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學數學教學中提高學生計算能力的有效策略

2019-09-10 10:05李喜英
科學導報·學術 2019年15期
關鍵詞:計算能力有效策略小學數學

李喜英

摘 ?要:計算能力是學生學習數學的最基本的能力。數學的教學中卻少不了學生對“數”的概念的學習,先認識數字,再熟悉數字之間的計算,教師要將數字與計算這兩部分有機地結合在一起,數字是計算的基礎,計算是對數字的合理運用,學生獲得了“數”的概念,通過教師的引導,運用正確的方法對其進行組成與分解,這個操作的過程同時也是鍛煉學生數學思維,培養學生數學能力的過程。教師要時刻關注學生的學動態,使學生在計算的實際操作過程中將動作、語言、思維幾部分密切結合起來。思維的力量大于知識,真正理解算法與算理比能夠掌握計算方法更加重要。

關鍵詞:小學數學;計算能力;有效策略;課堂訓練;心酸鍛煉;檢驗意識

新課程改革的推動,使得對于學生計算能力的培養更加重視,這也是小學數學教學培養的主要目的之一。我們始終在強調計算教學要有更多的趣味性,改進教學方法。同時,教師要明確自己的課堂地位,教師只是課堂的引導者與檢驗者,所以不能再依賴以往的填鴨式方法讓學生完全服從教師地思路,要盡可能地將最大限度的課堂自由還給學生,在學生踏入一種不太正確的運算途徑時,要及時糾正,不能一味地任由學生去出錯。本文筆者結合自身多年的教學經驗,對小學數學教學中提高學生計算能力的有效策略進行了一番探討,希望能對廣大學生的數學計算起到一定的幫助作用。

一、重視課堂計算訓練

課堂練習是小學數學課堂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教師要精心設計課堂的計算訓練,既要有趣,又要有效。小學生整處在一個活潑好動、自制力較差的階段,同時也是待發掘的潛力最大的時期,學生在明確教學進度的同時要制定更行之有效的練習方法。課堂訓練在教學過程中占有不可取代的地位,課堂練習既是對創新意識的培訓,也有助于鍛煉學生思維的全面性與整體性。然而,學生的計算水平不同,教師也要根據實際情況有針對性地制定訓練目標,以達到教學效果。

例如,在教授“1~5以內的加減法”與“6~10以內的加減法”時,這兩節內容是最基本的計算,在講解這一部分時,我選擇借助計數棒來輔助教學。通過計數棒的減少與增加 可以間接性地更加明確的展示出計算過程,學生這樣理解起來更加直觀與方便。在教師的講解部分結束之后,我將學生分成幾個小組,讓他們用我所講述的方法對一些習題進行計算,五分鐘討論時間后,每小組派代表來挑戰,最后計算快且準確率高的小組獲勝,優勝組可以獲得一個小獎勵。這樣可以有效地激勵學生的興趣,利用小學生的好勝心理來提高他們對課堂內容的關注。

二、鍛煉學生心算估算

很多教師明確心算與估算的重要性,但還是對學生的筆算更加看重,導致學生也有一種只需要掌握筆算就可以的意識。這無形之間加大了計算的難度,哲學中講到,存在即合理,數學課程標準中,明確強調:應重視口算,加強估算。首先,教師要加強對心算、口算、估算的重視,估算與心算并不是作用不大的可有可無的計算方法,它們在一定程度上會簡化計算過程與問題的解決。在實際生活的應用中,估算比筆算的精準數據更加重要。在教材中,對于估算意識的培養是逐步的,連貫的。教師同時也要重視學生除筆算之外其他計算方法能力的培養,間接地拓展學生各方面的能力,提升學生的綜合素質與學科素養。

例如,在二年級下冊的教材中,有估算相關內容的教學,很多教師將這部分內容省略甚至是跳過,這是一種并不正確的行為。在二年級上冊100以內的加減法的進行中,已經出現過估算的簡單概念,而隨著我們所接觸的數據更加復雜,我們對于估算的需要更加迫切。估算的最明確的體現就是在統計中,教師可以給出學生一組數據,引入一個實際的統計問題,比如:小明第一周收集了191個礦泉水瓶,第二周收集了219個水瓶,那他這兩周一共大約收集了多少個呢?“大約”的出現,就是一個估算的信號,學生可以將191近似為190,219近似為220,這樣就可以得出大約有210個水瓶。

三、培養學生檢驗意識

在平時的教學過程中,教師很容易發現,大多數學生對于課后作業自我的檢驗意識薄弱,很多時候都是學生做作業,家長檢查或者學生寫作業,教師進行批改。這是一種有效的方法,但這種模式下,會弱化學生的自檢意識,使學生認為自己的使命只是做完習題就可以。同時,家長與教師的時間也很寶貴,檢查作業會占有家長工作與教師備課的時間。很多家長對于這種方式也持不認同的意見。所以,培養學生的檢驗意識是迫在眉睫的任務,學生通過“練習——檢驗——改進”的模式,可以逐漸掌握學習的主動性,培養主觀能動性與自我糾正意識。檢驗意識的形成,不止是在數學的學習過程中實用,對學生未來的發展也有著更加深遠的影響。

例如,教師在講解應用題時,一定要規范解題步驟。學生在做題時,嚴格按照解題步驟操作,思路的指引性使得學生在解題的同時也在自檢,同時,清晰的思路也方便教師的糾錯。在平時的練習中,我通常要求學生將自己的草稿另附一張紙,要按照題號寫清楚運算過程,學生在計算結束后要將結果反帶回去,檢驗的過程也要得到體現,如果檢驗發現結果與條件不符,可以通過草稿紙上的計算過程判斷自己的錯誤所在之處。學生只有知道自己錯在哪里,才能夠對問題進行改正。教師要引導學生,不能畏懼錯誤,要學會在錯誤之中發現問題。檢驗意識的培養幫助學生提高了準確率,減少了一些不必要的低級錯誤的發生,提高了學習效率,為后續學習打好基礎。

總而言之,小學數學是一個較為基礎性的學科,教師要學會利用學科優點,從小學開始培養學生的學科思維,重視學生思維能力的培養。思維的發展,可以影響計算能力的提高。教師要注重學生學習習慣與計算習慣的培養,遇到數字時要沉著、冷靜,首先判斷應該采用哪種計算方法,不要盲目解題。學生的計算能力是一種非常實用的能力,在生活中,小到去超市采購,達到航天事業的一些數據分析,都離不開計算能力。小學生的思維大都天馬行空,每一個人都有著大大小小的夢想,這些夢想的實現都離不開數學的應用。小學計算的教學過程,是學生與自己夢想接軌的第一步,培養學生思維的靈活性與敏感性,從而開闊思路,培養學生的思維拓展能力。

參考文獻

[1] ?藍藝明.基于核心素養的小學數學計算教學研究[J].廣州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16,16(06)

[2] ?趙春玲.淺析小學數學教學對學生計算能力的培養策略[J].科技創新導報,2015,12

猜你喜歡
計算能力有效策略小學數學
淺談如何提高小學生的計算能力
厘清算理,提高學生計算能力
提升學生計算能力的研究
中學生化學計算能力的進階式培養策略
淺析初中地理課堂合作小組創建的有效策略
小學語文教學激發文本閱讀興趣的有效策略
構建職校高效語文課堂的有效策略
有效開展幼兒游戲課程教學的策略探究
農村學校數學生活化教學探析
培養學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