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關注每一個,發展每一個

2019-09-10 07:22王芳
新生代·下半月 2019年7期
關鍵詞:差異英語教學

王芳

【摘要】:近年來實施均衡教育、就近入學,在一定程度上體現了教育的公平。但班級中學生的差異,特別是學習基礎、學習水平、學習能力等方面的差異也隨之增大;同時,大量的外來務工人員的子女也就近入學,客觀上也加大了學生之間的差異。學生個人素質也存在差異,每個學生的家庭之間也存在差異。發生在學生身上的種種差異,在英語教學中體現得尤為明顯。

【關鍵詞】:學情前測 差異 英語教學

改革英語課堂教學、實現高效課堂就成為當務之急。而真正的高效課堂,就應該是不同的學生在學習和發展上的需要都能得到滿足,促進每個學生最大限度地發展,這些恰恰是差異教學所倡導的理念和實施的內容。

因此,筆者研究了——基于學情前測的差異化英語教學研究。

一、課題解讀What?

【關鍵詞】:1:學情前測

“學情前測”顧名思義是在課堂教學之前對學生情況進行一定的了解。教師在教學活動開展之前,以對教材的整體把握為基礎,通過多種方法對學生已有的知識基礎、 學習技能、 生活經驗、 興趣愛好、學習習慣等進行檢測,了解學生的認知起點 , 力求更好地讀懂學生。

【關鍵詞】:2:差異化英語教學

在英語課堂教學中,立足學生的個體差異,滿足學生個別學習的需要,以促進每個學生在原有基礎上得到充分發展的教學。

二、怎樣去做?How?

1.課前診斷,了解差異

課前及課堂初始階段,教師通過觀察、測驗、調查問卷、小練習等方式,了解學生差異。根據診斷結果,設定照顧學生差異的教學目標。

例如譯林版教材三上Unit8 We‘re twins第一課時的教學中,由于是始年級,因此我用了“一起作業網”的平臺對學生在第一課時Story time的學習進行了反饋,用數據顯示了學生的朗讀情況,并對班級中表現優異的孩子進行了贊賞。

在此基礎上,給出課文的插圖,讓學生以同桌接龍的方式背誦課文。通過活動,大部分孩子的背誦還是比較流暢的,但是語音語調還有待加強。因此,我在設置本課時教學目標時,就有這樣一條:通過cartoon time的活動,模仿語音,感受語氣,能夠正確發音,形成良好的與語調。

2.創設情境,面向差異

教師圍繞教學目標,立足學生差異,依據教學內容,創設情境,讓不同學生能夠入情入境,激起學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望。

例如同一節課中,了解到學生對于story time朗讀、背誦的情況反饋后,及時地跟進了一個make a new dialogue的活動。讓學生能夠在open day的情境中談論Mike的家人,旨在在朗讀、背誦的基礎上,讓學生用替換練習,進行進一步的理解和操練。在pairs work中,讓掌握的比較好的孩子有一個提升,讓尚有欠缺的孩子也能有一個在鞏固的過程。

3.自主學習,呈現差異

教師引導學生選擇自己喜歡的方式,自主學習,完成對知識主動的、初步的建構,并做好交流的準備。

在學習完cartoon time后,根據學生的具體情況,設計了這樣的自主學習活動,分為三個層次:1、同桌分角色朗讀,這個是可以帶書的;2、表演對話,但是ppt上有部分句型的提示;3、表演對話,沒有任何提示。這樣的設計對于滿足了任何一個學習層次的孩子,讓學生能夠根據自身的實際情況,在課堂上都能有個表現的機會。

4.合作交流,利用差異

根據不同學生的需要,進行具體引導,讓不同學生在教師的點撥和同伴的啟發中,獲得發展。

在學生制作了自己的family tree以后,讓學生在小組中選擇一張family tree,進行談論,一人回答,三人提問,并要求學生盡量用不同的問句進行提問。這樣的活動方式,旨在讓不同差異的學生在小組活動中、在小伙伴的啟發中能夠進一步鞏固和提升,從而獲得成功的體驗,感受學習英語的樂趣。

5.適時反饋,照顧差異

教師圍繞教學目標,照顧學生差異,對后進生的輔導要到位,對優等生的提高要凸顯,反饋的方式是多樣的。

一節課下來,學生學習的狀態如何,知識掌握的情況如何,老師要做適時地了解。Summary環節的兩個問題設計還是比較巧妙的:如果你想知道某位男性是誰,如果你想知道某位女性是誰,你可以怎樣提問。答案不是唯一的,這就要求學生能夠靈活的運用本節課所學的知識,真正的掌握用Who提問的各種不同句型。

6.分層作業,發展差異

教師依據學生差異,通過分層作業,促進學生深化基礎知識的理解,強化基本技能的掌握,保持不同學生的學習熱情。

本節課的作業也是分為三個層次:1、向家人或朋友介紹你的家譜,這是最基礎的一星要求;2、回顧繪本,選擇表演與小樹一家或者與小鳥一家的的對話,這是提高的二星要求; 3、用簡單的句子寫一寫你的家譜,這是落實到筆頭的三星要求。

依據學生差異,通過可選擇的彈性作業,能夠促進學生深化基礎知識的的理解,強化基本技能的掌握,保持不同學生課后繼續探究的熱情。因此,在課堂的末尾,我又將三年級上冊“跟上兔子”的繪本《This is my family》中的小樹一家和小鳥一家的故事引入,在課上對故事內容稍作回顧并進行了適當的引導,讓學生能夠將本節課所學內容拓展,達到靈活運用語言的目的。

筆者在做前測的基礎上也做了課堂后測的嘗試,這是六年級下U4 Road safely的第四課時的后測,選取了班上10名同學做抽樣檢測,并對結果進行了數據分析。從后測看,教學目標達成度還是比較高的。學生能夠根據本單元所學道路安全的相關內容,談論交通規則,談論司機的行為是否正確,并會用目標句型去談論公共規則,去提醒同伴。這充分說明教師關注了學生差異,熟練地運用了差異教學模式,各環節之間環環相扣,層層遞進,學生的思維得到了很大的提升。但是對于can 和must 的用法仍然有少部分學生掌握不夠靈活。在以后的教學中,應該通過設計多種相應的情境練習,幫助這部分學生鞏固應用,達到靈活應用的目的。

猜你喜歡
差異英語教學
相似與差異
英語教學中對任務的幾點思考
將“課程思政”融于小學英語教學實踐
Cultivation of independent learning ability in English teaching英語教學自主學習能力培養
找句子差異
男女生的思維差異
材料作文“差異”導寫
英語教學設計——詞匯教學
英語教學中的文化因素
英語教學案例分析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