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多民族文化的混合式英語學習

2019-08-11 23:52陳燕
大學教育 2019年8期
關鍵詞:混合學習英語學習

陳燕

[摘 要]構建廣西少數民族預科英語教育混合式學習是社會發展的需要,是人才成長的需要,是教學實際的需要。廣西少數民族預科英語學習的主要特點是學生英語水平差異大,民族文化呈現多樣性,師生數字素養偏低。課題組根據其特點,提出進行微視頻教學,創建突出民族文化多樣性的班群網頁和碎片化學習等符合實際的、具有民族特色的混合式英語學習。

[關鍵詞]混合學習; 英語學習; 數字素養; 廣西少數民族

[中圖分類號] H319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2095-3437(2019)08-0132-03

自2004年起,美國新媒體聯盟在每年的開春發布《地平線報告》,通過Delphi迭代研究方法,預測近期(1年內)、中期(2~3年內)和長期(4~5年內)三個時間階段,新興技術對教育帶來的影響。2017年《地平線報告(高等教育版)》發布的近期趨勢是混合學習設計和協作學習。

早在2003年,Kerres, M. 和de Witt, C.認為混合式學習就是把傳統的課堂學習和在網絡數字媒體環境下的學習相結合的學習模式[1]。有專家學者認為混合學習的實質就是傳統的面授和在線學習的有效結合?;旌鲜綄W習把傳統學習的優勢和在線學習的優勢結合起來,發揮了教師的引導、啟發、監控教學過程的主導作用,又充分體現學生作為學習過程主體的主動性、積極性與創造性?;旌鲜綄W習是未來教育技術的發展趨勢,是國際教育技術界關于教育思想和教學觀念的大提高與大轉變。這些思想實際上是當代教育技術理論的回歸,是一種螺旋式上升[2]。新興教育技術的發展趨勢下,專家預測高等學校學生普遍采用的主要學習模式將會是混合式學習。

一、廣西少數民族預科英語教育混合式學習模式的意義

(一)是社會發展的需要,是人才成長的需要

社會多元化發展,對人才的需求也呈多樣性。在中國共產黨第十九次全國代表大會上,習近平總書記對人才工作提出的要求的關鍵詞就是“知識”“技能”和“創新”[3]。新時代需要知識豐富,具有創新精神的人才。傳統的面對面教學形式較為單一,授課時間有限,學生不能充分參與,從而限制了學生的主動性,降低了學生的積極性和創造性。傳統的教學中,授課內容由教師根據教學大綱和教學內容進行安排,授課內容有限,學生無法最大限度地吸收、學習最新知識和技能。新技術的發展使得社會更加迫切需要具有數字素養、適應新環境和具有創新精神與能力的人才,傳統、單一的教學模式限制了人才的發展。有效整合傳統模式和在線學習的混合式學習,功能互補,能最大限度地發揮兩者的優勢:傳統模式發揮教師引導、啟發、監控教學過程的主導作用,利用在線學習來充分發揮學生作為學習過程主體的主動性、積極性與創造性。這兩種學習方式有效結合起來,培養學生成為符合新時代需求的人才。

(二)是教學實際的需要

1. 預科英語教學的現狀和問題

廣西少數民族預科由于受人力、物力等影響,英語教學仍然采取大班的面授形式進行。學生60或70人的班級里,教師無法面面俱到,很難根據學生的特點因材施教。學生的英語學習模式局限于課堂教師授課,課后學生做練習的簡單方式。

2.學生文化背景的多樣性

廣西少數民族預科學生的來源呈現多樣性的特點。有來自文化較為發達的城市、英語基礎良好的學生;也有來自偏遠、文化較落后的山區的學生,他們的英語基礎較為薄弱;學生文化背景多元化,學生來自廣西世居的11個不同的少數民族,各民族文化、民族風俗和習慣各有不同,但11個少數民族學生和諧地一起學習、生活。

在這種學習層次參差不齊,文化背景多元化的背景下,要滿足每個學生的不同需求,適應日新月異的社會發展和多元化人才需求,傳統教學就顯得力不從心。而混合式學習通過拓展學習者的學習空間,讓學生根據自己的水平和需求,按照自己的速度,以更開放、更寬廣、更靈活的方式進行自主、有針對性的學習,學習容量得到很大的提高。學生在自主選擇學習內容和形式的同時,發揮了學生的自主性、積極性和創造性。

3.師生數字素養偏低

能夠利用信息技術去獲取信息、評價信息、整合信息、使用和創造信息的綜合科學技能與文化素養是新興技術時代對人才的要求。數字技術不斷地改變著人類社會。人類學習、生活、工作都在大量使用數字技術。數字素養已成為人們生存的技能。2017年的《地平線報告》也把提升數字素養作為可解決的挑戰。為適應社會發展并立于不敗之地,教師和學生應該具備必要的數字素養。課題組對廣西少數民族預科教育基地的11名專職教師,就有關數字素養問題進行了調查。調查結果如下:

課題組對廣西預科教育基地的73名學生也進行了有關數字素養的調查與訪談,內容與結果如下:

調查發現在英語學習中,學生使用網絡(手機)的時長和頻率很高,平時時長達3小時或以上的學生占70%,有的學生甚至達到了除睡覺和上課期間,其他時間基本都是在使用手機。當進一步問及“使用移動通信工具時,除了打電話等聯系功能外,您主要用來干什么”,90%的學生回答是“瀏覽網頁,主要是新聞和娛樂方面的內容”。(2)問及“遇到英語問題,是否會利用網絡平臺進行查詢”,100%的學生回答“會”。(3)問及“你常用的電腦軟件是什么”,很多學生回答是“Word”;68%的學生能使用PowerPoint;會使用Flash和Excel等軟件的學生分別占1%和12%;能使用SPSS這種統計軟件的學生數量更是為“0”。

從以上對教師的調查和對學生的訪談中,我們可以看出廣西少數民族預科學生喜歡用手機;能夠利用網絡資源去獲取知識和解決問題。但英語教師和學生的數字素養較低是不爭的事實。數字素養水平關系到教師和學生自身專業發展、課程設計、問題解決和創新能力的培養等[4]。從事廣西預科英語教學的專任教師受數字素養的制約,獲取信息的渠道有限,不能更好整合信息到所授課的內容,無法熟練自如使用和創造信息,導致無法完全按照教學設想進行最優的教學設計,從而影響教學最佳效果發揮。學生的數字素養偏低制約其獲取豐富知識的能力和效率,阻礙其專業發展。

二、構建符合實際、具有民族特色的混合式學習

混合式學習是適應社會發展而出現的一種學習模式,在多元化社會的今天,很難確定其標準的范式,所以符合實際,適合自己的學習設計才是最佳。因此,可根據廣西少數民族預科學生的特點、學習條件以及學生和教師的數字素養,構建既符合實際,又有自己特色的混合式學習模式; 可以傳統授課為主,實行線上、線下相結合的學習方式,發揮教師的引導、啟發、監控教學過程的主導作用,充分發揮學生的主動性、積極性和創新性。

(一) 微視頻學習方式

語言的習得強調“用”,但廣西預科英語教學中,由于授課時間有限,班級人數多,教師無法面面俱到,英語基礎薄弱的學生在課堂上沒有能力參與到使用語言的環節。因為無法參與課堂活動,學生的積極性、主動性就會降低,其結果就會陷入一種惡性循環,差的更差。能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并讓學生主動學習的微視頻教學就是一種很好的解決方案。相對儒家思想的文化來說,少數民族學生更彰顯個性,熱情參加各種活動。根據預科學生的實際和特點,教學設計的具體方案為:首先了解學生英語水平情況,把不同層次水平的學生混合分為一個小組,目的是使得每一組中英語水平好的同學帶動水平較差的同學,然后進行內容的設定:一是根據課文內容改編成小短劇進行表演;二是根據課文出現的文化(如問候方式、節日等),進行西方文化和少數民族文化比較的短劇表演。表演制作成視頻,并在課堂展示,教師點評。設計內容、操作流程和意義如下圖所示:

微視頻展示學習方式,首先確定通過小組協作的方式來學習的目的。由英語水平各層次不同的學生來構成異質小組,并進行協作學習,小組成員相互促進以完成學習任務。每個學生積極參與到表演中,而且他們都希望自己表演的效果最好,所以除課堂學習外,他們課外會積極、主動地參與語言學習和使用,最大限度發揮學生的個人潛能。學生在參與活動過程中,主動性和創造性不斷得以提高,同時有效解決了英語課堂學習時間少的問題,達到了語言教學的目的。簡單小視頻的制作對數字素養要求不高,在學生現有的數字素養水平基礎上,學生通過努力可以完成,符合教育的“最近發展區”。同時在課文改編、小短劇表演和制作視頻過程當中,學生學會了協作學習,培養了團隊精神,提高了英語水平,也提高了數字素養,達到了培養新時代人才的培養目標。最后視頻的展示和教師的點評是語言學習內容的鞏固與提高,能增強學生的成就感,進一步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形成了螺旋式的上升學習效應。

(二) 創建班群網頁,突出民族文化多樣性

廣西民族預科教育基地是個民族團結、民族融合的大家庭,各個民族文化相互影響,相互促進,共同發展。語言是文化的載體,語言學習就是文化學習。學習者在語言學習中往往會借助自己的本族語,所以把英語學習和自己特有的民族文化結合起來的學習更有實際意義。創建班群網頁,突出民族文化多樣性,要求學生以小組或個人為單位,以廣西某個少數民族為題材,用英文介紹自己的家鄉和民族,包括具有民族特征的服裝、飲食、節假日等內容,并定期更新。學生在制作這些網頁時,需要用到文字、圖片、視頻等。以這種形式進行的混合式英語學習的意義在于:首先因為要制作網頁,學生需要大量查閱資料,并進行取舍。在制作過程中,他們學會用數字技術來獲取信息,整合信息并加以創造,無形中提高了數字素養;其次是因為所要制作的內容題材是自己生活中的一部分,介紹的是他們民族文化的東西,學生既感到親切又覺得有意思。通過網頁,他們在了解其他各個民族文化的同時也可以交流自己本民族的文化,這樣他們的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就能得以保證。最后由于網頁內容要求用英文進行介紹,學生的英語學習是在使用過程中完成的,因而強化了語言的實用性和真實性。因為學生自己用心參與制作,而且展示的內容跟自己熟悉的文化息息相關,所以網頁的閱讀量一定會得以保證。學生在閱讀中不僅促進了民族文化的交流和理解,同時也以積極主動的心態進行英語學習,達到了良好的學習效果。

(三)碎片化學習的利用和整合

由于教師的數字素養有限,在數字技術能力大幅度提高前,精品課程、慕課大量普及和使用不太可能。在對學生進行數字素養調查時發現學生喜歡用手機,也傾向于用網絡來查詢、解決問題,所以可以通過碎片學習的方式來實現英語學習。碎片化學習是網絡時代學習的特征,是年輕人喜歡的一種學習方式。廣西少數民族預科學生作為青年群體,時代的潮流特征也表現在他們身上。碎片化學習易操作,數字素養不高的學生也可以輕易實現。利用微信、微博等平臺進行學習是碎片化學習的主要形式之一。騰訊公司公布了2016年微信用戶數量突破8億,86.2%的微信用戶在18~36歲之間。超過九成的微信用戶每天都會使用微信,半數用戶每天使用微信時間超過1小時。碎片化學習“碎”,所以其優勢是短小精干,符合年輕人的口味,是當今“快餐文化”的體現。碎片化學習“碎”,所以其內容豐富,信息量大。在有限的時間和空間(篇幅)情況下,“碎”保證了能放更多不同的信息內容。因為內容足夠豐富,所以總有一方面的內容和信息能吸引學生的關注,保證了關注度的持續高漲。因為碎片化,所以學習時間、空間更靈活,更人性化,學習內容簡短扼要。預科學生學習課程多,上課占據了他們一天的主要時間,他們的課余時間有限和零碎。碎片化的學習讓學生在有限的課余時間里靈活自如地學習。碎片化學習易獲取,所以學生使用就會更頻繁,為語言的輸入提供大量地道的素材。

碎片化學習也存在局限性,如碎片化信息不利于知識的完整理解和記憶;信息量大的同時卻造成信息雜蕪、魚目混珠等問題。在充分體現學生作為學習過程主體的主動性、積極性與創造性的同時,需要發揮教師的引導、啟發、監控教學過程的主導作用。具體表現為:

1.推薦網站或公眾號,推薦正能量的、內容翔實、形式多樣的英語學習公眾號。如中國日報雙語新聞等。

2.利用公眾號豐富多元的學習形式,布置學生進行聽說讀寫的訓練;就公眾號的某方面內容進行討論,寫體會等,并進行講解和點評。這些任務有利于學生深入學習碎片知識,以點帶面,并使之形成完整的知識。

三、結語

社會在變革,技術在更新,教育在時代發展下也進行著改革和創新。培養有創新能力的人才是時代需求,也是教育培養的目標。根據學習者的情況,構建切實可行的混合式學習模式,以新技術為支撐,發揮學習者的主動性、積極性,在進行高效的語言學習的同時,培養學習者的創新精神和創造能力,提高其數字素養,把學生培養成具有“知識”“技能”和“創新”能力、符合社會發展需要的人才。

[參考文獻]

[1] Kerres, M., & de Witt, C. A didactical framework for the design of blended learning arrangements[J]. Learning, Media and Technology,2003(2 & 3):101-113.

[2] 何克抗. 學習“教育信息化十年發展規劃”——對“信息技術與教育深度融合”的解讀[J].中國電化教育,2012(12):19-23.

[3] 習近平.http://www.blsdj.com/html/2017/rcgz_1019/258599.html.

[4] 李新房,李靜,劉名卓. 新興技術在高等教育中的應用、發展趨勢與挑戰研究——《2017年地平線報告(高等教育版)》解讀與啟示[J].現代遠距離教育,2017(4):3-11.

[責任編輯:鐘 嵐]

猜你喜歡
混合學習英語學習
高職計算機應用基礎課程SPOC混合教學模式設計探討
混合學習在高等教育:三類不同設計方法
SPOC平臺下IPAD在初中生物混合學習中應用初探
基于混合式學習理念的大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研究
教師角色在英語學習中的作用及角色轉換
混合學習模式及其實施要點 
淺談如何培養中職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
芻議農村學生英語學習習慣的培養
微信對大學英語學習的輔助作用
高中生英語自主學習能力培養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