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立足信息基礎對智障教育的有效探究

2019-07-02 09:35蔡藝山
課程教育研究 2019年20期
關鍵詞:智障兒童教學效率信息技術

【摘要】智障兒童的學習特點決定了其課堂教育不能按照正常的教學效果來評價。本文針對當下智障教育課堂學習教育效率低下的問題,立足信息技術發展的基礎之上進行分析,建立大數據相關培訓平臺,從而實現智障教育的持續發展,也進一步提升教學效率和效果。

【關鍵詞】智障兒童? 信息技術? 教學效率

【中圖分類號】G76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9)20-0060-01

1.引言

智障兒童的特殊性,對其教育也存在特殊性。在智障教育課堂中教師占據主打地位,但是因為智障兒童認知水平較低,有時教師花費九牛二虎之力學生卻依舊原地踏步,傳統的教學方式效率低下,為了促進智障兒童的學習能力,就應該結合當下信息技術,實現教學效率的提升。

2.引入信息技術,促進智障教育有效教學

有效教學是教學的理想狀態,是教師對課程、情景以及學生關系等多方面協調的過程。想要將信息技術引用到智障教育的有效教學中,必須要從學生、教師以及資源這三方面進行探討。

(1)開發信息技術綜合課程,為智障教育提供豐富的教學資源

想要實現有效教學首先就要有適合學生的課程,如果沒有課程其他的所有內容都是空談?,F今我國智障教育在教學中面臨最嚴峻的問題就是課程缺失。想要解決這一問題就應該緊跟當下“互聯網+”的發展趨勢,將信息技術引進學校并根據智障兒童的特點開發數字課程。在課堂學習過程中教師可以按照每個學生的水平進行不同課程的搭配,能實現個性化教學。

除此之外,信心技術的引進,還能促進教師根據智障兒童的特點,自己進行簡單課程的開發,從而更具實用性,讓智障兒童有著更豐富的課程,實現有效教學。

(2)促進教師對于信息技術的學習,促進教學發展

有效教學并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而是一個動態發展的事情。智障課堂的有效教育雖然有跡可循,但是想要實現課堂教學用持續不斷的動力,就不能依靠傳統的原則與技巧,更需要教師不斷地學習,并靈活的運用到實踐之中。

現在智障教育教師的壓力是極大的,不但要完成教學目標還要兼顧學生的安全問題,根本沒有時間學習,所以事先自身進步阻力巨大。但是進入信息技術將改善這一問題。學??梢砸M大量的智能數字設備,加強對于智障兒童的安全管理,這樣教師的壓力將減輕一部分。這樣有利于教師將一部分精力轉移到學習上,而且引入信息技術,還能實現數字化課程的學習,能全面提升教師的綜合素質,從而在課堂教學中也能保持動力,實現長遠發展。

(3)利用大數據做發展評估,為有效教學提供依據

為實現有效教學就要根據課程制定評估方案。利用大數據進行智障兒童生活和學習相關信息,并進行全方位分析,根據學生的特點制定課程,并進行課程的評估,從而能促進有效教學進程。

3.信息技術對于有效教學促進的表現

第一,提升課堂教育有效性,利用信息技術對于教學內容進行全方位的整合,讓學生“痛并快樂著”的學習,呈現學習的做好狀態,能提升課堂教育的有效性。第二,實現教學目標的動態化。因為智障學生的自我意識發展較低,缺少自我學習意識,利用信息技術的整合,根據學生狀態不斷進行學習目標的調整,這一動態的過程,能進一步提升有效教學。第三,促進學生學習個性化發展。智障兒童教學除了達成教學目標更需要讓孩子實現發展。信息技術運用到教學之中,可以根據每個學生的特點制定教學活動,在教學過程中每一個孩子都能有所收獲。由此可以看出,信息技術在智障教育有效教育中發展的作用是極大的,能進一步改變當下智障教育發展緩慢的問題。

4.結語

在智障課堂駕馭中,教師與學生二者之間構成一個整體,并促進這一整體的運轉。但是在其中,因為智障兒童的特殊性,自我意識發展水平低,所以需要借用信息技術來解決個性化以及動態教學的問題,能實現有效教學。隨著社會的發展,以及信息技術的普及,教師要從傳統的教學模式中跳脫出來,利用互聯網技術,提升課堂教育的有效性,促進智障兒童向著更好方向發展。

參考文獻:

[1]黃家華.信息技術在培智學校生活語文教學中的作用[J]. 當代教研論叢,2017(11):84.

[2]展雷蕾.培智教育信息化的成熟與收獲[J].現代特殊教育,2009(01):5-7.

作者簡介:

蔡藝山(1986.9.22-),女,漢族,本科學歷,二級教師,主要從事特殊教育教學工作,曾獲福建省特殊教育優質課評選活動二等獎,鯉城區優秀教師稱號!

猜你喜歡
智障兒童教學效率信息技術
新一代信息技術征稿啟示
新一代信息技術征稿啟示
新一代信息技術征稿啟示
如何提高農村初中數學課堂效率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