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正畸治療在口腔修復中的應用效果分析

2019-07-19 05:46石環
健康大視野 2019年14期
關鍵詞:正畸治療口腔修復

石環

【摘 要】 目的:探討分析正畸治療法用于口腔修復的效果。方法:選取2017年2月至2018年9月期間在我院接受治療的牙列間隙患者50例,隨機分為正畸組與義齒組。正畸組患者50例,以正畸治療法進行口腔修復治療;義齒組患者25例,以可摘局部義齒法進行口腔修復治療,比較兩組患者的治療修復效果。結果:正畸組患者的口腔修復程度(有效率94%)明顯優于義齒組患者(有效率80%),兩組患者的差異顯著,結果具有統計意義(p<0.05)。我院還對患者矯正后的滿意情況進行調查統計,其中,正畸組患者的滿意率為90%;義齒組患者的滿意率為75%,兩組數據差異顯著,結果具有統計意義(p<0.05)。結論:正畸治療法可對牙列間隙患者進行有效的修復,使得患者的咬合、發音功能均有所改善,該方法值得在臨床上廣泛推廣,幫助更對患者受益。

【關鍵詞】 正畸治療;口腔修復;牙列間隙

【中圖分類號】R821.4+2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 1005-0019(2019)14-227-02

牙列間隙是指牙齒之間的間隔較大,而出現縫隙[1]。牙列間隙對患者的正常咬合、發音、美觀方面均有一定的影響,降低了患者的生活質量。但牙列間隙是可治療,可改善的,因此患者不必緊張自卑。目前臨床上治療牙列間隙最常用的兩種方法為可摘義齒法與正畸治療法,我院對兩種方法的臨床效果進行對比分析,具體情況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臨床資料

選取2017年2月至2018年9月期間在我院接受治療的50例牙列間隙患者作為此次調查對象,并將其隨機分配為正畸組與義齒組。其中,正畸組患者25例,男患11例、女患14例,年齡為20~37歲,平均年齡為(27.6±2.9)歲;該組患者中前牙深覆牙合患者5例、前牙缺失伴內傾患者5例、前牙間隙患者6例、前牙反牙合患者2例、舌側傾斜患者3例、后牙缺失伴兩側基牙向缺失牙傾斜患者4例。義齒組患者25例,男患10例、女患15例,年齡為20~37歲,平均年齡為(28.8±3.6)歲;該組患者中前牙深覆牙合患者4例、前牙缺失伴內傾患者6例、前牙間隙患者5例、前牙反牙合患者4例、舌側傾斜患者3例、后牙缺失伴兩側基牙向缺失牙傾斜患者3例。兩組患者在一般臨床資料上無顯著差異,具有可比性(p>0.05)。

1.2 方法

義齒組患者以可摘局部義齒法進行治療。正畸組患者以正畸治療法進行治療,具體如下:(1)拍X片,確定治療方案。對50例患者均拍取X片,對患者的病征狀況進行分類,并根據每位患者的病征情況確定治療方案。(2)治療前清潔與修復。確定治療后方案后,即可患者進行治療,在治療前需對口腔環境進行全面清潔,除去以往的不良修復體,并對是否存在口腔疾病進行檢查,若發現口腔疾病,則需先進行治療,無其他異樣后,方可進行矯正治療[2]。(3)矯正治療方法。用鎳膚絲將牙齒排列整齊,以一、二類牽引對畸形的下頜進行調整矯正。用方絲對頜關系進行深度矯正,修復紊亂的關節,并重新矯正咬領曲線。對于牙齒有缺失的患者,根據口腔內的缺失情況,遵循美觀、咬合完整的原則進行缺齒修復,并重新排列牙齒,集中缺牙間隙,進行矯正。若患者無牙齒缺失情況,但經過排齊牙列后,仍存在間隙者,再集中間隙,矯正修復。

1.3 診斷標準

以患者的口腔修復情況作為診斷標準,具體如下:(1)顯效:牙間隙分配合理,患者的咬合、發音功能均恢復正常,且外觀良好,無不良反應。(2)有效:牙間隙分配合理,患者的咬合、發音功能有所改善,美觀程度有所提高,無明顯不適情況。(3)無效:牙列間隙未得到有效修復,患者的咬合、發音功能未得到改善,修復后,不適癥狀明顯。有效率(%)=(顯效人數+有效人數)/總人數×100%。

1.4 統計學處理

以SPSS 16.0統計學軟件對所得數據進行分析處理,采用t檢驗與X2檢驗,視p<0.05時差異顯著,結果具有統計意義。

2 結果

正畸組患者的口腔修復程度(有效率94%)明顯優于義齒組患者(有效率80%),兩組患者的差異顯著,結果具有統計意義(p<0.05)。我院還對患者矯正后的滿意情況進行調查統計,其中,正畸組患者的滿意率為90%;義齒組患者的滿意率為75%,兩組數據差異顯著,結果具有統計意義(p<0.05)。

3 討論

牙列間隙是影響患者正常咬合、發音、美觀的主要原因之一。近年來,由于社會的快速發展,人們對美的追求越來越高,因此大多數牙列間隙、牙齒不齊的患者選擇進行口腔矯正治療。為了幫助患者有效的解決此類口腔問題,我院對矯正修復方法進行對比篩選,望選擇出一類高效、安全的治療法幫助患者進行修復。

正畸治療法即具備上述特點,逐漸成為口腔修復的主流方法。正畸治療法兼顧患者的外形、牙列、口腔健康、心理健康等,在臨床上的應用越來越廣泛。正畸治療法先對患者在矯正修復前進行口腔檢查,包括具體的牙列情況,是否存在口腔疾病等,并對有口腔疾病的患者先進行治療,避免了在矯正修復過程中因口腔疾病而使患者感到不適、疼痛等。正畸治療法最為特別的地方在于該方法同時兼顧了患者的心理健康[3]。由于現代社會的快速發展,工作、擇偶等方面對長相、氣質越來越重視,使得出現牙列間隙、牙齒不齊或其他情況的患者在工作、擇偶時受挫,造成自卑心理,而正畸矯正法對患者的心理因素較為關注,治療前后醫護人員會對患者進行鼓勵,減少患者的自卑感,幫助患者正確找到自身的定位,并且經過矯正后,患者的口腔咬合、發音情況均得到有效改善,使患者逐漸重拾信心[4]。

總而言之,正畸矯正法對口腔修復臨床效果顯著。該方法治療效果好,患者的滿意率高,使得患者的咬合、發音、美觀程度均有所改善,且該方法還兼顧患者的心理健康,積極鼓勵患者重拾自信,減少自卑心理。正畸矯正法值得在臨床上廣泛推廣,幫助更多患者受益。

參考文獻

[1] 胡蕾蕾,滕聿峰,楊茜等.正畸治療在口腔修復中的應用[J].中國當代醫藥,2012,19(13):57-58.

[2] 楊宏勇.口腔修復中正畸的臨床治療效果[J].中國醫藥指南 ,2013,(30):403-404.

[3] 高曉娟.正畸治療在口腔修復中的臨床應用[J].中國中醫藥咨訊, 2010,02(35):209,233.

[4] 束黎亞.護理干預在成人修復正畸矯正過程中的臨床價值[J].大家健康(學術版),2014,05(23):282.

猜你喜歡
正畸治療口腔修復
正畸治療中拔除第一前磨牙對下頜第三磨牙軸傾度的影響
牙周整復術在口腔修復中的臨床研究
磁性附著體在口腔修復中臨床應用研究
磁性附著體在口腔修復中的臨床應用觀察
正畸與修復聯合治療牙列缺失伴牙頜畸形的效果觀察
減數矯治病例拔牙間隙關閉后牙齦折痕的影響因素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