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信息技術與小學數學的有效整合思考

2019-09-10 22:25周琴
學業 2019年8期
關鍵詞:鞏固重難點優化

摘要:現代社會是信息技術迅速發展的時代,信息技術蓬勃發展,這不僅僅推動了網絡通信行業的發展,對于社會的各行各業也有著極大地推動作用。它以圖像、聲音、影視視頻、動畫等多種方式,向學生傳遞豐富信息,是一種現代化教學手段。不僅能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激發學生主動獲取知識的欲望,拓寬學生的思維和想象力,而且信息技術作為教學信息的載體與傳輸橋梁,其容量大、效率高、節省教育投資,多種優勢使其成為目前教學中重要的技術手段。本文主要探討信息技術與小學數學教學的有效整合。

關鍵詞:概念性知識;重難點;鞏固;優化

在小學數學教學活動中,由于受到時間空間等條件的限制,我們往往不能提供給學生直觀形象的學習材料,使得學習效果大打折扣。這時就需要借助現代信息技術手段讓師生獲取鮮活的感性材料,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習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將數學教學與信息技術進行有機的結合,能夠極大地提升數學教學的效率,提升學生的數學素養。有利于改善學生的學習方式及對數學的認識,提高教與學的效率。

一、以信息技術為載體,有利于數學概念性知識的理解和掌握

小學低年級學生以具體形象思維為主,小學高年級學生的抽象邏輯思維也離不開具體形象的感性經驗。而數學學科的概念往往是抽象難懂的,需要正確理解才能掌握,并加以數學練習等進行鞏固。因此,數學的教學內容與小學生的思維特征之間存在有一定距離。教師可以結合本班學生的已有認知水平、思維發展水平和生活經驗,以信息技術物質橋梁,運用圖像、影視視頻等方式,架起新知識與已有知識之間的橋梁,搭建連接教學內容與學生思維特點的平臺,讓學生在深入理解中,內化知識抽象的數學概念,建構自己的知識體系。如“平移與對稱”概念的教學中,教師在講解“平移”概念時,可以借助信息技術,用動畫的形式呈現小船圖在方格紙上的運動方式,在動態的變化演示中引導學生深入理解平移的運動方式,得出結論:平移時,物體本身沿著直線運動,而且運動本身的方向不能改變,實現數學概念教學的動態化。

二、信息技術與數學整合有利于解決教學重難點

提高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將枯燥的數學內容變成易于學生理解的形象直觀的知識,是我們數學教師在教學中普遍關注的問題。教學中,不少學生因為數學內容枯燥而產生了不少難點,甚至對數學產生畏懼和厭學心理,對自己學好數學失去信心。我們利用信息技術,將數學概念、公式等多種教學信息通過文字、圖像、動畫、視頻等手段直觀再現或模擬出來,使學生可以直觀感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主動參與到教學活動中去,提高了學生對知識的獲得的速度和效率,增強課堂活力,有利于重難點問題的突破。例如,在教學《認識平行四邊形》中,有一道題目是要求把一個平行四邊形先分成兩個圖形,再通過平移得到一個長方形??梢酝ㄟ^PPT課件,出示一個平行四邊形,通過動畫的形式,使學生清晰觀察、感知到畫一條垂直于底的線段,沿著這條線段將平行四邊形分成兩部分,平移后得到一個長方形。在這個過程中,學生直觀感知了長方形和平行四邊形的聯系和區別,為以后教學求解平行四邊形面積做了鋪墊,將抽象的平行四邊形面積概念具體為學過的長方形面積。再如在教學《時、分的認識》時,學生對于“1分=60秒”的概念很模糊,可以利用課件向學生演示分針走一小格,秒針剛好走一圈的動畫,使抽象的時間概念清晰起來,學生清楚地看清時針、分針的變化,輕松地理解“1分=60秒”的概念,為學生迅速掌握知識架起了橋梁,使數學教學更加生動、更加多元化,有效突破教學重難點。

三、信息技術與數學整合有利于知識的鞏固

傳統數學練習的方式枯燥乏味,降低了學生在練習中應該獲得的樂趣。因此,運用信息技術,豐富作業的設計,對于教學目標中的重難點練習,采用信息技術,讓學生獲得直觀感知,幫助學生深入理解教學知識點,提高練習的有效性。動態呈現解題過程,提高學生對題目的理解力。例如,在進行“相遇問題”的鞏固練習時,用速度差乘以兩人共同行走的時間,兩人一快一慢,求二人之間路程差的問題比較抽象。我先用多媒體顯示兩人從同一地點、向同一方向出發,經過5分鐘后,有一人在前一人在后,之間間隔了一段距離,就是我們要求的距離。然后使用PPT課件展示兩條線段,分別表示二者走的路程,再將兩條線段一端重合,一條線段比另一條線段長的距離就是二者的路程差。這樣的講解方式,使教師無需更多的語言,只要借助多媒體所顯示的圖像,將不易表述的內容清晰、形象、生動地展示于學生面前。而這種傳遞對于學生來說又是那么易于接受的、有啟發性。數學教學的重要目標就是要培養學生的理解分析能力,提高學生的數學思維和數學能力,讓學生在運用中領悟,在運用中發展,這是學好數學的關鍵。

四、信息技術與數學整合有利于教學的優化

1.借助信息技術,創設教學情境:小學生的年齡較小,注意力持續時間較短,再加上思維活動的緊張,長時間教學容易導致學生疲勞。所以,小學數學課堂教學可以借助信息技術,將靜態的數學知識與問題動態化,減輕其復雜性,從而為學生營造良好的教學情境,從而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與熱情,推動學生學習的內在動力。例如:在“三角形的高”的課堂教學中,教師就可以為學生創設一個情境:利用多媒體這項信息技術展示高低兩棟側面是三角形的房子,讓學生想一想,哪個是長頸鹿的房子?哪個是小松鼠的?學生會很容易給出答案:高的房子是長頸鹿的,低的是小松鼠的。教師追問:這樣判斷的原因呢?從哪到哪是房子的高呢?這時,教師再結合課件演示和板書“底面、頂點”,從而發揮多媒體輔助教學畫龍點睛的作用,將課堂教學推向高潮。

2.借助信息技術,優化教學模式:新課改背景下的小學數學教學,更應突出學生的學習主體性,調動其學習積極性,從而構建高效的數學課堂。例如:在“大數的認識”教學中,教師首先可以提前精心制作一個視頻課件,其中涉及了太空中翱翔的宇宙飛船、巨大泄洪量的長江三峽水電站、美麗的星球之間的距離展示……讓學生極大地受到震撼與鼓舞;然后再視頻中展示一系列的數字、文字、圖表及解說等,讓學生更為直觀地了解生活中的大數;最后,精心設計一些操作性較強的課下練習,鼓勵學生借助信息技術手段搜索生活中的大數,并將整理結果與其他同學一起分享。這樣的教學方式,能夠讓學生更加直觀地認知、理解數學知識,提高其動手實踐的技能與能力,促使其真正愛上數學學習,深化所學知識,構建高效的小學數學課堂。

總之,信息技術在教學中的運用已經成為時代發展的必然趨勢,它有著巨大的發展潛能。多媒體教學在數學教學中以文字為基礎,配合圖像、聲音、動畫等手段,以多元化的教學方式,從多方面刺激學生的感官,調動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使數學教學化枯燥為生動,變繁難為簡易,有力地突破教學重難點,大大提高了教學質量,合理優化了數學課堂。

參考文獻:

[1]李霞.信息技術在數學教學中的有效運用[J].《考試周刊》2019年40期

[2]徐東暉.應用信息技術提高小學數學教學質量[J].《速讀(上旬)》 2019年3期

作者簡介:周琴,女,漢族,籍貫:江西九江,本科學歷,江西省上饒市余干縣楓港鄉中心小學,二級教師,研究方向:數學教育。

猜你喜歡
鞏固重難點優化
營商環境五方面持續優化
優化英語課堂教學策略的探索
促進學生認識發展 優化初中化學復習
誦讀100句,記考綱重難點詞匯(二)
小學語文作業布置之我見
初中英語詞匯復習與鞏固的幾種方法
高中數學概念教學體會
基于新課標, 打造靈動物理課堂
新目標英語八年級(上)Units?。保持仉y點預習
Units?。保场保粗仉y點☆解☆析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