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關于農村中學著力推行核心素養的探究

2019-05-10 10:17許晶瑩徐樂天錢雪森
新課程·下旬 2019年4期
關鍵詞:農村中學生策略探究核心素養

許晶瑩 徐樂天 錢雪森

摘 要:農村中學教育觀念相對落后,內容方法比較陳舊,學生課業負擔過重,學生核心素養意識不高;學生適應社會和就業創業能力不強,創新型、實用型、復合型人才緊缺;在農村中學著力推行核心素養迫在眉睫。

關鍵詞:農村中學生;核心素養;策略探究

學生發展核心素養主要指學生應具備的,能夠適應終身發展和社會發展需要的必備品格和關鍵能力。農村中學教育觀念相對落后,學生核心素養意識不高;學生適應社會和就業創業能力不強,創新型、實用型、復合型人才緊缺。農村中學有很大比例的學生家庭經濟困難,包括留守中學生,處于城市的邊緣。這些學生從小所受的教育較為有限,學科素養較低,他們占中學生的比例相當之大。假以時日,他們必將成為社會主體成員,他們的科學素養勢必影響著我們民族的未來。如何使這些低分進入校門的學生高質量走出校門,極需要我們教師在中考、高考的重壓下更多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為學生的將來奮斗打下良好基礎。讓經濟困難,學習困難的學生有個充滿希望的未來,這應該是我們教育工作者應有的社會擔當。

一、家校合力共促學生自主成長

農村家庭教育缺失,家庭教育觀念淡漠,家庭教育的行為方式不當;有的家長既不重視孩子文化學科的學習,也不重視孩子道德品格的養成。農村中學必須先喚醒家長的家庭教育意識,采取家校聯手,樹立“家校共建,喚醒教育”的辦學理念。學校成立專門的家長課堂,定期開展家長培訓,如:學校利用微信群,及時把家庭教育的有關理念傳授給家長,同時解答家長教育孩子時出現的疑惑;舉辦親子互動活動、請創業成功的家長講述自己的創業經歷;班主任制定班訓,讓班級文化建設百花齊放。學校積極滲透“讓價值回歸教育主體、讓文化回歸學校教育、讓動力回歸自我教育、讓責任回歸家庭教育”的教育理念,讓家庭教育與學校教育形成合力,共同促進學生的成長。

二、教師樹立核心素養教學理念

農村中學教師過多地傾向于講授主義,學生的素養意識不高,農村教師要及時轉變觀念,樹立核心素養教學理念;在課堂教學活動當中,學生與教師共同對知識進行研究,讓教學活動變成探究活動和創造活動,轉變知識觀,將學科知識作為問題去探索研究,給予教師自己和學生更多的權利和空間對現有知識進行探索和創造。教師在課堂中開展“情景激疑—知識探究—明理導行”的課例探究[1]。該模式通過三個環節,五個步驟,在課堂上培養學生的學科素養。第一步,情景導入,引發興趣。第二步,梯度問題,設疑導學。第三步,合作探究,激發潛能。第四步,總結歸納,滲透情感。第五步,活學精練,鞏固提升。培養學生“愛學”態度、“樂學”情緒、“會學”技巧、“自學”能力,優化思維品質,培養思維能力。

三、制定校本化核心素養的發展體系和育人目標

農村家庭教育中可傳承的文化脈絡已近乎中斷,作為學校,須立足實際,盡快對癥下藥,盡快發展學生的核心素養,推出校本化學生發展核心素養體系和育人目標是當務之急。時代呼喚具有人文修養,具有家國情懷,具有創新精神,具有頑強毅力和拼搏精神的未來人才[2]。立足核心素養中要求的人文底蘊、科學精神、學會學習、健康生活、責任擔當、實踐創新這六個方面,我們將把學校育人目標設定為“修身、正心、誠意、明德及成長”。家長和師生時刻保持自正其身、自修其心,自誠其意的自我管理自我約束的道德自覺性,一起努力、共同學習,走一條自我人格塑造、完善之路。

四、重構課程結構,增加課程融合度

核心素養的突出特征就是整合性,農村中學要樹立“重構課程結構,增加課程融合度”的意識,在整合性學習過程中,個體在與情境的持續互動中,不斷解決問題、創生意義,從而形成核心素養。課程建設絕不是在做著“非此即彼”的選擇,而是多類課程共同著力、共同生長、互為補充,形成合力,國內外已有經驗告訴我們,學校層面的課程實施可以是整合中有分科,分科中有整合,取長補短,相得益彰。在具體的實踐中,通過課程設置調整,提高課堂教學效率,重視“創造用教材教的智慧”激活學校發展[3]。在保證完成好國家課程的前提下,增加影響學生讀、寫、算及體質健康的課程,適應學生發展。強調“分科課程”與“整合課程”互補,以分科課程為主陣地,通過跨學科的整合課程的補充,共同著力、互為補充,為學生搭建開放的課程體系,讓學習與生活深度關聯,讓學生在真實的情境中,培養其面向未來社會發展需求的關鍵能力,進而實現學生核心素養的整體改善和提升。

總之,農村中學要把著力培養學生高尚的道德情操、扎實的科學文化素質、健康的身心、良好的審美情趣作為教育的首要任務;努力為未來社會培養適應社會和就業創業能力強,創新型、實用型、復合型人才。

參考文獻:

[1]辛濤,姜宇,劉霞.我國義務教育階段學生核心素養模型的構建[J].北京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3(1):5.

[2]丁文靜,韋冬余.試論語文核心素養的涵義、特征及培養策略:基于研究性教學模式理論的分析[J].教學研究,2016(6):80-81.

[3]洪明.我國中學生核心價值觀素養狀況調查報告[J].中國青年研究,2016:73-78.

基金項目:安徽省教育科學研究項目2017年度立項課題“著力學生核心素養培育的教學質量與教學改革研究”的課題研究成果,項目編號:JK17050。

作者簡介:許晶瑩(1985—),女,中學一級,碩士,合肥市廬江縣同大鎮人,就職于安徽省廬江縣廬江盛橋中學。

編輯 王彥清

猜你喜歡
農村中學生策略探究核心素養
農村中學語文教學中學生實踐能力的培養與提高
農村中學生不良行為習慣的成因與糾正
淺談農村中學生輟學的原因及對策
對英語課堂實效性的反思與探究
談幼兒音樂素養的培養
淺談少先隊員榮譽感、 責任心的培養
作為“核心素養”的傾聽
“1+1”微群閱讀
向著“人”的方向邁進
核心素養:語文深度課改的靶向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