吸道感染,醫院感染發生率為17.78%(8/45)。觀察組醫院感染發生率明顯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x2=4.444,P=0.014)。

2.3 滿意度

與對照組(75.56%)相比,觀察組(93.33%)患者滿意度較高,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3 討 論

現階段,隨著手術應用頻率的不斷上升,因手術室管理不到位等因素而造成醫院感染率的上升,對患者的臨床治療造成影響。傳統手術室護理中缺乏對手術室的管理,導致醫院感染率較高。優質護理較好的保證了護理工作的嚴謹性,對降低醫院感染發生率具有重要的作用[5-6]。因此,將優質護理模式運用至手術室護理工作中,對降低醫院感染率等具有重要的作用。

本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術后空氣菌落數、醫院感染發生率均較低,患者滿意度較高,表明在優質護理干預利于改善手術室環境,控制空氣菌落數,利于降低醫院感染率的發生率降,改善護患關系。分析其原因可知在優質護理干預下成立了優質護理小組,每名組員均接受正規的培訓,具有豐富的專業護理知識,且在護理工作中較好的明確了每位護理人員的工作職責,增強其責任心。優質護理優化了手術室管理的效用,在手術室管理中做到按時對手術器械及設備進行消毒,確保為患者營造無菌的手術環境;對于患者自身而言,會因害怕手術而產生恐懼、焦慮等不良情緒,且手術時患者體內各個器官活躍程度均處于下降的狀態,由此造成自身防御能力下降等現象增加了手術感染的風險。通過術前與患者積極的交流,利于改善其不良情緒對手術的影響,從而增強患者治療的信心;對于醫務工作人員而言,降低醫院感染需嚴格執行無菌操作,術前通過充分了解手術時所需要的設備及器械,在術前準備時做好手術器械的檢查,如手術器械是否消毒、器械能否正常使用、清點手術器械等,從而利于降低感染的發生[7]。此外,還需嚴格遵守手術規章,對容易產生感染的手術做好預防工作,利于降低感染發生機率,對促進患者預后恢復等具有重要的作用。毛曉紅[8]等研究人員認為造成手術室醫院感染的主要因素在于手術時間、接臺手術、參觀人員等,由于手術室空間相對狹窄,一旦手術參與人員較多,加之手術操作人員的來回走動,極易造成手術室空氣出現不同程度的污染。而接臺手術間因消毒準備時間有限,無法做到充分的消毒,導致大量污染空氣微粒沉積于手術切口,從而造成醫院感染,且手術時間越長,發生醫院感染幾率越高。因此,針對手術室感染等特點制定手術室護理及流程再造管理等方式進行質控,將每個流程及護理工作明確至每位護理人員,利于增加護理人員的責任心,并對降低手術室的空氣菌落數、醫院感染率等具有重要的作用。這與本研究結果相一致。由此可見,采用手術室優質護理對降低醫院感染發生率及手術環境的改善等具有重要的作用。

綜上所述,給予手術室優質護理可有效降低醫院感染發生率,并促進手術室環境的改善及患者滿意度的提高,在臨床應用中值得推廣。

猜你喜歡
組員菌落手術室
TTC應用于固體食品菌落總數測定研究
不同emm基因型化膿性鏈球菌的菌落形態
手術室優質管理在提高手術室安全性中的應用效果評價
基于高光譜技術的菌落圖像分割與計數
術前訪視在手術室護理中的應用效果觀察
手術室細節護理對提高手術室護理安全性的作用
手術室細節護理在提高手術室護理安全性中的應用效果分析
當組長真不容易
回憶流金歲月
小組落幕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