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核磁共振技術應用在原發性肝癌診斷中的臨床效果探討

2019-09-10 09:26劉曉蓮
醫學食療與健康 2019年4期
關鍵詞:原發性肝癌診斷

劉曉蓮

摘要:目的:探究分析核磁共振技術在原發性肝癌診斷中的效果。方法:選取2015年2月-2019年2月期間我院收治的原發性肝癌患者中抽選32例,采用數字隨機分配法將其分為兩組。實驗組16例,接受核磁共振技術診斷,對照組16例,接受常規CT診斷,對比兩組診斷效果。結果:實驗組診斷準確率(93.75%)、肝內病灶陽性率(93.75%)、肝外病灶陽性率(56。25%)均明顯高于對照組(81.25%、68.75%、31.25%),P<0.05,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結論:在原發性肝癌診斷中采取核磁共振技術診斷準確性較高,能夠為患者的治療提供更加精確的參考數據,值得臨床推廣應用。

關鍵詞:核磁共振技術;原發性肝癌;診斷

中圖分類號:R445.2.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6-5249(2019)04-192-001

原發性肝癌屬于發病概率比較高的惡性腫瘤之一,發病趨勢呈現出一定的地域性,多發于中老年人群。該疾病發病機制相對較為復雜,及早診斷能夠更好的保證治療效果。因此,選擇科學可靠的診斷方式十分關鍵。本文主要探究分析核磁共振技術在原發性肝癌診斷中的效果,具體操作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取2015年2月至2019年2月我院收治的原發性肝癌患者中抽選32例進行研究,隨機分為實驗組和對照組。其中,實驗組16例,男女性患者比例10:6,占37.5%,平均年齡(58.76±2.49)歲,其中實驗組肝內病灶例數為15例,肝外病灶例數為9例。對照組16例,男女性患者比例9:7,平均年齡(58.71±2.42)歲,其中實驗組肝內病灶例數為11例,肝外病灶例數為5例。收集對比兩組臨床數據,統計學結果顯示,P>0.05,無統計學意義,數據可比。

納入標準:其一,均為原發性肝癌患者;其二,患者知情同意,且簽署知情同意書;其三,本次研究經過醫院倫理委員會審批。排除標準:其一,存在碘制劑過敏;其二,合并其他嚴重疾病;其三,不具備完整的臨床資料。

1.2方法0.對照組接受常規CT診斷,患者在進行CT診斷之前,醫護人員需要告知患者吸氣換氣節奏,讓患者掌握呼吸技巧。同時,體位選擇仰臥體位,掃描部位選擇膈肌至恥骨部位,在掃描前,靜脈注射造影劑,延期掃描患者門動脈期、肝動脈期等部位,并且將檢驗結果交由專業人員進行分析。實驗組采取核磁共振技術診斷,具體操作如下:選擇橫軸位和冠狀位,利用橫掃和平掃的方式進行掃描,在加強掃描時,選擇T1W2、T1W1延長掃描的方式進行掃描,在T1W1掃描時,參數設置為層間距2毫米、層厚8毫米、TRl55-180Ms,TE 2Ms,選擇FSPGR。在進行T1W2掃描時,參數設置為了R6000-7059ms,TE85.1/ms,選擇FRFSE-X1.在進行三維動態掃描時,參數設置為層間距2.1mm、層厚4.2mm、TR2.9ms、TE0.8ms。選用馬根維顯、莫迪司、歐乃影對比劑,劑量結合患者的實際情況確定,對比劑運用靜脈注射的方式給藥,完成注射后三分鐘取用動脈圖、靜脈圖、薄層軸延遲圖、冠狀面延遲圖等。最后收集的數據交由專業人士進行分析,對比兩組臨床診斷結果。

1.3觀察指標本次研究主要以不同診斷方式的兩組患者診斷準確率、病灶結果作為觀察指標,其中病灶結果包括肝內病灶陽性率、肝外病灶陽性率等。

1.4統計學分析 最后數據采用spss26.0軟件進行處理,例數等計數資料采用n表示,X檢驗,當p小于0.05表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實驗組診斷準確率(93.75%)、肝內病灶陽性率(93.75%)、肝外病灶陽性率(56.25%)均明顯高于對照組(81.25%、68.75%、31.25%),P<0.05,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3討論

原發性肝癌屬于惡性腫瘤,目前發病機制尚未明確,其臨床癥狀多表現為肝區疼痛、全身和消化道炎癥、肝大、肝癌轉移癥狀等,如果不及時治療,很容易危及患者生命安全。因此,及時把握治療時機十分關鍵,也是保證患者生命安全的重要措施。因此,臨床上還需要更加注重原發性肝癌的診斷,CT診斷與核磁共振技術診斷均為常見的診斷方式,但是,由于脂肪以及其他組織的干擾,CT診斷準確率相對較低。相較于CT診斷,磁共振技術診斷應用了物理、生物、化學等多種技術,通過自旋成像、磁場與射頻脈沖等方式產生信號,并且將信號顯示在屏幕上,敏感性和特異度均明顯更高。因此,在原發性肝癌診斷中,磁共振技術具有較高的臨床應用價值。

本次研究選擇32例原發性肝癌患者進行對比,研究結果顯示,采取核磁共振技術診斷的患者診斷準確率、肝內病灶陽性率、肝外病灶陽性率等均明顯更高,該研究結果與周占文在CT掃描聯合磁共振診斷原發性肝癌及評估其介入治療術后的臨床效果中相關研究結果一致。

綜上所述,在原發性肝癌診斷中采取核磁共振技術診斷準確性較高,能夠為患者的治療提供更加精確的參考數據,值得臨床推廣應用。

猜你喜歡
原發性肝癌診斷
三維適形半野輪照放療技術治療局部晚期原發性肝癌的臨床療效
消癌平片聯合TACE術治療老年原發性肝癌的療效和生命質量的臨床觀察
常見羽毛球運動軟組織損傷及診斷分析
貝伐單抗聯合肝動脈化療栓塞術對36例晚期原發性肝癌生存預后的影響分析
紅外線測溫儀在汽車診斷中的應用
窄帶成像聯合放大內鏡在胃黏膜早期病變診斷中的應用
淺析智能變電站二次設備的運行診斷及其調試
TACE序貫3D—CRT治療原發性肝癌的療效及安全性觀察
探析介入治療中晚期原發性肝癌破裂出血的安全性觀察
不同血流阻斷法在原發性肝癌手術中的效果分析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