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留守兒童教育現狀的調查與反思

2019-09-10 18:59隨繼康
新生代·下半月 2019年7期
關鍵詞:學校教育留守兒童

【摘要】:本文通過對河南省夏邑縣前隨樓村留守兒童的調查研究,探討以下問題:立足于前隨樓村外出務工人員子女的現實生活,調查當今前隨樓村留守兒童的教育現狀 分析導致這種現狀的原因 在此基礎上對前隨樓村留守兒童的教育發展進行探討。

【關鍵詞】:留守兒童 前隨樓村 學校教育

“從1982年的657萬人增長到2010年的2.2億人,占全國總人口的17%左右,2010年全國流動人口約有15億人來自農村,省內流動人口中有54%來自農村”。 做為勞務輸出大省——河南的一部分,前隨樓村的生產力流動雖然提升了村民生活,但同時也衍生了留守兒童的問題。高慧斌在留守兒童教育問題研究綜述一文中,對留守兒童的概念進行了界定:“所謂“留守兒童”,是指父母雙方或一方流動到其他地區,孩子留在戶籍所在地并因此不能和父母雙方共同生活在一起的兒童”。

前隨樓村留守兒童教育現狀調查

(一) 前隨樓村的教育硬件設施

前隨樓村位于河南省夏邑縣,前隨樓現有小學一座,該小學建立于1989年,目前該校有學生112名,教師15名,該校全部學生均享有兩免一補,是自2006年開始,該學校的招生數量一直處于下降的狀態,前隨樓小學現有的教室都是在1989年初建的基礎上進行重新的粉刷改造,操場仍然為泥土場地,學校食堂建立于2009年,學校周圍交通條件很惡劣,本村人去該校上學需要過橋,但是僅有的一座橋已經殘破不堪,有很大的安全隱患,2013年學校在教室安裝多媒體設備,前隨樓小學才具備了多媒體教學的硬件條件。

(二) 前隨樓村的教師隊伍

前隨樓小學的老師平均年齡為49歲,而且目前學校里面有三名23歲左右的特崗老師,一般在工作滿三年之后,這些特崗老師就會調離農村,所以該?,F在的年齡結構并不合理。

前隨樓小學的教師隊伍中,除了3名特崗教師為二本學歷以外,沒有一名教師的學歷在本科以上,在這些老師中最低的學歷為技校畢業,其余大部分為中專師范院校畢業。

在前隨樓小學教師隊伍中的萬金油現象令人印象深刻,萬金油指的是該校中,很多老師不僅可以教英語還能教數學、英語,這是老師們的一種無奈,因為一人多學科這種教學形式,不僅讓老師的教學質量下降,還會導致老師們上課時長增加,備課壓力增大,在中小學應試教育的壓力之下,很多老師都承受著沉重的思想壓力。

(三) 前隨樓村小學留守兒童的學習情況

前隨樓村小學現有學生112名,根據留守兒童的定義,其中有103名學生屬于留守兒童,所占比例為92%的,所以在前隨樓村小學進行留守兒童的研究具有代表意義。

根據筆者的直接觀察以及在校老師的反饋情況,前隨樓小學的留守兒童學生,在上課期間缺乏與老師互動的熱情,課下的家庭作業完成情況差,對自己不理想的考試成績也是反應冷淡。很多留守兒童都表示自己愿意長大之后跟隨父母外出務工,他們把上學和外出務工都當成是一種階段性的事情,他們覺得在他們這個年齡,就是要上學,然而等自己初中畢業之后,他們就覺得自己應該跟自己的父母一樣外出務工。由此可見沒有清晰的學習動機會使他們的視野閉塞,嚴重影響他們學習潛能的開發,自學能力不能夠及時開發,會嚴重阻礙他們日后更高階段的學習工作。在對前隨樓小學留守兒童的調查中,他們的祖輩監護人,在日常生活中,知識能力有限、精力有限,因此留守兒童的生活和學習得不到很好的照顧,一些留守兒童在與祖輩的交流過程中,自己學習到的知識不能與祖輩監護人交流,在課余時間遇到消極事件的時候,缺乏父母親情的撫慰和關懷,這些不良事件不僅會左右他們在學校的學習情緒,還會對他們的心理成長造成傷害。

三、思考與對策

(一)政府方面

2016年2月14日,國務院發布了《關于加強農村留守兒童關愛保護工作的意見》,這是中國中央政府第一次發布全面關愛農村留守兒童問題的政策。歧河鄉政府和前隨樓村委會,應當認真學習、響應號召。同時政府也應該通過主流媒體,加強對正確家庭教育觀念的宣傳,開設家庭教育咨詢專線及相關網站建設,更要聯合學校與家長密切關注學生的家庭教育。河南夏邑縣兼具勞動力和交通有優勢,這是政府進行招商引資可以利用的兩大優勢,吸引勞動力密集產業,不但可以實現經濟上的農業工業聯動,而且幫助外出務工人員實現家門口就業,從而可以減少留守兒童的數量。

(二)學校方面

留守兒童所在的學??梢蚤_展一些法律講堂,增強留守兒童的自我保護意識:開展道德知識學習,幫助孩子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 開設心理咨詢課程,教師應當多深入了解留守兒童的內心世界,及時發現問題,解決問題。多種活動的開展,會讓孩子的生活變得有趣,不會讓孩子感到孤寂。

(三)家庭方面

留守兒童的父母要加強與學校以及留守兒童的聯系現在的網絡通訊技術十分發達,身處城市務工的留守兒童父母也是有十分便利的通訊條件,加強跟學校以及留守兒童的主動溝通,這樣可以幫助父母掌握自己孩子的在校的學習與表現,更能幫助家長及時了解自己孩子的思想動態。從經濟上,正確看待教育投資 在法律上,配合國家履行義務教育的義務 在思想上,能夠改善自身的教育觀念。

結語

要注重教育與農村經濟發展的結合,有重點的進行教育幫扶。對于隨遷子女要不斷完善異地入學的相關法律政策,學校要聯合社會和家長,加強對隨遷子女生活上的幫助,關注隨遷子女的心理健康。關注家庭教育,父母的教育對孩子的身心成長具有很大的影響,家庭、學校和政府工作上相互合作,針對外出務工人員子女教育的現狀,步步慎行,那么外出務工人員子女的教育現狀就會得到改善。

【參考文獻】:

【1】 丁丹華.農村留守兒童教育中縣域政府行為研究[D]. 鄭州大學, 2013.

【2】 王向坤.農村人口流動分析.[J].社會學研究.2012

【3】 高慧斌.留守兒童教育問題研究綜述.[J].北京.河北師范大學學報.2009(25)

作者簡介:隨繼康,漢,男,1993.4,河南商丘人,碩士,蘭州大學西北少數民族研究中心,研究方向:中國少數民族史

猜你喜歡
學校教育留守兒童
淺析學習英美文學的價值和現實意義
淺談高中思想政治課中的公民教育
個案工作方法介入農村留守兒童心理問題研究
高中班主任對學生進行心理健康教育的現狀及對策研究
體育舞蹈對留守兒童心理健康干預效應的實驗研究
論城鎮化進程中農民工的生存寫照與人文關懷
學生的個性發展與教育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