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從諸多線索中發現有價值的新聞
——《三峽商報》“雙親捐腎救雙女”報道分析

2019-09-16 03:10
中國地市報人 2019年9期
關鍵詞:夷陵區殘聯新聞線索

新聞線索也稱采訪線索、報道線索,是指新聞采訪報道提供有待證實、擴展和深化的信息,是給新聞記者提示新聞的所在,也是新聞采訪的方向。在新聞傳播中,新聞線索可以說是新聞之源,是新聞報道的生命線。

新媒體時代,新聞線索渠道更加多元化,如何選擇和挖掘有價值的新聞線索,使新聞吸引讀者,這是每一個新聞工作者必須正視的現實問題,能否發現和抓住新聞線索也是體現記者能力與水平的一個重要方面。面對紛繁的新聞線索,中國好故事、中國好聲音,是選擇確定新聞價值的重要原則之一。

《三峽商報》刊發的《兩女兒患尿毒癥 慈愛雙親各捐一腎》一文,報道了宜昌一對慈愛的雙親用捐腎詮釋無私的父母之愛的暖心故事,并由此引發了市內和中央多家媒體的跟進報道。這樣一件引起社會各界高度關注,在全國產生強烈反響的暖心新聞事件,卻是記者從看似并無新聞價值的工作信息中篩選、挖掘出來的。

捕捉新聞線索 確定報道思路

一名記者特別是工作多年的記者,在積累一定的線索渠道后,可能每天會接收到大量新聞線索,如何在紛繁的新聞線索中,捕捉、挖掘到最有價值、最值得報道的新聞,是一名“老”記者更應該探究的問題。

2016年3月23日,宜昌市殘聯提供了一個有關夷陵區殘聯“精準扶貧”助特困殘疾人創業增收脫困的信息。該信息說的是宜昌市夷陵區龍泉鎮柏家坪村四組村民王大海(肢體殘疾)和妻子楊明菊,因一雙女兒先后患尿毒癥,為挽救女兒的生命,夫妻兩人先后分別為女兒捐獻一個腎。同時,為給女兒們治病,王大海夫婦倆將自家房屋賣了,租住在伍家崗區。兩個女兒每年還需要近5萬元的藥費,王大海找到夷陵區殘聯,想請區殘聯幫助找點事做,緩解經濟壓力。在夷陵區殘聯的幫助下,為他找了個門面銷售桶裝水。

初看這個信息,是一個精準扶貧的新聞。但記者從中發現到這個線索中隱藏的新聞價值:大女兒患尿毒癥,母親毅然捐腎救女;可時隔不久,小女兒又查出患尿毒癥,父親又捐出一個腎,給了小女兒一次生命……面對殘酷的命運,一個家庭,夫妻兩人先后給女兒捐腎,這種真情故事在全國應該也不多見。

意識到這一新聞價值后,記者及時向編輯部領導進行了匯報。經過精心、認真的策劃,初步確定了報道計劃:按消息——通訊——活動的形式進行連續報道。以多種報道形式,以及持續性的宣傳,報道故事主人公面對生活磨難,百折不撓,堅強面對;夫妻兩人同心協力,一家人相扶相攜共渡難關的親情故事,挖掘故事中的真情細節和感人力量,向社會傳遞向上向善的正能量。

記者“出攤”采訪 全媒體全面報道

捕捉有價值的新聞線索是開展采訪活動的前提條件,也是引領記者采訪活動的路標。記者的采訪活動往往是從尋找新聞線索開始的,然后依據線索的提示,找到知情人進行采訪,從采訪中獲取全部新聞事實。

2016年3月24日一大早,記者與宜昌市殘聯、夷陵區殘聯再次聯系,核實相關信息,獲知最初的信息中有一點發生了變化,因桶裝水經銷商不愿意供貨,目前王大海并沒有從事桶裝水銷售,而是在路邊擺攤。編輯部決定調整報道思路,取消了幫王大海賣“愛心水”的活動。

面對新聞事實發生變化,記者及時聯系上了王大海本人,按約定時間來到位于伍家崗區伍臨路的王大海租住屋內,對夫妻兩人進行了詳細深入的采訪。記者先后了解了其大女兒、小女兒患病治療的經過,以及夫妻兩人為救女兒所做出的努力。

在采訪中,記者了解到,兩個女兒雖然都處于恢復期,但每年近5萬元的藥費,還是難住了這對夫妻,為了解決女兒們的藥費,無法從事重體力活的王大海和妻子只好每天晚上在路邊擺攤賣花。得知這一事實情況,記者及時與編輯部溝通,調整報道思路,由記者與王大海一同出攤,現場感受體驗他們賣花的過程,采訪了解他們出攤賣花的艱辛,真實還原他們為了籌措救治費用,辛苦奔波的場景。

經過一整天的采訪,當天晚上,記者采寫通訊《兩女兒患尿毒癥 慈愛雙親各捐一腎》,于次日在《三峽商報》刊發,并在頭版推出了突出性的大導讀。3月24日當晚,《三峽商報》官方微信、微博提前推送了“雙親捐腎救雙女”的感人報道。

央視跟進報道 感動上億觀眾

王大海夫妻兩人的故事經《三峽商報》率先報道后,立即引起了許多熱心市民的關注,不少人在微博、微信上評論留言,并詢問王大海擺攤的具體位置,市民們自發地來到王大海夫妻兩人攤前買花獻愛心。還有愛心企業伸出援手,為夫妻兩人舉行愛心義賣活動,在全城掀起了“買一盆花、獻一份愛心”的熱潮,整個宜昌城洋溢著濃濃的愛意。

3月29日,《三峽商報》又刊發《父母為患病女兒各捐一腎 以賣花為生 本報報道引關注滿城飄香 市民為獻愛心爭買花》一文進行了跟蹤報道。宜昌三峽電視臺也根據《三峽商報》報道進行了跟進宣傳。

4月3日,中央電視臺新聞頻道也報道了本報曾率先報道的慈愛雙親為一對患尿毒癥的女兒各捐一腎的感人故事,感動了上億中國人。人們紛紛點贊這對夫妻,稱贊這對夫妻的行為是無私大愛,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在普通人身上的具體體現。

這樣一個看似平淡無奇的工作信息,在記者強烈的新聞敏感性及敏銳的觀察力下,從中發現了隱藏其后的閃光點、新聞點。經過有計劃地策劃報道,通過記者深入夫妻兩人擺攤現場,實地體驗賣花的不易和艱辛,以更加生動感人的筆觸描寫夫妻兩人為親情所做的堅守與努力。

在記者持續不斷的跟進報道中,一方面不僅幫助夫妻兩人解決了一部分醫療資金,另一方面宣傳弘揚了這對夫妻無懼困難迎難而上的堅強,為了家人無私奉獻的大愛,向社會傳遞了溫暖而又充滿正能量的親情故事。

猜你喜歡
夷陵區殘聯新聞線索
探索電視記者獲取新聞線索的有效途徑應用探討
淺談基層媒體記者如何發現新聞線索
烏魯木齊市殘聯“十三五”事業發展現狀與對策
湖北省宜昌市夷陵區柑橘銷售超八成
殘聯在兒童自閉癥康復服務中的職責研究
淺議殘聯業務檔案的規范化管理
新聞線索
宜昌夷陵區推進城鄉交通一體化建設
我為群眾辦件事
宜昌市夷陵區2011年柑桔產業綜合收入達到10億元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