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學體育教學中的數學思維培養

2019-07-02 09:35郝研
課程教育研究 2019年20期
關鍵詞:數學思維體育教學小學

郝研

【摘要】小學體育教學幫助學生強身健體、引導學生掌握更多運動技巧,因此,教師在進行體育教學時往往以體力訓練與身體機能訓練為主。實際上,體育學習中也包含著數學思維,教師應引導學生在進行體魄鍛煉時引入數學思想,將單一的機械性訓練轉化為科學的集身體與思維為一體的雙重訓練。為此,教師應深入挖掘體育運動中的數學元素,將體育運動中的數學思想代入學生現實生活實踐中。

【關鍵詞】小學? 體育教學? 數學思維

【中圖分類號】G623.8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9)20-0219-02

一、創設體育課堂的數學情境

提到體育教學,學生的第一印象往往是在操場上揮汗如雨、在競技場上努力拼搏,體育活動與體魄鍛煉息息相關,而與理性思維等似乎毫無聯系,學生對體育課堂的印象已經固化。為了避免學生在體育活動中形成體育能力強、體育計劃制定能力弱的情況,教師應有意識的改變學生對于體育運動的固化看法,引導學生將體育運動與數學思維結合起來。體育與數學在教學中往往是互不相關的學科,實際上,體育運動中蘊含著許多典型的數學思想。教師不妨為學生營造體育運動中的數學情境,讓學生認識到體育活動也可以與數學思想相關聯,并引導學生在體育活動中開動腦筋、聯想數學知識。例如,教師在進行乒乓球運動的教學時,在為學生講解競賽規則時,教師不妨為學生營造一定的情境。教師應引導學生思考“9名學生進行乒乓球淘汰賽,要決出冠軍,一共要進行幾場比賽?”學生利用數學知識與體育運動常識解答出需要8場比賽。學生在學習乒乓球運動時往往更關注運動技巧,而教師的引導則讓學生認識到體育運動中的數學思維。學生在教師的引導下認識到學習體育運動也要具有一定的數學思維。

可以毫不夸張的說,體育場中蘊含的數學思維都能夠在小學數學中找出相對應的部分。并且如果缺少了這種數學思維,體育活動與體育競技也就很難開展起來。比如如果世界杯的比賽制度中缺少了“積分制”這樣一種具有無限可能性的數學思維,一場比賽也不會那么激動人心。因此當學生在學習足球時,足球教師不僅需要教授給學生如何在綠茵場上踢球,也需要教會與足球相關的知識、足球規則以及足球文化中包含的數學思維。比如以世界杯的積分制為例,教師可以讓學生想象如果學校中的足球比賽中某一個小組有四支隊伍,并且小組中將取積分前兩名出線,目前第一支隊伍有5個積分,第二支隊伍有4個積分,第三支隊伍有3個積分,第四支隊伍有2個積分,且第二支隊伍與第四支隊伍兩者之間還有最后一場比賽,這一場比賽兩隊所得積分數會造成什么樣的結果。通過營造這樣的教學環境,學生不僅了解或者掌握了一些常識,同時也能夠培養學生的數學思維。

二、多元化體育活動拓展學生思維

在進行體育教學時,教師應意識到單一的體育訓練與技巧傳授并不是體育課堂的全部,教師應引領學生認識體育活動的精髓,即競技精神、全力以赴的勇氣、堅持到底的魄力、持久訓練的毅力。同時,教師應有意識的將體育運動中的數學思維傳授給學生,讓學生認識到在激烈競爭、汗水淋漓的體育活動中蘊含著更加深層次的內涵。為此,教師應注重開展體育活動,在體育活動中鍛煉學生的數學思想,引導學生體會體育活動中的體育參與精神。例如,教師在進行跑步訓練時,應引導學生認識跑道設計中的數學思想。學生往往認為跑道中更接近中心的跑道是距離最短的,實際上,在競技比賽中,為了縮短這種差距,賽跑者在起始點的位置就平衡了這一距離差距。為了引導學生正確認識跑道,合理對待跑步訓練,教師應引導學生用自己的腳步去丈量跑道,讓學生認識到運用數學思想去認識體育運動知識是十分必要的。

因此在當今的體育課堂教學中,單一的體育活動是完全不能滿足教學需要的。在課堂中,學生的身體需要得到鍛煉的同時,學生的大腦也應該得到鍛煉。教師在體育課堂中可以旁征博引,引用一些相關的歷史故事或者生活實事,來充實與豐富體育課堂。相信很多人都知道田忌賽馬的故事,田忌在自己馬匹的整體水準低于國王馬匹的條件下,通過在三局兩勝的比賽中運用了一種巧妙的數學思維,以自己的下等馬去比賽齊王的上等馬,再用自己的上等馬去比賽齊王的中等馬,最后讓自己的中等馬去比賽齊王的下等馬,并取得了最終的勝利。教師可以將這樣的故事帶入到課堂中,學生在聽得津津有味的同時,摩拳擦掌,躍躍欲試,想要在比賽中嘗試一下這樣的策略來戰勝那些平時的體育優等生。這時體育教師可以在班級中以三人一組的劃分,讓他們之間相互比賽50米并采取三局兩勝的比賽機制。那些獲知這個故事里數學思維的學生,就會依照田忌的次序,用自己小組中最慢的去比賽對面小組中最快的。不論最終是哪一方取得了勝利,學生在這樣多元化的體育課堂中,都會取得思維能力上的進步,從而提高學生的數學思維品質,拓寬學生的數學思維廣度。

三、合作學習激發學生思考

體育教學的目的不僅僅是讓學生學習一些必要的體育知識以及體育常識,更是希望能夠通過體育活動培養學生的思想品質,進而影響到學生其他學科的學習。在小學體育教學中融入數學思維的培養便是遵循了這一規律?,F階段學生缺乏的不是對于知識的渴望程度以及必要的學習能力,而是缺乏與他人合作的觀念和態度。無論是體育技能的學習,還是數學知識的領悟,離開了與其他學生的合作交流,學生的學習思維很難實現突破,間接的影響了學生的思考方式。在中國有這樣一句俗話:三個臭皮匠,頂個諸葛亮。在一個班級或者小組中,若是成員之間能夠做到相互合作,當一個成員都能夠在從事體育活動時提出自己的想法或者自己獨特的見解時,就會激發出其他成員的思考。并且通過在體育課上的互幫互助,一些學生身上好的數學思維品質很容易地就能夠傳播給他的合作伙伴。而他也能夠從合作伙伴身上學到自身以前不具有的數學思維方法。此外,在合作過程中,合作成員在一起思考體育活動中包含的數學知識以及數學思維時,你一言,我一語,相當于構建了一個小型的頭腦風暴,大幅度促進了學生對體育活動中蘊含的數學思維的理解。

因此,在體育活動中融入數學思維的培養,教師不僅要創設相關的教學情境,還要重視對學生合作能力的發揮,要讓學生在體育教學中認識到相互合作的重要性,并通過合作學習的方式激發學生的思考能力與創造能力。例如,教師在帶領學生學習“體操”的基本步驟時,就可以安排學生以小組為單位練習體操的基本動作。體操教學中動作的標準程度是影響學生學習質量的關鍵。為了保證學生動作的標準性,教師就可以將數學中“角的初步認識”的內容延伸到體育課堂中。引導學生以小組為單位觀察不同的動作會形成什么樣的角度,思考這些角度與哪些因素有關等。教師還可以鼓勵學生思考體操中的哪些動作又與數學知識相關,以此來鍛煉學生的思考能力,提高學科之間知識的連貫性。在每一個小組觀察體操中包含的數學知識后,教師還可以讓小組之間相互合作,相互交流,分享自己小組總結或觀察出來的數學知識。

隨著教育思想的不斷革新,當前教學更強調打破學科界限,讓學生以綜合的思維去看待知識,加強學生的聯想能力,避免學生在進行某些學科的學習時局限于這一學科的知識而形成固化思想。在小學體育教學中引入數學思維也是這一重要教育理念的有效實踐,教師應在開展小學體育教學時合理設計體育課堂、規劃學生的鍛煉方案,通過創設體育課堂的數學情境、多元化體育活動拓展學生思維、合作學習激發學生思考等途徑開展體育教學。

參考文獻:

[1]馬同勛.小學數學教學中培養學生數學思維的策略探討[J].教師,2017(16):49.

猜你喜歡
數學思維體育教學小學
高等數學的教學反思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