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學數學分析問題能力研究策略

2019-09-10 22:22張啟艷
學業 2019年8期
關鍵詞:分析能力解決問題能力小學數學

張啟艷

摘要:良好的小學數學分析問題能力源于較好的理解能力、較好的數學基礎和解題思維能力。這篇文章闡明了小學數學分析問題能力的幾個重要要素。并且根據這幾個重要要素,研究了小學數學分析問題能力的培養方法。其中老師肩負著重任,不僅要重視學生對基礎知識的吸收和掌握,還要著重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和解題思維能力。

關鍵詞:小學數學;分析能力;解決問題能力

小學生的分析能力不僅是解決數學問題的關鍵,還是他們必備的能力。所以小學數學教師要著重培養小學生的分析能力。數學學習就是在問題中不斷地發現、分析、解決的過程。因此只有努力培養學生分析問題能力,才能讓他們在數學學習中取得較快的進步。這篇文章就此進行研究,希望能夠給予老師們一些幫助和價值。

1 小學數學分析問題能力的重要要素

1.1 牢固的數學基礎

學生只有掌握一定的數學知識,才有能力對遇到的問題進行思考和分析?;A知識薄弱、數學觀念差都是學生審題、解題錯誤的原因。學習猶如建房子,只有打好地基才能建成高樓大廈。因此,學生只有掌握好基礎知識,解決問題和取得好成績才有可能。

1.2 數學閱題審題能力

做題過程中部分學生答題錯誤,有的可能是因為閱題馬虎,因此沒有正確理解題意。所以,老師在平常授課過程中,可以在這方面有意地對學生進行訓練和培養,從而提高學生的閱題審題能力。

1.3 數學解題思維

遇到難題時很多學生答題沒有方法,這主要因為沒有解題思路、缺乏擴散思維和解題思維。遇到問題不能做到舉一隅而三隅反,這因為平常受傳統的固定答題思路影響,不能夠靈活轉化。所以,在平常教課過程中,老師要教會學生靈活地用所學知識來解決多種相關問題。

2 分析能力培養策略

2.1 增加開放性題目的訓練

學生學習數學離不開思考問題與解決問題能力的培養,所以一定要增加開放性題目的訓練。學生如果想要快速而正確的解答數學題,首先要能夠先認真讀懂題,能夠正確地理解,然后擁有清晰的思路,運用學過的知識去解答。關于問題的開放性和對學生各方面數學能力的考查,老師一定要關注學生的思維方式。目前大部分試題進行了改革,在原有的常出題目上進行了變動,這就考察了學生對知識點的掌握程度,能不能靈活運用,做對題目,提高答題正確率。

2.2 注重學習方法培養

數學這門學科它與語文等學科不同,數學更加注重學習的方法。因此老師需要培養學生學習數學的方法,擁有做數學題的思路,培養學生邏輯思維,能夠幫助學生怎么樣去分析數學題,怎樣去答題,這樣就很容易找到做題思路。培養數學學習方法,可以讓學生通過課本知識反復練習,理解,強化自己對題的那種分析能力和對知識點更深的理解,從而提高自己數學能力。

2.3 引導學生在掌握新知識的同時回顧舊知

教會學生溫習學過的知識,而得到新的理解和心得。在學生做答題之前,通過回顧舊知識,來自題目進行解答。所以在課堂過程中,老師可以有意識的進行對舊知識的回顧,并再次強調重難點,講解解題方法和解題思路。這樣可以有利于培養學生的擴散性思維,從而提高學生的數學能力。

2.4 帶領學生走進數學知識形成之旅

學生只有真正認識到數學知識是如何形成的,才能夠對數學本身有更加深刻的理解和認識,從而有利于學生對數學知識的吸收。案例 小學數學人教版小學數學三年級下冊“小數的認識”,在這一課時授課過程中,可以讓學生觀察、思考、動手測量一系列活動,讓學生在活動中學會手眼口腦并用。首先讓學生一起做個小活動,通過圖片面包1.5元、體溫36.8度、蘋果3.45千克、身高1.49米等來讓學生對小數有初步的認識。然后再做測量物體活動,老師給學生提供一個長一米沒有刻度線的尺子和長10厘米的尺子。讓學生對數學課本長寬進行測量,且要求測量結果以米為單位。學生在測量過程中會發現一米沒有刻度線的尺子無法測量數學課本的長寬。然后他們會向老師提出問題,老師讓他們自己思考這個問題如何解決。從而進行提問環節,有學生提出可以用長10厘米的尺子把長一米沒有刻度線的尺子劃分成10份,然后數學課本的長度占一米尺子的十分之二,也就是2/10米。老師提示2÷10=0.2米的最終結果。通過完整的活動過程,讓學生知道小數的由來,讓學生對小數有更加深刻的理解和認識,有利于學生對基礎知識的掌握和吸收,為學生分析能力做個良好的鋪墊。

2.5 教會學生抓重點抓關鍵,提高閱題審題能力

由于小學生年齡小,對一些詞語、句子理解能力有限,所以在數學答題中經常會出現不理解題意而不會做題。這不僅要求小學生認真閱題,還要求教師在授課過程中有意進行培養和訓練。比如老師讀題過程中有意對某些關鍵詞進行解釋說明,并且教會學生抓關鍵詞來審題。讓學生學會對重點詞匯進行分析,進而鍛煉學生的閱題審題能力。

案例 小學數學人教版五年級下冊習題“長方體與正方體”。一個游泳池,長30米、寬15米、深1.5米,在游泳池內全部砌瓷磚,倘若瓷磚是邊長為4分米的正方形,那么至少需要多少塊瓷磚?讓學生在本題中找到關鍵詞,有學生會說:“長30米,寬15米”。有學生會說:“游泳池、池內全部砌瓷磚、至少”。還有同學會說:“邊長4分米正方形”。找出關鍵詞后,讓學生自己做題。然后老師進行講解分析,游泳池顯然是沒有蓋子的,在游泳池內全部砌瓷磚,所以只需要計算出游泳池的五部分的面積……由此可以看出,關鍵詞是學生答題的關鍵。讓學生學會找關鍵詞能夠有效提高學生閱題審題能力。

2.6 教會學生舉一隅而三隅反,訓練學生擴散思維

由于受傳統解題思維的影響,學生只會做一些常見的題型且只會用固定的套路答題,思考范圍小,不能夠運用多方面知識來解決問題,所以訓練學生擴散思維是提高學生數學解題能力的關鍵所在。這都需要老師在對數學題的講解時,運用多個方法講解答案,并梳理解題思路。在學生做題過程中,也可以要求學生使用多種方法答題。

結束語:

小學生如果擁有較好的分析問題能力,那么一定有助于數學成績的提升。所以在老師授課過程中要學會帶領學生走進數學知識形成之旅,讓學生對數學知識有更深刻的理解,從而有助于更好的吸收掌握數學知識。在講課過程中有意識教會學生抓關鍵抓重點詞匯,訓練學生閱題審題能力。解決問題方面,老師要教會學生靈活運用,注意知識遷移作用,從而提高學生的解題能力??傊蠋熞右龑?,有意識進行教學。

參考文獻:

[1]解秋鳳.關于新課改下如何在小學數學教學中進行素質教育的探討[J].教學研究,2012(7):23.

猜你喜歡
分析能力解決問題能力小學數學
培養小學生解決數學問題能力的策略和方法
轉換數量關系角色,提高解決問題能力
初中歷史課堂中情境教學法的運用
淺談學生在高中歷史學習中分析能力的提高
論初中數學教師對學生解題錯誤的分析能力
再識“千變魔女”
農村學校數學生活化教學探析
培養學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體驗式學習在數學教學中的應用研究
培養數學意識發展思維能力的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