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合理運用信息技術提高小學數學課堂教學效果

2019-06-12 00:51李敏
新一代 2019年4期
關鍵詞:課堂教學效果合理運用提高

李敏

摘 要:現代信息技術集圖、文、聲、像于一體,具有知識性、直觀性與趣味性等特點。將信息技術合理運用于小學數學教學,從而改變認知環境,有助于學生發揮學習的主動性,積極思考,主動探究,使教師以教為主變成學生以學為主,從而優化教學過程,提高教學效果。

關鍵詞:合理運用;信息技術;提高;小學數學;課堂教學效果

《數學課程標準》指出“要把現代信息技術作為學生學習和解決問題的強有力的工具,致力于改變學生的學習方式,使學生樂意并有更多的精力投入到現實的探索性的數學活動中去”?,F代信息技術集圖、文、聲、像于一體,具有知識性、直觀性與趣味性等特點,將信息技術合理運用于小學數學教學,從而改變認知環境,能將抽象的內容形象化、具體化,增強學生對抽象事物和知識形成過程的理解和感受,為小學數學課堂教學增添無限的生機與動力;并有助于學生發揮學習的主動性,積極思考、主動探究,使教師以教為主變成學生以學為主,從而優化教學過程,提高教學效果。具體表現在以下方面:

一、創設數學情境、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小學生的年齡較小,注意力持續時間較短,再加上思維活動的緊張,長時間教學容易導致學生疲勞。因此在小學數學課堂教學可以借助信息技術,為學生學習營造良好的教學情境,將靜態的數學知識與問題動態化,將復雜的問題直觀展示給學生,從而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產生學習的內在動力。例如:在教《圓的認識》時,先讓學生看汽車在公路上飛馳的視頻,教師設問:為什么只有當汽車輪子是圓形時,汽車才會走得又快又穩呢?車輪是三角形或多角形時,汽車能不能跑得又快又穩?從而引發學生對圓的基本特征和應用價值進行探究的欲望。創設此情境,融學科性、藝術性、教育性和科學性為一體,完美地完成激趣、設疑、促思等教學目的。通過合理運用信息技術,可有效的輔助小學數學教學,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優化了課堂教學。

二、有助于教師突破教學的重點和難點

小學數學教學中,有許多知識比較抽象,若用常規教學手段,不容易向學生表述清楚;而采用信息技術教學則表現出巨大的優勢:圖文并茂,可化靜為動、化難為易、化抽象為直觀,揭示事物內在的聯系,加深學生對知識理解,有助于突出教學重點、突破教學難點,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如在教學:一列火車長100米,以每分鐘800米的速度通過一座長4千米的大橋,要用幾分鐘?有的學生認為車身長是一個多余的條件,只需用橋長除以速度,就可得出過橋時間。很難弄清用火車過橋的時間=(橋長+車身)÷火車的速度。通過采用動畫課件或視頻再現火車過橋的情景,可讓學生明白:火車過橋時,直到車尾完全離開橋面才算過橋,此時車頭距離橋頭剛好一個車身的長度,火車實際通過的路程是(橋長+車身),由此,抽象的問題變為具體、直觀,突破了教學難點。

三、有利于學生感知知識形成過程,誘發學生的創新思維

現代教育思想強調學生思維能力的培養,小學生思維的特點是由具體形象思維逐步向抽象邏輯思維過渡,而這種抽象邏輯思維還帶有很強的具體形象性。特別是小學數學中的概念、法則、公式及應用題中敘述的情節,數量關系之間的內在聯系等,學生無法親身體驗,必須借助表象進行想象,體會語言文字描述的內涵與情境。教師在教學時精心設計學生主動獲取知識的學習過程,充分運用教具、學具、信息技術等教學手段化靜為動,動靜結合,使靜態的知識動態化,直觀生動地展示圖形的變化,使新知化難為易、變抽象為具體,加深學生對新知的理解,變“學會知識”為“會學知識”,誘發學生的創新思維。

四、利用現代教育技術對學生進行不同形式的練習、有效地進行因材施教

練習是學生學習過程中的重要環節。知識的掌握、技能的形成、智力的開發、能力的培養、良好的學風養成等,必須通過一定量的練習才能實現。練習是把知識轉化為能力并發展為智力的活動,利用現代教育技術可以進行不同形式的練習,也可以進行一題多變、一題多解的訓練,既鞏固了新知識,又發展了思維,還反饋了信息。同時,使不同層次的學生都有自我表現的機會,從中體會到成功的愉悅,有利于學生的發展。例如,在《百分數的意義》的練習環節中,學生可以任意點擊課件動畫圖中的任意景物,問題和答案不是惟一的。利用多媒體課件就可以使學生自由發揮,這樣,在鞏固知識的同時,在很大程度上培養了學生發散思維,有效地進行因材施教,使學生從不同角度均得到訓練,而傳統的教學方法是很難做到的。

五、利用網絡豐富的信息資源,拓寬學生的數學視野

網絡上儲存著大量的學習資源,若在教學中開發利用這些資源,可促進學生拓寬數學視野,提高教學效果。例如,在教《生活中的比》時,學生認識了比的意義和比的各部分名稱后,讓學生從網絡檢索閱讀“比號的來歷”、“黃金分割比”等知識。再如教學《確定位置》時,讓學生通過網絡查找并閱讀“GPS”導航定位知識,將知識加以拓展延伸,使學習更加興趣盎然,從中感受到數學符號的簡約美。

在網站上還有許多知識講解、習題疑難解答等微課視頻,可提供給學生隨時隨地利用移動終端根據自己的學習需要,有目的的選擇學習。還可以利用“一起作業”等平臺,為學生提供分層作業,通過平臺系統對學生的解答情況進行數據分析、錯題診斷,再次有針對地設計習題進行二次分層練習,達到點面結合的個性化輔導。這些對于課堂學習都是很好延伸和補充。

總之,現代信息技術已成為小學數學課堂教學的重要輔助手段,如何將信息技術與傳統的小學數學課堂教學有效整合成為教學的關鍵。因此小學數學教師應立足于教學實際,充分挖掘現代教育信息技術的獨特優勢,不斷探索信息技術在小學數學課堂當中的應用手段,以提高教學效果。

猜你喜歡
課堂教學效果合理運用提高
淺議高中地理教學中如何提高課堂教學效果
《數字邏輯電路》教學改革研究
淺析小學英語詞匯教學中游戲的合理應用
涉眾型尋滋案中視聽資料的運用
在機械制圖教學中科學運用現代教學手段
提高幼兒教育質量的策略研究
讓作文互評提高能力
漫談初中作文教學
妙用提問提高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效果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