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民族聲樂演唱訓練中吸收與借鑒戲曲聲腔藝術的分析

2019-05-27 14:19李陳靚
戲劇之家 2019年10期
關鍵詞:民族聲樂

李陳靚

【摘 要】中國戲曲聲腔屬于獨具民族韻味的藝術,許多演唱方式和技巧可以借鑒到民族聲樂演唱中來。民族聲樂演唱訓練充分的借鑒與吸收戲曲聲腔中“字正腔圓”的藝術精華,這對于發展中國民族藝術歌曲演唱具有至關重要的意義。

【關鍵詞】民族聲樂;演唱訓練;戲曲聲腔藝術;吸收與借鑒

中圖分類號:J616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7-0125(2019)10-0060-02

中國戲曲歷史久遠,戲曲內容涉及廣泛,獨具民族韻味與風格。本文主要分析民族聲樂演唱過程中對戲曲聲腔藝術的實踐吸收與借鑒技巧。

一、民族聲樂演唱訓練中借鑒戲曲聲腔中“字正”的要求

(一)民族聲樂演唱需要吸收戲曲聲腔藝術讀書音素及四聲標準。要想滿足民族聲樂演唱訓練的吸納與借鑒要求,戲曲聲腔演唱藝術內容中的音節屬于非常普遍的語音單位,也是將漢字以聲音的方式體現出來?!耙羲亍弊鳛橐艄澋慕M成部分,每個音節的音素都具有1-4個,例如,“連”-lian。共有4個音素:聲母-“l”;韻頭-“i”;韻腹-“a”;韻尾-“n”。部分民族歌手在演唱歌曲的時候,偶爾會出現吐詞不清的情況,主要是因為未對音素加強掌握,并非因為讀音素不夠準確,而是讀得模糊、強度欠缺,或者漏讀某個音素。所以要想明確讀出每個字,需要清楚讀出音素的每個部分。特別是過度音素,不僅要維持一定的清晰度,不可含糊,還要確保音素之間的連貫性,切不可出現忽然斷開的狀況,這就是“運字”功夫。漢字有“四聲”,四種不同的音調,即陰、陽、上、去,民族聲樂自身具備著特殊的韻律美,即仰揚頓挫、輕重緩急、高低起伏等。歌唱雖然不同于說話,但是歌者必須咬字清晰,滿足“四聲”的需求,切不能發生“倒字”現象。否則定會改變漢字的真實意圖。若是民族聲樂的曲譜之中具有字音并未滿足“四聲”的需求,演唱者應依據需求添加相應的裝飾音,這樣不僅能正音,還能將民族聲樂曲目演唱得更加豐富。

(二)民族聲樂演唱需要吸收戲曲聲腔藝術中的“五音四呼”。民族聲樂在實際演唱訓練的過程中,要想有效借鑒與吸收戲曲聲腔藝術,需要符合五音四呼的要求。其在中國傳統戲曲中屬于最講求的唱法,“五音”具體是指吐字,包括喉、牙、舌、齒、唇。唇音主要由上下唇相接觸形成的音:b、p、m、f,f屬于下唇與上齒接觸形成的音節。齒音屬于舌尖上翹,即zh、ch、sh、r、z、c、s,上下齒接近或是接觸產生的音。牙音作為舌面前部位朝硬腭前部位接近或是接觸產生的音,即j、q、x。喉音作為舌根朝向硬腭與軟腭交界部位接近或是接觸產生的音,即g、k、h。這就是中國古代分類聲樂理論中的聲母?!八暮簟敝饕罁谛伍_合的差異,將韻母化分成撮口呼、合口呼、齊齒呼、開口呼四類。開口呼有a、o、e,或者a、o、e與其他的聲韻母結合而成的字,介母并未包含其中,在實際發音的時候應該張開兩唇。做到這些,才能滿足民族聲樂演唱的需要。

(三)民族聲樂演唱需要吸收戲曲聲腔藝術中的“切音出字”。民族聲樂演唱在實際吸收戲曲聲腔藝術的同時,通常有一些字需要延長,吐露出三部分就是字頭、字腹、字尾,還可以稱作為“切音”。切音具有以下幾種作用。第一,為了確保吐字清晰;第二,人物感情進行良好的抒發,“以字帶情” “以字帶聲”。充分吸納這樣的演唱方式在實際演唱民族歌曲的過程中定會收獲良好的成效。例如,《蘭花花》歌曲之中的第一句“青線線那個蘭線線兒”,尤其是最后的“線”字就使用了切音出字,先出字頭是“x”,之后出字腹是“i”,后緩出字尾是“an”,充分體現出民族聲樂歌曲的悠揚與抒情,良好襯托出了蘭花花的美。應正確選擇切音出字,通常不會使用一些速度較快的唱段,演唱過程中比較緩慢的也并非能夠做到字字切音,需要依據歌曲的內容、旋律、情緒和旋律加以確定,不然定會讓人們感覺十分的不自然。

(四)民族聲樂演唱需要吸收戲曲聲腔藝術中的“收音歸韻”。民族聲樂演唱需要吸收戲曲聲腔藝術收音歸韻,收音歸韻指的是應保證字尾最后的一個韻母收音準確。比如說字頭、字腹都需要報得非常準確,而字尾就會變成韻腳,也會出現吐字不清的現象,若是將“人辰”轍的字演唱成為“乜斜”轍,比如,歌曲《漁光曲》之中有這樣一句歌詞“云兒飄在??铡碑斨械摹霸啤弊郑▂un),其字尾的音節是“暈”(un),若是不將其收音入鼻,字尾的音節定會變化成為“ue”,也就唱成“月兒飄在??铡绷?。所以,唯有落實收音歸韻,才能確保聲樂曲目演唱的完整化,并確保準確無誤地將歌曲的實際內容充分表達出來。要想將字尾音演唱準確,需要搞清楚十三轍韻母,并且嚴格依據每轍韻母,找出具體的收音位置與口形,這樣才方便貫徹落實收音歸韻,以便民族聲樂演唱訓練更好的借鑒與吸收。

二、民族聲樂演唱訓練中借鑒戲曲聲腔藝術“腔圓”的特點

(一)民族聲樂演唱訓練中應借鑒戲曲藝術的裝飾型潤腔。民族聲樂演唱訓練中需要充分借鑒戲曲藝術的裝飾型潤腔,其具有波音、滑音、倚音三種音。猶如歌劇《劉胡蘭》之中《一道道水來一道道山》的第一句:“一道道水來一道道山”略顯出原曲旋律較為平淡,缺乏充足的韻味。比如說在“來”字上使用上波音,后邊的兩個“道”字前邊的加上加前倚音,后邊的則使用上波音,在此基礎下,不僅能促使咬字順應“四聲”的相關需要,還能沿著字的氣勢進行演唱,明顯體現出民族聲樂激揚的歌曲旋律,以及濃郁的民族風格,以此將劉胡蘭高昂、豪邁的革命情懷充分的展現出來。

(二)民族聲樂演唱訓練中應借鑒戲曲藝術的節奏型潤腔。民族聲樂演唱訓練中應借鑒戲曲藝術的節奏型潤腔,是指節奏的變化規律,是一種情感表達的潤腔法。戲曲唱腔非常講求節奏方面的變化,通常一段唱腔并非單一的節奏演唱到底,經常在勻稱的節奏節拍之中,運用漸快、漸慢、忽然緩慢的方式,進而確保歌曲內容的層次分明,具有一定的起伏感。例如,先催后撤、先慢后緊、大幅度撤慢等相關的唱法,在演唱民族歌曲的過程中都能合理吸收與借鑒應用。比如,《黨的女兒》歌劇當中的《萬里春色滿家園》最后一句 “我乘春風去,我隨杜鵑喊,我在天邊唱,我在土里眠?!笨蓪⑵涮幚沓蔀橛煽於难莩俣?,讓演唱者一氣呵成、跌宕起伏,可以將主人公當時的內心情感,以及視死如歸的精神充分表達出來。緊接著演唱后邊兩處下滑音的同時,能夠淋漓盡致表達出主人公當時悲憤欲絕的心情,使其更具藝術感染力。

三、結語

總之,民族聲樂演唱訓練中,應充分吸收與借鑒戲曲演唱當中的方法和技巧。不僅能對歌者提出在演唱中需要依據歌曲風格、歌曲內容、歌曲情感等方面的要求,并巧妙運用到實踐當中來,實現藝術的再創作;還能使作品呈現出民族聲樂中別具一格的戲曲特色,進而提高作品的藝術感染力,幫助演唱者將歌曲的韻味充分的展示出來。

參考文獻:

[1]柳華方.戲曲聲腔藝術在民族聲樂演唱訓練中的吸收與借鑒[J].臨沂大學學報,2001,23(5):91-92.

[2]李曦.從歌曲《千古絕唱》看戲曲聲腔藝術在民族聲樂中的吸收、融合與發展[J].藝術教育,2013,(6):104-105.

[3]王磊.從昆曲演唱藝術看民族聲樂對戲曲聲腔藝術的吸收、融合與發展[D].上海音樂學院, 2009.

猜你喜歡
民族聲樂
淺談東北民歌與民族聲樂演唱風格
民族聲樂演唱中的情感表達研究
民族聲樂創新教學與賀州瑤族民歌傳承初探
在“土”“洋”之爭中騰飛的中國民族聲樂
民族聲樂教學中男高音歌唱的技術訓練與能力擴展
論民族聲樂的科學訓練
探究我國音樂發展的“多元化”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