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淺談初中課堂教學中錯誤資源的有效利用

2019-09-10 03:24吳旭強
學習周報·教與學 2019年19期
關鍵詞:錯誤課堂教學老師

吳旭強

摘 要:課堂是學生出錯的地方,錯誤是伴隨著學生一起成長的。作為教師,要本著以人為本的教育觀,面對學生已出現的錯誤不斥責、挖苦學生,要更多地關注學生的情感體驗,讓學生在糾錯、改錯中感悟道理,領悟方法,發展思維,實現創新,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并從課堂教學出發,正確引導對錯誤的分析評價,從錯誤中領略成功,實現學生的全面發展。

關鍵詞:錯誤資源;有效利用

學習錯誤是來源于學習活動本身,直接反映學生學習情況的生成性教學資源。面對學生“創造”出來的寶貴資源,教師若能善于捕捉,靈活處理,以新的觀念、新的眼光,站在新的視角對其價值進行重新定位,對其進行新的探索和實踐。讓學生在糾錯、改錯中感悟道理,領悟方法,發展思維,實現創新,能把課堂教學引向深入,推至高潮。

一、課前預設錯誤

孔子說過:“人非圣賢,孰能無過?”學生對新知理解會遇到一些常見的、易犯的錯誤,盡管老師反復講解,多次強調,總有些學生不能徹底改正、往往一錯再錯,這些情況教師根據學生發生錯誤的規律,憑借教學經驗,可以預測學生學習某知識時可能發生哪些錯誤。

1.顯示錯誤

在課堂教學過程中,如果我們能故意制造一些美麗的錯誤并主動呈現錯誤,引導學生從自己的認識角度,憑借自己已掌握的數學知識找錯、知錯和改錯,甚至引發爭議。讓學生在錯誤中反思,在反思中探究,那么課堂就會展現出它真實、精彩的魅力,學生也因此興趣盎然。

2.誘導錯誤

教師也應善于恰當設置一些這樣的“陷阱”,甚至誘導學生“犯錯”,使其“上當”,當他們落入“陷阱”而還陶醉在“成功”的喜悅中時,指出他們的錯誤,并通過正誤辯析,讓他們從錯誤中猛醒過來,記取教訓,往往能收到“吃一塹長一智”的效果。由于高度的情感反差,伴隨著明顯的正誤對照,自然給學生留下深刻的印象。

3.故意錯誤

居里夫人上小學時,一次老師給同學們講:在一只裝滿水的杯子里放入一顆小石子水就會溢出來,但是放入一條金魚,水卻不會溢出來。放學后,居里夫人覺得老師的結論值得懷疑,就親自動手實驗,結果滿杯的水溢了出來。老師的一次故意“出錯”培養了居里夫人善于質疑的優秀學習品質!其實,學生獲取數學知識的過程實際上就是不斷探究的過程,通過教師的主動呈現錯誤,讓學生的心理泛起了漣波,引起了學生的好奇心,課堂上老師有意“出錯”能有效地調節教學氣氛,讓平淡無奇的課堂變得更具誘惑力。

二、課中巧用錯誤

在課堂教學中,學生隨時可能發生錯誤。對于這些錯誤資源,教師要判斷、篩選、提煉,并創設一個寬松和諧的的課堂氛圍,使師生之間、生生之間展開多向互動,在互動中糾正錯誤。

1.以聯系實際糾錯

知識來源于生活,有時學生產生的違背了生活常識的錯誤,他們全然不知錯了,要糾正這些錯誤,必須將學習與生活實際聯系起來,讓學生通過判斷結果的合理性來知道對錯。在“識錯”與“糾錯”過程中,巧妙地將師生的生活經驗融進課堂中來,加強學習與生活的聯系,激發學生主動糾錯的熱情,而且往往還會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2.以操作實踐質疑錯誤

老師從學生的生活經驗和已有的知識背景出發,給學生提供充分從事數學活動和交流的機會,促使學生在自主探究的過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知識技能、思想方法,同時獲得廣泛的學習經驗,實現“不同的人在各學科上得到不同的發展”。運用動手操作、作圖演示等具體直觀的形象,可以啟發學生的思維和判斷、辨析能力,只有讓學生自己親生經歷實踐過程,體驗探索經歷,新知識建構才是深刻而有意義的。

3.以假設反證驗證錯誤

中國成語中有一個“矛盾”的故事,“以子之矛,攻子之盾”來驗證一下他的宣傳是否可靠,于是這人當場弄得啞口無言。這種證法不是直接證法,而是反證法,許多問題用反證法證明比直接證法還容易些。在我們的課堂教學中,也會經常用到假設反證法質疑錯誤,尤其是解決問題時,在不知不覺中進行思考探究活動中所體現的這種思想方法。

三、課后反思錯誤

反思是指自己思維和學習、工作過程中的自我意識和自我監控,是一種主動“再認識”的過程。在新課程實施中,教師需要成為反思型教師,學生需要成為反思型學生。只有不斷反思,才會不斷地進步。我的做法是:

1.日記反思

平時我要求學生學生記錄個人學習錯誤的方法,養成錯誤日記的習慣。通過日記,學生在糾錯的同時也對自己的錯誤有了一個更為深刻的反思過程,總結自己的學習方法、學習態度等方面的問題,正確的評價了自己。通過這種形式,對自己的錯誤認識更加透徹,加深印象,有效實現了防錯的目的,提高了學生獨立學習的能力。對于學生的學習錯誤,除了在課堂上及時地進行反饋外,還要經常引導學生反思、回顧。讓學生自己在反思中對錯誤進行分析和改正,印象會更深刻。

2.文本反思

《新課程標準》中明確指出:“通過學習,應使學生在提出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以及交流和反思等方面獲得發展?!狈此际菍λ贸龅慕Y論進一步鍛煉和升華,是創造學習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在學生反思、老師反思中難免還會留下一些遺憾,學生還可以從文本中吸取很多反思營養,在文本中去尋找其中一些的錯題,通過對錯題進行找錯、議錯、糾錯使同學反思產生錯誤的原因,知道改正的方法。這樣可以進一步深化學生對所學知識建立的表象,以達到對知識的理解、掌握及應用,實現從感性知識到理性知識的升化。

總之,在教學中學生出錯是正常的。教學追求真實自然,要敢于“暴露”意料之外的情況,課堂再現的應該是師生“原汁原味”的生活情景。課堂上要不怕學生出錯誤,學生的錯誤也是教學資源,處理得好,課堂會因差錯而精彩!

參考文獻:

[1]王小潔.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錯誤資源”的運用[J].西部素質教育,2019,5(14):247.

[2]王圓圓.錯誤資源在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的有效利用[J].西部素質教育,2019,5(14):251.

★ 本文為2019年平涼市教育科學規劃課題《農村初中教學中“錯誤資源”有效利用策略的實踐研究》系列成果。立項號[2019]PLG058

猜你喜歡
錯誤課堂教學老師
在錯誤中成長
簡約化初中化學課堂教學實踐探索
自然拼讀法在小學英語課堂教學中的有效融入
數學開放題在初中課堂教學的探索
老師,節日快樂!
老師的見面禮
六·一放假么
“怒”與“努”
“浮”字等
跨越式跳高課堂教學設計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