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探討《邊城》之中的人物情感培育學生文學思維

2019-09-10 18:25康興嬋
新生代·下半月 2019年7期
關鍵詞:邊城沈從文

康興嬋

【摘要】:優秀的文學作品是人類寶貴的精神財富,是人類認知社會、揭示真理、學習進步的重要內容。通過引導中職學生對這些優秀文學作品的學習和理解能極大的提升他們的文學素養,激發他們的學習積極性,培育其優良的文學思維。本文通過對沈從文小說《邊城》中的主要人物的角色情感進行解讀,并以此指導學生加深對這部文學作品的理解,學習作者的文學表達方式,培育其優秀的文學思維。

【關鍵詞】:沈從文 邊城 人物情感 文學思維

文學是一片浩瀚的海洋,無邊無際 文學思維如同奔放的波濤,隨風而起永無桎梏。文學思維即文學創作的思維,它是創作一部優秀文學作品應當具備的核心能力,這種能力包括語言表達能力、故事構造能力和文學審美能力,而文學作品中對人物情感的刻畫是展現文學思維能力的重要形式,教師通過對文學作品人物情感的分析以此引導學生養成文學分析、鑒賞的能力?!哆叧恰?是沈從文抒發鄉土情懷的一部代表作品。其濃厚的鄉土情感、深厚的文學功底、獨具匠心的表達方式,使這部小說結構完整、主題鮮明,情感豐富,其富有抒情詩和小品文的優美筆觸,細致的刻畫出了湘西地區獨特的風土人情 作者借懵懂少女翠翠的愛情悲劇,既凸顯了人性的真善美,也體現出了世間的無奈和悲哀。本文對小說中的主要人物情感做出了具體分析,以此引導學生深入理解其中奧妙,激發他們的文學情感培育其文學思維。

一、以分析人物情感為主線提升學生文學審美能力

文學思維的塑造關鍵在于讓學生先學會文學審美,這種“美”不僅是作品語言的美,也是文學人物思想之美、品德之美,更是作者心中所追求的美。教師通過引導學生對文學作品的“美”的把控,使其自然而然的生發出對作品的“愛”,這種“愛”不僅是對作品故事、詞匯和段落的喜愛,更是對作品中的表現出來的淳樸人民的愛、美麗家鄉的愛?!哆叧恰分袑τ谶@些場景的刻畫非常深刻,表達出的人物情感也非常豐富為我們提供了較多的學習素材。如,“若大水特別猛,茶峒人便在城頭上呆望,若見水中有被飄起的人或物,茶峒人便急急地趕去救起?!弊髡吖P下的湘西有一種不為世俗所沾染的自然之美。茶峒人也具有最原始的自然淳樸的品格。面對無法抗拒的春水上漲的考驗,茶峒人或安之若素,或從大水中救人救物。順應自然而又勇敢義氣。作者將邊城寫得如世外桃源一般的美,寄托了自己對這種田園牧歌式生活的向往,這里不僅體現出了茶峒人的樸實、善良、勇敢的高貴品質,也體現作者對家鄉對人民的深厚情感。教師在講解此處時應當注意引導學生去發現其中的深意,以此體會文學作品表達出來的大“美”。

二、以分析人物情感為基礎培育學生文學語言表達能力

一部優秀的文學作品必然需要眾多的準確、優美、切實的字詞和句段來表述,但這些字詞、句段不是簡單的羅列和堆砌,而是經過作者深思熟慮用心推敲過的,對整個文學作品具有畫龍點睛的作用。教師通過分析這些字詞句段的表達方法引導學生深入學習和思考,學生經過長期的啟發和培訓,便會慢慢的學會這種精妙的文學語言表達能力。以小說中的老船工爺爺為例,小說中有一段描寫老人與渡客的對話情節?!岸深^為公家所有,故過渡人不必出錢。若有人心感不安,抓一把錢擲到船板上時, 渡公必為一 一拾起, 依然塞到那人手心里去,儼然吵嘴時的認真神氣:“我有了口糧,三斗米,七百錢,夠了。誰要這個!”該片段通過細致的語言、動作和神態描寫,用“一 一拾起”、“依然塞到”等詞,逼真地刻畫出了老人不貪錢財,不計小節,質樸淳厚的品格?!氨亍睂懗隽死先说膱远ㄒ搀w現出來了人與人之間的相互謙讓 客人“抓”“擲”表現出來客人的爽快。教師通過對這些細節的分析讓學生看到了一個忠于職守,熱心善良又充滿愛心的老人,進而啟發學生學習老人的高尚品格,體會和學習作者這種精準的用詞方式,以此培育其文學語言表達能力。

三、以情感為線索提升學生準確把握文學作品故事結構的能力

通常小說這類文學作品的都具有很強的故事性,有很大可讀性對讀者有極強的吸引力,而任何精彩的故事都少不了故事情節的矛盾沖突,而人物情感變化與矛盾相輔相成,既是誘發矛盾的導火線也是反映矛盾的鏡子?!哆叧恰分杏写罅康娜宋锴楦忻鑼?,透過這些描寫我們可以清晰的把握故事發展的主線,理清小說情節和作者創作思路。以小說的三大靈魂人物,爺爺、天寶(儺送)、翠翠為例,整個故事基本就是緊緊圍繞幾人的情感變化來展開的。而翠翠又是眾人中的中心,全文以“愛、矛盾、孤寂”為情感線索,突出刻畫出了三人復雜的情感故事。翠翠的愛體現在對爺爺的依賴、撒嬌的親情之愛,對儺送的真摯熾熱的男女之愛 爺爺對翠翠的愛是一種包容、難以言喻又沉重的愛 天寶與儺送都同時愛著翠翠但又割舍不下兄弟之情。翠翠的孤獨,是自幼缺失父母親情,爺爺雖愛但不解心意、對兄弟“決歌”的毫不知情,是對儺送的拋棄的孤獨 天寶的孤獨,是不知緣由的陷入愛情的矛盾中,最后孤獨地離開并死于意外 儺送的孤獨,是孤獨地追求愛情,最后為親情放棄愛情 爺爺的孤獨,是孤獨地守著傳統,孤獨地守著渡船和孫女,最后在孤寂中死去的悲哀?!哆叧恰芬源饲楦袨榫€索把整個故事情節有機串聯,讓小說主線變得格外清晰。教師在對作品進行賞析時就要把握好這一情感特點,讓學生可以直觀的把握人物形象和情感變化,以此更好的理解和學習作品,提升文學修養。

結論

教育教學不僅需要技術性也需要藝術性,特別是語文教學中,既要注重對學生的行為習慣教育又要注重對學生思維方法的培育,所謂“授人魚不如授之以漁”講的就是這個道理。本文通過對沈從文《邊城》中的人物情感進行分析,以此探析對學生文學思維的培育。相信廣大中職教師以此法為借鑒在長期的教學實踐下一定能逐步的提升學生文學審美能力和創作能力,促進學生語文核心素養的提升。

【參考文獻】:

【1】郝凡姝.小說《邊城》的文學賞析[J],文藝評論,2017(1):22

【2】仇志軍.小說《邊城》的文學創作特征[J],芒種論壇,2016(435):8-9

【3】陳文君.關于小說《邊城》的文學鑒賞[J],北方文學,2017(6)::38-39

猜你喜歡
邊城沈從文
家在青山綠水中
灰狼和山羊
塞翁失馬
熏風四月到天涯
沈從文曾言必自稱“老子”,后因見到一“寶書”,才知道了自己的膚淺
沈從文接“火”傳溫暖
皈依真·善·美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