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德育教育在課堂結構中的應用

2019-09-10 05:29田亞東
錦繡·中旬刊 2019年3期
關鍵詞:榮辱任課老師組內

2018年9月10日,習總書記在全國教育大會上指出:要深化教育體制改革,健全立德樹人落實機制,將“立德樹人”作為時代教育的主旋律,將德能教育納入人才的考核標準,結合本校實際,以學?!叭奈辶钡牡掠逃w系為土壤,本人嘗試將德育教育深入到課堂結構中去,將課堂內容與結構結合起來,起到雙管齊下的作用。

一、課題背景

當代社會教育“唯分、唯考、唯題”的現狀,致使很多學校及教師將學業成績作為學生評價的唯一標準,忽視了教育的根本性任務,缺少教育的前瞻性與遠見性,致使學生缺乏理想信念,責任心不強,行為失范,此類問題的出現往往被歸因子家庭教育缺失,而教師作為教育的專業人士,缺少教育的技巧性,無法解決學生的內驅力,是因為缺少系統化的德育教育體系作為教育的土壤。

面對這種現狀,我校堅持奉行“立德樹人、德育為先”的辦學宗旨,提出了“三四五六六”的德育教育體系,其中“三jing”為凈、靜、敬,主要從學生行為習慣上進行要求;“四自”是要樹立學生自主、自信、自律、自強的品格;“五種精神”是借由軍訓教育對學生紀律提出的要求:“號令如山的服從精神、一絲不茍的認真精神、嚴于律己的軍紀精神、整齊劃一的團隊精神、奮勇爭先的進取精神”;六項品德:嚴守紀、知榮辱、懂感恩、講誠信、擔責任、獻愛心,此為品德上對學生提出的要求,也是學校教育的核心理念;“六種能力”為自主學習的能力、自我管控能力、生活自理能力、生存適應能力、人際交往能力、思維創新能力,目的是提高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

“三四五六六”的德育體系,將學生的“行為”、“品格”、“紀律”、“品德”、“解決問題的能力”串聯,以德行教育作為價值觀引導,解決學生行為的內動力,同時又對學生的行為提出要求,內化于心,外化于行。

二、德育教育于教學結構中的貫徹方式

本校采取的是“導、思、論、展、評、測”的教學模式,其中“思、論、展、評”采取的是任務式的教學方法,將課堂內容拆解為兩大部分任務,一部分任務為“自主探究任務”,第二部分為“合作探究任務”。自主探究任務是學生通過自學的方式,將課堂基本任務完成,適用于基礎性內容,可以從課本上自己找到答案或者略經思考便可完成的任務。合作探究任務則是將課堂內容深化,拆解為多個探究任務,學生通過小組討論,產生思維碰撞,起到“跳一跳,摘個桃”的學習效果?,F主要從“思、論、展、評”四個方面進行闡釋。

1.思

任課老師前期不布置預習任務,在導入結束后,會將本課時基本的問題進行羅列,學生帶著任務進行學習,這一過程,任課老師會要求學生起立進行自習,任課老師根據任務的多少、難易,設定時間,學生在規定時間內完成預習任務,任務進行過程中不得交頭接耳,完成預習任務的學生便可以坐下,最先完成預習任務的小組,可以獲得整個小組+1分的獎勵。

這一過程將自主的品格融入進去,通過獨立完成任務,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在預習過程中,不允許學生交頭接耳,通過提要求的方式,讓學生養成軍紀精神和服從精神,這也就迫使一部分優秀生在正式上課前養成自主預習的習慣,因為小組加分的誘惑,促使更多的學生提前進行學習,這就由被動學轉為了主動學,同時也可以在小組加分中讓學生懂得以小組團結為榮,養成整齊劃一的團隊精神。

2.論

在合作探究任務階段,教師會深化題目難度,設置一些只有通過思考、討論才能夠完成的教學任務,在這一過程中,教師會提出如下要求:

1)根據任務難易程度設置時間要求;

2)組內成員進行分工,組長組織,副組長記錄;

3)對于課堂任務完成的較快的小組、任務完成較好的小組、氣氛最活躍的小組進行加分獎勵;

4)小組內出現不參與討論、組內意見不一致,將會對小組進行1分作為懲罰。

此要求提出,目的是活躍課堂氛圍,讓所有的學生都能參與到課堂任務的完成當中,提出“小組榮辱,我的責任”的口號,以小組為單位,強化學生的團隊意識。而要求的提出,本身就是一種規則意識的體現。通過獎勵,調動起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強化學習意識,又通過懲罰,建立規則意識,獎懲之間,就是學生懂得了守紀、榮辱、團隊精神和自我管控能力。又通過對不參與討論的學生進行懲罰,迫使不善交往的學生進行溝通,進一步鍛煉了學生的人際交往能力。

3.展

此環節是讓學生在完成小組討論以后,將自己的討論結果進行展示。展示方式多種多樣,一居任務的安排可以通過口述、板演、小話劇、辯論等等形式進行。此處僅以學生口頭表達為例。任課老師會根據任務的難易隨機抽取學生編號,如:3組5號,為這個組內學習稍吃力的學生,讓學生進行表達,如果組內這名同學也能夠順利地回答這個問題,就代表組內基本上已經理解了這個問題,如果這名同學沒有表達正確,這名同學所在的小組有1次補充機會,如果補充正確,可以得分,如果補充不正確,則由其他小組來獲得回答機會,所得的小組獎勵由回答正確的小組所得。

這個過程,小組榮譽將系于這名同學一身,這邊提高了學生的榮辱觀念、責任意識,這就促使其在討論過程中融入到小組當中。小組成員進行補充,強化了團隊精神,榮辱觀念,轉讓小組回答權,培養了學生的責任意識,同時為了小組得分,就迫使小組必須回答正確,這是由學生進取精神而帶動起養成一絲不茍的認真精神。

4.評

這一過程就相對簡單了,就是教師評價內容,并根據小組表現進行評價,對于表現較好的小組進行加分獎勵。這一過程,主要是培養學生的團隊意識,響應“小組榮辱,我的責任”的口號,培養有責任感、有團隊意識的學生。

三、取得的成效

學?!叭奈辶钡牡掠w系,賦予了課堂教學結構新的意義,在教學結構中的每一個環節,都有詳細的要求。此過程并非將德育內容強加于每一個課堂環節,而是在德育土壤中順勢而為,賦予課堂環節新的意義。

在這種教學模式下,學生變“被動學”為“主動學,”提高了學習的積極性、主動性,同時也解決了學習興趣的問題,由知識興趣轉向結構興趣,利用“游戲式”的學習方法,利用好小組獎勵晉升機制,逐漸養成了良好的學習習慣。

本文嘗試以教學結構為切入點,解決學生學習任務的同時,將德育教育深入課堂,起到潤物細無聲的作用,將德育教育落實到位,培養社會主義接班人。

作者簡介:

田亞東,男,漢族山東省泰安人,泰山國際學校泰山學院,思想政治教育專業學士

猜你喜歡
榮辱任課老師組內
基于小學生核心素養下農村小學班級管理策略與實踐
無題(新韻)
用心說題 提高效率 培養能力
如何協調班主任與科任老師的關系
沙漏
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在高等教育轉型期的素質結構與養成
初中語文教學應注重人文素養的培養
六步教學,合作出數學的精彩
我想撫摸你
合作學習組內交流討論時間的遵循原則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