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超聲引導下不同濃度羅哌卡因對老年患者臂叢神經的阻滯效果分析

2019-08-19 05:03何曉華
中外醫學研究 2019年16期
關鍵詞:超聲引導

何曉華

【摘要】 目的:探討超聲引導下不同濃度羅哌卡因對老年患者臂叢神經的阻滯效果。方法:將2016年2月-2017年3月150例老年臂叢神經阻滯患者根據隨機數字表法分組。對照1組實施超聲引導下0.250%濃度羅哌卡因麻醉,對照2組實施超聲引導下0.500%濃度羅哌卡因麻醉,觀察組實施超聲引導下0.375%濃度羅哌卡因麻醉,比較三組麻醉效果,不良反應發生情況,麻醉前和術中患者的相關生命體征指標,以及維持鎮痛時間、起效時間。結果:觀察組和對照2組麻醉效果高于對照1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和對照1組不良反應發生率低于對照2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麻醉前三組相關生命體征指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術中觀察組和對照2組相關生命體征指標均優于對照1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對照2組維持鎮痛時間長于對照1組,起效時間短于對照1組,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而與對照2組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超聲引導下0.375%濃度羅哌卡因麻醉在老年臂叢神經阻滯麻醉中的效果確切。

【關鍵詞】 超聲引導; 不同濃度羅哌卡因; 老年患者臂叢神經; 阻滯效果

doi:10.14033/j.cnki.cfmr.2019.16.028 文獻標識碼 B 文章編號 1674-6805(2019)16-00-02

臂叢神經阻滯是一種有效的麻醉方法,主要用于上肢手術麻醉。合適的麻醉藥物、劑量和準確定位是關鍵。麻醉效果將直接影響手術的開展和效果,也直接影響術后肢體功能的恢復。傳統的肌間溝臂叢神經阻滯容易損傷神經。目前借助超聲技術發展,臂叢神經阻滯得到廣泛應用,且明顯減少神經損傷的出現,可更為清晰地顯示表面軟組織,更準確定位和穿刺,減少盲目穿刺和損傷[1]。羅哌卡因是近年來應用的一種新型長效酰胺局部麻醉劑,在超聲引導下羅哌卡因對老年患者臂叢神經阻滯中使用效果確切,這種藥物具有感覺阻滯和分離快速優點。它已被廣泛用于臨床無痛分娩中,但是麻醉效果卻和劑量密切相關,為了尋求平衡點,在最佳劑量和安全性中抉擇,本研究將2016年2月-2017年3月150例老年臂叢神經阻滯患者根據隨機數字表法分組,分析了超聲引導下不同濃度羅哌卡因對老年患者臂叢神經的阻滯效果,現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6年2月-2017年3月筆者所在醫院150例老年臂叢神經阻滯患者為研究對象,納入標準:符合臂叢神經阻滯指征標準,均為年齡60歲以上老年人。排除標準:合并嚴重肝腎功能障礙、麻醉藥物過敏等的患者。所有患者均知情同意本次研究。將納入患者根據隨機數字表法分為三組,觀察組中,男23例,女27例;ASA Ⅰ級、Ⅱ級分別為24、26例;年齡62~79歲,平均(67.68±2.81)歲。對照1組中,男23例,女27例;ASAⅠ級、Ⅱ級分別為23、27例;年齡61~81歲,平均(67.35±2.55)歲。對照2組中,男24例,女26例;ASA Ⅰ級、Ⅱ級分別為24、26例;年齡61~79歲,平均(67.15±2.55)歲。三組患者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有可比性。

1.2 麻醉方法

三組手術患者在麻醉前均禁食禁飲,時間8 h,靜脈常規開放,入室給予面罩吸氧和心電監護,監測血氧飽和度和血壓,彩色多普勒超聲診斷儀引導,頭偏向對側30°,鎖骨中心頂點,判斷大血管部位,明確血管和臂叢關系。超聲探頭外側1.5 cm做穿刺點,常規消毒,用1%利多卡因2 ml局麻,超聲下在鎖骨上臂叢神經、鎖骨下動脈、第一肋骨之間進行硬膜外導管放置,20G穿刺針阻滯全部臂叢分支,對照1組實施超聲引導下0.250%濃度羅哌卡因(生產企業:浙江海力生制藥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0090049)麻醉,對照2組實施超聲引導下0.500%濃度羅哌卡因麻醉,觀察組實施超聲引導下0.375%濃度羅哌卡因麻醉。

1.3 觀察指標及評價標準

比較三組的臨床效果、不良反應、麻醉前及術中患者相關生命體征指標,以及維持鎮痛作用時間、起效時間。療效判斷標準分為三個等級,顯效:術中無疼痛等情況,無出現低血壓等不良反應,相關生命體征指標麻醉前后穩定;有效:術中輕度疼痛情況,相關生命體征指標麻醉前后有一定波動;無效:術中明顯疼痛,出現不良反應,相關生命體征指標麻醉前后明顯波動;總有效率=(顯效+有效)/總例數×100%[2]。

1.4 統計學處理

本研究數據采用SPSS 16.0統計學軟件進行分析和處理,計量資料以(x±s)表示,采用F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采用字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三組患者麻醉效果比較

觀察組和對照2組患者的麻醉效果高于對照1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2 三組患者相關生命體征指標比較

麻醉前,三組患者相關生命體征指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術中,觀察組和對照2組相關生命體征指標均優于對照1組,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2.3 三組患者不良反應情況比較

觀察組和對照1組患者的不良反應發生率低于對照2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3。

2.4 三組患者維持鎮痛作用時間、起效時間比較

觀察組、對照組2組患者維持鎮痛作用時間長于對照1組,起效時間短于對照1組,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維持鎮痛作用時間、起效時間與對照2組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4。

3 討論

臂叢神經阻滯麻醉是一種常用于臨床上肢手術的麻醉方法,大部分麻醉是在肌間溝進行的[3-4]。阻滯效應是理想的,且對患者的傷害很小。目前,臂叢神經阻滯在臨床上依賴于表面解剖標志,并且定位的準確性差。通常需要進行反復穿刺,這可能容易引起臂叢神經阻滯并增加神經損傷,增加患者術后痛苦,且容易出現局麻藥物中毒,術后并發癥的發生率高。隨著成像技術的不斷發展,超聲技術在麻醉中的應用越來越廣泛,受到醫生的青睞,其可更好地顯示臂叢神經,準確定位,實現準確藥物注射和有效麻醉,避免藥物副作用和神經損害。和以往的盲穿穿刺相比,它具有創傷小,精度高的優點,可以明顯提高穿刺成功率和麻醉成功率。且減少了藥物使用量[5-8]。

羅哌卡因不同濃度可影響其作用,研究發現濃度為0.25%的羅哌卡因雖然可阻斷感覺神經,但對運動神經阻滯的作用并不令人滿意,而隨著羅哌卡因在一定范圍內增加,則可達到良好的感覺和運動神經阻滯作用,且安全性尚可,無嚴重副作用,而繼續追加濃度則可能引起局麻藥中毒等并發癥[9-12]。

本研究顯示,觀察組和對照2組麻醉效果高于對照1組(P<0.05)。觀察組和對照1組不良反應發生率低于對照2組(P<0.05),說明0.375%濃度羅哌卡因藥物安全性高。麻醉前,三組相關生命體征指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術中觀察組和對照2組相關生命體征指標優于對照1組(P<0.05)。觀察組、對照2組維持鎮痛時間長于對照1組,起效時間短于對照1組(P<0.05),而與對照2組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綜上所述,超聲引導下0.375%濃度羅哌卡因麻醉在老年臂叢神經阻滯麻醉中的效果確切。

參考文獻

[1]聞飛,戴堯鑫.不同濃度羅哌卡因在超聲引導下臂叢神經阻滯老年患者中的應用效果及安全性評價[J].浙江創傷外科,2018,23(5):1033-1034.

[2] Ollier E,Heritier F,Bonnet C,et al.Population pharmacokinetic model of free and total ropivacaine after transversus abdominis plane nerve block in patients undergoing liver resection[J].British Journal of Clinical Pharmacology,2015,80(1):67-74.

[3]向智勇,楊鳳蘭,金從參,等.超聲引導下不同濃度羅哌卡因對老年患者臂叢神經的阻滯效果分析[J].浙江創傷外科,2018,23(4):836-838.

[4]尉建杰,谷源林,戰民慶.羅哌卡因聯合舒芬太尼或鹽酸氫嗎啡酮連續股神經阻滯在全膝關節置換術后的鎮痛效果分析[J].中國醫藥指南,2018,16(19):99-100.

[5] Stroumpoulis K,Stamatakis E,Koutroumanis P,et al.Pencil-point needle bevel direction influences ED50 of isobaric ropivacaine with fentanyl in spinal anesthesia for cesarean delivery:a prospective,double-blind sequential allocation study[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Obstetric Anesthesia,2015,24(3):225-229.

[6]鄭紅榮.對行上肢手術的患者用不同濃度的羅哌卡因實施超聲引導下肌間溝臂叢神經阻滯麻醉的效果對比[J].當代醫藥論叢,2018,16(12):148-149.

[7]楊文婧,徐源,初麗艷,等.腘窩坐骨神經阻滯術中合用鹽酸氫嗎啡酮對羅哌卡因鎮痛時效的影響[J].臨床和實驗醫學雜志,2018,17(9):976-979.

[8]任普圣,何光權,姜丹.在超聲引導下用不同濃度的羅哌卡因對上肢手術患者進行臂叢神經阻滯麻醉的效果[J].當代醫藥論叢,2018,16(8):127-128.

[9]劉義山,杜建龍,黃修鴻.不同濃度羅哌卡因在老年患者超聲引導下臂叢神經阻滯中的有效性對照探究[J].重慶醫學,2016,50(1):53-55.

[10] Jeong J S,Shim J C,Jeong M A,et al.Minimum effective anaesthetic volume of 0.5% ropivacaine for ultrasound-guided popliteal sciatic nerve block in patients undergoing foot and ankle surgery:determination of ED50 and ED95[J].Anaesthesia and Intensive Care,2015,43(1):92-97.

[11]黃賽賽,姚菊,曹蘇.氫嗎啡酮對羅哌卡因臂叢神經阻滯臨床效果的影響[J].中國現代醫學雜志,2018,28(18):108-110.

[12] Song J,Li L,Yu P T,et al.Preemptive scalp infiltration with 0.5%

ropivacaine and 1% lidocaine reduces postoperative pain after craniotomy[J].Acta Neurochirurgica,2015,157(6):993-998.

(收稿日期:2018-12-04) (本文編輯:郎序瑩)

猜你喜歡
超聲引導
超聲引導下臂叢神經阻滯對上肢手術患者術后鎮痛的效果觀察及對血清IL—6和IL—10的影響
超聲引導下穿刺活檢診斷肝臟轉移性惡性黑色素瘤的效果分析
超聲引導下不同硬化劑注射治療肝囊腫的臨床效果評價
超聲引導臂叢上干單點注射復合頸淺叢阻滯在老年患者鎖骨內固定手術中的應用
超聲引導下單次硬膜外穿刺麻醉在剖宮產手術中的應用及臨床價值探討
同劑量不同容量羅哌卡因超聲引導肌間溝臂叢神經阻滯對膈肌移動度的影響
超聲引導下三種入路臂叢神經阻滯在上肢手術中的效果觀察
評價超聲引導下微創手術治療顱內腫瘤的臨床效果
胸椎旁間隙超聲解剖特征與超聲引導胸椎旁神經阻滯技術的臨床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