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風雨兼程 我們與時代同步
——三峽都市報社發展紀實

2019-09-16 03:10
中國地市報人 2019年9期
關鍵詞:萬州都市報三峽

重慶萬州,因“萬川畢匯、萬商云集”得名,神奇的北緯30度、壯美的長江在這里交匯,李白、杜甫、白居易、蘇軾、黃庭堅等在這里駐足抒懷。

在這座剛柔并濟、海納百川的城市里,三峽都市報社從萬州昌平巷的一張鉛印小報起步,歷經69年的風雨,一路前行,發展壯大,成為擁有《三峽都市報》《萬州時報》、三峽傳媒網、萬州手機報、“看萬州”APP、“微萬州”微信公眾號、三峽訊、萬州發布、三峽都市報微博、旅游萬州等近20個發布平臺的全媒體矩陣,擁有印刷、發行、廣告、會展、電商、酒店、旅行社等多家經濟實體的傳媒集團。

篳路藍縷啟山林,櫛風沐雨砥礪行。今天,有著69年輝煌歷史的三峽都市報社,迎著媒體融合發展的春風,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指引下,不斷探索創新,完善體制機制,縱深推進媒體融合,穩步發展媒體經營,實現報社更大發展,取得更大成就。

一、奮力前行,鑄就69年輝煌歷史

迎著新中國成立的光芒,1950年5月15日,作為萬縣地委機關報的《萬縣日報》宣告創刊,萬縣日報社隨之成立。

69年風雨兼程,一代代報人弦歌不輟,薪火相傳。

從小報到大報,從鉛火時代到計算機時代,傾注了一代代報人的心血,凝聚了一代代報人的經驗。

1985年2月20日,紅梅花刊印在創辦35年的《萬縣日報》報頭,報社第一張彩報誕生;

1996年1月1日,《萬縣日報》由四開小報擴版為對開大報;

1998年1月1日,《萬縣日報》子報《三峽都市報》正式創辦;同年,重慶直轄,隨著行政區域的調整和萬州地名的變更,萬縣日報社更名為萬州日報社;

2003年底,中央對全國報刊進行整頓,2004年1月1日,《萬州日報》停辦,與《三峽都市報》合并?!度龒{都市報》定位為新型時政類都市報,承擔起了黨報職能。三峽都市報社正式成立;

2006年1月1日,三峽庫區重點新聞網站、萬州區門戶網站三峽傳媒網正式運行;

2008年12月20日,萬州手機報正式運行;

2013年12月23日,為適應發展需要,《萬州時報》正式創刊,作為萬州區委機關報,履行黨報職責,與《三峽都市報》共同擔負起主流媒體職責,萬州也因此成為重慶市唯一擁有兩張公開出版發行報紙刊號的區縣;

2014年12月,報社第一個微信公眾號“微萬州”正式創辦;

2014年12月,報社第一個移動客戶端“看萬州”APP正式上線;

……

2019年,報社媒體平臺已由一張四開四版的小報發展到近20個發布平臺的全媒體矩陣,全媒體用戶總數已突破300萬,年閱讀量達3億人次。

二、堅守初心,切實擔起主流媒體職責使命

從創刊第一天起,《萬縣日報》就堅持“全黨辦報、群眾辦報”的方向和原則,始終面向群眾、面向基層。69年來,無論是《萬縣日報》《萬州日報》,還是今天的《三峽都市報》《萬州時報》以及各媒體平臺,每一位報人堅定信仰、堅守初心,牢記新聞工作者的職責使命,堅持正確輿論導向,堅持“三貼近”,深化“走轉改”,狠抓內容建設,圍繞中心、服務大局、助推發展。

一路走來,報社始終堅持正確輿論導向,狠抓主責和主業,做大做強主流思想輿論。積極宣傳貫徹落實市、區重大決策部署,推動高質量發展;圍繞中央決策、重慶部署和萬州行動,加強議題設置和策劃。解放思想、改革開放;包產到戶,體制變革;工業增產,農業增收;三峽移民,脫貧攻堅……既做好記錄者,也當好建設者?!巴苿又貞c各項事業沿著習近平總書記指引的方向奮力前行”“打好脫貧持久戰”等主題報道,鼓舞了士氣、振奮了精神,為改革發展凝聚起強大合力。

一路走來,報社始終勇擔社會責任,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講好中國故事,傳播好中國聲音?!跋虑f人”系列,立體報道下莊人艱苦修路的典型事跡;“善行三峽”“德潤巴渝”“三峽之子” “玻璃女孩蘇相宜”等報道,講述凡人善舉和溫暖故事; 17年“愛心助學·圓夢行動”籌資千萬余元,2000余貧困學子受助;“百名專家社區行” “德耀平湖 志愿萬州”等公益活動,匯聚愛心力量,傳播社會正能量,倡導核心價值觀,充分彰顯了媒體的責任擔當。特別是“百名專家社區行”,場均吸引1000余人次市民參與,活動從萬州主城區延伸到了鄉鎮,還跨省開展活動。

一路走來,報社始終彰顯民生情懷,以人為本,為市民服務,為社會服務。聽民聲,察民情,幫民困,解民難?!度龒{回音壁》《市民廣場》等品牌欄目,“市民直通車”“網絡問政”等網絡頻道,得到了上級的贊揚和肯定,贏得了讀者的青睞和認可。

一路走來,報社始終堅持服務三峽?!按┰?35”大型采訪活動,聚焦三峽工程一期蓄水?!耙娮C三峽”大型采訪,歷時兩年多,200多人次記者參與。聚焦“庫區第一爆”、文藝工作者聚焦大江涌潮等活動,全景記錄三峽工程二期蓄水,見證三峽庫區巨變。2018年11月,第九屆中國長江三峽國際旅游節宣傳中,報社本部及駐三峽庫區各事業站全部參與,圍繞“壯美長江、詩畫三峽”主題,充分展現出了旅游節三峽沿線區縣“共商共籌、共辦共享”。

主流、本土、溫度、實用。報社的宣傳工作曾先后得到十余位省部級以上領導的充分肯定,全國新聞刊物《新聞戰線》《中國記者》《中國地市報人》曾載文專門介紹報社宣傳工作。報社還先后榮獲了“全國新聞先進集體”“中國新聞獎”“中華慈善新聞獎”“全國廣告行業精神文明單位”,還有全國廣告行業最高獎“長城獎”“全國誠信印刷企業”等,四川省、重慶市“文明單位”等多項榮譽和獎勵。先期打造的話劇《移民金大花》榮獲全國“五個一工程獎”。從1988年中國地市報研究會成立至今,報社一直是研究會副會長單位,還是重慶市報業協會、重慶市攝影家協會常務副理事長單位,全國地市州盟報新聞攝影研究會副會長單位,先后有五位新老報人分別獲得中國地市報十佳社長、“感動重慶十大人物”、全市“十佳新聞工作者”和全市“十佳巷子記者”殊榮。

三、開拓創新,改革發展穩健有力

千里峽江,盛世安瀾,一條175米水位線,讓萬州這座三峽庫區最大的移民城市蝶變新生。而在這座平湖之城,三峽都市報社也同樣經歷了蝶變新生。

面對行政體制調整、發行區域萎縮、兩報撤并、編采人員流失等巨大困難,三峽都市報人并沒有怨天尤人、裹足不前,而是直面困難,挺直腰桿,順應時代,以變應變,開拓進取,走出了一條創新發展之路。

從20世紀90年代起,報社大力推行內部改革,理順機構設置、改革分配制度,充分發揮員工積極性,各盡其力、各盡所能。勞動分配上,工資與效益掛鉤,收入按勞動實績分配,對招聘人員實行內部職稱評聘制,進一步提升工作活力和動力,有效解決了媒體發展中人才支撐問題。同時,積極采用高新技術,提高效率,提高印務編務質量,進一步提升競爭實力。

在抓好內容生產,辦好報紙的同時,報社努力開展多種經營。依靠媒體優勢,按照“一業為主、多種員參與、全員營銷、全案策劃、全過程服務,取得了較好的效果。

1993年1月1日《三峽經濟報》

1998年1月1日《三峽都市報》創刊號

四、勇立潮頭,再續發展壯麗華章

經營”發展思路,報社創辦了多個經濟實體,逐步形成傳媒產業集團,按照市場化運作、 公司化管理。藝龍廣告公司、印刷廠、新聞酒店、新聞旅行社……這些經濟實體,既解決了辦報辦刊富余人員的出路,又提高了報社經濟效益。

面對新形勢,2017年,報社全力推進報業經營的轉型升級,大力強化媒體經營,變過去的單一經營向全媒體經營轉變,由單一客戶服務向團隊服務轉變。萬州烤魚節、三峽庫區柑橘交易會等會展活動,“暖冬行動”“燕山紅茶文化節”等系列宣傳,實現報社全

創業創品牌多艱辛,求新求發展非易事,每一次涌潮,我們總在最前沿。

隨著互聯網尤其是移動互聯網的快速發展,媒體生態發生巨變。三峽都市報社媒體融合發展步伐,邁得穩健有力。

2013年12月23日《萬州時報》創刊號

1998年6月18日《萬州日報》

2019年5月31日《萬州時報》

2019年6月18日《三峽都市報》

2014年下半年,報社啟動以“兩微一端”為主的移動新媒體傳播渠道建設,開啟媒體融合新時代。經過幾年努力,報社形成了三個層級的“兩微一端”移動新媒體平臺。政務類新媒體:“微萬州”微信公眾號、萬州發布微博、 “看萬州”APP,綜合資訊類新媒體:三峽都市報微博、三峽訊微信公眾號等,同時建設了教育、旅游、汽車等重點行業類新媒體平臺。

①三峽都市報社打造采編“中央廚房”,推進媒體融合發展。

②三峽都市報社精心組織實施的2019三峽柑橘國際交易會。

③④三峽都市報社通過演講、歌詠比賽、運動會等豐富多彩的活動聚人心、添活力。

⑤三峽都市報社推動新媒體建設,創新新聞表達、傳播形式,新媒體記者視頻直播成為常態。

2017年,報社全力推進媒體深度融合。再造機構機制、采編流程及考評制度,打造“一次采集、多種生成、多元傳播”的全媒體傳播平臺,打造一支集采、寫、攝、錄、編、網絡技能運用及現代設備操作等多種能力于一身的全媒體采編隊伍,實現報社策、采、編、發等環節全流程的覆蓋,全媒體“一體化”發展。隨著從“相加”到“相融”的轉變,傳播手段、傳播方式的創新,大大提升了媒體影響力、傳播力,實現了1+1>2的效果。

2018年,隨著 “中央廚房”的建成,按照融合傳播的新要求,三峽都市報社重置組織架構,對全媒體各平臺重新定位,精細分工。全媒體報道指揮中心,負責每天全媒體產品的信息匯集、資源配置、新聞策劃,以及采訪、編輯、發布和技術力量的總協調、總調度。全媒體各平臺差異化發展:《萬州時報》進一步強化權威性指導性,充分發揮黨報喉舌作用;《三峽都市報》由 “新型時政類都市報”改為“服務市民生活的綜合類都市報”,進一步強化主流、本土、溫度、實用;新媒體平臺進一步豐富傳播形態,增強用戶黏度,不斷提升服務功能,拓展輻射力。

同時,著力推進全媒體立體化傳播手段再造。全媒體發力音視頻生產,不斷在可視化路徑的探索上創新出彩:做強語音播報和訪談節目、視頻生產和直播常態化、紀錄片微劇微電影拍攝精品化,H5、VR新聞增量提質、加強全國平臺的推流??蛻舳?、微博、微信等新媒體平臺除了運用文、圖等傳統報道方式外,充分運用VR、航拍、延時等新技術,運用H5、微電影、微劇、視頻以及直播等新的傳播手段,在短、實、新上下功夫。

艱難困苦,玉汝于成!

隨著行動的深入,瓶頸打通,報社媒體深度融合漸入佳境。

第九屆中國長江三峽國際旅游節報道是全媒體指揮中心成立以來,“中央廚房”建成后第一個全媒體大型行動,是一次融媒體報道的實戰檢驗。此次報道,全媒體采編人員均肩負起“一次采訪,多平臺發布”的任務。除文、圖等傳統報道方式外,充分運用VR、航拍、延時等新技術,實現短視頻、直播、H5等多形式的報道,客戶端、微博、微信等多平臺的刊播,確保在每一個重要節點均推出有分量的融媒體產品?!度龒{都市報》推出的《壯美長江 詩畫三峽》、《萬州時報》推出的《暢游三峽 萬州出發》特刊向中外游客展示了一個如詩如畫的三峽畫卷。原創視頻《鳥瞰萬州》《蒼穹之下,大美萬州》《不夜萬州》《三峽味道》等主題短視頻,推送后閱讀量短時間內超過了10萬+,讀者評論量高達千余條。

全媒體首次集體“亮相”, 旅游節報道充分展示出了統一指揮、統一調度下全媒體行動的戰斗力,獲得了重慶市委常委、萬州區委書記莫恭明的表揚,重慶市記協、重慶市新聞閱評專家高度評價,《重慶新聞界》載文介紹報社融媒體報道經驗。

2018年,三峽都市報社獲得中國報業協會和重慶市報業協會媒體融合發展先進集體殊榮。

沙漏時光,彈指流年。開拓奮進,三峽都市報社一直在路上!

2019年,面對融合發展中仍存在的問題和不足,三峽都市報社繼續在加強全媒體整體策劃和聯合行動上著力,在全編全采差異化呈現上著力,在全能型編輯、記者鍛造上著力。全媒體跨部門組成專項采編組,在“種好責任田”的同時,重點研究探討專項工作的創新,推出融媒體精品力作。專項采編組成立后,推出了一批有力度、有影響、傳播廣的融媒體作品,在專項采編組的示范帶動下,全媒體形成了“比、學、趕、超”的濃厚氛圍。

2019年2月,在首屆三峽柑橘國際交易會“全球點亮小桔燈”接力活動中,110多萬盞小桔燈在17個國家被點亮,為萬州柑橘走出三峽、走出中國、走向世界,起到了極大的推廣作用。MV《三峽紅》更是受到了我國著名作曲家王世光的高度好評。在萬州牌樓長江大橋通車報道中,直播吸引了60萬人次在線觀看,航拍大片《鳥瞰牌樓長江大橋》、H5《一分鐘漫游牌樓長江大橋》等產品,在朋友圈廣泛轉發,成為當天刷屏爆款產品。

日新者日進,日進者日強!

截至目前,微萬州粉絲數、傳播指數居重慶市區縣政務微信第一,在中國報業第二屆融合創新大會上,榮獲2017-2018年度“中國報業十大最具影響力創新性平臺”殊榮;“看萬州”APP裝機量重慶市區縣第一,連續榮獲“重慶十佳客戶端”稱號;萬州手機報訂戶數重慶市區縣第一;萬州發布粉絲數、活躍指數均排名重慶市區縣第一,曾連續多日位居全國黨政新聞發布榜單第一名。

雄關漫道真如鐵,而今邁步從頭越。面對即將到來的5G時代,三峽都市報人將在融合發展、提高主流媒體“三率”“四力”上發力;在創新表達、獨家策劃、重點報道、熱點引導上發力;在細微之處細節點上發力……扎實推進增強“四力”教育實踐工作,切實擔負起“舉旗幟、聚民心、育新人、興文化、展形象”使命任務,守正創新,與時代同步,續寫69年輝煌、69年榮耀!

猜你喜歡
萬州都市報三峽
萬州:發展生態經濟 書寫綠色答卷
三峽電站再創新高
萬州面的鄉愁味
Sinocyclocheilus sanxiaensis,a new blind fish from the Three Gorges of Yangtze River provides insights into speciation of Chinese cavefish
以15秒播出一個溫暖的片斷——溫州都市報的抖音號運營實踐
三峽留下我多少夢
我困在這座小城二十年
《海峽都市報》影像俱樂部會員作品選登
都市報財經新聞建設的現狀與應具備的幾種意識
萬州有個『草莓王』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