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國電子商務與快遞物流協同發展研究

2019-09-10 07:22段沛佑孫授卿
新財經 2019年24期
關鍵詞:電子商務

段沛佑 孫授卿

[摘 要]文章通過分析電子商務與快遞物流發展中面臨的基本情況與相關問題,和通過分析協同體系建設與推廣,最終研究建成了適應電商與物流業融合協同、電商業態不斷創新和物流網絡健全高效的生態化協同體系。

[關鍵詞]電子商務;快遞物流;綠色化理念

[中圖分類號]F713.36

1 我國電子商務與快遞行業發展的基本概況

電子商務是新型的經濟活動,是現代流通方式與信息技術的有機結合的產物。近年來,電子商務有效地推進了快遞物流業的發展,同時,快遞物流業網絡的普及有效地保障了電子商務的普及,電子商務與快遞物流不斷融合、相互依存。隨著電商行業的逐步完善,預計到2019年,我國電商交易規模值將超過30萬億元,科學促進電商與快遞物流的協同發展,是促進區域經濟結構調整和產業轉型升級的重要舉措。

2 我國電商與快遞行業協同發展面臨的主要問題

電子商務與快遞物流因為客戶需求的迭代變化而密切關聯、相伴而行、相輔相成,電子商務的迅猛發展將大大增加對于快遞物流服務業的需求,電商業務量的增長同步帶動了快遞業務量的增長,同時,作為電商支撐產業的快遞物流的發展水平將直接影響電子商務的客戶體驗。兩者之間存在以下主要問題。

2.1 市場主體問題

從供應鏈角度看,電商處于供應鏈的前端,平臺類電商在整個供應鏈上具有絕對的話語權,物流是電商銷售的最后一個環節,除了法人主體相對獨立,從業務角度看快遞物流是電商體系的構成部分,屬于電商的售后環節,服務水平的高低也影響電商的績效評價,隨著新零售帶來的變革,電商平臺自建物流體系,已經將傳統快遞物流企業排除在外,業務形態的單一,造成了快遞物流企業面對電商平臺時的話語權不足。

2.2 用戶需求問題

電子商務解決了商流、信息流、資金流的問題,通過電子商務,實現商品所有權的轉換,電商用戶的需求更多時是關注商品和價格。商品所有權還涉及地理位置的轉移,快遞物流實現了商品實物的空間位置轉移,電商的用戶需求是整體服務的需求,快遞物流的用戶需求是時效性、安全性等因素的需求,各個企業推出的準時達、當日達、次日達等服務就是用戶需求細分的重要表現。

2.3 數據共享問題

未來電商企業與快遞物流之間競爭是對互聯網用戶信息的爭奪,本質是對數據資源的占有,電商平臺和快遞物流在不同的維度向共同的用戶提供相關服務,而用戶增長數量達到極限后,互聯網紅利逐漸消退,盈利空間被進一步壓縮,數據資源的競爭將日趨激烈,彼此合作的不同業務需要進一步拓展延伸,因此,存在數據資源共享與保護的問題。

2.4 業務融合問題

電子商務和快遞物流服務跨界化的現象日益激烈。越來越多的電商企業開始自建物流體系,有效增強了用戶體驗、減少了整體成本、降低了不確定性,顯著提升了自身的綜合競爭力。同時快遞物流企業也開始了“戰略反擊”,快遞物流企業利用現有的客戶資源優勢、快遞配送網絡優勢向上游延伸自辦電商平臺,希望能實現向上的供應鏈整合,雙方出現了戰略的競合局面。

電子商務與快遞物流平衡發展是市場穩定的重要基礎,任何一方的發展滯后,都會造成電商快遞產業體系的整體失衡。

3 促進電商與快遞物流協同的主要措施

3.1 強化頂層設計,優化協同發展政策法規環境

3.1.1 創新協同發展模式

支持電商與物流兩業聯動、融合協同、創新發展,不斷創新協同管理模式,通過商業模式創新、資本兼并重組、產業聯合經營等方式,培育一批協同發展的標桿示范企業,通過市場優化配置資源實現“深化改革、創新發展、戰略協同、兩業聯動”的新局面。

3.1.2 深化行業制度改革

貫徹國家相關文件要求,創新行業監管方式,加強事中、事后監管,積極簡化快遞經營許可相關程序,實施網點備案管理的推廣,實現許可備案事項網上統一辦理,引導實現商品定價與快遞服務定價相分離,促進電商企業提供更多的增值服務。

3.1.3 健全協同管理模式

發揮協會的行業自律作用,鼓勵企業簽署自律承諾書,維護行業公平競爭,優化政府各個部門職能協同促進行業健康發展,引入仲裁管理機制,通過互聯網仲裁保護各主體權益公平,鼓勵數據賦能、數據共享,實現供應鏈體系的數據開放合作、互利共贏。

3.2 強化規劃前置,加快電商快遞物流基礎設施建設

3.2.1 加強頂層設計規劃引領

出臺行業協同發展意見,將電商作為區域經濟發展的重要生產要素和加速器,積極引進電商平臺企業,大力發展本地電商,支持社區電商、內容電商、跨境電商、微電商等新業態創新,科學引導快遞物流基礎設施、運力體系建設,鼓勵電商自建快遞物流體系,有機實現跨界融合。

3.2.2 加快物流基礎載體建設

推動電商快遞物流融合型標準化物流園區建設,積極引進電商、快遞物流企業區域總部、集散中心等企業主體落戶,鼓勵引導傳統物流園區改造建設電商快遞融合型物流園區,加強跨境電子商務快遞產業園區建設,將產業基礎設施用地納入城鄉規劃。

3.2.3 優化物流干線網絡建設

結合現有快遞通路及路徑分布特點,優化國內陸運干線運輸網絡,鼓勵利用中日韓海運郵路開展國際業務,統籌推進膠東國際機場空運物流基礎設施建設??茖W建設多式聯運轉運分撥中心,開展地鐵快遞試點工作。推進跨境電子商務綜試區建設,引導區縣建設區域物流中心和電商集散中心。

3.2.4 加強物流末端網絡建設

支持快遞末端集約化服務,開展統倉統配、聯收聯投,打通“最后一百米”和“最后一公里”。鼓勵電商園區、辦公樓宇、便利店、城鄉社區、機關和院校等單位積極為快遞企業進駐提供條件和便利。推進農村電商三級服務體系,統籌利用好“萬村千鄉”、交通郵政、供銷等渠道資源實現共同配送,科學優化農村快遞物流資源配置。

3.3 面向主體服務,優化電商物流業態創新融合協同

3.3.1 鼓勵電商協同物流實現融合創新協同發展

鼓勵電商企業在戰略規劃階段將快遞物流協同體系納入企業整體經營戰略,根據企業自身需求科學制定快遞物流戰略,圍繞企業全方位的市場需求,著力探索創新融合新模式,實現源頭融合、流程融合、結果融合,提升整體融合效率,有效減少試錯成本,推動產業的跨界融合與良性互動,從而降低行業整體成本。

3.3.2 推動社區電商與快遞物流的協同發展

積極推進城市社區的先發優勢,推進區域共同配送試點,建立前置倉、分布式配送點、倉配一體化、共享設施空間,構建高效率、低成本、廣覆蓋的城市物流配送網絡。鼓勵快遞物流企業建設嵌入式供應鏈協同配送模式,為電商企業提供倉儲、包裝、分銷、配送全流程服務,實現協同體系的集中化、網絡化和便利化。

3.3.3 推動農村電商與快遞物流的協同發展

通過發展“一站式”惠農服務體系實現“農批對接”“農超對接”和“農消對接”。提升農產品的產地直銷率,積極推廣訂單生產等農業生產新模式,保障農產品進城和工業品下鄉雙向暢通,通過建設農村物流公共體系降低農村物流的整體成本,引導鼓勵有條件的物流企業參與鄉村振興示范項目建設。

3.3.4 推動國際電子商務與快遞物流的協同發展

鼓勵快遞物流企業發展國際電商和國際物流業務,支持相關企業“走出去、站得住”建設國際化高標準的公共海外倉,通過建立全球化的跨境分撥配送和電商貿易運營服務體系。支持跨境電商綜合服務平臺建設,實現與港口、園區、航運公司等開展業務協同創新,推動國際電子商務發展和電商國際化水平,逐步形成完整的生態圈。

3.4 強化運營規范,帶動物流配送安全高效通行

3.4.1 推動配送車輛規范運營

推廣應用符合標準的快遞專用車輛,推動配送車輛標準化和廂式化,加強對快遞服務車輛駕駛人交通安全教育和管理,快遞物流企業應配備專職安全管理人員,規范快遞服務車輛運營管理??爝f物流企業應配備符合國家標準的機動車,相關標識應符合交通管理部門的要求。

3.4.2 便利城市快遞配送車輛通行

優化城市配送運輸通道網絡科學規劃和設置快遞配送等貨運車輛通行的標志標線,優先給予城市配送車輛通行便利。在社區、高校、醫院、學校等特殊需求區域合理規劃設置配送車輛臨時停車位,為快遞配送車輛提供便利服務。

3.5 強化創新引導,改進快遞物流配送組織管理

3.5.1 促進企業創新發展

鼓勵企業通過資源整合來發展共享物流,通過管理創新、技術創新、服務創新實現業務轉型,推廣智能終端等智慧化物流設備設施納入民生工程體系,加快社區、高等院校、商務樓宇、地鐵站周邊等末端節點智能化設備設施的布局。

3.5.2 大力發展共同配送

支持企業自發形成聯收聯投服務聯盟,提供共同倉儲、協同分揀、共線運輸、共同配送、網訂(柜)店(送)取等多樣化、個性化服務,支持發展城區網格化、郊區縣集約化配送模式,鼓勵發展多業態協同、資源互換融合的共同配送體系。鼓勵物流企業整合往返干線運輸實現班車化,支持農村開展支線集中化合作。

3.6 強化智能化標準化綠色化,提高整體協同水平

3.6.1 推動標準化體系在物流體系中的應用

加強快遞物流行業標準化建設,提高信息采集與傳遞的數字化應用,鼓勵使用標準電子運單。大力發展智能化倉儲,推廣使用標準化托盤,提升快遞物流裝備的標準化和自動化和信息化。鼓勵購買標準化車輛,支持發展社會化運力,建立數據驅動的標準化和共享化的物流運力體系。

3.6.2 推動智能化技術裝備的普及和應用

加強云計算、移動互聯、區塊鏈以及智能技術裝備在快遞物流領域的場景應用。鼓勵發展智能倉儲、智能運力、智能終端,形成線上線下融合的智能供應鏈發展模式。鼓勵行業間開展數據交換共享,建立數據風險評估體系。

3.6.3 促進資源集約,推廣綠色物流體系

鼓勵開展供應鏈綠色流程再造,引導推動建立綠色節能低碳運營管理流程和機制,推廣應用節能新技術新設備。鼓勵電子商務平臺開展綠色消費、包裝回收和循環利用。推動綠色運輸與配送,加快推廣使用新能源汽車,逐步提高新能源汽車使用比例,建立電商物流行業新能源車輛公共服務中心和服務網絡。

4 結論

通過電子商務與快遞物流的協同發展,能夠有效解決協同發展面臨的制度性障礙和突出矛盾,保障我國電商物流產業健康科學的發展。

參考文獻:

[1]段沛佑,馬曉寧,李建偉.我國物流企業的創新體系發展建設研究[J].中國市場,2012(10).

[2]李鳴濤.電商與快遞協同發展迎新機遇[J].時事報告,2018(3).

[3]武淑萍,于寶琴.電子商務與快遞物流協同發展路徑研究[J].管理評論,2016(7).

猜你喜歡
電子商務
2025年我國農村電子商務交易額達到2.8萬億元
《電子商務法》如何助力直銷
淺析中小企業電子商務服務外包
電子商務實踐能力的提升探析
電子商務
電子商務模式創新的相關研究
關于加快制定電子商務法的議案
跨境電子商務中的跨文化思考
基于AS仿真的電子商務交易系統研究
電子商務人的核心能力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