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探討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培養小學生審美素養的對策

2019-09-10 17:31居曉雅
學業 2019年6期
關鍵詞:審美能力閱讀教學核心素養

居曉雅

摘要:小學語文教學中,閱讀教學是非常重要的教學部分,學生的審美能力與閱讀能力是息息相關的,在核心素養的多項要求中,審美素養是最容易被忽視的一點。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有必要培養學生的審美素養,提高學生的審美情趣,讓學生能夠深刻體會閱讀作品中的美學內涵和情感,提高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效率。

關鍵詞:小學語文;閱讀教學;審美能力;核心素養

前言:

《新課程標準》將語文的性質定位為:“語文是最重要的交際工具,是人類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工具性與人文性的統一,是語文課程的基本特點”。其總目標還強調:“在語文學習過程中,培養愛國主義感情、社會主義道德品質,逐漸形成積極的人生態度和正確的價值觀,提高文化品位和審美情趣?!彼哉Z文教育的最終目的就是從語文教材出發對學生進行審美能力的培養。

一、閱讀教學的重要性

語文作為小學生的入門學科,閱讀教學更是重中之重,閱讀教學在幫助學生提高語文學科知識水平的同時注重培養學生的文學涵養和審美意識。小學生的內心純真美好,教師要注重閱讀教學設計的多樣化和豐富性,結合小學生的心理特征,指導學生通過朗讀感受語言之美,有利于學生德、智、體、美全面發展。

二、審美能力與語文教學

(一)審美能力的界定

通常人們所說的認識美、評價美的一種能力就被我們稱作為審美能力。它包括審美感受力、想象力和創造力等等。而且審美與藝術和欣賞也是密不可分的,它的形成是以藝術素養為基礎,在后天的藝術欣賞與創造中發展,因此我們有些時候也可以把它稱作為“藝術鑒賞力”。審美能力的提高,有助于人們發現美并用美的眼光欣賞和創造世界。

(二)審美能力與語文教學兩者的關系

在新課程改革的推崇下,在實行素質教育的浪潮下,審美能力的培養成為了語文教學任務之一。當前小學語文課本中所選的課文都是一些意境優美、寓意深刻的文章,它們之間的思想內容和藝術形式的完美結合,都富有極高的審美價值值得老師和學生去探求。因此,在語文課堂中,對他們進行審美的教育,當“日常性情感逐漸發展為審美性情感,他們能對作品所隱含的情感和意味在審美感受中達到直覺性的把握?!睆亩囵B和提高學生感受美、鑒賞美以及創造美的能力。因此,審美能力是一般情感能力的提升,“是一種生理與心理,也不是純粹的自我表現,而是個體與社會交融關聯的對象化和交流性的表現?!?/p>

三、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培養小學生審美素養的對策

(一)讓學生在朗讀中享受語言美和自然美

朗讀是學生進行語文閱讀的一種形式,學生通過朗讀可對文章形成全面、具體的了解,加強對文章的品讀。學生的朗讀水平也反映學生在語文閱讀中的精氣神,學生在朗誦中投入的情感越多,朗誦聲音洪亮清晰,代表學生的閱讀積極性越大。教師應讓學生帶著一定的感情去朗讀文章,充分感受文字的魅力。例如:小學語文第11冊《草原》感受草原之美,體會學習老舍恰當運用比擬句及適當抒發感想具體寫出草原特有之美的表達方法

草原上風景美,草原上人們的熱情更感人?!耙膊恢醯?,就進了蒙古包。奶茶倒上了,奶豆腐擺上了……”好客的主人還端來了最有名的手抓羊肉;鄂溫克姑娘們唱的唱,跳的跳,體現出草原上人們的熱情好客?!案杪曀坪醣仁裁凑Z言都更響亮,都更感人?!弊x到這里,我們不由得想到一首歌曲:“五十六個星座,五十六枝花,五十六族兄弟姐妹是一家……”怪不得老舍先生在文章最后這樣感嘆:“蒙漢情深何忍別,天涯碧草話斜陽!”

(二)通過激發學生的想象力來培養學生的審美素養

在對學生進行閱讀審美素養培養的過程中,教師一定要注重激發學生的想象力。通過想象,讓學生更深入地理解課文內容和課文中所要表達出來的情緒以及所描繪的意境,進而使學生可以在閱讀中體會到審美的重要性。特別是對散文以及古詩詞進行教學時,更加要注重激發學生的想象力,這種想象力對學生理解文章有著十分重要的作用。

例如《鄉下人家》是人教版語文四年級下冊中的一篇精讀課文。作者用抒情的筆調描繪了鄉下人家樸素的景致、祥和的氣氛、勤勞的生活;同時也贊揚了鄉下人家熱愛生活,善于用自己勤勞的雙手裝點自己的家園,生活的美好品質。

在教學中,我始終抓住能集中概括鄉下人家美麗迷人的生活環境和樸實歡快的美好生活的句子:“鄉下人家不論什么時候,不論什么季節,都有一道獨特、迷人的風景?!边M行教學。讓學生自由讀課文,在文中勾畫出能體現鄉下人家獨特的生活壞境,迷人的風景的句、段,并引導學生有感情地讀一讀,將作者描繪的畫面與親眼所見的畫面聯系想一想,然后交流品味,這樣大大提高了學生的學習興趣,為進一步學習課文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學生讀文后,我讓學生把作者描寫鄉村風景的語句或段落試著在頭腦中浮現畫面,并在空白處寫寫自己的感受,然后在小組中交流,隨后教師重點指導學生學習第一自然段,讓學生反復讀,找出這一段主要寫什么景物,有什么特點?從哪些句子中讀出來的?你想怎么讀這些句子?從這一段中讀出了哪些寫作方法?學生交流,作者這樣寫你讀后有什么樣的感受?接下來讓學生運用學習第一自然段的方法自由組合學習其它描寫鄉下人家的幾個場景。每個場景都有學生學習,課堂學習氣氛活躍,學生學習興致高漲,達到了學生與文本共鳴的效果。

(三)利用多媒體技術營造美的意境

教師要充分利用信息技術營造美好的意境,使學生更加強烈且直觀地感受到課文中文字所構建的美好意境。例如在教學《珍珠鳥》一課時,教師可根據文中對珍珠鳥的外貌描寫部分選取適合的圖片與影像資料,向學生展示色彩鮮艷、活靈活現的珍珠鳥形象,使學生對珍珠鳥的習性等其他方面描寫內容產生一定的興趣。接著教師在分析“小鳥出世”片段時,根據“起先”“隨后”“漸漸”及“一天”一系列表示時間順序的詞語,體現小鳥活動范圍從籠子過渡到周圍各處的變化,突出小鳥出世時的可愛。最后教師可通過題材為珍珠鳥的紀錄片讓學生感受珍珠鳥在野外的生存過程,增強文章對學生的感染力,有利于提高學生對美好事物的向往之情。

結語:

綜上所述,新課改下的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教師應該讓學生在主動積極的思維和情感活動中,加深理解和體驗,有所感悟和思考。要珍惜學生獨特的感受,體驗和理解。教師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多讓學生接觸正面、經典的文學作品,讓學生得以熏陶在高雅、藝術的文學氣氛中,感受作品作者的心理世界及豐富、細膩的感情,有利于培養學生對文學作品正確的審美價值觀,向學生傳播一定的正能量。

參考文獻:

[1]徐光華.緊緊抓住教學關鍵著力培育核心素養――關于小學語文教學中培育學生語文核心素養的初步探索與思考[J].中小學教師培訓,2017,05:43-47.

[2]李作芳.淺談閱讀教學中小學語文核心素養的培養[J].教育理論與實踐,2017,3714:60-61.

猜你喜歡
審美能力閱讀教學核心素養
初中英語評判性閱讀教學實踐與探索
多元讀寫理論指導下的初中英語閱讀教學實踐
高階思維介入的高中英語閱讀教學
“認知-遷移”教學模式在高年級閱讀教學中的應用
生本教育理念下的美術教學研究
藝術體操教學中提高審美能力的途徑探索
新時期中學美術課教學方法的思考
個性化教育在美術教學中的運用探討
作為“核心素養”的傾聽
“1+1”微群閱讀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