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初級英語教學的有效性研究

2019-06-11 11:07龔連江
學校教育研究 2019年7期
關鍵詞:效能后進生有效性

龔連江

如何轉化鄉村中學英語的教學現狀,我們每個英語老師無時無刻都在思考和嘗試,結果也是因人而異,所謂仁者見仁、智者見智。英語是一門語言,與漢語的表現形式有類似的地方,但更多的體現是不一樣的,主要體現在時態造詞和表達的句型上。正因為如此,很多學生在英語的學習上找不到興奮點,只知道英語的學習就是要日復一日地背單詞背對話背課文,結果背怕了就覺得它是枯燥無味的了。因此有人說,能夠學好英語的學生一定是性格品質優秀的學生。雖然這句話有所偏激,但它表達出了大多數人對于學好英語的兩點共識,即良好的習慣和心理素質。

我們都認同這一點,造成英語差生的原因不在于智力方面,尤其對于高年級的學生來說,從他們對數理化的熱情中就知道他們有些還是理科方面尖子生,可對于英語就是無從下手。那么怎樣才能提高英語的教學成效呢?教育學家烏申斯基曾指出:“沒有任何興趣而被迫進行的學習,會扼殺學生掌握知識的意愿?!比绾闻囵B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是一個寬泛的課題。英語教師培養后進生學習英語的興趣的方法多種多樣,如教學方法變化多樣、教學語言幽默風氣、多用鼓勵性語言、幫助學生改進學習方法等。這些手段我們在實際教學中可以隨機應變,靈活運用。我作為一名普通鄉村初中英語老師,多年來的教學經驗告訴我,在現實教學現狀的基礎上我們應該探討解決的問題是:要讓“如何提高中學英語教學的有效性”形成一套方法來指導我們的實際教學。

所謂“課堂教學”,是指課堂上由教師引起、維持或促進學生學習的所有行為(魯了問等,2006)。課堂教學何謂“有效”,主要是指“通過教師在一段時間的教學后,學生所獲得具體的進步和發展”(同上)。概言之,有效課堂教學是指教師遵循教學活動的客觀規律,使用恰當的教學策略以盡量少的時間、精力和物力的投入,取得盡可能多的教學效果。從廣義上說,凡是能有效地促進學生發展,有效地實現預期的教學效果的教學活動,都可以稱之為有效教學。那么新課程背景下的英語課堂教學,如何才叫“有效”,歷來是見仁見智,常言道“教無定法”。但我認為新課程背景下英語課堂教學有效性,關鍵是如何調控學生對課堂學習的注意力,激發學生對學習英語的興趣。要把握這一技巧巧,我結合自己多年來的教學經驗,重點從教學策略和實施手段兩方面探討鄉村初中英語教學的有效性,希望能有助于擺脫教學現狀提高教學的有效性。

在教學策略上,英語教師首先要想辦法增強學生學習英語的自信心,提高他們學習英語的自我效能感。自我效能感(self-efficacy)指人對自已是否能夠成功地進行某一成就行為的主觀判斷。學習英語的自我效能感則是指學生對自己能否成功地學習好英語的一種主觀判斷。班杜拉等人的研究發現,個體的自我效能感對其行為的堅持性、遇到困難時的態度,以及活動時的情緒狀態都有影響。英語教師可以通過讓后進生回答一些他們能正確回答的英語問題或是讓后進生做一些他們能順利完成的英語題目,讓他們體驗到成功的快樂,增強后進生學習英語的自信,以提高后進生學習英語的自我效能感。

其次要讓學生體驗樂趣,體驗生活,體驗自主,進而培養學生的學習情感,最大限度促進自身持續、和諧發展。所以我認為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讓學生在生活情境中體驗,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是撬動學生學習的支點,讓學生感受到學習是有用的。自主、合作、探究是新課程倡導的學習方式,但在教學實踐中如何操作、落實從而體現學生的主體地位,是需要深入探討的問題。通過找準撬動學生積極思維的支點:興趣入手、方法引領、多種朗讀、課本劇表演等形式深入貫徹課標自主學習、合作學習的理念,使學生的主體地位得到了充分的體現。我們知道現在許多知識都來源于生活并最終服務于生活。為此我們在教學過程中,應該將學生的生活與學習結合起來,讓學生熟知、親近現實的生活,讓生活中的一些內容走進學生的視野,進入我們的課堂,使教材變得更具體、生動、直觀。

在教學實施手段上,教師要在教學實踐中不斷探索,才能不斷完善個人的教學機智,這也是教師的業務素質和教學水平的體現。教學機智的運用能在意外發生時,巧妙地保護學生的自尊心和學習的積極性;同時,對教師來說,也可以在意外發生的“尷尬”之時,優雅轉身,走出“絕境”,還原精彩,做到真正的教學相長。但在現實教學中,我們發現,當教學意外發生時,常常有些老師不知所措,不知該如何應對,不懂引導,不會巧妙應對,常常因此而浪費了課堂寶貴的教學時間。

那么如何成為一位“機智”的鄉村英語教師呢?應從以下四個方面進行概括:

(一)“善于自嘲”型

當失誤發生時,教師是極力為自己辯解呢?還是對錯誤置之不理呢?筆者認為這兩種方法均不可取。我們要在教育學生“識文”的同時,更要教會學生“做人”。因此,在課堂出現意外時,如果教師能放下身段,適時自嘲一番,也不失為一種風度。

(二)“借題發揮”型

課堂上意外的產生往往都是有原因的,如果教師能對此原因加以利用,抓住這個契機,借題發揮,說不定就會有意想不到的結果。以下是筆者的親身體驗。

(三)“故弄玄虛”型

有“智慧”的教師,為了能在課上更好地吸引學生的注意力,經常會想出各種各樣的妙招。當然,這種“故弄玄虛”要用得巧,用得少,如果過多過濫,自然就會對學生失去吸引力了。

(四)“想象留白”型

“想象留白”,顧名思義就是在適當時候停止討論,留給學生一些想象和探索的空間,激發他們更強的探求知識的欲望。精彩紛呈的課堂需要機智靈敏的教師,懂得隨機應變,懂得因勢利導,引導課堂教學走出“絕境”,還原精彩。

總之,英語課堂教學是一種創造性的勞動,創新是教學活動的生命力。教師選擇運用恰當的教學方法進行教學,要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有助于學生思維能力的培養,有利于所學知識的掌握和運用,這樣才有助于提高英語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猜你喜歡
效能后進生有效性
立足優化設計提高作業效能
基于改進TOPSIS有人/無人機協同作戰效能評估
班級家長會有效性的探究
思辨性閱讀不能忽視“小心求證”——關于論據的有效性探討
淺談轉變“后進生”
油田三相分離器效能分析
油田三相分離器效能分析
我國股票市場的有效性研究
我國股票市場的有效性研究
轉化后進生的策略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