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群學行為在初三歷史復習課中的運用

2019-06-11 11:07歐勇章
學校教育研究 2019年7期
關鍵詞:探究評價課堂教學

歐勇章

歷史學科是初中教學體系的重要部分,初中歷史是實現初中時期學生博古通今、提升他們知識積累的重要途徑,同時肩負著立德、樹人的使命,對于他們的人生觀、價值觀、世界觀的健康形成也會有很大的促進作用。初三歷史復習課擔負著查漏補缺,系統整理以及鞏固知識的重任。它既要調整學生在日常學習中所掌握的知識與課程標準要求之間的差距,落實完成課標的基本要求,還要對所學知識、技能進行梳理和融通,通過知識的系統化形成思維的整體性。復習課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新課程標準在課程實施方面,把改變學生的學習方式作為教學改革的重心,大力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使學生“由被動接受學習,轉變為主動探究學習”,并且指出,合作學習要“通過合作,提高學習效率,增強合作精神”,給合作學習提出了明確的目標?!叭簩W行為”的實質就是合作學習。最普遍、最實用的就是小組合作學習,小組合作學習,是指以合作小組為基本組織形式,以小組成員合作性活動為主體,強調動態因素之間的合作性互動,特別突出生生互動。以小組目標達成為標準,以小組總體成績為評價和獎勵依據的一種課堂教學組織形式。在“合作學習”課堂模式中,“獨學”“對學”“群學”這三種應該成為“合作學習”最基本的學習方式。而“對學”從某種意義上說,實際上也是“群學”。 群學是一起學習和合作學習的模式,每個組員都同時扮演著學習者和檢查者的角色,自己在進行學習的同時,也要檢測其它組員的學習成果,互幫互助,共同進步。那么,在歷史復習課堂中,如何進行群學,提高其有效性,達到課堂教學的有效、實效、高效呢?筆者從下面幾個方面談談一些粗淺的見解:

一、轉變觀念。把課堂還給學生,使學生成為課堂的真正主人

在《新課程標準》的基本理念和課程實施建議中,“自主、合作、探究”已經成為新課程中最重要的學習方式。合作學習可以讓學生們在自身獨立思考的提前下,互相交流各自的見解和想法,展現思維的魅力,在交流之中自省還有反思,使自己的觀點更加完備,自己的方法更加健全。

倡導學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有利于學生在感興趣的自主活動中全面提高素養,是培養學生主動探究、團結合作、勇于創新精神的重要途徑。改變課程實施過于強調接受學習,機械訓練的現狀,倡導學生主動參與,樂于探究,勤于動手,培養學生搜集和處理信息的能力,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以及交流與合作的能力。因此,營造良好的課堂教學環境,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提高其學習效率

教學中,教師要真正發揮學生的主體地位,實現歷史三維目標的有機統一,引導學生由被動接受變為主動求知,使學生自主學習,掌握學習的方法。 因此,在教學中我們要為學生營造出一種民主平等、和諧輕松的教學氛圍,教師要俯下身來,與學生站在平等的角度上,帶領學生走進歷史,使學生處于思維活躍、思考積極的狀態,讓學生敢想、敢說、敢問,敢于挑戰權威,善于質疑問難,勇于大膽創新,樂于發表見解,使學生的創新意識與創新思維得到發展。其次,讓學生主動參與,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新課程理念倡導新的學習方式,提出新形勢下的學生不再是被動接受知識的容器,而是課堂的主人、學習的主人,是主動的求知者、探索者。新形勢下的教師也不再是課堂的主宰,而是學生學習的組織者、引導者,在課堂教學中起主導作用。要引導學生主動參與到獲得知識的過程中,逐步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在教學中,教師要認真學習新理念,探索新的教學模式,構建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的新型師生關系,最大限度地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讓學生學會學習。

二、科學合理的分組

在組建群學小組時,應注意結構的合理性,分組應遵循“組內異質,組外同質”的原則?!靶〗M合作學習”的分組可以根據各個班級自身學情,采取固定式和隨機式兩種形式。

三、明確任務和要求,合理分工

課堂教學時間有限,因此在每次開展小組合作學習時,教師應幫助學生明確的提出合作的目標和要求,教師一定要把這段時間中進行合作學習的任務、要求布置清楚,要讓每個小組都明確自己要完成的任務,并且明白通過怎樣的“合作”才能完成任務。

要確?!叭簩W”行為的有效性,在小組合作學習過程中,責任明確是關鍵。小組里面的成員必須要明確自己的任務和共同的任務,把自己的任務完成好,這樣共同的任務完成才能有保證。而共同任務的完成,也刺激和鼓勵著成員,更好的完成自己的任務?!叭巳擞惺伦?,事事有人做”,始終是群學行為有效性必須貫徹的一個原則。組內分式策略:在小組合作活動中,明確的責任分工是進行合作活動的前提和基礎。明確的責任分工,要求學生知道他們不僅要承擔一定的學習任務,并要承擔組內的管理任務,分工明確,責任到人。

四、及時做好評價和總結

合作教學強調“人人進步,促進發展”。合作小組中應有個人評價、小組評價、自我評價、與同伴評價、學生評價與教師評價等,評價體現多重結合,多元評價。 小組評價要體現公平性、持續性,要有評價標準。一般可采取以下幾種方式進行評價。(1)組內互評。(2)組間互評。(3)教師評價。首先是對學生個人表現進行評價。教師應用賞識的眼光和心態去尋找學生點滴的閃光點,用賞識的語言進行激勵,使他們的心靈在教師的賞識中得以舒展,讓他們變得越來越優秀,越來越自信。其次是對合作效果進行評價。主要是評價在小組學習中,學生能否主動參與到學習中來,學習的積極性和學習的興趣有沒有比以前有所提高。

總之,課堂是教師的生命力所在地,是學生智慧的發源地。在合作學習中,學生可以相互啟發,相互補充,在交流中產生新的認識,用集體的力量共同完成學習任務。這樣的課堂才真正具有生命力,同時,通過團隊的參與、合作、分享和共贏,使群學的有效性充分展現出來,使個人的素養、能力得到大大提升,課堂煥發出無窮的生命力。

猜你喜歡
探究評價課堂教學
設問引導探究
簡約化初中化學課堂教學實踐探索
自然拼讀法在小學英語課堂教學中的有效融入
一類特殊不等式的解法探究
數學開放題在初中課堂教學的探索
2006—2016年度C—NCAP評價結果
2006—2015年度C—NCAP評價結果(3)
2006—2015年度C—NCAP評價結果(2)
2006—2015年度C—NCAP評價結果
跨越式跳高課堂教學設計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