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數字經濟視野下的新工科建設

2019-08-10 03:46古天龍
中國大學教學 2019年6期
關鍵詞:知識體系數字經濟師資隊伍

摘 要:數字經濟是繼農業經濟、工業經濟之后的新型經濟形態。伴隨著數字經濟的發展和不斷壯大,滿足這一新型經濟形態的人才需求愈來愈強烈。數字經濟催生了新工科這一高等教育新理念和大學人才培養新方向。本文對數字經濟下數字素養的內涵、人才培養的數字素養要求以及新工科建設等進行了討論。

關鍵詞:數字經濟;新工科;數字素養;知識體系;人才培養;師資隊伍

一、數字經濟呼喚數字素養

隨著云計算、大數據、物聯網、人工智能等為典型代表的數字化新技術的迅速發展,新科技革命已悄然展開。數字經濟的發展有賴于全要素數字化轉型,并且以數字資源為主要生產要素,新科技革命極大地推動了數字經濟的崛起與發展?!吨袊盎ヂ摼W+”指數報

告(2018)》中的數據表明[1],2016年我國數字經濟體量為22.77萬億元,而2017年增加到26.70萬億元,同比增幅達17.26%,而同期中國GDP的增速只有6.9%,2017年數字經濟體量占國內生產總值(GDP)的比重已經達到32.28%。根據《中國數字經濟發展白皮書(2017)》預測指出[2],2020年我國數字經濟體量將占全國GDP比重的35%以上,超過32萬億元;2030年我國數字經濟體量將占全國GDP比重的50%以上,代表著我國將全面進入數字經濟時代,并且具備體量大、增速快等特點。依托數字經濟的穩健發展,相關領域的就業勢頭良好,并且新的就業形態不斷涌現。國家發改委于2018年9月發布的《關于發展數字經濟穩定并擴大就業的指導意見》中對于數字化人才教育也給出了明確指導意見:到2025年,使得我國國民的數字素養不低于發達國家國民數字素養的平均水平,確保我國數字領域從業者的規模持續、穩步增長,著力促進數字經濟領域相關產業的發展,將其打造成吸納就業、保證民生的重要渠道之一。

國家的科技創新、經濟發展、產業升級,從來都是跟人才培養緊密聯系在一起的。尤其是在培養符合時代發展的新型人才、助力以發展數字經濟為核心的經濟轉型升級這一時代浪潮中,高等教育負有義不容辭的時代責任和使命。正是在這一背景下,“新工科”教育理念應運而生。自2017年2月份以來,教育部和高等院校均采取積極手段推進新工科建設,以求全力建設符合我國國情、領跑全球的工程教育新模式和新經驗,已經達成了“天大行動”“復旦共識”與“北京指南”等多個有指導意義的共識,并發布了《關于推進新工科研究與實踐項目的通知》《關于開展新工科研究與實踐的通知》等指南性文件。新工科這一教育理念包含狹義上和廣義上的兩重含義[3]。狹義上,新工科著重是指對傳統工科專業的改造升級和新興工科專業的增設。在改造傳統工科專業方面,是指傳統工科專業需要擺脫過去辦學狀態封閉、教學產業脫節等不利狀態,重新以生產教學密切結合、促進經濟高效發展為導向,面向未來數字經濟發展進行供給側改革;在開設新興工科專業方面,就是指開設一批以互聯網、人工智能等新興數字技術為核心,面向數字經濟發展的新工科專業,例如數據科學與工程、智能制造、機器人、物聯網、人工智能等。廣義上而言,新工科是一種全新的、變革型的教育理念,是為了適應新型科技革命和經濟轉型升級而提出的,未來工科教育的改革方向涉及全部工程相關領域學科專業的一種整體性變革。如果進行進一步擴展,新工科同時也代表了大學工科人才培養的新方向、大學工科專業設置的新理念、高等教育培養方案改革創新的新思路。新工科著眼于學科體系間的綜合和更加寬廣深入的創新鏈條,強調文理相融、理工協同,培養復合型、創新性人才。

數字經濟是先進數字技術與實體經濟間的深度融合,是繼農業經濟和工業經濟之后的新型、更高層次的經濟階段。數字經濟對勞動者和消費者都提出了新的要求,尤其是需要勞動者和消費者具備適應數字經濟社會的數字素養。具有較高的數字素養已成為勞動者在就業市場勝出的重要因素。歐盟《2015數字技能宣言》將數字素養列為對勞動者和消費者的新要求,也稱其為21世紀的首要技能[4]。美國新媒體聯盟在2017年發布的《新媒體聯盟地平線報告2017:高等教育版》中指出:數字素養不僅要培養學生掌握最新的數字技術,而且要培養學生能夠運用和選擇數字工具,進而創新性地開展問題求解[5]。新工科是一種適應經濟和社會新發展的教育教學理念,新工科的大學生培養必須適應數字經濟這一新型經濟形態,因此需要將提升數字素養作為其人才培養的重要目標和內容。

二、數字素養概念及其內涵

保羅·吉爾斯特(Paul Gilster)在1997年首次提出數字素養這一概念,并將其定義為獲取、理解和整合數字信息的能力。數字素養可進一步細分為網絡信息搜索、超文本閱讀、批判性信息處理等數字技能。為了適應時代發展,數字素養的內涵也在實踐中不斷豐富和完善。在當前社會階段,數字素養可以理解為:在新數字技術環境下,為了有效參與社會發展而必須具備的數字資源使用和研發能力。它既包括對數字資源的接受能力,也包括對數字資源的給予能力。數字素養的內涵主要包括如下8個方面。

(1)數字獲取。了解信息通信接入設施的運行原理;理解數字信息的模式;借助于數字方式完成信息表達,有能力創建滿足個人需求的數字信息策略;在數字平臺或工具上,有效地選擇資源,對數字信息進行搜索、瀏覽和訪問;以合理的方式存儲、管理和組織數字信息及內容。

(2)數字交流。了解信息通信的基本運行原理;了解數字化交流的各種手段和方式;了解數字化平臺和設施的交流形式;能夠有針對性地選擇合適的數字化交流模式和策略;通過各種數字設備和應用軟件進行在線互動;積極主動地傳播數字新聞、內容和資源;與他人分享數字信息和內容;在數字環境中尋求通過交流提升自我發展的能力。

(3)數字創建。了解各種數字信息和內容的閱讀方式及工具;實施數字信息和內容的處理、理解和評價;了解如何引用數字信息及內容,能夠將現有數字信息整合到已有的數字信息和內容;創建不同的數字信息和內容;編輯和完善他人創建的數字信息和內容,通過恰當的方式創造性地表達;開展團隊協作,對數字資源、知識和內容完成共同創造和建設。

(4)數字消費。理解數字購物消費技術和原理;理解數字支付方式和支付工具原理;制定數字購物消費策略,實施有效的數字購物消費;理解數字娛樂消費平臺原理及方式;制定數字娛樂消費策略,開展有效的數字娛樂消費;了解新的數字消費方式和技術,選擇合適的方式實施多樣性的數字消費。

(5)數字安全。理解個人數字設備的安全防護;理解數字信息和內容的保護技術;理解個人數字身份的創建、使用和管理,能夠通過多個賬戶和應用處理個人數字信息;了解數字信息和內容的版權與知識產權保護;熟悉存在于數字環境中的信息安全風險、威脅和欺詐行為;了解數字信息安全的防護手段與措施;具有隱私意識,能夠保護自己免受來自數字環境的侵害。

(6)數字倫理。了解數字技術和設備開發與使用的職業道德;了解數字信息和內容的訪問、獲取、使用、創建、傳播等相關的道德準則;了解在線和虛擬數字環境交流的倫理道德;了解數字匿名性和身份多樣性的行為準則;了解數字交流語言和方式可能對對方產生的情感和思想方面的負面影響。

(7)數字規范。了解數字設備、工具和技術使用規范;了解文化差異、意識形態差異和文化規范,具有文化多樣性的意識;掌握在線和虛擬交互規范行為相關的知識和技能;了解數字信息和內容的獲取、使用、創建、傳播等相關的法律法規;了解數字環境下互動交流、數字消費等相關的法律法規。

(8)數字健康。理解數字技術和設備可能對身體造成的影響,防止身體健康風險;理解數字技術和設備可能對心里造成的影響,防止心理健康風險;理解數字信息和內容可能對自身養成和成長產生的不良影響;了解數字社交環境的虛擬性,不良交友空間對身心健康造成的影響,防范數字交流的風險。

三、新工科建設與數字素養

歐美國家在20世紀末就啟動了數字素養的教育研究與實踐,并在逐步推進、不斷深化。美國教育部提出了“21世紀技能框架”[5],該框架由數百家教育研究機構和相關組織共同參與制訂,對學習者面對社會信息化和經濟全球化這一環境時應具備的基本技能進行了系統梳理,數字素養被包含其中,并被認為是重要技能之一。為了促進歐洲各國公民的數字素養培養,歐盟委員會也制訂了多個數字素養框架[4],并分別命名為歐盟數字素養框架1.0版(DigComp 1.0)、歐盟數字素養框架2.0版(DigComp 2.0)和歐盟數字素養框架2.1版(DigComp 2.1),為歐洲各國進行數字素養教育提供了參考,有效促進了歐盟范圍內的數字素養培養的開展。目前,教育部啟動和推進的新工科建設,為開展數字素養教育提供了一個重要的契機,我們應不失時機地推進數字素養教育的研究和實踐。新工科建設應關注數字素養教育的如下幾個方面內容。

(1)數字素養教育框架。結合我國國情和高等教育實際情況,從數字社會中的大眾生活需求以及數字經濟和數字新業態的技術與產業發展出發,梳理適應新發展所需要的基本數字能力。建立適合我國國情的大學生數字能力體系。從數字能力體系演繹與之相適應的基本支撐數字技術和數字知識。從數字能力、數字技術和數字知識三個層面,構建適合我國國情的數字素養教育框架。

(2)數字素養評測評估。從數字能力、數字技術和數字知識三個方面,分析研究數字素養教育的機理和機制,構建數字素養的量化指標體系。設計和開發基于數字素養量化指標體系的評測評估系統,實施不同辦學層次高等學校學生數字素養能力評測評估,實施不同學科、專業門類學生數字素養能力評測評估,實施不同辦學層次高等學校和不同學科、專業門類學生的交叉復合數字素養能力評測評估。

(3)數字素養知識體系。從數字素養的支撐技術、方法和理論出發,構建各自與之相適應的知識體系。將支撐數字素養的知識體系細化為知識單元。依據知識單元之間的相互關聯關系,構建支撐數字素養的可裁剪、積木式的知識模塊。

(4)數字素養教學建設?;跀底炙仞B評測評估結果,結合高等學校教育實際情況,實施數字素養教育的課程教材建設和改革。其一,將數字素養需要的基本知識單元按照知識模塊,建設和開發專門、獨立的課程和教材;其二,將數字素養需要的基本知識單元組合到現有的課程和教材,開展已有課程和教材的改革。配合數字素養的支撐知識單元和知識模塊的實驗實踐教育需要,構建與之相適應的實驗實踐教學體系,設計與之相適應的實驗實踐教學內容。

(5)數字素養師資培養。高等學校教師適應數字社會和數字經濟的數字素養培養尤為重要。一方面,高校教師要提高自身的數字素養,為此需要進行較為系統化的數字素養培養,從而全面熟練掌握學生培養所需的數字素養技術、方法和理論;另一方面,高校教師要能夠將數字能力、技術和知識,自覺地貫穿于人才培養的全過程,創造性地開展大學生數字素養教育,開發和建設有效的培養學生數字素養的教學條件和環境。

總之,數字素養已經引起了世界各國的高度重視,在數字素養的重要性方面已經達成廣泛共識。就我國實際情況而言,通過借鑒其他國家在數字素養研究與實施方面的先進經驗,以我國廣泛開展的新工科建設為契機,盡快建立適合本國國情的數字素養教育理論與體系,開展大學生數字素養教育的研究與實踐,不失時機地推進我國大學生數字素養教育,具有重要的意義。

參考文獻:

[1] 中國“互聯網+”指數報告(2018)[R]. 騰訊研究院,2018.

[2] 中國數字經濟發展白皮書(2017)[R]. 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2017.

[3] 古天龍,魏銀霞. 以新工科理念推動地方高校建設一流本科教育[J]. 中國大學教學,2018(2):34-37.

[4] The DigitalCompetence Framework for Citizens (Digcomp 2.1)[EB/OL]. https://ideas.repec.org/p/ipt/ iptwpa/ jrc106281.html, 2018.

[5] NMC Horizon Report: 2017 Higher Eduction Edition[EB/OL]. https://www.nmc.org/nmc-horizon/, 2018.

[責任編輯:余大品]

猜你喜歡
知識體系數字經濟師資隊伍
OECD國家數字經濟戰略的經驗和啟示
CS2013指導下的程序設計課程實踐教學實施方案設計與翻轉實驗教學實踐
構建知識體系的專題課程教學改革實踐和探索
從數字經濟視角解讀歐亞經濟聯盟與絲綢之路經濟帶對接
智能信息處理實驗課程建設
關于推進實戰化教學的思考
職業院校師資隊伍建設研究
新媒體語境下高校新聞傳播教育困境與革新路徑
數字經濟對CFC規則的沖擊探究
民辦高校師資隊伍發展制約因素的探討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