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媒體時代傳統媒體數字化轉型研究

2019-09-10 07:22榮琪明
記者觀察·下旬刊 2019年6期
關鍵詞:新媒體時代傳統媒體轉型

榮琪明

摘要:近年來,互聯網發展迅速,給新媒體的發展帶來了空間。相比傳統媒體,新媒體技術在傳播渠道上更具優勢,且表現形式多樣化,能夠滿足受眾的不同需求,展示個性化的特點。在實際應用中,許多傳統媒體也開始意識到數字化的優勢,開始走上轉型之路。在轉型過程中,傳統媒體遇到了不可預估的風險,需要給予針對性的解決措施,從而最大限度加快數字化轉型,更好地為受眾服務。

關鍵詞:新媒體時代;傳統媒體;數字化;轉型

現階段,新媒體技術已經逐漸融入到人們的生活中,網站、社區、博客以及社交網站、微信等,無時無刻都在影響著人們的思想和行為。近年來新媒體的傳播以及應用也更趨于多元化,基于此,傳統媒體也在新媒體的影響下不斷變革、轉型,希望能夠跟上時代發展的腳步。

一、新媒體與傳統媒體

(一)定義

新媒體一詞首次由美國戈爾德馬克提出,新媒體可以理解為計算機信息處理技術,即新媒體能夠得以發展,主要依賴于互聯網的發展,例如電腦、手機等。新媒體也可以理解為多媒體,即將信息轉化為聲音、圖像等形式,供受眾查看,多媒體使媒體技術不再只是單一的視覺系統。借助互聯網,人們能夠實現實時互動,這是傳統媒體無法實現的。新媒體又可以理解為不受限制地接受信息,當人們想要獲取某些信息時,可以不受時間、空間的限制,即時獲取所需信息。新媒體也是一種特別的運營方式,也能被開發和利用。市場的競爭在一定程度上激發了新媒體技術的創新,也促使媒體內部不斷改革、創新,從而更好地提升自身競爭力,獲得更多收益。

所謂的傳統媒體,即舊媒體,相比于新媒體而言,最為顯著的特點就是在傳播信息時沒有利用互聯網技術,導致傳播速度慢,信息更新不及時。但是傳統的大眾傳播方式,能夠建立相應平臺,并定期完成傳遞信息。例如報紙、電視或廣播等,這些都是傳統媒體。

(二)新媒體時代下傳統媒體的利弊

在新媒體背景下,傳統媒體有其發展利弊。首先,受眾范圍較小,且隨著新媒體的廣泛應用,傳統媒體的受眾在不斷流失,缺乏互動性,時效性不強,這些都是傳統媒體客戶流失的主要因素。相較于新媒體,傳統媒體的傳播模式較為單一,在信息的反饋上也比較慢。此外,傳統媒體缺乏多元化的閱讀體驗,導致受眾大量流失。其次,傳統媒體沒有認識到新媒體技術的優勢,在新媒體技術的應用上,顯然新媒體應用更多,麥克盧漢學者曾提出,媒介即訊息,也就是說,媒介本身才是傳遞給受眾的信息。但是,傳統媒體并沒有重視媒體技術,導致傳統媒體無法適應時代發展的需要,逐漸開始淡出人們的視野。第三,傳統媒體在傳播的內容上具有一定的優勢。傳統媒體具有較長的發展歷史,且許多大品牌受到了大眾的青睞,例如《人民日報》等,報社里聚集了較多高素質高水平的媒體從業人員,這就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傳統媒體的質量,這也是新媒體的短板。傳統媒體更注重媒體兩個字,為獲得更為長遠的發展,需要堅持發展媒體行業。但是新媒體不同,新媒體可以利用網絡或者數字化技術實現轉型,使其更符合受眾的品味。

二、傳統媒體數字化轉型

(一)媒體融合更為現實

現階段,傳統媒體開始走上轉型之路。當前,是傳統媒體轉型的重要時期,但是人們對傳統媒體轉型卻持不同的觀點及態度。其中,媒體融合更為流行,即在傳統媒體基礎上,對新媒體技術的優勢進行借鑒,從而更好地將二者融為一體,進而達到合作共贏的目的。此外,還有新媒體工具一說,即傳統媒體僅作為新媒體的工具,主要用來提供出版內容。還存在新媒體替代一說,即盲目主張媒介即訊息的說法,此種說法缺乏客觀性,完全無視了傳統媒體的優勢。針對這三種不同的觀點,筆者更愿意接受媒體融合說,即傳統媒體在自身發展的基礎上,對新媒體技術的優勢進行借鑒,從而實現數字化轉型,最終達到互利共贏的狀態。

(二)傳統報業數字化轉型

數字化報業也稱為報業的數字化轉型,在此基礎上,實現了傳統報業的深入發展,即將數字技術以及報業的優勢進行結合,從而更好的發揮報業的優勢。作為傳統報業來說,還需要積極進行自我轉型,并與數字領域進行積極融合,不應該僅被動接受改造,失去自身價值。

1.創新傳統媒體機制

傳統媒體為適應發展需要,需要將自身與新媒體技術進行有效融合,大力發展數字化媒體。例如,新聞采編工作中,可以借助數字技術實現即時傳輸,這在一定程度上解決了傳遞過程中出現的時效}生下降問題,新聞呈現方式也更為多元化。

2.有效保證了傳統媒體未來發展

相關文件指出,需要對主流媒體創新思路進行重點扶持,更好地實現傳統媒體與新媒體的融合發展,進而實現新型傳播模式。在改革過程中,需要大力支持黨報、黨刊以及電臺、通訊社建立統一指揮調度融媒體中心,并對新聞采編的各個流程進行重新建構,從而生產出全媒體產品。筆者相信在國家政策的積極扶持下,傳統媒體一定能夠更好更快地實現轉型。

3.廣電媒體的數字化轉型

廣電傳統媒體與新媒體的區別:首先,新媒體的受眾具有自主選擇權。相比于傳統媒體,新媒體技術促使播放模式得以革新,不再是以往你播我看,而是轉變為我點我看,具有絕對的自主選擇權。近年來,移動終端發展迅速,使新媒體的使用不再受到空間的制約。傳統媒體背景下,衍生出“電視人”的概念,即背靠沙發,面對熒屏在狹小的空間內收看節目。新媒體不再受到這一模式的限制,使用移動終端就能夠即時收看,且能選擇自己喜歡的節目觀看。其次,在節目形態上,二者也存在本質區別。傳統電視媒體在節目形態上,僅能夠對電視節目的編排格式進行更改,而新媒體的局限性就很小,能夠即時查看股票信息、天氣預報以及電子政務、交通信息等,內容較為豐富,且個性化十足。第三,盈利模式不同。傳統廣電盈利模式多為廣告收入,而新媒體在此方面的盈利模式更為多元化,也就是廣告收入與其他服務費用的總和。

近年來,新媒體已融入到手機、電視中,廣電傳統媒體與新媒體二者之間出現了高度的融合。相比于傳統電視而言,數字電視具有較強的靈活性以及收視率,且能夠與受眾產生互動。此外,新媒體與廣播之間也存在較為鮮明的融合特點,例如喜馬拉雅聽書,本屬于手機客戶端的—個APP,但有效融合了廣播與新媒體,受眾可以在平臺上任意選擇自己喜歡的內容進行收聽,不受到時間及地點的限制,實現了隨時隨地聽書的便利。

三、傳統媒體轉型風險及對策

(一)傳統媒體數字化轉型中的風險

傳統媒體在數字化轉型過程中,會因為轉型方式方法出現失誤,或者戰略性失誤,最終導致轉型失敗?;诖?,就需要在數字化轉型過程中,知曉轉型存在的風險問題。首先,數字化轉型缺乏高素質人才。相比于新媒體而言,傳統媒體從業者不了解新媒體技術,這就會導致傳統媒體在轉型過程中無法準確定位,進而產生嚴重偏差。其次,轉型過程中傳統媒體的盈利模式存在一定問題?,F今網絡市場中,許多APP或者產品都可以免費使用,如果在轉型過程中處理不好終端收費問題,就會失去的消費群體,導致投入與產出不成正比。傳統媒體的訂閱以及發行都有其固有的模式,數字媒體在此方面就表現的較為靈活,可以利用點擊以及轉發的形式進行傳播,所以在轉型過程中,傳統媒體需要對自身的內容與渠道的關系進行梳理。

(二)傳統媒體數字化轉型策略

首先,建立受眾群,保證較高的集聚效應。在傳統媒體轉型上,可以借助新媒體的優勢,并與運營團隊相互協作,從而吸引更多的受眾,建立受眾群,采用發散式的方式進行信息的傳播,從而使傳統媒體的影響力得到加強。

其次,招聘新媒體技術人員,保證技術支撐。傳統媒體主要將編輯作為中心,在轉型過程中,需要將編輯向經營管理中心轉變,同時不斷挖掘技術人員,奠定傳統媒體向數字化轉型的堅實基礎。

第三,對內容的深度挖掘。傳統媒體領域,聚集著資歷較深的編輯,其編寫的內容較為豐富,水平又高,在轉型上可以充分利用這一優勢,依靠優質的新聞內容吸引受眾。

四、結語

現階段,傳統媒體數字化轉型過程中仍存在一定問題,需要傳統媒體對資源進行整合,更好地搶占先機,獲得收益??傊?,傳統媒體的轉型是一項重大工程,在信息化高度發展的前提下,多元融合發展是未來發展的主流方向。

猜你喜歡
新媒體時代傳統媒體轉型
統籌發展和安全,加快轉型升級
短視頻對傳統媒體主流價值表達的推動
揭示數字化轉型的內在邏輯
賦能:教研轉型中教研員的應然追求
新媒體時代微寫作特征及對策研究
探析新媒體時代下高校共青團工作的網絡化轉型
新媒體時代大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現狀調查和對策研究
新時期旅游轉型發展思考
新媒體與傳統媒體如何實現融合與發展
培養多面能手 提高綜合技能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