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等教育普及化階段學生的多樣化和流動性

2019-07-01 11:44劉牧
大學教育科學 2019年3期
關鍵詞:普及化學力轉學

劉牧

新中國建立后,受社會經濟發展水平和計劃經濟體制的影響,我國高等教育規模長期緩慢發展。20世紀90年代我國進入市場經濟階段后,高等教育邁入快速發展階段。1999年開始“三年大擴招”,2002年高等教育毛入學率達到15%,進入了大眾化階段。此后,我國高等教育規模不斷擴大,2018年毛入學率已經達到了48.1%。教育部發布的首份《中國高等教育質量報告》中指出,到2019年我國高等教育毛入學率達到50%以上[1],將邁入普及化階段。從1949年到2002年,為實現高等教育大眾化,我們用了54年。從大眾化到普及化,實現這個跨越我們只用了17年。

高等教育普及化階段,各種學力層次、階層及年齡的人都將有更多機會進入不同類型和層次的高等教育機構學習。高等教育目的不再只是高度專業分化下社會精英和領導層的培養,更應承擔起培養高素質普通勞動者的任務[2]。高校生源不僅包括傳統的高中畢業生,生源競爭還會圍繞其他大學的在籍學生、社會在職人員以及外國留學生展開。

此外,高等教育精英和大眾化階段注重“入口”管理,而普及化階段更看重“過程”和“出口”管理[3],其結果會促進學生的流動。那些不能滿足所在大學學業水平要求的學生會被強制性轉學、退學。另外,除了這類“強制流動”外,學生為了尋求更好的教育環境而進入其他大學求學的“自主流動”也會頻繁發生。高等教育進入普及化階段后,學生方面最大的特點就是多樣化和流動性。因此,普及化階段的高等教育改革與發展必須遵循這個規律和特點。

一、普及化階段學生的多樣化

首先,學生年齡分布發生改變,呈現多樣化。北美、歐洲、東亞部分已經進入高等教育普及化階段國家的歷史和現狀表明,這一階段適齡人口都有機會進入大學,在校學生的年齡跨度非常大。大學生年齡層次多樣化是高等教育普及化階段的重要特點之一。表1反映了20世紀70年代美國高等教育進入普及化階段后在籍學生的年齡變化??梢钥闯?,在普及化初期(1970年),18~24歲的“傳統學生”占69.2%,30歲以上的“非傳統學生”只占15.3%。但是,30年后的1999年,“非傳統學生”的絕對數量增加了3倍,比例也增加到了26.6%,大學生每4人中就有1人是30歲以上的成人學生。此后,這一趨勢沒有改變,在籍大學生18~22周歲傳統年齡段劃分被打破。

其次,學生學力層次的多樣化。高等教育普及化階段一個現實的問題是,進入大學學習逐漸成為一種義務,升學目的不明確。也就是說,隨著高等教育規模的擴大,精英和大眾化階段嚴格的能力主義受到一定程度的限制,認為沒有必要具備一定學力再進入大學學習的學生增多了。同時,為了保障所有階層接受高等教育的機會,面對不同學力基礎的學生,高校就必須采取各種各樣的選拔方式讓更多的人進入大學,也意味著過去沒有升學機會的社會集團中也有很多人可以進入大學接受高等教育,學生學力層次隨之會呈現多樣化。

再次,學生階層的多樣化。隨著高等教育普及化進程的推進,學生在種族、民族、階級及文化背景等方面呈現出高度多樣化。例如,美國20世紀70年代高等教育普及化之初,在籍大學生中85%是白人,而黑人、拉美裔、亞洲裔(太平洋諸島)、阿拉斯加原住民等少數派學生僅占15%。但是,隨著高等教育普及化的發展,白人以外的少數派學生增加到了40%以上[4]。其中,黑人、拉美裔、亞洲裔(太平洋諸島)學生人數急劇增加,大學生的構成越來越多樣化。而且,這些少數派學生大多來自社會經濟較低水平的家庭,很多是家庭成員中第一個進入大學接受高等教育。根據美國全國教育統計中心(National Center for Education Statistics,NCES)的調查,在1995-1996年級的學生中,父母學歷是大學畢業(獲得學士學位)以上的家庭比例為35%,而父母是高中學歷的家庭比例達到了47%。也就是說,幾乎一半是家庭的“第一代大學生”。

二、普及化階段學生的流動性

高等教育普及化加深了學生年齡分布、學力以及出身背景等方面的多樣化,難以適應大學教育的學生會增加。因不能繼續學業而退學,以及轉學到更適合自己的其他大學的學生將會增多,這在很大程度上將提高學生的流動性。這種現象雖然在我國現階段還比較少見,但在高等教育普及化程度較高的國家是一種常見現象。20世紀90年代初期,美國同年入學的學生中四年保持在同一大學中學習的比例只有54.6%,幾乎有一半的學生本科學習階段有2所甚至3所以上學校的學習經歷。

表2反映了美國高等教育普及化階段大學生的流動情況??傮w而言,學生由社區學院向四年制大學流動和社區學院之間的流動占了一半。其中,社區學院之間的轉學比例最高,達到了34.5%;但是由四年制大學轉學到社區學院的學生比例也達到了14.2%,四年制大學之間的學生流動也高達19.1%。

學生是支付學費的“顧客”,無論是公立大學還是私立大學,學生退學或者轉學到其他高校,都會直接影響大學的財政??梢灶A見,普及化階段學生的學費不僅是我國私立大學的核心財源,也是絕大多數公立高校的重要收入來源。因此,各層次、類型的大學都不得不對學生的退學和轉學等流動高度重視。

三、對學生多樣化與流動性的應對

學生的多樣化和流動活躍使高等教育系統充滿活力,并且促進大學之間的競爭,有利于提高高等教育質量。從學生的角度來看,普及化所帶來的學生多樣化和流動性增加了高等教育的機會。但是,如何應對學生多樣化和流動性等問題,不僅對個別大學來說是一個現實難題,對政府和整個高等教育系統來說也是迫切需要解決的課題。

進入普及化階段,我國將構建起研究型與應用型,研究型大學、應用技術大學與高等職業學院,公立大學與私立大學并存的層次、類型交錯的高等教育學校系統。面對學生多樣化帶來的學生流動,政府要建立保證不同層次、不同類型大學教育與學習的“等價性”,以及讓符合流動條件的學生能夠“無縫流動”的制度。

首先,要加強對文憑工廠式大學(學院)的管理,如限制大學辦分校,促使獨立學院轉型,明確不同層次、類型大學的使命,提高高等教育整體辦學水平。要重點關注那些學力不足、非傳統學生、一年級新生、對專業和課程不感興趣的學生,避免這些學生產生對大學失望、對大學教育喪失信心的情緒。在普及化階段非本意入學的學生增加、大學升學意愿和熱情也會降低的情況下,這些學生最容易退學或轉學。

其次,要進一步完善學分制改革,按專業構建不同層次、類型高等教育機構統一的核心課程體系,逐步推行“學分銀行”。政府與高校不僅要保證學分單位在學習的量方面等價,而且要做到在學習內容的質量方面也是等價的。應在政府的推動下,將“學分”作為一種各層次、類型高校間認可的“共同貨幣”,并保持學分交換率的穩定性。

最后,實施課程階段化設置,通識課程為中心的一般教育在一、二年級設置,三、四年級開設專業課程。這樣,在一、二年級較為廣泛的通識課程學習過程中,學生可以尋找自己的興趣和關心的專業領域,為三、四年級的專業課程學習奠定基礎。我國高校沒有開設統一的通識課程,而且學生大多從一年級就開始學習專業課程,加上各地區高校間存在專業核心課程和學分不一致的情況,學生轉學往往要在轉入學校重新選修必要的課程,增加了學生流動的成本。因此,要建立同類型大學、不同類型大學間課程的設置和認證制度,以保障學生無論在哪一所大學學習了通識課程,都不影響轉入其他大學后順利進行專業課程的學習。

總之,隨著高等教育普及化階段的深入,除了一部分重點大學要求學生通過嚴格的選拔以外,大部分高校將迎來大學“全入時代”。學生的保留率和畢業率一直是評價各大學教育質量的重要指標,從各大學經營角度來看,學生的流動并不是一種受歡迎的現象。然而,普及化階段后學生多樣化帶來的流動性無疑是大學無法回避的現實。

馬丁·特羅指出,“美國在其高等教育入學率尚未達到大眾入學標準很久以前就形成了大眾高等教育系統的組織和結構框架。而且在系統的入學率還遠未達到普及標準時就已經形成了普及高等教育的框架。之后只要增長就是了。入學大量增長,對已經為增長和變革做好準備的系統幾乎沒有構成什么壓力?!盵5]一系列前瞻性系統改革措施,是歐美各國高等教育順利由精英階段到大眾化階段、再由大眾階段到普及化階段的主要保障。我國高等教育即將進入普及化階段,從高等教育體系和學生角度出發進行真正的大學教育改革,已經迫在眉睫。

參考文獻

[1] 教育部.首份高等教育質量“國家報告”出爐[EB/OL]. http://www.moe.gov.cn/ jyb_xwfb/ xw_fbh/moe_2069/xwfbh_2016n/xwfb_160407/160407_mtbd/201604/t20160408_237171.html.

[2] [美]Matin A. Trow.高等教育の構造変動,高學歴社會の大學:エリートからマスへ[M].[日]天野郁夫,喜多村和之,等譯.東京大學出版會,1976:53-123.

[3] 潘懋元,謝作栩.試論從精英到大眾高等教育的“過渡階段”[J].高等教育研究,2001(02):1-6.

[4] Alexander C. McCormick and C. Dennis Carroll, Transfer Behavior Among Beginning Postsecondary Students: 1989-94, National Center for Education Statistics, 1997,3.

[5] [美]馬丁·特羅.從精英到大眾再到普及高等教育的反思:二戰后現代社會高等教育的形態與階段[J].徐丹,連進軍,等譯.大學教育科學,2009(03):5-24.

猜你喜歡
普及化學力轉學
在初中數學教學中培養學生基礎學力的若干措施
馬克思主義哲學的普及化和大眾化歷程
我也轉學了
從“線性程序結構”組合到“要素行動解釋系統”建構
從“課堂目的的確定”到“學力發展的靈動”
關于高中地理課堂探究活動的幾點思考
論電視媒體對大眾舞蹈藝術發展的影響
轉學的煩惱
離開你,我是一片浮萍
原來如此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