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化搭臺德育唱戲

2019-09-10 02:25陳群標
讀與寫·教師版 2019年7期
關鍵詞:校園環境校園文化育人

陳群標

中圖分類號:G64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1578(2019)07-0179-01

序:每一座校園都是詩,都是畫。每一座校園中濃郁的文化氣息,都是抹不掉的記憶,讓人回味,讓人思考。

德育是對學生思想道德品質的教化和培養。這種教化和培養以往大多都停留在說教和灌輸上。在新時期下,學校德育的創新,要從“應付檢查”的突擊性德育中突圍出來,摒棄那些“空頭說教”的“言語德育”,應實施“行動德育”。所謂行動德育,就是指有意識地通過一系列德育行動,使學生沉入生動的道德教育環境,達到道德品質優化及道德行為規范的德育策略體系?!靶袆拥掠碧岢谡n程中滲透,在活動中教育,在生活中培養,才能凸顯其實踐性和長效性。實施行動德育,還要依托切實可行的學校德育載體——校園文化建設。

1.依托校園實體文化.營造“行動德育”環境

校園物質環境是師生校園生活的基本場所,學校要通過綠化、美化、凈化、知識化,讓整個校園成為一本德育書,每幢大樓、每堵墻壁、每條道路、每棵綠樹都成為這本書的精彩一頁,從而發揮它的育人作用。

1.1 美化校園環境,陶冶學生美好心靈

校園環境文化包括學校建筑物,教學設施的總體布局,環境的美化等物質文化以及板報,宣傳櫥窗、校訓、辦學目標、標語、名言警句等。校園環境文化主要通過環境的優化和氛圍的營造,通過暗示、潛移默化的作用實現育人目的,具有鮮明的導向性,學生進入校園,校園色調、整潔度、文化氛圍都強烈地表達學校文化的沉積,并顯示學校能倡導的精神和價值觀念。身處優良的環境,學生就會有意識或下意識地約束自己的行為,使自己的言行與周圍環境相融合協調,就像在五星級賓館,任何一個沒有良好衛生習慣的人也不會毫無顧忌地吐痰,環境對人的暗示作用顯而易見,校園環境文化建設著重要弘揚學校特色,現在許多學校建筑物風格、教學設施布局已基本定型,既使重新規劃也不可能一步到位,但可以考慮軟環境建設上多做文章、善做文章、巧做文章。辦學目標、宗旨、校訓、校歌這些可以以物化的形態文化,內容要切實可行,擺放位置要統籌規劃,力爭相互輝映,相得益彰;板報、宣傳櫥窗、走廊文化這些不可以物化而以動態的形態文化,則需要突出學校特點。

1.2 凈化校園環境,培養學生良好習慣

教室、實驗室、活動室、運動場、教師辦公室、走廊等室內場所和教學設施,食堂、廁所、學生宿舍等生活設施經常性保持干凈、整潔、有序。校園內室外環境做到無衛生死角、無涂畫、無亂張貼。

教室和包干區堅持每天打掃兩次,每周(或節假日前后)進行一次大掃除,要求學生人人動手參與。學生宿舍每天安排值日生打掃衛生,每周周四大掃除,做到每天有衛生檢查,每周有衛生告示,每月有衛生評比。為了培養學生的勞動觀念,學生要在在老師的帶領下,參加勞動,如在校園內護綠、搞衛生等。使學生在凈化校園環境的同時,衛生意識得到加強,并自覺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

1.3 綠化校園環境,增強學生環保意識

學校要重視“園林學?!钡慕ㄔO,并投入綠化資金,以盡可能的增加綠化面積為原則,努力使校園綠化做到:春有花、夏有蔭、秋有果,冬有綠,草坪和樹木錯落有致、相映成趣,營造出生動活潑的綠色環境。在這樣一種大環境下,讓學生自覺行動起來,使環保意識在潛移默化中得到加強。

2.建立校園制度文化.發揮“行動德育”規范功能

正面引導是思想道德建設的重要手段,但這種教育是倡導,不帶有約束性,因此還要制定各種制度,規范學生的行為。學校管理制度應是校園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它具有較強的約束功能。學校應該以《中學生日常行為規范》和《教師法》為依據,從學生的實際出發,制定更加具體的針對性、操作性更強的一整套規章制度,如《學生一日、一周常規》、《學生文明禮儀要求》、《學生違紀處罰規定》、《文明示范班管理條例》、《“文明班級”競賽活動評比辦法》和三好學生、十佳學生、十佳團員、優秀學生干部的評比條例等等,發給每一位學生,促使學生行為由被動變為主動,由他律變為自律,最終內化為一種良好的素養,成為一種規范的道德行為。學校還應該把校園文化建設與文明校園創建結合起來,構造校園文化的運行機制,深入持久地開展爭創“文明校園”、“文明班級”、“文明宿舍”、“青年文明號”等活動。在寢室管理中,要十分注重學生宿舍的育人功能,在爭創文明寢室的基礎上,著力把宿舍建設成學生的“溫馨之家”和校園文明窗口。通過校園制度文化的建設,培養學生自覺遵紀守規,增強學生的法制觀念。

3.形成校園觀念文化.發揮“行動德育”源泉功能

校園文化建設的最深層是觀念文化,如師生的價值觀念、師生的思維方式、學校里的風俗習慣等。學校最突出的觀念文化有三點,那就是辦事情規范化、做決策民主化、求質量優先化。在德育工作方面,學校每學年確定一個德育工作中心,再根據不同年級制定好學期德育工作計劃,決不做到哪里算哪里。如提出“自覺實踐公民道德規范,爭做遵紀守法模范”的口號,開展了一系列教育活動,專題深入,貼近生活,全員參與,整體推進,有效地塑造學生的思想道德素質和健全人格。

開展中華傳統美德教育、實踐與研究,把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與體現時代要求的新的道德觀念相融合,既繼承“誠實守信”的優秀傳統,又弘揚“與時俱進”的時代精神;既向學生進行辨證唯物主義基本觀點的教育,又重視行為養成的基本訓練;既重視培養學生的愛國主義情感,又重視心理品質的培養;既提高學生的社會生活能力,又重視培養學生的自我教育能力,達到學生心理品德知、情、信、意、能的協調統一。力求把德育真正滲透到學生的思想中去,讓學生在思想觀念上形成一種定勢,即學會做一個誠實、守信、具有創新能力和健康身心的人。不管在校內還是在校外,不管在現在還是在將來,都能有正確的人生觀、世界觀、價值觀。

總之,校園文化作為一種文化模式對學校德育工作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對外可展示出學校的風采,對內可折射出辦學的效益。學校應不遺余力地把它作為一項系統工程來投“資”建設,從而充分地發揮出校園文化強大的育人功能,形成自己的辦學特色,讓校園文化在育人中發揮更大作用。

猜你喜歡
校園環境校園文化育人
智慧校園在中職學校校園文化中的建設與應用
育人鑄魂守初心 賡續前行譜新篇
家校社協同育人 共贏美好未來
校園環境衛生大比拼
持續深化校園文化建設 助力基礎教育階段人才培養
環境設計中校園發展研究
迎接新學期
普通高中文化育人的思考與實踐
新生態學校的校園文化
悅人亦育人 冬季里的音樂綻放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