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微信公眾平臺在高職院校教育教學中的運用策略

2019-09-10 06:20黎瀟
速讀·中旬 2019年12期
關鍵詞:公眾平臺教育教學微信

黎瀟

摘 ?要:隨著4G技術的普及,傳媒技術飛速發展,出現了諸如微信、微博、視頻直播平臺等新媒體,使得人們的媒體接觸和社交習慣也隨之改變。本文通過分析研究微信公眾平臺以及高職院校教育教學特點和存在問題,探索微信公眾號在高職院校教育教學中的應用模式,提出有效的運用策略。

關鍵詞:微信;公眾平臺;高職院校;教育教學;策略

微信公眾平臺是騰訊公司在微信的基礎上新增的功能模塊,通過這一平臺,個人和組織等都可以打造一個微信的公眾號,并實現和特定群體的文字、圖片、語音的全方位溝通、互動。微信公眾平臺的開通,實現了信息一對多的傳播,而且互動性更強,是快速傳遞校園信息的又一新方式。

隨著5G時代的到來,現在的人們越來越離不開對網絡的依賴,智能手機成為新媒體信息傳播的最佳載具,校園微信公眾平臺被越來越多的學生群體使用,根據騰訊旗下的企鵝智酷公布的《2017微信用戶&生態研究報告》截止到2016年12月微信全球共計8.89億月活用戶,而新興的公眾號平臺擁有1000萬個,其中高校學生占用戶總量的60%以上,是最大的使用群體。對高職院校而言,如何運用好微信公眾平臺為學校教育教學服務,是高職院校一個現實問題。

一、微信公眾平臺在高職院校教育教學運用中的優勢

(一)微信公眾平臺的網絡性和交互性

微信公眾平臺具有網絡性和交互性這兩個新媒體所特有的特征,具體到教育教學應用,網絡性使微信公眾平臺可以突破時間和場地限制公平、平均的給予學生等量的信息,學生的學習自主性得到凸顯。交互性保證了教師與學生可以實現即時的通信,有利于教學信息的及時反饋,提高教育教學的精準度。

(二)微信公眾平臺信息的多樣性和碎片化

通過微信公眾平臺,老師和學生不僅僅可以實現即時通信,教師還利用微信公眾平臺將文本、音頻、視頻等多種媒體的材料群發給學生,也可以通過特定的操作將特定的信息發送給指定的學生。教師發送的信息是呈現碎片化的,不再以一節課的知識量作為單位,而是以一個知識點為單位,甚至可以只討論知識點的某個部分。碎片化的信息教育更適合當今社會碎片化的生產生活節奏,使學生更容易吸收知識,更適宜未來社會的要求。

(三)微信公眾平臺的移動性

微信公眾平臺突破了舊的教室課堂局限,將教育穿插于整個生活過程,在空間上,學生可以在車上、宿舍甚至路上都可以接受信息,客觀上達到了對時間的有效利用,學生可以利用這種碎片化的時間,在地鐵、汽車、車站、機場或某一個特定等待的場合隨時學習,因此理論上學習將無處不在、無時不有,不再受到教室和教師的束縛。

(四)有利于教師自身素質的提高

當今社會是碎片化、網絡化的社會,對合格高校畢業生的要求也隨之有所改變,尤其強調學生必須具備一定程度的網絡適應力、網絡學習力和網絡社交媒體的運用能力。作為高職院校,應以培養學生的技術技能水平為首要考慮,因此在運用微信公眾平臺開展教育教學時,必然要求教師要掌握相關的技術技能,客觀上推進了教師隊伍整體網絡水平和自身素質的提高。

二、微信公眾平臺在高職院校教育教學運用中存在的問題

(一)硬件建設問題

要想運用微信公眾平臺開展教育教學探索,必然要求與之相適應的校園網和智能手機作為硬件基礎,學校要能提供穩定良好的校園無線網支持,學生使用智能手機的比例要達到一定限度,是運用微信公眾平臺開展教育教學的基礎,但是目前部分高職尤其的民辦高職因為投入原因,硬件建設較為滯后。

(二)微信公眾平臺本身固有缺陷

微信公眾平臺本質上是一種普適的大眾傳播平臺,并非專為高校教育教學而設計,其固有缺陷影響教育教學的運用效果。如在微信公眾平臺發布的文章、圖片不允許修改,只能刪除;每天發布的文章信息存在數量限制;多媒體群發功能有時間和數量限制等。

(三)對微信公眾平臺在教育教學中的定位問題

微信公眾平臺本身固有的問題決定了它不可能是正式課堂的代替品,而只能是教育教學的某種輔助手段。其碎片化的特征雖然優勢明顯,但是無法有效建立牢固的知識結構的問題也是相當突出。

(四)部分教師素質無法滿足微信公眾平臺教育教學要求

微信公眾平臺支持教學信息以文本、圖片、語音、視頻等多種格式發布和傳播,但絕不等于直接拿現有教材直接轉換發布,要求教師有非常強的多媒體信息獲取和整合能力,否則教學效果會大打折扣。

三、微信公眾平臺在高職院校教育教學中的運用策略

(一)高職院校根據信息化校園建設要求打造高速高效的智慧校園,為微信公眾平臺等新媒體在教育教學上的廣泛應用提供堅實的硬件保障。

(二)在正確把握微信公眾平臺固有缺陷的情況下,充分發揮微信公眾平臺碎片化、移動化和多媒體優勢,避免發布較長的文章和視頻,嚴格審核上傳內容

(三)準確把握微信公眾平臺在教育教學中的位置

要始終保證課堂教學在高職院校教育教學中的主體地位,將微信公眾平臺視為課堂教學之外的一個重要補充或課堂教學在時間和空間上的延伸。在教學內容上避免安排系統性的理論,以碎片化的基礎知識和拓展為主。

(四)高職院校要制定支持鼓勵運用微信公眾平臺開展教育教學探索的方案和措施

組織相關部門開展調研和布置,鼓勵教師在不影響正常工作的情況下,主動學習微信公眾平臺操作和多媒體信息制作,豐富教學內容,提高教學質量。

四、小結

現在微信公眾平臺在教育教學中的應用處于起步階段,高職院校應加強網絡硬件建設,教師應熟悉網絡新媒體在教育教學中的操作,提高信息獲取和整合能力,明確微信公眾平臺的地位和左右,提升教學水平,提高教學效果。

參考文獻

[1]楊立淮,徐百成.“微博”網絡生態下的高校網絡思想政治教育[J].中國青年研究,2011(11).

[2]白浩,郝晶晶.微信公眾平臺在高校教育領域中的應用研究[J].中國教育信息化,2013(04).

猜你喜歡
公眾平臺教育教學微信
微信
微信公眾平臺在醫院圖書館的應用現狀調查
論將中醫學納入大學教育教學領域中的重要性
基于微信公眾平臺的應用系統開發模式研究
醫學院校臨床藥學教育教學改革的思考
關于開展計算機信息技術教育教學的研究與實踐
提升高校官方微信公眾平臺傳播效果的幾點思考
從校園里走出來的微信公眾平臺
微信
微信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