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淺析太極拳運動對人體的養生保健作用

2019-08-07 10:02于元鎮
都市生活 2019年6期
關鍵詞:保健作用太極拳關節

摘 要:隨著人類的發展和社會的進步,人們對健康的要求也在不斷的提高,同時也在不斷地尋求一種自我保健運動。而太極拳這種簡捷、有效、富有哲理的健身運動就必然被人們所接受。太極拳運動是一種很好的健身與預防疾病的手段,練習太極拳時不僅全身肌肉群、關節活動,而且還要配合均勻的呼吸與橫膈運動,從而對其它系統與器官機能的活動與改善打下良好的基礎。

關鍵詞:太極拳 養生保健

一、太極拳的運動特點

1.1體松心靜。體松心靜是太極拳的運動特點之一?!绑w松”是指在練拳時,身體肌肉處于一種放松狀態,使身體自然舒展,不得用僵力?!靶撵o”是指練拳時,思維上要排除一切雜念,注意力要集中。

1.2緩慢柔和。太極拳運動緩慢柔和,是中國傳統養生學、養生術與武術運動相結合的結果。但太極拳運動又有別于傳統養生術中的導引及氣功。緩慢柔和是太極拳區別其他武術運動形式的重要標志,是太極拳運動最為重要的一個特點。

1.3動作、呼吸和意念相配合。初學時要保持自然呼吸,練習到一定程度時,須將呼吸、意念相配合。太極拳的呼吸一般都是與動作相配合的,即起吸、落呼,開吸、合呼,如起勢、收勢動作,兩臂向上抬起時吸氣,下落時呼氣。兩手張開時吸氣,合時為呼氣。另一種呼吸方式為,凡是一個動作完成時為呼氣,過渡動作為吸氣,還可以理解為,向外進攻的動作為呼氣,進攻前的動作為吸氣。無論哪一種呼吸方式都應力求自然。

動作與意念的配合,就是練拳時要排除一切雜念,把注意力集中到動作上。以意識引導動作,做到“意領身隨”。

二、太極拳的健身作用

太極拳的動作姿勢有利于氣血運動、太極拳技術特點有利于新陳代謝、太極拳動作與意念的協調配合有利于中樞神經系統的保健,是一種良好的保健和醫療體操,具有較強的健身功效。

三、太極拳對人體機能的保健作用

3.1太極拳對神經系統的養生保健作用。神經系統是調節與支配所有系統與器官的樞紐。人類依靠神經系統的活動,以適應外界環境并改造外界環境。人依靠神經系統活動,使體內各系統與器官的機能活動按照需要統一起來。因此,任何一種鍛煉方法,如果能增強中樞神經系統的機能,對全身來說就有很好的意義。

太極拳運動要求體松、心靜和意識的主導,可調節大腦皮質的興奮與抑制機制的轉換。練習太極拳可使大腦皮質運動區域的活動處于興奮狀態,使大腦皮質的其他區域因負誘導作用而處于抑制狀態。

3.2太極拳對呼吸系統的養生保健作用。太極拳要求呼吸與動作自然配合,使呼吸做到“深、長、細、緩、勻、柔”,著重腹式呼吸,從而使血液可在肺部結合更多的氧,運送到組織細胞,促進機體內細胞間的氣體交換和呼吸器官血液供應。

長期練太極拳對防治各種慢性肺部病變均適宜,可使血壓降低,也可以減輕心臟負擔。

3.3太極拳對血液循環系統的養生保健作用。太極拳的動作要求身體的各個部位保持一定的弧形或圓形,使身體處于放松狀態。舒展圓活的放松姿勢可使肌肉運動更富有節奏,從而有效地幫助氣血運動,使能量物質舒暢地傳送到組織器官,防止組織器官缺氧,及時清除代謝物質,保證機體活力。

太極拳要求含胸拔背、松肩墜肘,并不是憑空而言。根據生理學研究,人體站立時,鎖骨下靜脈血流產生較大的阻力。含胸可以使胸部更加寬舒,有利于血液流通;拔背可以使肋骨后端略向上升,含胸則可以使肋骨前端向下沉。特別是第一肋骨傾斜角的增加,兩肩前合鎖骨肩峰的前移,第一肋骨和鎖骨之間的空間增大,鎖骨下靜脈自然得以伸張舒展,因此有利于血液暢通。

打太極拳時,人體各部的肌肉和關節的活動,使各毛細管開放,靜脈、淋巴的回流加速,因而減輕了心臟的負擔。另一方面,太極拳采用腹式呼吸,呼吸時隔肌和腹肌的收縮和舒張,使腹壓不斷改變,如腹壓增高時,腹腔的靜脈受到壓力的作用,把血液傳入右心房;反之,當腹壓減低時,血液則向腹腔傳入,這樣,由于呼吸運動提高了心臟營養血管的功能,促進了血液循環,因而加強了心肌的營養作用,改善了心臟營養過程,有助于保持心臟、血管和淋巴系統的健康。

3.4太極拳對消化系統的養生保健作用。長期練太極拳的人群由于經常運用腹式呼吸的方法,不僅加大了呼吸深度,按摩了臟腑而且提高了胃腸的張力、蠕動、消化和吸收的能力,增強了腎上腺素的分泌功能,改善了體內物質代謝。因此,經常練太極拳,可以增進食欲,減少便秘現象,使血液膽固醇含量下降,由于練拳后血中白蛋白含量增加,球蛋白及膽固醇的含量明顯減少,對預防動脈硬化有良好的效果。

由于太極拳運動要求保持體松心靜,隨意而行,意到神到,排除雜念,形意相隨,只能這樣才能達到“天人合一”。太極拳所要求的松主要是對神經系統的放松,長期練習者可以預防心血管疾病。

3.5太極拳對肌肉、骨骼的養生保健作用。太極拳在演練時,要求一動無不動,節節貫串。太極拳的運動形式使全身各部分肌肉群和肌肉纖維都能參加活動,經過反復地纏繞絞轉,使肌肉能拉長到一般運動所不能達到的長度,長期鍛煉,使肌肉勻稱豐滿,柔韌而富有彈性,并增加收縮的能力。由于肌肉的收縮對骨骼的牽拉作用以及新陳代謝的加強,骨的血液供給得到改善,使骨的形態結構和性能都能得到良好的變化,骨質也變堅固,這就促進了骨的抗折、抗彎、抗壓和抗扭轉的能力,有易發生變形和畸形。由于肌肉和骨骼不斷地作螺旋式的弧形動作,使關節周圍的肌肉、關節囊和關節韌帶受到良好的鍛煉,增強了關節的穩固性、柔韌性和靈活性。

太極拳節節貫串的要求,對于增強關節機能起著重要作用。一般練太極拳都要求開展,動作開展也就擴大了人體骨骼活動幅度,所以練太極拳常會發生一連串的響聲,使人感到輕松,這說明關節得到鍛煉。這樣不僅可以保證關節正常的功能,而且還可以使骨骼機能不斷增強,加速關節及其周圍血液的供應。

結 論

綜上所述打太極拳是意識、動作、呼吸三者同時協調的運動,它要求“以靜御動”,“雖動猶靜”,“動中求靜”,“氣宜鼓蕩”,是合乎生理規律的。它不但適宜于青壯年進行鍛煉,還特別適宜于中老年人、婦女、腦力勞動者及體弱多病者的鍛煉。練習時要根椐本人體質狀況,由易到難,由簡到繁,循序漸進。太極拳運動不但可以提高全身各系統、器官的技能能力,而且能夠增強體質,達到有病治病、無病健身的作用。太極拳作為一種文化形式,對人體的保健具有獨特的功效。隨著目前人們生活質量的提高,對健康的追求也在不斷的改變,太極拳將會成為人們的首要選擇。隨著現代科學的發展,太極拳對修身養性有著重要作用,將會進一步被科學論證與說明,將會有更多的人加入到太極拳運動中來。

參考文獻:

[1] 溫左惠.論太極拳對老年人生物衰老、心理平衡和精神失落的功效[J].成都體育學院學報,1999,1.

[2] 陳立新.太極拳易壽奧秘[J].中華武術,1997.

[3] 王中山.太極拳對老年人血脂、血液流變學指標影響的追蹤研究[J].天津體育學院學報,1994,1.

[4] 付蓉.論太極拳在全民健身中的作用[J].宿州師專學報,2003,18(2):69-70

[5] 吳斌.論太極拳在中青年知識分子的傳承[J]湖北師范學院學報,2004,24(3):105-106

作者簡介:于元鎮(1963—),男,漢,遼寧人,本科,高級講師,研究方向:體育教育。

猜你喜歡
保健作用太極拳關節
膝蓋經常咔咔響,小心“關節鼠”
膝蓋有異響 警惕“關節鼠”
關節才是關鍵
豆類食品的營養物質及作用
淺談太極拳對人體脊柱病的保健作用
光影視界
42式太極拳
香蕉酸奶的加工工藝及保健作用
陳式太極拳傳人譜
書法與太極拳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