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淺談初中語文教學中傳統文化教育的滲透

2019-09-10 08:55張輝
學業 2019年9期
關鍵詞:傳統文化教育滲透語文教學

張輝

摘要:隨著社會的發展,教育體制的不斷改革,傳統文化教育在我國呈現出猛烈的回歸趨勢,而傳統文化教育在整個教育體制中體現最明顯的就是初中的語文教學中。語文作為一門基礎性學科,一直是主科中的重中之重,它對于學生綜合素養的培養有著重要作用,要想傳統文化在初中語文教學中滲透的更加明顯,除了教材外,對學生影響最大的就是教師的傳統文化素養。本文則是就初中語文教學中傳統文化教育的滲透為議題展開論述。

關鍵詞:語文教學;傳統文化教育;滲透

引言:我國的優秀傳統文化源遠流長,中華民族上下五千年的文化是需要不斷傳承的,學生作為新一代的傳統文化的傳承者,一直受到社會各界人士的關注,教師作為學生的直接引路人,其責任不言而喻。

一、初中語文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一)教師自身對傳統文化了解程度不夠,制定不出完善的教學計劃

隨著傳統文化的回歸,初中語文教學過程中傳統文化知識所占的比重也越來越大,這也就意味著教師在課上的講解過程越來越重要,如果講的不夠詳細,或者沒有用對講解方法,將會直接影響學生的聽課效率,而且教師有時一旦對一些傳統文化知識理解的不夠透徹或者見解不夠獨到,也會影響學生對知識的理解?;旧显诙鄶登闆r下,教師在傳統文化知識的講解中,都是按照書本內容依樣畫葫蘆,在此基礎上進行一定知識量的拓展,學生感到枯燥、乏味是情有可原的,長期發展下去自然會影響他們的學習熱情,學習的積極性也會直線下降,這也是有時語文課上睡倒一片的其中一個原因。有時教師還無法認識到此問題,導致問題越來越嚴重,尤其是單一灌輸式的教學模式完全讓學生失去了學習的興趣,久而久之,師生之間的交流也會越來越少,會導致教師對于學生對知識的掌握程度也了解的不夠,因此,教師一定要提升自身的知識儲備量,將傳統文化的魅力傳達給每一個學生。

(二)教學方式過于單一,創新度不夠

現階段的語文課堂上,教師都是通過一些課文或者參考教材里的資料讓學生了解傳統文化知識,并沒有用更加直觀的形式讓學生了解傳統文化的內涵,而且多數的實際教學中,對于傳統文化的滲透都還停留在起步階段,有些學校甚至還只是停留在口號中,實際運用的非常少,這樣不僅學生重視不起來,就連教師也不會引起重視,所以只有突破當前的現狀,讓師生都真正的重視起來,這樣才會更加吸引他們的眼球,將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充分調動起來,從語文的學習中了解傳統文化知識的深刻內涵,一步步的主動參與到課堂活動中去,從根本上提升課堂效率,教師的教學質量自然也會有所提升。

二、初中生學習傳統文化的現狀分析

隨著文化的多元化發展,外來文化對于初中生的思想沖擊還是比較大的,加上現代科學技術水平的提升,他們對于計算機的迷戀程度在直線上升。相比而言,對于語文課上的文言文學習自然會覺得無趣,學習熱情也在一步步的減退,基本上傳統文化知識在初中語文課本中的滲透多體現在文言文的學習上,還有一些古詩文,很多初中生認為在枯燥之余,還會覺得學習起來有一定的難度,畢竟學生在日常生活中對古文的接觸較少,而且古文的用法和現代文還是有較大出入的,在這種背景下,教材中滲入的傳統文化在普及起來還是相當有難度的。還有一方面,就是初中階段的課程類別還是挺多的,加上學生面臨升入重點高中的關鍵節點,他們的學習壓力還是挺大的,相信這也是他們不愿意花費大量時間在語文學習上的一個主要原因,所以,他們對于傳統文化的學習還只是停留在表面階段,沒有進行深入的挖掘,學習的廣度也不夠,最直接的體現就是學生的寫作水平沒有明顯的提升。

三、初中語文教學中傳統文化教育的滲透策略

(一)教師發揮引導作用,提高學生對傳統文化的認知度

學生是課堂的主體,教師在課堂中起到一定的引導作用,作為一名初中語文教師,自身一定具備足夠的知識儲備量,否則在教學過程中是很難扮演好引路人這個重要角色的。為了能夠更好地帶領學生去探索更多的新知識領域,教師一定要具備較高的文學素養以及文字功底,只有這樣,才可以隨時隨地為學生解答疑惑,將傳統文化知識更巧妙的滲透在教學中。教師既要做好一個正面的榜樣,同時也是學生眼中最為崇拜的一個人,當學生在遇到困難時,教師總能夠第一時間出來為他們提供支持與幫助。例如在學習《陋室銘》這篇古文時,教師除了為學生講解文章的大意之外,還要將作者想要表達的價值觀傳達給學生,這樣一來,學生對于作者的寫作和生活背景都會有一個更加深入的了解,所以教師前期一定要做好充足的備課,搜集好資料,幫助學生更好的理清文章脈絡,在教師的全面協助之下,對傳統文化有個更加深層次的認識。

(二)拓寬知識面,讓學生更全面的了解傳統文化

語文說到底就是一種語言教學,所以閱讀一直是語文教學中教師提倡的一個關鍵點,學生通過閱讀不僅可以增長知識面,還可以拓寬自己的視野,文化品位及綜合素養都會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側面來講,閱讀量的多少也能直接影響學生的語文水平。因此,要想提高學生對傳統文化知識的了解程度,也可以從加大學生的閱讀量開始,除了平時的周末外,教師可以在寒暑假時多向學生布置一些閱讀任務,閱讀范圍可以由教師指定,比如教師可以要求學生讀一些古文版的四大名著,來提升學生對傳統文化知識的認知度,閱讀完成后要做好讀書筆記工作,相信只要堅持下去,學生在不久的將來一定可以察覺出自己閱讀能力的進步。

(三)尋找合適的方法,提升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每位教師的教學方法都是不同的,比較之余沒有好與壞,只有適不適合學生,好的教學方法不僅可以提高課堂效率,還能提高教學質量,所以教師一定要積極尋求一些最適合學生學習的方法,有效的將傳統文化滲入其中,繼而讓學生對傳統文化知識產生一定的興趣,那么學習的積極性自然有所提高。教師應該為學生營造一個良好的傳統文化學習氛圍,利用適合的方法將傳統文化的教學情境再現出來,讓學生有更強的代入感,學習起來也會更加容易。只有這樣,我國優秀的傳統文化才能夠繼續發揚光大。

四、總結

綜上所述,要在初中語文教學中滲透傳統文化教育是不容易的,一定要用對方法和手段,并且要結合當代初中生的實際需求,從根本上提升他們的學習興趣,加強學生對傳統文化知識的深層認識,教師自身做好引導工作,相信不久的將來,一定會有所成效,這對于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的傳承也是有較大推動意義的。

參考文獻:

[1]趙強國 . 探究如何在初中語文教學中滲透傳統文化教育 [J]. 科學 咨詢(教育科研),2018(3).

[2]權麗. 傳統文化教育在初中語文中的滲透研究 [J]. 學周刊,2017(8).

[3]袁靜 . 初中語文課堂滲透傳統文化教育 [J]. 亞太教育,2016(26).

[4]尤煒 . 傳統文化教育中的“似”與“是”[J]. 人民教育,2016(22).

猜你喜歡
傳統文化教育滲透語文教學
關于高中語文古詩詞教學中融入傳統文化教育的探討
試分析提高高中歷史教學中傳統文化史教育的必要性
淺談小學傳統文化教育存在的問題及對策
關于高中語文古詩文教學中的傳統文化教育研究
淺談語文課堂的情感教育滲透
低年級學生課前預習能力的培養
主問題設計需“對癥下藥”
讓語文教學更接地氣
核心素養下的語文教學
在印度佛教大會感受日本“滲透”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