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理工類高校創新人才培養模式探究

2019-09-03 03:25何凱琳
湖北函授大學學報 2019年9期
關鍵詞:創新人才創新教育人才培養

何凱琳

[摘要]在“雙一流”方案引領下,全國各層次理工類高校都致力于對自身的目標定位、人才培養模式進行優化與創新。培養創新人才是當今知識經濟時代對于理工類高校提出的必然要求,也是新時期高等教育發展的必然選擇。通過對理工類高校創新人才培養現狀與困境分析,提出理工類高校在當今智能時代對于創新人才培養模式的策略與路徑選擇,以期提升創新性高素質廣適性人才的培養質量,確保國家對科技人才需求戰略目標的實現。

[關鍵詞]理工類高校;創新人才;人才培養;人才培養模式變革;創新教育

[中圖分類號]G64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1-5918(2019)09-0012-03

doi:10.3969/j.issn.1671-5918.2019.09.006

[本刊網址]http://www.hbxb.net

創新型人才培養是當今對高等院校提出的新目標。加強創新人才培養是我國當代經濟社會發展對于高等教育所提出的根本要求,也是處于新時期高等教育發展的必然選擇“雙,一流”建設方案明確提出將培養拔尖創新人才作為具體任務之一。理工類高校學科特色明顯,科研條件相對較好,在創新人才培養的進程中具有顯著優勢。與文史類基礎學科相較而言,理工科最大的特點是其現實應用性較高,成果更能滿足社會和市場的需要。因此,理工類高校作為創新人才聚集的搖籃,應該不斷完善創新人才培養模式,革新創新人才培養模式路徑,提高創新人才的質量與水平。

一、創新人才培養模式改革的價值

(一)有效提升大學生質量

將創新人才培養貫穿育人工作全程,既是當今高等教育發展的必然選擇,也是提升畢業生質量的必經之路。一方面,創新人才培養需要改變舊觀念,優化課程體系,鼓勵交叉學科建設,最大化激發學生的創新思維,以此提高學生質量。同時,原有人才培養模式只注重理論傳授,缺乏實踐能力培養。開展創新人才培養工作,不僅能夠促進社會經濟持續穩定發展,也能夠有效提升高校學生質量。

(二)助推經濟穩步發展

黨的十九大報告中,對于創新的重要戰略地位已作出明確闡釋“創新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是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的戰略支撐”。創新型人才作為極富重要意義的人力資源,已經成為引領當代經濟發展的重要資本。與過去相比,舊有的人才培養模式已經無法追趕上當今高速發展社會對于新型人才的需求腳步,因此改革創新人才培養模式變得尤為必要和緊迫。.對于理工類高等院校乃至各類高等院校而言,在此時代背景下,都必須主動迎合人才市場需求,探索出創新人才培養的嶄新合理模式,培養出大批具有創新意識與專業技能的學子。

(三)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

《國務院辦公廳關于深化高等學校創新創業教育改革的實施意見》指出“深化高等學校創新創業教育改革,是國家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的重要舉措”。高等院校不僅是思想文化交流碰撞的神圣殿堂,同時也是科學技術更新換代的重要孵化基地,尤其對于理工類高校而言,更理所應當地成為創新型人才培養的主要平臺。理工科專業學生具有較大的創新發展潛力與前景,因此,大力推行創新教育工作展開,積極培養具有高水準的創新型人才,這一方面是積極響應國家相關政策,另一方面也為我國的創新創業教育工作增添嶄新動力。

二、理工類高校創新人才培養現狀與困境

人才培養是一項長期任務。近十年來,隨著高等院校招生規模迅速擴大,一些理工類高校以單一化的教學評估指標作為自身發展的標尺,忽視了對學生綜合素質的考察;在人才培養層次結構方面,部分理工類高校一味追求層次升格和研究生培養,忽略對本科生創新思維的啟發。雖然近些年,我國高等院校采用各類手段建立創新人才培養機制,不斷革新培養模式。但由于創新教育在我國興起的時間較短,依舊存在許多影響創新人才培養質與量的嚴重問題。

(一)培養觀念具有滯后性

自我國2010年《關于深化高等學校創新創業教育改革的實施意見》頒布至今,部分高等院校的創新教育工作與創新人才培養工作已獲得一定成績,得到社會的相應認可,但是其人才培養觀念仍存在滯后問題。從社會角度來看,當今社會還未認識到創新人才的巨大潛力,所給予的支持力度不足;從高校角度來看,雖然已經成立了創新創業學院,但其實質教育和人才培養功能無法有效彰顯;從學生角度來看,由于受到自身眼界、傳統認知和社會就業壓力等大環境影響,相當一部分學生畢業后更傾向于選擇尋找一份具有穩定性的工作。綜上所述,無論是從社會、學校還是學生個體角度來看,相對滯后的創新人才培養理念,在很大程度上制約著創新人才培養的質量與水平。

(二)創新教育體系不科學

我國的創新人才培養工作經近十年發展,在一定程度上已經達到不小規模,但許多棘手的問題仍舊存在。第一,創新教育課程體系不完整。目前眾多理工類高校中的創新課程多以通識或選修形式呈現,沒有形成完整的、具有科學性的體系與結構,導致教育教學效果無法達到預期水平。第二,目前已有的大部分創新教育教材體系欠缺邏輯性與系統性。一些理工類高校采用的創新教育教材內容缺乏一定的針對性和專業性。第三,創新教育管理體系相對閉塞。目前許多高校存在僅由某一部門承擔創新教育任務,沒有在多個部門之間建立行之有效的協作配合。

(三)師資隊伍水平有待提升

師資隊伍是實行創新教育的動力來源?,F如今,制約著理工類高校創新教育發展的一個重要原因,就是社會對創新人才的現實需求與創新教育師資隊伍水平較差的矛盾,其具體表現有三:一是缺乏實踐性。目前理工類高校從事創新教育的教師大多沒有創新經歷,缺乏一定的實踐指導能力。二是理論性過強。如今理工類高校的創新教學多偏向于理論知識的單向傳授,缺乏相應實例論證,從而導致其教學效果不佳。三是專業創新教師數量太少。雖然有不少理工類院校創辦了創新創業部門或學院,也培養了一定數量專業師資,但依舊無法與學生的學習需求匹配,從而致使創新人才培養進程放慢腳步。

(四)創新教育保障體系薄弱

與傳統人才培養相比,創新人才培養工作的時間長、比重大,因此在這個過程中亟需建立健全的保障體系。我國創新教育起始時間不長,難免出現以下幾個問題。第一,成果轉化機制不完善。部分理工類高校無法長時間支持學生優秀創新項目展開,導致創新成果無法實現實用價值,削減學生創新熱情,打擊學生信心。第二,許多理工類高校不具備建設專業性實踐平臺的現實條件。第三,國家為支持與鼓勵高校學生潛心進行創新創業,相繼出臺一系列優惠政策。但由于部分高校自身與客觀原因,眾多政策無法落實,缺乏相應的制度規范保障體系,致使諸多優惠政策成效漸微,滯緩創新人才培養進程。

三、理工類高校創新人才培養新路徑

(一)完善知識結構,建立科學的教管機制

對于高校而言,合理的專業設置能使學生獲得科學完善的知識結構。理工類高校應以創新人才培養為首要出發點,建立長效的教學管理機制。第一,以社會對人才需求為向導,定位特色專業設置和創新人才培養模式與目標。通過完善學生的知識體系,為社會培養出具備創新精神的高素質復合型人才。第二,將校內現有資源有效融合,重點突出理工類高校特色,培養有特色的專業型人才。第三,實行導師制對教學進行輔助工作,讓學生的學習從課堂延伸到課外,為學生成為創新人才提供必要的保障。

(二)豐富學科體系,培養多學科創新人才

隨著科學技術的快速發展,各門各類學科之間邊界愈發不明顯,相互影響與相互滲透程度日漸提高。將基礎學科作為理論根基,將技術學科作為應用手段,使自然科學與工程技術緊密銜接,這也是各理工類學科發展的內在要求。培養理工科專業學生時,不僅要符合學科與行業的發展需求,還需要突破學科界限,展開多學科聯合培養機制,大力支持在交叉學科領域內的學術創新成果。

(三)建立教學資源融合機制

教學資源是教育發展中最重要的資源之一。在理工類高校開展教學活動時,合理有效地整合教學資源,最大化實現教學資源使用率。第一,加強高校與各級政府的聯系,大力爭取政府給予資金投入支持。第二,當今處于信息化時代,校際可通過慕課、翻轉課堂等新形式進行資源共享。第三,在高校和企業之間搭建研發與實踐人才培養平臺。如此,高校人才培養工作能夠有效結合專業發展現狀,學生可從企業目前發展狀況加深專業認知,從而提升學生的創新意識。

(四)加大投入,建立個性化教學機制

個性化教學機制的建立與豐厚財力資源密不可分。首先,根據學生的專業能力與個人興趣進行合理分組,展開小班授課,顯著提升教學效果,激發學生積極性。并且小班授課能夠豐富教師與學生間交流互動與探討,從而激發學生自信心,培養學生團結協作能力。其次,豐富的資金投入有助于高校建設專業性、富有競爭力的教師隊伍,從側面推動學生的個性化發展與培養。最后,打造優勢學科。在擁有一流教研隊伍基礎上,建設具有鮮明特色的理工類優勢學科,結合創新教育與創新人才培養工作,進一步提高學生步入社會的綜合競爭力。

(五)改革教學方法,建立科教互補機制

教學與科研相分離是當今高等院校教學中普遍而顯著的問題。優質的教學資源無法讓學生親身親歷,這是對教學資源極大的浪費。首先,明確“科研服務教學”觀念,在教學活動中加入教師的科研方向與成果展示。第二,聘請高水平教授走進課堂,親自講授其閱歷與經驗,進一步激發學生的創新能力與興趣。最后,將“教學促科研”常態化。引導教師將教學中的問題作為科研探索方向,二者相互促進與補充,共同為培養創新人才發揮作用。

只有通過不斷革新與優化人才培養模式,才能有效提升高等教育質量,將高等教育成果有效轉化為社會生產資源。創新人才培養是一項長期的系統工程,需要通過多種方式與途徑努力提升創新創業教育的實效性。理工類高校應該結合自身專業學科特色與實際,不斷探索新方法、新模式、新思路,探索出符合當今智能時代創新人才培養模式的策略與路徑,以確保國家對科技人才需求戰略目標的實現。

參考文獻:

[1]曾明.高校應用型創新人才培養模式改革研究[J].成才之路,2018(26):1-2.

[2]許多,翟鳴宇,任毅,張巖.理工類高校大學生創業問題研究[J].科技創新導報,2012(32):227-228.

[3]高朝鮮.關于理工科高校創業教育的實踐與思考[J].教育與職業,2015(6):42-43.

[4]黨的十九大報告輔導讀本[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30,207.

[5]陳猛,敖永春.高校創新創業人才培養模式研究[J].高等職業教育探索,2018,17(4):18-22.

[6]張衛國.完善體制機制,探索創新型人才培養模式[J].中國高等教育,2011(22):21-22.

[7]芮國星.信息時代高校創業教育體系研究[M].西安:陜西師范大學出版社,2016:85.

[8]叢陽.創新人才培養機制,提供堅強素質支撐[J].中國電力教育,2013(9):48-49.

[9]吳樹暢.我國高校創新人才培養機制改革與創新探討[J].創新,2011,5(3):115-117.

[10]羅怡,甘貴生.基于協同創新理念的理工科高校人才培養機制思考[J].科技創新導報,2015,12(20):148-149.

[11]單長河.高校創新人才培養機制的改革與探索[J].中國成人教育,2015(17):43-45.

猜你喜歡
創新人才創新教育人才培養
小學數學創新教育開展研究
高校全員育人的三級管理體系新探
電子信息類大學生創新人才培養體系建設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