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初中歷史教學中的有效創新與實踐

2019-09-10 17:31張劍
學業 2019年6期
關鍵詞:創新與實踐手段歷史教學

摘要:教學創新是現代教學發展的必然趨勢,運用新的教學手段和理念,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是初中歷史教學創新的客觀要求。為了適應歷史教學新形勢的需要,必須遵照新課標下的歷史教學要求,創新歷史教學原則、教學理念、教學手段等等。本文主要探討如何在歷史課堂教學中進行有效創新。

關鍵詞:歷史教學;創新與實踐;方法;手段

歷史學科教育的使命,在于向學生介紹人類歷史上一切文明進步的成果,培養學生的愛國情操,讓學生形成科學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培養學生用歷史的、發展的觀點分析歷史問題,用所學歷史知識解釋社會現象的能力。要做好歷史學科的教學工作,就要求中學歷史教師改變落后觀念,進行大膽創新。那么,如何進行有效創新是我們教師的重要任務之一。

一、創新多元化的思維方法

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有意識地對學生進行多種思維的訓練,這是培養學生創新能力的重要手段。一是巧設疑難,激活思路。只有當學生對所學問題產生疑問時,才能點燃他們思維的火花。在講授西安事變時,你可以提出這樣的問題讓學生思考:“蔣介石曾瘋狂追殺共產黨,共產黨為什么不乘機消滅蔣介石?”學生可能對這樣的提問十分感興趣,從而激發了他們的積極思維。二是縱橫歷史,多元思考。為使學生在學習中能打開思路,學會全面地觀察問題,抓住歷史現象之間的相互聯系分析問題,進而把握其本質,教學中需注意縱橫聯系。如,以一國歷史為線索,在講抗日戰爭時,把“平型關大捷”、“臺兒莊戰役”、“百團大戰”聯系起來思考。又如,以問題為線索,將同類問題或同一時間不同國家間相類似的問題進行比較的橫向聯系,在講世界史日本大化改革時,可聯系同時期中國唐朝時的政治制度和改革措施來思考;將英、法、美三國資產階級革命原因、經過、結果、意義等聯系起來思考。在縱橫聯系中,會拓寬學生的思路,訓練學生思維的廣度。三是創設情境,拓展思維。在教學中要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有時僅靠教材中的材料是不夠的。教師要想辦法向學生提供一些與教材有關聯、并且有利于學生理解教材的新材料,創設新的情境,引導學生去產生新的思維??梢愿鶕虒W內容和需要有意識地引入最新的史學研究的成果,以拓寬學生的視野,同時在對新觀點甄別論證中也培養了學生的發散性思維能力,從而更有效地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通過實踐活動,學生親身感受歷史事實,充分調動了思維的積極性,往往能提出一些新見解、新觀點,從而使創新能力達到一個新的高度。

二、創新有效的歷史教學理念

理念是行為的靈魂,是創新的先導,教學理念對教學起著指導和統帥的作用。目前初中歷史教學尚未擺脫應試教育的陰影,應試教育沒有真正轉化為素質教育。然而,新的課程標準的人文性強調歷史教學要致力于學生歷史素養的形成和發展。因此,我們應盡快轉變教學理念,樹立以人為本的教育觀,關注學生在教學活動中的情緒及情感體驗,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全面推進素質教育,樹立既教書又育人的教學新理念。比如,以時間的推移為線索,列出大事年表;以空間的轉移為線索,按一定的地點、區域或國別范圍來講授歷史;以人物的活動為線索,一個重要的歷史人物(無論是正面的還是反面的),往往貫穿了整個時代,中國民主革命史與孫中山、毛澤東的名字幾乎密不可分;以歷史事件的發展為線索,講清起因、經過和結果,就可以知道每一種歷史現象的興衰過程。此外,還可以把握一定的社會矛盾為線索,分清兩個歷史發展階段的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對抗性矛盾和非對抗性矛盾,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解決矛盾的基本方式(改革和革命),以及矛盾產生、發展、激化和消失的過程。評價歷史事件的性質要看其主要方面,評價歷史人物的作用要一分為二。因此,教師應該樹立培養學生創新能力的理念。

三、創新有效的歷史教學手段

教學手段創新是整個歷史教學創新的重點。歷史教學手段并非一成不變,而是隨著時代和技術條件的變化而變化的?,F在的初中歷史教材和課程內容都發生了變化,相應地,要求初中歷史教師在教學手段上也必須發揮創新精神。在初中歷史教學中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關鍵在于引導學生自主探索,教師應放手讓學生自己探索新的知識。學生在探索新知識的過程中,創造性思維也得到了訓練。因為,學生對歷史的正確認識,需要發散性及創造性的思維,特別是對歷史上因果關系的思考,這是對人的思維水平的考驗。學生學習歷史的過程。也是訓練和培養創造性思維的過程。因此,初中歷史教師所采用的歷史教學手段必須能激發、啟發學生的思維,培養學生發散性和創造性思維的能力。此外,課堂教學是師生的雙邊活動,它不僅需要教師、學生來完成,更要借助網絡技術與其它媒體才能提高信息傳遞的有效性。因此,教師在講課前要充分準備。不僅是通過語言,還要發掘校本的資源,盡可能地調動學生自己動手,通過網絡信息搜集和查找資料等多種渠道獲取信息,豐富學生的知識。培養學生對歷史資源的進一步探究和開發的能力。以達到歷史教學創新的目標。

四、創新新型的師生關系

傳統的師生關系中,教師處于主導地位,對學生進行嚴格的管理;學生處于被動地位。被動地服從。這種師生關系壓制了學生的個性發展,師生關系緊張,有時學生會對教師產生抵觸情緒,學習積極性不高。因此教師要和學生構建新型的師生關系。首先。新型師生關系中,教師與學生是朋友,教師和學生之間要相互理解、相互信任。美國心理學家羅杰斯認為:“成功的教學依賴于一種真誠的理解和信任的師生關系,依賴于一種和諧、安全的師生關系?!逼浯?,新型的師生關系是一種平等的關系,教師在教學活動中應尊重學生,樹立平等和民主意識,在平等的基礎上,相互協作。最后,新型的師生關系是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活動應以學生的個性發展為核心,使每一個學生的潛能得到發展。教師應鼓勵學生在課堂上發表獨立見解,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

五、創新型教師隊伍

教學創新必須依賴創造型的教師。在教學創新中,教師在其中起著重要的作用,要培養出創新型人才,就必須擁有一支具有創新精神和創新能力的教師隊伍。雖然目前在教學改革和教學創新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廣大的初中歷史教師在教學創新方面做出了很多的努力,但還有一些初中歷史教師滿足不了新時期教學創新的要求,創新能力和創新素質還有待提高。在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敢于打破常規的教學,組織開放式的教學,活躍課堂氣氛,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在新時期,初中歷史教師若要適應時代發展的要求,就必須不斷提高自己的素質,不斷學習新的教育教學知識。提高個人道德修養,加強師德建設,進一步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學水平。

總之,進行創新教學能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活躍課堂氣氛,有利于創新人才的培養。我們教師要靈活改變教學方法,更新理念,依托新型師生關系與優質教師隊伍,發展學生的多元化思維,促進學生歷史知識的學習。

參考文獻:

[1]董佳平.淺談初中歷史教學的創新教育[J]《神州》2019年6期

[2]王磊.初中歷史教學的創新與實踐[J].《考試周刊》2019年2期

[3]羅春榮.中學歷史課堂教學模式創新[J].《教育界》2019年9期

作者簡介:張劍,男,漢族,籍貫:江西德興人,本科學歷,江西省上饒德興市界田中學二級教師,研究方向:歷史教育。

猜你喜歡
創新與實踐手段歷史教學
戰爭允許一切手段
在小學數學教學中培養學生的好習慣
初中數學課堂互動教學模式的創新與實踐
論高中歷史教學創新與實踐
高中歷史教學中實施小組合作學習的策略
論歷史教學中生活化教學理念的應用
歷史教學中學生證據意識的培養策略研究
交互式電子白板在歷史教學中的應用研究
土木工程專業創新與實踐能力培養探析
最不受歡迎的手勢語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