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初中生數學核心素養培養的思考與實踐

2019-09-25 13:18趙田峰
數學學習與研究 2019年15期
關鍵詞:思考實踐數學教學初中

趙田峰

【摘要】初中數學教學設計時,教師要圍繞核心素養展開教學推演.精選教學任務、明確教學目標、理順教學程序、啟動教學實踐,讓學生在不斷學習歷練中形成數學綜合能力.新課改大背景下的數學課堂教學,凸顯學生學習主體地位成為主流意識,教師要展開創新教學實踐探索,以培養學生學習習慣為基本出發點,全面塑造學生數學學科核心素養,促使學生健康成長.

【關鍵詞】初中;數學教學;核心素養;思考實踐

初中數學教學有自身特點,教師要圍繞學科核心素養展開教學發動,整合教學資源、創新教學模式、實現教學分層、拓展教學實踐,利用多重教法調整,深度透視數學核心素養實質,并在不斷強化教學中培養學生數學學力基礎,最終完成學科核心素養的塑造.學科核心素養包括諸多內容,數學抽象、邏輯推理、數學建模、數學運算、直觀想象、數據分析等,都是數學課堂教學需要重點培養的核心素養指標.

一、整合教學資源,透視數學核心素養實質

數學教學資源極為豐富,教材、教輔材料、校本課程等,都屬于重要教學內容,教師要注意篩選,以提升教學匹配度,為學科核心素養塑造創造良好條件.

(一)關注多元課程運用

教學有比較固定的教材,教師依照教材展開教學設計存在一定局限性,學生大多對教材內容比較熟悉,如果教師一味使用教材展開教學,學生缺少新鮮感.學生手中有不少教輔材料,學校也有校本課程,如果教師能夠結合多種教學內容進行設計操作,勢必能夠為學生提供更多學習契機.隨著網絡信息的廣泛運用,教師利用網絡展開教學資源信息搜集,也可以拓寬學生學習視野,對提升學生數學感知品質有重要促進作用.

(二)創設適宜學習情境

課堂發動階段,教師不妨利用多種教輔手段,為學生提供適宜的學習氛圍,以成功調動學生學習主動性.教師講述數學故事、展示生活案例、設置懸疑問題、發動學習討論,以及多媒體展示相關信息材料,都可以成功調動學生數學學習思維,形成更多學習機會.初中學生思想活躍,具有主動探奇意識,如果教師能夠為學生設計一些實踐性學習任務,其激發效果會更為顯著.

數學課堂教學情境創設有多種手段,教師需要根據教學內容需要展開篩選.如,教學蘇教版八年級數學上冊“軸對稱性質”,教師在課堂教學情境創設時,為學生設計了一個實踐操作任務:每一個人找到一張長方形的紙片,先將長方形紙片對折,折痕為用L表示,在紙上畫出△ABC,然后用針尖沿著△ABC各頂點和各邊扎幾個小孔,再將折疊紙片打開,連接AA′,BB′,CC′.線段AA′,BB′,CC′和折痕L有什么關系?學生依照教師引導展開具體操作,并很快就給出討論結果:這些線段都垂直折線L,并被折線平分.說明這兩個三角形為軸對稱圖形.

教師為學生布設實踐操作題目,讓學生通過實踐歸結操作結果,自然得到學習啟迪,為課堂教學順利展開奠定基礎.教師大多會利用多媒體展示相關圖片視頻動畫信息展開教學情境創設,這里讓學生展開簡單的實踐操作進行教學發動,具有創新意味,其調度效果顯著.學生對實踐活動有比較強的參與興趣,教師給出明確操作路線,學生順利進入相關程序之中,獲得不錯教學發動效果.

二、創新教學模式,強化數學核心素養成長

創新教學模式,教師要有教法優化意識,根據教學實際,為學生準備不同教學方法,勢必能夠發揮教法的主導作用,強化學科核心素養的成長.

(一)升級課堂引導體系

數學課堂教學展開后,教師要注意教學模式的選擇和改進.課堂教學改革不斷,一些嶄新課堂教學模式層出不窮,這些教學模式適合度如何,有待于我們做進一步驗證.在具體實踐過程中,教師要注意做好對比篩選,如果有需要,可以對這些教學模式進行創新改進,以提升教學有效性.教師教法運用需要有觀照意識,根據不同教學內容選擇不同教法,根據不同群體學生訴求運用不同教法,體現的是因材施教原則.

(二)篩選課堂教學活動

課堂教學離不開實踐活動,教師為學生設計實踐操作學習機會,不僅能夠提升學生學習品質,還能夠培養學生良好學習習慣.課堂辯論、質疑釋疑、數據分析、小組實驗、實地觀察、實物測量等,都屬于數學實踐形式,教師要根據教學實踐需要做出理性篩選,以提升教學匹配度.學生對實踐操作活動情有獨鐘,教師要抓住學生學習心理展開教學設計,這樣才能有效提升學習品質,促進學生核心素養的順利構建.

“勾股定理”學習時,教師為學生布設實踐操作活動:勾股定理有多種驗證方法,利用多種信息手段,搜集相關驗證方法,并展開實際推演,學會其中一種推演方法,準備參與班級展示活動.學生聽教師說勾股定理有十幾種驗證方法,頓時有了信息搜集的熱情.經過教輔材料查閱和網絡信息搜集,學生很快就找到一些驗證方法,并對這些驗證方法進行細致研究.課堂展示階段,學生紛紛給出自己的驗證推演.有學生展示鄒元治證明方法,也有學生運用趙爽證明方法,還有學生介紹歐幾里得證明方法.教師引導學生對這些證明方法進行詳細解讀說明,學生一邊展示一邊解讀,給其他學生帶來更多學習啟發.因為學生講述還存在一些不足,教師針對具體情況給出補充和說明,學生逐漸掌握了更多勾股定理證明方法.

教師發動學生展開信息搜集活動,將學生帶入特定環境之中.學生占有信息能力不斷提升,利用網絡信息平臺展開信息搜集成為基本操作.在課堂具體展示過程中,不僅要有推演過程,還需要給出具體的講解,這對學生來說是一種考驗,對提升其解題能力有重要鍛煉價值.學生對實踐活動有特殊興趣,教師教學設計切準學生學習思維,為課堂教學順利推進創造良好條件.

三、實現教學分層,增強數學核心素養動力

分層教學屬于嶄新教學模式,體現因材施教原則.教師展開教情調查和學情調查,可以有效提升教學覆蓋面,讓不同群體學生都能夠得到相同的學習成長.

(一)展開教情、學情調查

數學課堂教學設計之前,教師需要對教材展開深度解析,對不同群體學生學力基礎展開全面調查研究,為教學設計提供重要參數.教材內容有個性特點,教師要深入教材之中,找到文本生本思維對接點,確定教學設計原點,形成完善教學體系.學生數學認知基礎、數學悟性、學習習慣等方面都存在個體差異,教師對此展開學情調查,自然能夠有效提升教學適配性,促進學生學習主動性的爆發.

(二)提升教學覆蓋面積

實施分層教學,這是數學課堂教學的基本屬性決定的.教師要注意對教學設計進行優化處理,為不同群體學生所接受.分層教學不是將學生分成不同群體進行分別教學,而是在問題設計、任務布設中體現分層意識,讓學生在不知不覺中完成學習體驗.數學問題設計投放時,其難度系數不同,讓不同群體學生選擇應對;訓練任務布設后,讓學生自由選擇操作;訓練拓展時,讓學生自由實踐體驗.這都屬于分層教學實踐,給不同群體學生帶來相同的學習體驗和成長.

學生數學學力基礎存在個體差異,教師在教學設計時需要給出特別關照.如,教學“實數”相關內容時,教師讓學生閱讀教材相關概念,對整數、分數和有理數、無理數相關定義進行復習,然后給出討論問題:2是一個整數嗎?是分數嗎?是有理數嗎?給出具體分析.學生根據以往學習認知,自然給出正確答案.教師讓學困生先做出判斷,再讓學優生說具體原因.學困生很快就給出答案:2不是整數也不是分數,當然不是有理數.學優生做具體分析,如果用刻度尺來測量2,只能找到一個大體的位置,不能給出精確數值,這說明2是無理數……教師對學生解讀情況進行歸結,并繼續布設數據歸類任務,引導學生對無理數、有理數、正實數、負實數等概念有更清晰認知.

教師先引導學生復習相關概念,為課堂學習建立良好基礎.然后為學生布設課例展開討論,并讓學困生和學優生回答不同問題,體現了分層教學意識.學生不知不覺中完成學習認知構建.教師因材施教原則的落實,為不同群體學生提供不同學習啟迪,讓更多學生都能夠獲得同樣的學習進步,這無疑是最為科學的設計,對全面提升學生數學科學核心素養有積極推動作用.

四、注重教學實踐,塑造數學核心素養品質

教學實踐活動設計時,教師要有接軌意識,結合學生生活認知基礎展開教學活動,自然能夠大幅度提升教學契合度,讓學生在實踐操作中提升學科核心素養.

(一)創新數學訓練設計

數學訓練設計時,教師需要展開多種創新設計實踐,精選訓練內容、升級訓練形式,讓學生在不斷實踐操作中形成學力基礎.數學訓練內容來源極為廣泛,教師需要有篩選意識,不可搞題海戰術,減少重復性操作,以提升訓練效率.在訓練形式選擇時,教師要注意為學生布設更多立體性任務,讓學生展開生活性訓練實踐活動,以培養學生綜合性數學認知體系.

(二)拓展數學生活訓練

發動學生結合生活實踐展開數學訓練學習,對學生來說極為重要,數學與學生認知有密切關聯,教師結合學生實踐展開訓練設計,可以讓學生有更多認同感,并在不斷實踐操作中形成深刻數學認知.特別是發動學生展開實地觀察、實物測量、社會調查、案例列舉、信息搜集等數學實踐活動,可以為學生提供豐富學習視野,促進學生學習能力的順利成長.

發動學生結合生活認知展開數學學習,可以為學生提供更豐富學習感知契機,還能夠有效拓寬學生數學學習視野,以便形成更廣泛學科認知.如,教學“圖形的旋轉”相關內容時,教師讓學生列舉生活中圖形旋轉的案例,并找出旋轉圖形的共同特征.學生開始思考討論,課堂學習研究氣氛濃重起來.為讓學生對相關認知有清晰追索,教師專門給學生以具體提醒:將一個圖形繞著一個頂點展開旋轉,這個圖形的每一點同時按照相同方式旋轉相同的角度,圖形旋轉不能改變圖形的大小和形狀.學生根據教師提示展開案例搜索,很快就有一些結果.有學生列舉時鐘旋轉案例,也有學生介紹電扇旋轉情況,還有學生列舉車輪旋轉案例,在教師引導下,學生對列舉案例進行細致解析,逐漸對圖形旋轉有了更豐富認知.

教師為學生布設生活列舉案例訓練任務,給學生創設廣闊學習時空條件,學生結合生活認知展開相關學習研究,由此建立起來的學習認知更為深刻.學生都有比較豐富的生活數學認知,教師給出具體引導和布設,學生隨機而動,教與學達成高度和諧,為課堂教學注入嶄新動力.學生學科核心素養塑造需要全方位設計和發動,教師要針對學生學習實際展開教學選擇,以提升教學契合性.

數學學科教學需要達成諸多教學目標,培養學生核心素養成為最為根本的教學宗旨.作為數學教師,需要全面整合教學信息資源,創設適宜學習情境,創新教學方法體系,設置豐富教學實踐活動,發動學生展開多重數學學習體驗,以形成豐富學習實踐認知基礎,為學生學科核心素養成長提供助力支持.

【參考文獻】

[1]劉志連.構建“情理”數學課堂 發展學生核心素養[J].新教師,2017(6):38.

[2]黃雅芳.初中數學課堂中學生核心素養的培養策略[J].數學學習與研究,2018(2):49.

[3]周杰.核心素養下學生數學邏輯推理能力的培養[J].中學教學參考,2018(5):76.

猜你喜歡
思考實踐數學教學初中
對數學教學實施“素質教育”的認識
基于學生主動學習意識培養的數學教學方法研究
注重交流提升數學學習廣度和深度探討
數學教學中“量感”的教學探究
初中物理“問題—發現”式課堂的實踐與思考
共情教學模式在科學課堂的構建與實施研究
計算機教學中存在的問題與對策研究
素質教育背景下初中教學管理目標研究
生本之美
初中美術繪畫創作教學的思考與實踐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