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核心素養視閾下普通高校公共體育課“角色體驗式”教學模式研究

2019-09-03 03:25李榮峰高鴻飛
湖北函授大學學報 2019年9期
關鍵詞:角色體驗公共體育普通高校

李榮峰 高鴻飛

[摘要]為了在新時期的發展下努力加強普通高校學生的素質教育,新課標中提出了核心素養視閾下普通高校公共體育課“角色體驗式”教學新概念,體育學課是實現高校學生身體素質和身心素質全面發展的重要手段,教育工作者在實際的工作上,還需要努力提升普通高校生的運動認知、社會適應能力和實踐能力。運動認知是強身健體的決定條件,健身實踐是強身健體的實現方式,社會適應是強身健體的表現形式。高校體育核心素養是實現現代教育學課程標準、體育學科質量評價標準及體育學科知識體系的重要依據?,F代社會倡導高校教育以培養學生興趣為主,努力提升全面的綜合素質。高等院校作為重要人才的基地,承擔著為社會輸送人才的關鍵作用,因此,本文針對核心素養視閾下普通高校公共體育課“角色體驗式"教學模式研究進行了論述。

[關鍵詞]核心素養;普通高校;公共體育;角色體驗;教學模式

[中圖分類號]G64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1-5918(2019)09-0148-03

doi:10.3969/j.issn.1671-5918.2019.09.067

[本刊網址]http://www.hbxb.net

引言

隨著高校教育的普及,越來越多的大學生步入社會,面對僅有的就業崗位,大學生就業形勢不容樂觀。工作崗位與求職人數上的巨大差異會影響社會穩定。為了解決大學生嚴峻的就業問題,幫助大學生調整就業心態,作為高校應該在教學與教學中做出努力。如此嚴峻的就業壓力,大學生的學歷嚴重貶值,大學畢業生瞬間由社會精英層轉變為普通勞動者,這種角色的轉變勢必會給大學生心理上造成很大的沖擊。因此,高校在培養學生的過程中,應該幫助大學生認識當前社會形勢,加快大學生角色轉變速度,利用公共體育課幫助大學生完成角色體驗。只有在大學生在畢業前完成角色的自我轉變,才能幫助學生正確的面對社會壓力,從而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

一、核心素養視閾下普通高校公共體育課“角色體驗式”教學意義

角色體驗式教育是一種根據角色理論為指導,可以幫助大學生轉變角色的,適應普通高校教育的重要教學方法。角色體驗式教育中“角色”是教育行為的核心,最初是戲劇中演員行為的一角,后來隨著社會形態的不斷發展,逐漸轉變為了現在的意思。角色一詞現如今指的是承擔社會責任的成員對象。公共體育課角色體驗式教學是在體育教學中幫助學生角色模擬。體育角色的學習是以體育教學內容作為背景,學生和老師作為情景內的人物,在教師的組織下進行角色扮演。通過角色體驗式教育,可以讓學生在角色扮演中了掌握角色應有的知識與能力。通過角色的扮演和學習,讓學生學會溝通與合作,從而加強學生的綜合素養。當代高等素質教育的主要任務為實現當代大學生的社會化,培養大學生成為能夠快速適應社會的人才,簡單來說就是能夠承擔社會角色轉變的人。核心素養視閾下普通高校公共體育課“角色體驗式"教學的意義可以幫助學生積極主動的學習體育,加強內在涵養、提高角色技能、提升自我認知,完成適應社會需要的人才轉變。新時期的教育教學需要深化本科教學改革,全面提高教學質量,就需要全社會的努力。角色體驗式教學能夠幫助高校公共體育教育教學樹立綜合素質人才的意識,緊緊抓住本科教育教學,不斷深化教育改革,進一步推動創新式教育教學模式。

二、普通高校公共體育課的現狀

傳統的高校公共體育課程教學一直以來采用的是三基課程目標,習慣性的沿襲“掌握式教學模式“啟發式教學模式”“成功式教學模式“興趣式教學模式”及“集團式教學模式”,多年以來教學理念是很好的,但是還是比較輕視能力的培養。傳統的公共體育教育教學過于注重知識的灌輸上,輕視大學生綜合能力的培養,以至于在體育授課的基本知識和動作技能過于生硬。這類型的教育教學忽略了學生個性和社會能力的發展,過于生硬的教學使得學生在綜合能力方面有待提高。高校公共教育課程一般課程安排上,大多采用單調、古板的教學內容,無法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這樣的教學方式無法培養出適應社會需求的人才。高校教育課程上普遍出現的與社會脫節、教學操作性不強、缺乏應用的教學內容,嚴重影響了新時期對創新型人才的培養目標。新時期的到來,傳統的教育教學完全不能滿足復合人才的培養需求,未來的體育教學一定會采用“角色體驗式”教學模式。

三、傳統高校公共體育教學特點

(一)課程培養目標單一

傳統體育教學過于單調,完全停留在理論層面上,疏遠了人格與品行的指導,過于局限于教育知識和技能的教學,忽略了人性關懷下的身心培養。體育課的目的在于增強學生身體和心理素質上的提升,而不是一邊倒式的重視運動技能單方面,而輕視重塑大學生完整人格和美好人格品行的矯正。傳統高校公共體育教學死板的教學,過分強調單一的課程目標,沒有結合新形勢背景制定新的目標,只是簡單的教育學生學習體育理論知識,而沒有培養學生其他方面的能力。

(二)課程內容與社會就業脫節

當代畢業生在面對就業壓力時,大多數會選擇逃避,由于心理上抗壓能力不強,往往在人才競爭中處于劣勢地位,因而,在就業環境的浪潮中失去機會。很多時候面試官在挑選人才的時候,他們不單單重視應聘者的個人能力,更重視求職者的心理素質,只有同時具備兩方面的能力,他們才相信你能夠在行業能力取得優秀。為了使畢業生更好地融入社會,高校體育課應該充分的發揮教書育人的能力,承擔起社會的責任感,運用體育課角色體驗式教學模式幫助大學生提前了解社會形勢,將自己提前轉變為社會角色中去。

(三)教學模式應用上缺乏創造性

普通高校公共體育課程還主要停留在傳統教學模式上,只懂得掌握式、發掘式、自主式、小集團式、成功式、興趣式教學模式,無法有針對性、操作性的學習引導畢業生熱情的學習。傳統教學模式下,學生的興趣沒有得到激發,教師與學生之間的互動很少,教室氛圍很差,這種死板的教學模式,無法實現教學引導學生主動的新課堂模式,因而學生學習會顯得很被動,可想而知學習的效果只會更差。傳統高校如果不轉變缺乏創造力的傳統教育教學,學生的將會很難適應社會。

四、“核心素養”視閾下普通高校公共體育課“角色體驗式”教學模式構建

(一)幫助學生轉換角色

“核心素養”視閾下普通高校公共體育課“角色體驗式”教學模式可以改變重知識,輕視能力的境況,針對培養目標、實踐環節、技能訓練考核評價、課程體系等方面進行改進,同時,教師一定要有針對性地進行角色課程設計,充分的發揮學生的潛力,調動學生融入不同角色的轉換中去,同時為融洽和諧的課堂氣氛增添歡樂。大學生愿不愿意學其實與老師的教育教學方法有關,有趣的教學能極大地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同時也能夠在完成教學任務的前提下,深入到理解自身不同角色的演變中去。因此,作為教師應該積極的引導學生,幫助學生適應體育角色,以積極的心態迎接社會的就業環境,實現技能與素質的全面發展,為社會輸送更優質的人才,達成體育課程學業與就業的完美銜接。

(二)創立多層次體育課程目標

傳統體育教育在課程內容上過于單一,僅僅依靠著知識和訓練來培養學生的能力,制約著教育的發展,其實體育課程目標不僅僅被教學策略、教學體系、教學評價等方面的束縛,而更多的應該在實踐上進行轉變,改變課程的內容,明確課程以提升學生綜合能力為目標,正確引導學生重塑自我。角色體驗式教學可以完善人的品行,培養學生交際能力,增強社會抗壓能力,幫助學生樹立競爭觀念,為學生成為全面的社會型人才做準備“核心素養”視閾下普通高校公共體育課“角色體驗式”教學模式可以創立以多層次體育課程目標,清楚能力與綜合素質同樣重要的教學目標,實現大學生向社會型人才的方向轉變。

(三)建立“角色體驗式”體育課

“核心素養”視閾下普通高校公共體育課“角色體驗式”教學模式能夠借助課堂教學作為載體,學生老師主動參與到課程的角色轉換上去,利用教材、媒體等輔助設施,給學生創建一個真實的生活場景,幫助學生學會適應社會角色,懂得角色內在的真實情感。教師可以根據不同角色的特征給予每個學生不同的職責及其應當具備的技術,然后通過演練的形式將其真實地表達出來,表演完之后教師可以不停地詢問每個學生扮演角色中的感受,進而讓學生有能力適應社會。

(四)采用“角色扮演”的教學方法

角色體驗式教學是實踐教育教學模式中的一種,即通過角色扮演的方式進行教學。簡單來說,就是以學生為主體,通過角色扮演的方法參與到模擬場景的一種提升學生能力的教學方法。角色體驗法能夠以參與角色的方式體驗到真實生活感受,從而幫助他們成長。例如,我們可以模擬球賽賽會的場景,分配學生充當教練員、運動員、關播員、裁判員等,實時進行賽會場景的演練,幫助學生學會觀察,學會思考,學會幫助,學會團結等,從而讓畢業生在畢業前就能掌握融入社會的能力。角色扮演可以讓學生更自由的思考,可以張揚自己的個性,彌補自己的短處,全面提升學生的綜合素質。運用角色扮演其實就是把教學的主角還給學生,讓學生主動地去發現他人的品質彌補自己的不足,體會生活的冷暖,感受社會的變化。

(五)實施多維教學策略,加強技能訓練

“核心素養”視閾下普通高校公共體育課“角色體驗式”教學模式的構建不能離開教學策略,制定有效的教學策略可以更有效的利用有限的教學資源,充分發揮學生愛玩的天性,達到完成加強運動技能與綜合素質的目標。高校公共體育課角色體驗式教學模式可以采用多維教學策略,策略上利用差異化選擇、微格化演練、協同式實施、導生式組織、案例式啟發等進行教學,全面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從而更有的實現學生實踐能力的提高。

(六)引入“人性化”課程評價理念

高素質精英教育理念中強調教育更應該培養學生的個性,這也于因材施教的理念相同。受到應試教育的影響,往往普通高校在教育教學理念上存在很大的問題,這些高校在課程評價上主要看重學生成績的多少,而未能注重學生其他能力上的評估。這樣錯誤的教學理念使得教育工作者在實際的教學中,引導學生樹立成績為王的觀念,從而忽視了自身特長的培養。角色體驗的人才培養模式能夠改變當今錯誤的教育教學模式,讓學生的個性得到解放,促進學生全面發展。

結語

隨著全國大學上數量的增加,精英化教育逐漸變為大眾教育,為了適應社會人才培養模式的巨大轉變,及適應社會的需求,高等教育的改革刻不容緩。角色體驗式教學模式使得普通高校教育形式多元化,增加了高校體育培養范疇,不僅能夠培養學生的體育教學能力,還能夠增強畢業生的綜合素質,并能夠為學生提前走出社會打好基礎。角色體驗式教學通過學生角色的扮演,營造了和諧的課堂氣氛,減少了角色適應時間,完善了人物性格,培養了大學生交流溝通的能力。在“核心素養”視閾下普通高校公共體育課“角色體驗式”教學模式下學習,能夠幫助高校學生認識自我的優點與缺點,善于學習他人,完善自我,提升自我的各方面能力。

參考文獻:

[1]付威.基于體驗式設計的體育教學在背越式跳高教學中的應用及效果研究[D].武漢:武漢體育學院,2017.

[2]賈文偉,孔令明.核心素養視閾下普通高校公共體育課“角色體驗式”教學模式研究[J].運動,2018(8):7-9,18.

[3]賈文偉.社會轉型時期普通高校公共體育課程構建“角色體驗式”教學模式研究[A].遼寧省高等教育學會.遼寧省高等教育學會2014年學術年會優秀論文二等獎摘要集[C].遼寧省高等教育學會,2016.

猜你喜歡
角色體驗公共體育普通高校
2018年—2020年部分普通高校(本科)在晉招生錄取統計表(不含2C)
普通高校音樂教育教學改革探析
創新情境構建體驗性語文新課堂
普通高校健美操教學改革探討
體驗式的英語課堂教學
論普通高校國防教育課程體系的構建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