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論當下熱劇《都挺好》

2019-08-27 07:27王艷
北方文學 2019年23期
關鍵詞:原生家庭都挺好家文化

王艷

摘要:2019年3月,一部家庭倫理劇《都挺好》引起了大家的廣泛關注。該劇主要以蘇母死后蘇家發生的一系列事件為主線將原生家庭、重男輕女、養老、啃老等社會現實問題進行現實呈現。本文試圖從其主題呈現、人物形象塑造、家的價值指向等方面分析其成功的原因。

關鍵詞:都挺好;原生家庭;家文化

2019年3月,家庭倫理劇《都挺好》同時在電視媒體和網絡媒體上熱播并引發熱議。一時間蘇家的那些事進入人們的視野,蘇大強的作、蘇明哲的愚、蘇明成的混、蘇明玉的慘甚至于小保姆蔡姐的表現都成了人們討論的話題。這部電視劇為何能夠在眾多作品中脫穎而出?本文認為該劇之所以成功除了編劇的功底、出品方的制作外,更重要的是該劇對社會現實問題的成功再現、對豐富人物形象的塑造、對中國家文化觀念的完美把握和對都市職場的呈現。

一、聚焦社會話題,關注普通人生活狀態,激發受眾觀看熱情

在當下多媒體發展時代下,受眾所能夠接觸和選擇的電視劇品類繁多、豐富多彩,一部作品成功與否與受眾是否接受有著密切關系。而根據卡茲的“需求與滿足理論”,受眾對媒介進行選擇時有著它自身的主動性,這種主動性就要求我們必須注重受眾需求,從受眾出發進行作品創作。

一般來說家庭倫理劇往往是以描寫老百姓日常生活為主要內容,清華大學尹鴻說:家庭倫理劇“因為對當下中國普通人身心狀態和境遇的關懷而以其敏銳的洞察力、博大的同情心和真誠的現實精神,與大眾共享對于自我以及自我所生存的這一世界的理解,從而與觀眾達成心靈的融合?!保?)而在大量的針對現實生活進行創作的家庭倫理劇中,《都挺好》這部電視劇能夠脫穎而出很大的原因就在于它在主題創作上從受眾當下密切關注的話題出發,緊抓社會熱點問題,以原生家庭問題為主,并將養老、啃老、重男輕女等多種社會熱點問題進行巧妙融合,從而激發了受眾的觀看熱情。

原生家庭問題是近來人們比較關注的社會話題,由父母組建的原生家庭是個人成長的環境,這種家庭對個人性格形成有著重要的影響。該部電視劇緊密抓住了這一社會現實問題,重點探討原生家庭對子女的影響并對如何走出原生家庭對子女產生的負面影響指出了一定的方向。

劇中蘇明玉是受原生家庭負面影響最深的一個。蘇母重男輕女,她可以為了大兒子出國留學賣房子,可以為了二兒子結婚賣房子,卻不顧明玉的理想要求明玉讀免費的師范,在家庭中更是沒有明玉的位置,在蘇母眼中明玉就是白眼狼,所以她要依靠兩個兒子。家庭中的差別對待更重要的是對男女性別的差異對待讓明玉要強獨立,明玉所努力的一切都是為了擺脫蘇母的束縛。然而這種外表的強勢正是其內心脆弱的表現,因為從小缺乏親情關愛,所以她要武裝自己,提升自己,讓自己獨立堅強,然而內心深處她卻又有著心理疾病。一方面她對父母有著恨意,她不明白他們為什么這樣對她,另一方面她內心深處又渴望親情,其實蘇明玉那么努力奮斗未嘗不是希望通過自己的成功證明蘇母是錯的。然而她的成功仍然讓她整個人是堅硬的,她的內心仍然是孤獨的。蘇母死后,明玉被強行拉入到家庭中,面對蘇父的一次次“作”,明玉反而越來越柔軟,最終她自己的放開使她走出了原生家庭給她帶來的負面影響。這種原生家庭的負面影響也表現在蘇明哲和蘇明成身上。蘇明哲一路成績優秀,是蘇母的驕傲,他只需要把學習搞好,其他的蘇母都給他解決了,也因此他雖有著較強的責任心卻缺乏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而蘇明成作為啃老族也被蘇母養的毫無擔當。該劇以原生家庭為主題,揭示了當下的社會問題,引人深思。

該劇在原生家庭這一主題下又將養老、啃老、重男輕女等社會現實問題融入其中,拓展了該劇的主題,增加了該劇的看點。

該劇劇情是圍繞著蘇父的養老展開的。隨著老齡化社會的來臨,養老問題已經成為當下社會面臨的一個重要問題。而今天的養老和以往的養老又有著明顯的不同,它不再是單純的物質上的養老,而是開始注重物質與精神雙重的養老。該劇在講述養老問題時,首先給我們呈現的是蘇父的各種“作”,而在“作”的背后給我們反思的是養老該怎樣養,蘇父明知保姆小蔡騙他卻仍然愿意被騙更說明了老人尤其是喪偶老人精神上的缺失。劇中的蘇父有退休金,有房子,其實他更需要的養老是陪伴,是精神上的依靠。該劇顯然抓住了這一現實問題。

不僅僅是養老主題,該劇還在講述中給我們呈現了啃老、重男輕女等社會問題。多年來蘇明成一直啃老,不時從父母那里拿錢去過自己的小日子,更關鍵的是他對自己的這種啃老一開始并沒有明確的意識,直到蘇母死后看到蘇父的賬單他才意識到這個問題,而他的啃老使他一直不能夠成長,不能夠承擔責任,蘇母的重男輕女導致了家庭中幾個子女性格成長中的缺憾。

作為一部成功的家庭倫理劇,該劇緊隨時代發展反映社會現實問題,既讓受眾對這些社會現實問題有了深入的認知,又在某種程度上讓受眾的情感受到了一定的洗禮。

二、人物形象塑造引發熱議,給受眾提供了討論的話題

《都挺好》電視劇的播出過程中,劇中人物成為大家討論的重點,該劇著力塑造了做爹蘇大強、愚孝而好面子的長子蘇明哲、啃老且犯渾的次子蘇明成、事業有成卻又飽受原生家庭傷害的幺女蘇明玉等人物形象。黑格爾說:“性格同時仍需保持生動性和完滿性,使個別人物有余地可以向多方面流露他的性格?!保?)這些人物性格豐富多彩,他們性格的形成又與所屬的原生家庭有著密切的關系。

父親蘇大強是一個窩囊沒有擔當的老人。在蘇母在世時他受到壓制,當蘇母去世,蘇父開始了各種放飛自我似地的“作”,其各種“作”又是時下老人形象的奇葩代表。他吹牛攀比好面子,要去美國和大兒子一家居住先吹上一把,不能出去后換了三室住宅全新家具又是一陣吹,聽到別人出書自己也要出書,而這吹噓的背后往往是不顧子女條件的一種極致追求;他總是惹事卻又不擔事,聽到別人投資掙錢就匆忙投資理財卻又無法承擔后果,看到保姆對其好就想要與其結婚而當真相被戳破后又無法承受。蘇大強的各種“作”也是我們在現實生活中能夠找到原型的,因而很容易引發受眾的共鳴。但是該劇并沒有單純呈現蘇父的各種“作”,在劇末蘇大強生病之后仍然記得給他的小女兒蘇明玉買復習資料讓我們感受到一個父親對子女最真摯的愛,也因此讓我們反思到前面他的各種各樣的“作”其實是老年人喪偶之后孤獨、感覺沒有依靠的一種表現。這樣一個父親形象的塑造能夠讓我們更深入地去理解父輩的行為,但其“作”的表現也讓人無語,從而引發了大眾的關注。

老大蘇明哲是一個愚孝好面子、有著大男子主義傾向卻又缺少能力的人。他有著身為家中長子的責任心,面對母親的突然離世,他認為滿足父親的需求就是對父親的孝順,于是不顧自己失業而去一味滿足蘇大強的無理物質要求,一度使自己的小家庭陷入分離的困境。面對妹妹明玉被打、舅舅到家中訛詐還有后來的父親要和保姆結婚這一系列事件,明哲總是以家和萬事興為念去進行調和,可是明哲的“家和”是建立在單方面的妥協基礎上的,這種“家和”只能是一種表層意義上的“和”,而不是真正的和諧,無法真正解決問題。最終明哲也意識到了自己處理方式存在的問題,在兼顧小家的情況下兄妹三人合力解決問題。其實現實生活中也有許多這樣的“蘇明哲”,他們有著極強的責任心,是個老好人,又總是會為了所謂的面子而強撐自己,最終使得自己很累,事情還得不到解決??梢哉f蘇明哲這個形象會讓“蘇明哲”們進行深刻的反思。同時也讓人們反思學習成績與能力培養之間的關系。

老二蘇明成是一個啃老而又經常犯渾的“媽寶男”形象。作為家庭中最受寵愛的小兒子,蘇明成一直以來生活順暢。蘇母去世蘇明成在葬禮上和明玉的爭執顯現了其性格中蠻橫犯渾的一面,這種蠻橫在他暴打明玉致使其住院達到了頂峰。應該說蘇明成性格中一直以來都有著這一面,只不過以往生活順遂,他蠻橫一面一直沒有表現出來。一旦面臨問題,他性格中的這一面就表露出來。隨著劇情發展這個人物形象也有了一定的轉變。他的責任心加大,從最初認為父親有大哥擔著,有明玉出錢到最后自己盡可能地去承擔責任,人物形象更加豐滿,也更加貼近現實。其實現實中的人往往沒有誰一定好一定壞,明成的人物形象發展變化正印證了這一點。

老三蘇明玉受家庭中母親重男輕女、父親不作為的影響,從上大學開始她就自己在外面發展,成長成了一個堅強有能力有財力的女強人。然而她的堅強的背后是她對自己的一種自我保護,可以說在情感方面她是最脆弱的。她那么重視自己的師傅蒙總、重視自己的朋友柳青,更多地是因為家庭中這部分情感的缺失。面對家庭給她帶來的一次次“麻煩”她在解決過程中顯示了自己的能力,但是也告訴我們她是一個重視親情的人。從明玉的社會成就看她的生活是遠離我們普通人的生活的,是普通人為之奮斗并仰望的生活,然而明玉的情感經歷家庭紛爭卻又把她拉回到現實中,她的家庭經歷是我們周圍所熟悉的家長里短中有的,這使得這個人物更容易引起大眾的共鳴。

三、《都挺好》的結局滿足了大眾對“家文化”的觀念

該劇雖然在大部分劇情中給我們呈現了蘇家家庭成員之間的紛爭,然而到最后仍然是以明玉放開了自己心中的怨念,蘇家家庭成員和諧相處的局面結束。其實以“都挺好”命名就已經暗示著結局會是都挺好。這樣一種結局的處理與中國傳統文化中對“家”的追求有著密切的關系。

中國文化以農業文化為起源。在早期的農業生產中,一方面由于生產力水平的制約,家庭、群體的生產形式成為應對生存的必然要求,這種群體性的勞作使得家族、血緣關系在中國文化中占據著重要的地位;另一方面農業生產方式的相對穩定性減少了大規模的遷徙變動,使得中國傳統文化中有著平和、靜穆的傾向??梢哉f從文化源頭上看,中國文化中就有著重視家庭、崇尚平和的觀念。這種歷史淵源使得“家”在中國人的心目中是不同的,中國人始終有著對家的執著追求。

《都挺好》這部電視劇最終以明玉辭職回家照顧生病的蘇父、明成職場有了提升、明哲家庭和諧作為結局。該劇最后的鏡頭放在過年這個中國傳統團圓節日中,蘇家三兄妹互相拜年,明玉依偎著已經老年癡呆的蘇父稱這是她過的最幸福的一個春節,這種大團圓式的結局符合中國人對家的歸依心理,也會引發人們對家的反思。此時已經老年癡呆的蘇父給了明玉情感上的依靠,所以,家是什么?它會給我們帶來生活上的一些瑣事麻煩,但更多的是依靠,是心理上的安全感。

電視劇中的這種結局將大家散碎的家的認知進行了整合,在某種程度上滿足了大眾的家文化建構。劉念指出:“家庭倫理劇中秉承的‘家文化概念,實際上是以一種隱蔽的方式、微觀的角度對社會大眾進行整體認同的建構?!保?)這樣一種結局的處理對我們社會主流價值觀的建構具有著重要意義。

四、家庭、都市加職場的呈現吸引了大眾的眼球

該劇之所以能夠成功還與它家庭、都市加職場的呈現有關。單純的家庭倫理劇往往會讓人覺得瑣碎,苦情,而該劇在家庭中加入了都市化生活、職場爭斗,使其呈現內容更顯豐富,表現形式更加吸引人。

首先它加入了都市化色彩。它將背景放在了蘇州這座有著現代化大都市環境的城市里,劇中人物多為都市白領,他們的服飾、居家都打著明顯的都市化色彩,而劇中石天冬的飯店食葷者作為劇中常見的拍攝地點既有這蘇州傳統文化底蘊,又有著現代的都市飲食方式,這種飲食方式恰恰是現代都市生活追求藝術化呈現的一種表現,這就在很大程度上吸引了大眾的眼球。

其次,就是有關職場的處理。在劇中,蘇明玉在職場中的表現貫穿全劇,作為一個現代職場女強人的人設,劇中劇情展開既有職場同事之間的爭斗,也有與老板太太之間的爭執,甚至還有與富二代小蒙之間的小斗,而在這種爭斗中又貫穿著明玉靈活的職場處理方式和手段,這種不是職場劇卻勝似職場的呈現既在某種程度上給予了受眾一定的職場知識,又增加了該劇的看點。

五、結語

總體來看,作為2019年開年引發熱議的電視劇,《都挺好》電視劇無疑是成功的。它聚焦原生家庭、緊貼社會熱點問題進行主題呈現,并通過對蘇家家庭成員形象的塑造,反映了當下的熱點社會問題,提出了走出原生家庭負面影響的途徑,并通過最終的大團圓式的結局整合了大眾對家的認知,具有較強的現實意義。

注釋:

尹鴻.沖突與共謀——論中國電視劇的文化策略[J],文藝研究,2001年第6期

黑格爾.《美學》第1卷,朱光潛譯,商務印書館1979年版第304頁

劉念.國產家庭倫理劇對社會主流價值觀的建構[J].青年記者2018年3月中

參考文獻:

[1]王利麗.新世紀中國電視劇創作與審美研究[M].北京:中國國際廣播出版社,2016.

[2]劉念.國產家庭倫理劇對社會主流價值觀的建構[J].青年記者,2018年3月中.

[3]史英嘉.國產家庭倫理劇的心理傳播機制[J].新聞傳播,2018(18).

猜你喜歡
原生家庭都挺好家文化
蘇家“都挺好”,美劇“更摩登”
《都挺好》:探討現代家庭情感關系
《都挺好》發布演員陣容 姚晨、倪大紅“父女”搭檔
《都挺好》發布演員陣容姚晨、倪大紅“父女”搭檔
“家文化”班級建設對學生心理健康的積極影響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