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育人需要方法

2019-09-10 07:22許倩
教育界·A 2019年1期
關鍵詞:育人筆者德育

許倩

【摘要】作為班主任,要想使德育的教學效率得到最大化的發揮,需要根據學生的性格特點、家庭背景找到相應的方法,讓學生從心底里接受教師的教育,受用一生。這樣,無論時間多久,跟學生們相處的點點滴滴都會成為彼此最美好的回憶。本文根據筆者帶班的親身經歷總結出了育人的有效方法,那就是:保持交集,與時俱進。希望以此能帶給各位班主任有益的啟示,幫助其做好學生的管理和培養工作。

【關鍵詞】德育效率;方法

在班主任生涯的開始,筆者有幸遇見的是一群表面有刺但是內心柔軟的學生。八班的學生大部分性格活潑開朗、親切友好。但是在學習上也是隨遇而安,讓人很是苦惱。筆者是個急性子,當遇到這群溫水里的“青蛙”,可想而知心里有多焦慮。這使本來積極開朗、陽光樂觀的筆者開始變得長吁短嘆。特別是剛開學一個月,筆者所帶的班級就被學工處扣了兩次分,成功成為全校常規分墊底的班級。但是德育主任、年級組長沒有責備,反倒是安慰筆者:作為新班主任,犯錯很正常,這樣以后才會更加注意。有了他們的理解,筆者開始調整心態,明確班級的整體狀態,了解每個學生的特點,采取有針對性的方法去教育學生。

一、班級里的故事

班里有一些特別調皮的學生,筆者經常教導他們要培養良好的行為習慣。壞習慣不是一日養成的,所以也不能妄想三言兩語就能讓其轉變,只能做到一方面持之以恒,另一方面智慧育人。因此,筆者覺得班主任得有耐心、沉得住氣。于是筆者決定時時提醒,常常引導。所以,作為班主任要調整心態,堅持就是勝利。

例如,我們班的小Z是一個個頭不高、白白嫩嫩男生,每位教師第一次見到他都會對筆者說:“你們班小Z長得真可愛啊?!钡狭藥坠澱n后,教師就會向筆者“投訴”:“小Z總是擾亂課堂紀律”。確實,小Z在課堂上很活躍,但總是管不住自己,喜歡插嘴,而且不分場合。為了提高小Z的自我約束能力,筆者給他提供了兩個辦法:一個是讓他在自己的課桌上貼一張小紙條,上面寫著“中學生要學會自己管自己”;另一個辦法是讓他請同桌監督自己,如果他在課堂上有隨意行為,同桌可以在不影響課堂教學活動正常進行的情況下對小Z進行提醒。小Z說兩個辦法他都要用,這說明他下定決心要改掉自己的毛病。慢慢地,小Z變得自律了,學習也有了很大的進步。

當然,并不是每個調皮的學生都像小Z這樣容易改變,班里還有個小D,這才是真正讓筆者頭疼的小家伙。從開學那天起,筆者就注意到他了。他家很近,可是下午他卻遲到了。筆者罰他打掃衛生,他卻一臉的不以為意。筆者決定好好地“關注”他。后面軍訓時,筆者一直偷偷觀察著,然而卻對他有了改觀。他的認真讓筆者動容,別的學生站軍姿久了就開始偷懶,只有他從來沒放松過,手上的青筋都露了出來。

筆者相信,這個學生只是沒有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認真執著的小孩絕對不是壞小孩。開學之后,他身上的問題更多地暴露出來了:性格乖張、行為叛逆、無視常規、很喜歡跟教師抬杠,像個一點就著的炸彈。他的身上充斥著對教師的不信任,一開始他就將自己放在了教師的對立面上。在與他的幾次“交鋒”中,筆者明顯感到,這位學生的背后一定有故事。而且,筆者從別的學生口中了解到了他經常去看望初中班主任,筆者于是找到了突破口。

筆者通過大學同學找到了他的初中班主任胡老師,從她那里筆者了解到,這個學生在未記事起就父母離異,跟著奶奶長大,親情的缺失導致他對感情很淡薄,自我保護意識很強,很難信任別人。在初中班主任的關愛下他有了改觀,可是高中換了環境他又自我保護了起來。胡老師希望筆者能多關心他,用愛感化他,并答應幫助筆者來打開他的心結。此后,筆者一直對他有點“偏心”,他身體弱,筆者便常叮囑他要注意天氣,并會經常表揚他的一些看似無意的好的行為。當他的數學和物理考了高分,筆者會買甜點給他慶祝。他漸漸跟筆者親密起來,臉上的表情也開始豐富起來,甚至會在QQ上跟筆者說悄悄話。

二、保持交集,與時俱進

跟學生在一起的時候,筆者要和他們斗智斗勇,互相“暗算”……但是,他們的天真爛漫也無時無刻不在提醒著筆者,自己老了!筆者聽不懂他們說的一些話題,特別是他們崇拜的偶像、愛玩的游戲等等。幸好,筆者只比學生大了七八歲,筆者樂于接受新鮮事物,因此,筆者和學生之間漸漸打成了一片。而且,筆者越來越能體會到這部分交集的重要性。

有一次在高一(6)班上課,講到天體時,筆者提到了星云。下面一個學生插嘴說:“我來自M78星云!”筆者調侃了他一句:“原來你是奧特曼??!”下面的學生哄堂大笑,他不好意思地說:“老師你連這個都知道???太潮了?!币驗楣P者的“知識豐富”,于是很容易和學生相處,組長戲稱筆者是年級組在學生中的“臥底”,因為筆者經常會被告知一些學生中的內幕。

轉變雖然慢慢地進行,但是奇跡也在悄悄地發生。根據學生的性格給予其引導,幫助他們轉變給筆者帶來了許多啟示:

1.愛心,是轉化的動力

只有擁有一顆充滿愛的心,才能真正走進學生的心靈,讓其愿意對敞開心扉、接受教育,才能使轉化真正開始。用愛感動學生的心靈,才能使德育有意義、有價值。

2.了解,是轉化的條件

首先要做的是通過多元化的渠道了解學生,加強家校聯系,及時發現被情緒困擾的學生,側面了解其成因。然后思考該通過何種途徑和教育方式去與學生溝通,走進他們的心靈,融和師生關系,讓其感受到集體的溫暖。最后選擇合適的方式,使學生在一種平和的心理狀態下敞開心扉,與教師進行思想交流,進行寓理于情的教育。

在與學生互動的過程中,筆者學到了很多。沒有愛就沒有包容,沒有耐心就談不上改變。學生的教育需要教師長時間的關注,需要適合的方法,需要多一份愛和包容。相信付出之后,一定會有收獲,筆者收獲的正是“修枝整葉”后的喜悅,這種喜悅就是一種幸福。

【參考文獻】

朱小蔓.情感德育論[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

猜你喜歡
育人筆者德育
育人鑄魂守初心 賡續前行譜新篇
家校社協同育人 共贏美好未來
老師,別走……
換位思考,教育更精彩
微型演講:一種德育的新形式
德育無痕 滲透有方——小學語文教學的德育滲透方法探析
普通高中文化育人的思考與實踐
老師,你為什么不表揚我
悅人亦育人 冬季里的音樂綻放
德育測評:質性與量化的平衡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