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學信息技術實驗教學課堂上合作學習有效性的研究

2019-09-10 17:25章秀枝
新生代·下半月 2019年7期
關鍵詞:合作學習實驗信息技術

章秀枝

【摘要】:《國務院關于基礎教育改革與發展的決定》指出:“鼓勵合作學習,促進學生之間的相互交流、共同發展,促進師生教學相長”??梢?,國家決策部門意識到了合作的重要性,在《決定》中明確指出在教學當中教師要鼓勵學生之間合作學習,從小就該培養學生的合作意識和合作技巧。研究合作學習的歷史很久,但真正合作學習理論系統化是從20世紀70年代開始的。國外研究合作學習的角度主要是從理論和實踐這兩個方面入手,理論促進實踐工作的展開,實踐活動得到的知識經驗促進理論的系統化。20世紀90年代,合作學習開始引入我國教學領域。許多老師開始在教學中使用合作學習,但是很多沒有意識到合作學習的本質意義合作學習的理念也越來越多的運用到小學信息技術的課堂教學當中,但是認真觀察小學課堂的合作學習可以發現很多的問題,合作學習存在很多低效性的現象,教師在信息技術教學中組織學生合作學習只是一種形式,純粹是為了合作學習而合作學習,沒有實際的意義。

【關鍵詞】:信息技術 實驗 合作學習

1.合作學習的定義

加拿大著名教育心理雪茄文澤認為:“合作學習是有教師有計劃地分配學生到異質團隊或小組中,完成所布置的學習任務的一種教學方法”(Winzer.M,1985) 。說明,合作學習首先要對全體學生進行合理的分組,然后學生根據教師所布置的任務,互相幫忙,共同完成學習任務的過程。

美國當代合作教育研究的著名專家戴維森認為合作學習的定義應當有七個要點,包括:“小組共同完成、討論、解決難題 小組成員面對面進行的交流 在每組中的合作、互助的氣氛 個人責任感 混合編組 直接教授合作技巧 有組織相互依賴”(Navison.N.,1990) 。說明,合作學習需要營造互助的氣氛,成員之間要有集體意識,還要發揮個人的責任感,大家一起面對面地交流完成難題。組員之間還可以分享合作技巧,更有效的完成任務。

斯萊文教授認為:“合作學習是指教師對學生在小組中從事學習活動,依據他們整個小組的成績獲得獎勵或認可的課堂學習的能力”(王坦譯,2001) 。說明,教師需要根據學生合作學習的成果給與評價。

從以上這些有代表性的國外學者的觀點可以看出,合作學習是把一個團體平均分成若干小組,即異質分組,每個小組的學習水平相當,然后組員合作、交流共同完成任務的一種學習方法,教師在這個過程中起引導作用,教授給學生合作技巧,培養學生的合作意識和個人責任感。

2.小學信息技術課堂合作學習的有效性分析

本次的實驗對象是永安市第二實驗小學五年級的學生,其中的對照組是五年一班,實驗組是五年三班。五年一班是由學生個人自己完成整個網頁的規劃、設計和構建,五年三班是采取四個人為一個小組完成整個網頁的規劃、設計和構建。

下面分析采用合作學習模式的五年三班中實驗成果比較好的兩個小組和五年一班中實驗成果不理想的兩個小組。

根據五年三班在電腦室中的座位,按照他們的座位號四個人為一小組。要求組員之間先討論并確定構建網頁過程中的方案,各抒己見,分享知識。

五年三班中比較好的小組是第三小組和第五小組,這兩個小組通過合作學習構建出來的網頁更加美觀,規范,實用性大。第三小組的成員分別是:鄭某某、黃某某、林某某、卓某某 第五小組的成員分別是:童某某、章某某、蔡某某、黃某某。第三小組的卓某某表現很好,在班級也當任班干部組織能力還是不錯的,可以領導其他的成員,自己也有動腦筋思考如何作出好的網頁,課中遇到不懂的問題也積極舉手請教教師了。第五小組的童某某、章某某、蔡某某這三位學生都參加了信息技術興趣班,因此對信息技術課的興趣更加濃厚,平常的上課都表現的很積極,勇于回答問題。課堂上童某某、學生主要是負責設計網頁的框架及每個部位該用哪種網頁元素,蔡某某負責收集圖片資料,音視頻文件等,章某某學生負責維持測試網頁和調試網頁,蔡某某學生負責其他三人的協調工作。每個成員都有自己的任務,分工明確,因此整個合作學習過程中就不會出現沒事做的狀態,可以全身心的投入到制作過程當中。

五年一班中實驗成果比較差的是座位號為16和48的這兩位學生,整個實驗過程中認真觀察了這兩位學生的表現,真的是非常讓人失望。16號學生生性好動,上課過程中不認真聽講,還影響左右兩邊的同學,整個學習過程結束,什么網頁都沒做出來。48號學生本身學習基礎比較差,聽課比較吃力,課堂上心不在焉,整個過程結束,做了一個只有單一圖片元素的網頁。

通過以上兩個班級的數據可以明顯看出,合作學習的效果比常規學習的效果好。合作學習中小組成員之間可以互相監督,減少了課堂低效現象的發生。合作學習的過程是小組成員思想碰撞、交流的過程,這個過程相對于一個人的學習充滿了更多的樂趣,其學習成果也是大家共同的智慧結晶。盡管有的學生本人沒有想出如何驗證磁鐵性質中的某些性質,但是組員之間進行交流,每一位學生都參與到實驗中,也可以從其他學生的實驗過程中學到知識,實現了知識的共享。

3、對小學信息技術實驗課上合作學習有效性的若干建議

針對《網頁元素》這一系列課的小組合作學習的學習效果比常規個人動手做實驗的效果好,但是本節課也存在著不足的地方。針對這些不足的地方,筆者從以下幾個方面提出建議,提高合作學習的有效性。

1異質分組

有效的小組合作學習應是建立在小組合作成員間整體合作與適度競爭的基礎之上,即需要進行異質分組。組建學習小組,要求教師要充分考慮學生的個性差異、學習能力的不同、家庭環境的不同、性別等諸多因素,要遵循“組內異質,組間同質”的原則進行分組。只有水平相當的小組之間的學習效果才具有可比性,能更好的說明合作學習的有效性和意義性。異質分組還有一個目的就是組內間學習成績好的學生可以指導學習困難生的學習,分享知識。

2成員分工

現實課堂中的合作學習存在很多低效性的現象,比如成績較好的學生忙忙碌碌,成績較差的學生卻無所事事,導致這種現象存在很大的原因是很多學生沒有投入到小組的學習當中,不知道自己在小組中承擔著什么樣的角色,這就要求教師要對每一個學生合理的分配任務。力求做到分工明確,讓每個學生都有事可做,不再是一只無頭蒼蠅不知道該干什么。使每個學生都感到自己是不可缺少的一分子,意識到只有每一個人都認真完成自己所當角色的任務,小組的成績才能超越他組,從而提高學習的參與度。

3學生領導者的作用

一家經營地很好的公司,通常有一個優秀的領導者統籌大局。合作學習的小組要想取得好成績,也需要有一個領導者來帶領組員進行有效地學習。首先要求教師在日常的學習生活中要認真觀察每一位學生,找到學習優秀的、具有較好組織能力的學生作為小組的領導者。其次學習成績較優秀的學生要充分發揮領頭羊的作用,帶動、輔導學困生的學習,提高學習的參與度。

4教師引導

合作學習是“以學生為主,教師為輔”的形式進行教學,在這個過程中要求教師的主導作用和學生學習的主動性相結合。教學是教師的教和學生的學組成的雙邊活動,教師在這個活動中起主導作用。首先,教師要精心設計合作學習的內容,合理分組、分工 其次,教師要教會學生合作的技巧,在合作學習中學會真正的合作,而不是形式上的合作學習。合作學習最主要的就是培養學生學會傾聽,學會觀察,學會尊重,學會欣賞,學會共享,學會助人,有與人交流、合作的愿望。最后,教師要至始至終地參與到學生合作學習的過程中,巡視、觀察,以合作小組成員的身份深入到每一小組中,傾聽他們的想法,參與討論,適時在學生思維的空白處加以補充。在學生討論出現困難時加以引導,在討論偏離主題時及時調控。

【參考文獻】:

【1】淺談對小學信息技術高效課堂構建的認識[J]. 潘麗新. ?中華少年. 2017(23)

【2】構建小學信息技術高效課堂的有效策略[J]. 王素珍. ?考試周刊. 2016(47)

猜你喜歡
合作學習實驗信息技術
幼兒園教學活動中信息技術的應用思考
巧學信息技術課程
淺談初中信息技術項目式學習教改實踐
巧用“信息技術”,提高課堂效率
聲波實驗
關于植物的小實驗
淺談語文課堂閱讀教學
推進合作學習激活中職英語教學研究
合作學習在語文閱讀教學中的運用研究
體育教學中學生合作學習能力的培養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