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L-1RN基因多態性與消化性潰瘍發病相關性及機制分析

2019-05-05 06:52魏小娟
天津醫科大學學報 2019年2期
關鍵詞:螺旋桿菌消化性等位基因

魏小娟,郭 艷,高 琦

(新鄉市中心醫院消化內科,新鄉453000)

隨著人們飲食習慣的改變,消化性潰瘍的發生率明顯升高。流行病學調查發現,我國2010-2017年消化性潰瘍的發病率可達(272~383)/10 000[1],每年的新發病例或嚴重的潰瘍性出血的發生率均明顯上升[2]。

在探討消化性潰瘍發病機制的過程中,研究者發現炎性因子基因水平的改變在提高消化性潰瘍的患病易感性等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3]。白細胞介素-1受體拮抗劑(IL-1RN)的多態性能夠影響IL-1受體的敏感性,導致炎癥性信號通路的紊亂,加重胃黏膜或十二指腸上皮黏膜的炎癥性損傷,促進消化性潰瘍的發生[3]。部分研究通過全基因組關聯研究(GWAS)已證明CYP2C19基因多態性是消化性潰瘍的重要位點關[4],部分研究者報道了CYP2C19基因多態性與消化系統疾病的關系[5],為了揭示IL-1RN基因多態性與消化性潰瘍發病相關性及作用機制,為臨床上消化性潰瘍的治療或預防等提供參考,本研究對IL-1RN多態性與消化性潰瘍發病的相關性進行了分析。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6年1月-2018年1月在我院治療的消化性潰瘍患者180例,其中十二指腸潰瘍患者91例(十二指腸潰瘍組),胃潰瘍患者89例(胃潰瘍組),納入標準:(1)均經胃鏡及活檢病理學確診;(2)均為漢族;(3)近1個月內未使用過質子泵抑制劑、H2受體拮抗劑、腎上腺皮質類固醇、非甾體消炎藥或抗凝劑;(4)患者及家屬知情同意。排除標準:(1)有腹部手術史;(2)合并有惡性腫瘤、嚴重心、肺、肝等臟器疾病。同時選取健康志愿者270例作為對照組,各組受試者性別、年齡等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各組一般資料比較Tab 1 Comparison of the general data between each group

1.2 檢測方法 幽門螺桿菌的檢測:先在胃鏡下采集患者的胃黏膜或者十二指腸黏膜組織,采用南京凱基生物科技公司生產的快速尿素酶檢測試劑盒進行檢測,按照說明的要求和步驟進行Hp的檢測。

IL-1RN基因多態性的檢測:取凍存的血清保存液體,按照10000r/min的離心速度進行離心分離,

1.2 檢測方法幽門螺桿菌的檢測:先在胃鏡下采集患者的胃黏膜或者十二指腸黏膜組織,采用南京凱基生物科技公司生產的快速尿素酶檢測試劑盒進行檢測,按照說明的要求和步驟進行Hp的檢測。

IL-1RN基因多態性的檢測:取凍存的血清保存液體,按照10000r/min的離心速度進行離心分離,每1 mL的TRIZOL試劑裂解的樣品中加入0.2 mL的氯仿,進行裂解操作,4℃冰上采用無酶的RNA沖洗液進行洗滌,再次10 000 r/min離心5 min,得到RNA?;旌弦涸诩尤肽孓D錄酶MMLV之前先70℃干浴3 min,取出后立即冰水浴至管內外溫度一致,然后加逆轉錄酶0.5 μL,37℃水浴60 min,室溫放置5min使其完全溶解,使其逆轉錄為cDNA。以β-actin為模版,在反應體系中加入SYBR Green 1染料、上游引物、下游引物、dNTP,使得總體積達20 μL,上機,反應條件為 93℃ 2 min、93℃ 1 min、55℃ 2 min,共40個循環。

PCR產物擴增后進行基因多態性檢測:參考multiplexkit試劑盒(南京凱基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使用說明,加入各位點對應延伸引物進行單堿基測序反應,在 ABI1310(Life Technologies,美國)進行電泳,結果用GENEMAPPER軟件(LifeTechnologies,美國)進行分析。

1.3 治療方法 口服奧美拉唑(國藥準字J20080097南京揚子江藥業有限公司),400 mg,口服,每日2次,阿莫西林(國藥準字H20163312重慶麥克福新制藥有限公司)1.0 mg,口服,每日2次,甲硝唑(批國藥準字H14020964亞寶藥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200 mg,口服,每日2次,連續治療6周,并進行Hp的檢測。

1.4 療效判斷 愈合為潰瘍消失,瘢痕形成,潰瘍周圍炎癥消失,S1期或S2期;顯效為潰瘍愈合,周圍黏膜仍有炎癥H2期;有效為潰瘍縮小≥50%;無效為潰瘍縮?。?0%或無變化[4]。

1.5 統計學處理 統計分析采用SPSS19.0軟件,計量資料采用±s表示,多組間比較使用方差分析,兩兩比較采用LSD-t檢驗;計數資料比較使用χ2檢驗。以P<0.05表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各組IL-1RN基因多態性結果 十二指腸潰瘍組、胃潰瘍組和對照組IL-1RN基因多態性分布符合Hardy-Wenberg平衡檢驗;十二指腸潰瘍組IL-1RN基因型L/2+2/2比例和等位基因2比例分別為50.55%和29.67%,明顯高于胃潰瘍組和對照組(χ2=16.630 和 28.926,17.429 和 38.228,P<0.05);胃潰瘍組和對照組IL-1RN基因型和等位基因分布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χ2=0.322和 0.213,P>0.05),見表2。

2.2 各組幽門螺旋桿菌陽性者基因型分布比較 十二指腸潰瘍組、胃潰瘍組和對照組幽門螺旋桿菌陽性者分別為80例、73例和123例;十二指腸潰瘍組幽門螺旋桿菌陽性者IL-1RN基因型L/2+2/2比例和等位基因2比例分別為50.15%和29.38%,明顯高于胃潰瘍組和對照組(χ2=26.283和28.233,27.507和31.755,P<0.05);胃潰瘍組和對照組幽門螺旋桿菌陽性者IL-1RN基因型和等位基因分布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χ2=0.562 和0.517,P>0.05)。見表 3。

2.3 各組幽門螺旋桿菌陰性者基因型分布比較 胃潰瘍組幽門螺旋桿菌陰性者IL-1RN基因型L/2+2/2比例和等位基因2比例分別為62.50%和37.50%,明顯高于對照組(χ2=8.064 和 12.144,P<0.05);十二指腸潰瘍幽門螺旋桿菌陰性者等位基因2比例為31.82%,明顯高于對照組(χ2=4.815,P<0.05);十二指腸潰瘍組和胃潰瘍組幽門螺旋桿菌陽性者IL-1RN基因型和等位基因分布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χ2=0.562 和 0.517,P>0.05)。見表 4。

表2 各組IL-1RN基因多態性結果 [n(%)]Tab 2 IL-1RN gene polymorphism results in each group[n(%)]

表3 各組幽門螺旋桿菌陽性者基因型分布比較 [n(%)]Tab 3 Comparison of genotype distribution of Hp positive groups[n(%)]

表4 各組幽門螺旋桿菌陰性者基因型分布比較 [n(%)]Tab 4 Comparison of genotype distribution among Hp negative groups[n(%)]

2.4 各組IL-1RN基因多態性與治療的關系 十二指腸潰瘍組不同IL-1RN基因型患者治療痊愈率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5;胃潰瘍組不同IL-1RN基因型患者治療痊愈率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 6。

表5 十二指腸潰瘍組不同IL-1RN基因型治療痊愈率比較Tab 5 Comparison of cure rates of different IL-1RN genotypes in duodenal ulcer group

表6 胃潰瘍組不同IL-1RN基因型治療痊愈率比較Tab 6 Comparison of cure rates of different IL-1RN genotypes in gastric ulcer group

3 討論

近年來,我國消化性潰瘍的發生率具有上升的趨勢,特別是在具有自身免疫力紊亂或不良飲食習慣的人群中,消化性潰瘍的發生風險更高,出血性風險更大[5]。消化性潰瘍的發生,不僅能夠導致消化道穿孔等并發癥的發生,同時還能夠增加遠期惡性消化道病變的發生風險,增加胃癌等疾病的發生率[6]?,F階段臨床抗Hp或胃黏膜保護劑等藥物治療后,消化性潰瘍患者的病情緩解程度仍然較低,治療后的患者消化道并發癥的發生率仍然較高[7]。而本研究對消化性潰瘍患者體內相關致病基因多態性的分析研究,具有下列兩個方面的價值:(1)能夠為臨床上消化性潰瘍患者的免疫學治療提供理論參考;(2)能夠為臨床上消化性潰瘍患者的病情評估提供血清學依據。

IL-1RN基因多態性的改變能夠誘導單核細胞過度激活,提高了中性粒細胞對胃黏膜組織的損傷程度[8-9]。IL-1RN基因多態性的改變能夠通過影響IL-1RN的轉錄和翻譯,促進下游炎癥因子的激活,增加中性粒細胞對于胃黏膜上皮物理性屏障的破壞作用[10]?;A方面的研究還認為,IL-1RN基因多態性能夠加劇T淋巴細胞的自身免疫性損傷,并提高自然殺傷性T淋巴細胞對胃黏膜的損傷,促進胃黏膜基底組織的破壞,增加血管破裂和出血的風險[11]。部分研究者證實了IL-1RN基因多態性與消化性潰瘍的關系,認為IL-1RN基因多態性與潰瘍治療后的并發癥發生密切相關[12],而對于其與患者潰瘍的部位或者Hp感染的關系研究不足。

本研究并未發現在胃潰瘍患者中IL-1RN基因型L/2+2/2比例和等位基因2的差異,提示IL-1RN基因型多態性并不會影響胃潰瘍的發生,雖然部分研究者報道了IL-1RN基因型多態性與胃潰瘍的關系,但相關研究的樣本量較小,同時缺乏可靠的對照研究分析。在十二指腸潰瘍患者中,IL-1RN基因型L/2+2/2比例和等位基因2的比例明顯上升,高于胃潰瘍組或正常對照人群,提示IL-1RN基因型可能顯著影響十二指腸潰瘍的發生。通過薈萃國內外相關文獻,筆者認為IL-1RN基因型的多態性與十二指腸潰瘍的關系可能與下列幾個因素有關[13-14];(1)IL-1RN基因型中等位基因2或基因型的改變,能夠影響IL-1蛋白翻譯效率,導致效應蛋白的生物學活性的改變,激活了體內的炎癥反應系統;(2)IL-1RN基因型多態性的改變,能夠提高體內炎癥細胞對于十二指腸黏膜腺體細胞的促凋亡作用,導致黏膜屏障作用的減弱。楊松濤等[15]也認為,在消化性潰瘍患者中,IL-1RN基因型L/2+2/2比例和等位基因2均可以顯著升高,特別是在十二指腸球部潰瘍患者中,相關等位基因的突變風險更高。在Hp陽性感染的患者中,可以發現在十二指腸潰瘍患者血清中IL-1RN基因型L/2+2/2比例和等位基因2比例的上升更為明顯,高于對照組和胃潰瘍組,提示Hp感染可能進一步加劇IL-1RN基因多態性的改變,增加其對十二指腸黏膜的損傷作用。IL-1RN基因型L/2+2/2比例和等位基因2比例的改變,可能通過改變IL-1蛋白上游翻譯的活性而影響到轉運RNA對氨基酸的運載能力,進而導致IL-1蛋白的表達波動。同時IL-1RN基因多態性還可能通過影響IL-β31位點的改變,進而導致其他關聯基因位點的多態性改變,影響到消化性潰瘍的發生。本研究揭示了發現IL-1RN多態性并不會顯著影響潰瘍的臨床治療效果。

綜上所述,IL-1RN基因多態性與十二指腸潰瘍發病有一定的關系,而與胃潰瘍無明顯相關性。

猜你喜歡
螺旋桿菌消化性等位基因
親子鑒定中Penta E稀有等位基因28的確認1例
中西醫結合治療內科消化性潰瘍觀察與探究
遠離幽門螺旋桿菌 分餐真的很必要
親子鑒定中男性個體Amelogenin基因座異常1例
健康體檢者消化道癥狀與幽門螺旋桿菌感染的相關性分析
187例消化性潰瘍根除幽門螺桿菌治療體會
什么是幽門螺旋桿菌
消化性潰瘍合并出血急診胃鏡下注射治療的臨床效果分析
廣東漢族人群Penta D基因座off-ladder稀有等位基因分析
警惕!幽門螺旋桿菌超標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