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失落的方舟

2019-10-08 03:49王瀛鴻黃磊
大觀 2019年7期
關鍵詞:負罪感救贖

王瀛鴻 黃磊

摘 要:美國當代作家威廉·斯泰隆的長篇小說《蘇菲的選擇》講述了奧斯維辛幸存者波蘭籍女子蘇菲的悲劇命運。她熬過了奧斯維辛的煉獄,卻在剛剛開始的新生活中選擇死亡。和她命運交纏的兩位男主角內森和斯丁格都深愛蘇菲,但他們卻無法帶蘇菲走向新生。蘇菲的悲劇讓我們看到了男權社會中女性的命運以及絕對的邪惡帶給人類的極端創痛和對人信仰的摧毀,從而反思人類的精神出路。

關鍵詞:《蘇菲的選擇》;救贖;負罪感

《蘇菲的選擇》是“美國文學界公認的??思{的繼承人”威廉·斯泰隆的里程碑式的作品。作品聚焦于二戰后大屠殺的幸存者蘇菲身上,講述了大屠殺對猶太人、對親歷者、對人類造成的巨大痛苦。蘇菲是一個波蘭籍的非猶太人,戰爭期間,為了給患病的母親增加營養,從黑市上買了一個火腿,被納粹發現,將她和兩個孩子投入奧斯維辛集中營。她熬過了煉獄之苦,戰后被救援輾轉來到了美國,在大屠殺所帶來的創痛中苦苦掙扎,想要忘掉過去,開始新生活。在圖書館中她邂逅了美國猶太人內森,他們相愛了,但他們的愛是那樣糾纏痛苦。隨后他們又遇到了美國南方文學青年斯丁格,斯丁格被蘇菲所吸引愛上了蘇菲。內森和斯丁格都深愛蘇菲,但他們都無法將蘇菲送上走向新生的方舟。蘇菲最終選擇和內森相擁自殺。蘇菲熬過了奧斯維辛,卻在自由的美國之地走向死亡,這救贖之痛值得我們對人性、對歷史深深思考。

一、蘇菲與內森

內森是一位美國籍猶太人,當蘇菲在圖書館遭受館員的責難而昏倒的時候救了她。他照顧她,愛護她,治好了她的壞血病、傷寒,幫她裝上假牙,把她從一副“殘骸”慢慢變成“一朵玫瑰,一朵美麗的玫瑰”。他們一起聽音樂、野餐、出游,完美地做愛,蘇菲又活了過來。內森是蘇菲黯淡生命中的一束光,讓她緊緊相隨。

但作為一個猶太人,內森為自己的同胞在二戰中的悲慘遭遇感到不公,他想要為自己的同胞吶喊。于是他關心一切關于猶太人和二戰納粹的信息與資料,他幾乎成為了這方面的專家。但了解越深,內森越有一種負疚感。因為當他的同胞被送進毒氣室的時候,他卻因為地域優勢身在美國而逃過一劫。內森的存在,就像是一座紀念碑,標志著猶太人在大屠殺中所遭受的痛苦和磨難。他對納粹及其共犯的憎恨,對同胞遭遇的同情、負疚感讓他時時提起奧斯維辛集中營并下意識地責難集中營的幸存者蘇菲。在這樣的愛人面前,蘇菲無法回避她極力想忘卻的一切:灰蒙蒙的暗無天日的華沙;被暗殺的地下反抗者的尸體,集中營里被掛在鉤子上的猶太反抗組織的成員;沒有幫助猶太組織偷取收音機的內疚;幫助納粹翻譯文件是個間接幫兇的負罪感;等等。這些她時刻想要逃避的黑暗的過去卻時時地出現在她面前,壓得她喘不過氣來,無法開始新的生活。

內森無法救贖蘇菲的另一個重要原因就是他本身是一個精神分裂者。正常情緒下,他是一個幽默,熱愛音樂,充滿才情,大度的愛人和朋友,帶給蘇菲和斯丁格信心、勇氣。而在他暴躁的時候,他就是一個猶太拉比創造出來的“弗蘭肯斯坦”,“絕不可能受控制”,“是個難以駕馭的惡魔”,用語言、暴力傷害蘇菲。他懷疑蘇菲是怎樣在奧斯維辛中幸存下來的,她一定是依靠背叛、欺騙、共謀、陪德國人上床才獲得生存?!澳隳X袋里有什么詭計和戰略,使你活下來呼吸清新的波蘭空氣,而奧斯維辛的其他人卻被送到瓦斯室去等死?”他的指責讓蘇菲痛不欲生,她發出的呻吟“即使是骷髏地里的瑪麗也不可能發出如此痛苦的聲音”。那個愛她保護她的甜蜜愛人在精神失常時拿著刀將她凌遲。蘇菲在集中營中因為壞血病牙齒全部掉光,內森幫助她裝上了假牙。當蘇菲戴上假牙時,會顯得榮光煥發。當她摘掉假牙時,她就像一個老巫婆“下半部的臉整個皺縮,露出扭曲的嘴巴和老朽的表情。那是一個枯萎的面具”。這是內森和蘇菲關系的生動寫照。內森給蘇菲的生活帶來變化帶來活力,他拯救了蘇菲的肉體,讓她美麗綻放。當蘇菲在黑暗生活中掙扎時,內森的小船來到她的身邊,搭救已精疲力竭的她。但這艘小船沒有桅帆,載著他們在茫茫大海中漂泊不知駛向何方,無法靠岸。即使這樣,蘇菲也像飛蛾撲火一樣,明知道那是末日,卻無法拒絕那火帶來的溫暖而毅然投入,選擇和內森一起走向死亡。

在男權社會中,女性永遠是被犧牲被忽略的角色。蘇菲無法從父親和丈夫那里得到尊重和愛,不僅如此,她還得順從地服務于他們,幫父親翻譯資料,幫丈夫生兒育女。在這種男權思想的影響下,在她選擇將哪個孩子送進毒氣室時,她下意識地選擇了她的女兒愛娃。夏娃因為引誘亞當吃禁果而被驅逐出伊甸園。女性從被創造時便是男性的附屬,并因為自己的錯誤而遭到懲罰。在邪惡面前,女性總是最先被犧牲的角色。蘇菲不甘于命運,想通過自己微薄的力量為自己的生活現狀帶來一些改變,她渴望父親的愛與認同。內森對她的愛,這是她對父愛的另一種方式的獲得。但在現實的痛苦中,她又不能像內森那樣,在自身痛苦達到一個極限時吸毒,瘋狂用非理性發泄自己的痛苦。她想得到解脫,于是她選擇了死亡,死亡讓她和父親相遇,讓她向猶太人贖罪,讓她解脫。就像蘇菲喜愛的詩人艾米麗·狄金森的詩那樣“我無法為死亡停留,他好意地為我停留了;馬車上只載著我們,還有不朽”。死亡對內森和蘇菲來說,是無法擺脫的命運,是勇敢,也是平靜和不朽。

二、蘇菲與斯丁格

斯丁格在遇到蘇菲之前只是一個青澀的對死亡一無所知的來自南方的文學青年。他厭惡枯燥、平淡無奇、毫無成就感的編輯工作,來到北方后在寓所邂逅蘇菲并愛上了她,目睹她和內森的愛恨糾纏,并擔當傾聽者的角色,聽她講述在奧斯維辛集中營的黑暗日子,聽她內心深處最壓抑的痛苦、最深的負罪感。蘇菲走向死亡的過程,恰是斯丁格走向成熟,了解人性的過程。斯丁格對女性有著深深的同情和負疚感。他目睹自己的母親身患癌癥,在他面前緩慢死去,“她無限痛苦的眼睛”一直烙在他的心上。當他在報紙上看到他的初戀女友從高樓躍下死亡后,他為女性遭受的不公和痛苦而不平,但他卻沒有能力拯救他的母親和初戀女友,所以當他遇到蘇菲并一見鐘情時,他迫切地想要拯救蘇菲,他要和她結婚,帶她到南方去,買個小農場,生幾個孩子過平凡安靜的生活。但他這艘小舟同樣無法將蘇菲帶到新生的彼岸。因為他青澀的生命歷程,無法抗衡大屠殺帶給蘇菲的心理創傷,注定他只能是個傾聽者,而無法擔當拯救者的角色。蘇菲的命運在他們相見的第一面時已注定,因為蘇菲和斯丁格自殺的初戀女友瑪麗太像了?!八樕弦渤尸F出瑪麗曾經有過的那種絕望的神情。這種悲戚的陰影預示著她即將輕率撲向死神的命運?!薄皬母鞣N重要的意義上來說,瑪麗·亨特就已經是蘇菲了?!彼麩o法解救蘇菲?!霸趭W斯維辛之后,只有對往事故意的抑制才使蘇菲堅持著活下去?!币驗樗裏o法面對自己內心的罪惡感。當內森威脅要殺掉蘇菲時,他帶著蘇菲逃離了紐約準備回南方。在這個逃亡過程中,他知道了蘇菲最隱秘的痛苦,在集中營時她面臨的殘酷選擇:選擇送一個孩子進毒氣室。作為一個母親,她選擇將女兒送進了毒氣室。從那一刻起,蘇菲就已經死了。她沒有勇氣面對事實,因為事實太殘酷,不能被重新面對,“太無情,沒法從任何人那里得到赦罪,無論是上帝還是人類”。在蘇菲看來,她不應該得到赦免。當斯丁格傾聽著蘇菲的故事,一步步走進蘇菲內心最深處的秘密時,也是蘇菲一步步放棄生命的過程。斯丁格無法抹去蘇菲那段黑暗的回憶;相反,蘇菲是斯丁格的導師,引導斯丁格走向一個新的人生時期,讓他對生命有了一種新的理解。在和蘇菲坐在火車上駛進費城車站時,斯汀格看到了自己的鏡像?!拔以谲嚧安A掀骋娏俗约阂蜷L期室內工作而變得蒼白的臉。而在那張臉后面,有一瞬間仿佛出現了一個更年輕的復制品——大約十余年前我孩子時的影子?!鄙钜砸环N沉重而痛苦的方式向他涌來,結束了他的青春與純澀,他不會再回到童年了,他長大了。

在得知蘇菲和內森死亡的消息之后,斯丁格來到海邊沉沉睡去,身上壓著孩子們揚在他身上的沙子,當他清晨醒來時,他腦海里浮現的詩句是“在冰冷的沙土下我夢見死亡,但黎明醒來時,我看見明亮的晨星”。這時,斯丁格真正涅槃重生,對生活、對生死有了新的認識。

三、結語

蘇菲的一生,一直處于副位置上。童年時,她得不到父愛,像她的母親一樣在家庭中是個隱形人,付出勞動、精力、智力,卻得不到應有的贊揚和回報。在書中,她擔任了三個男性的秘書:她的父親、集中營里的納粹頭子赫斯和到美國后的猶太醫生。她一直處于被支配被壓迫的地位,在這種思想下長大的蘇菲沒有勇氣突破這種束縛,她只能接收命運的安排。她選擇和內森服毒自盡時,那是對宿命的接受,也是一種無聲的反抗,對社會、對摧毀人類生命和精神信仰的大屠殺的反抗。在絕對的邪惡面前,人類在顫抖。上帝背棄了蘇菲,背棄了人類?!霸谶@人間地獄里,還有誰會相信上帝呢?”蘇菲的悲劇讓我們思考人類的生存之路。征服邪惡的途徑就是“將愛普及到所有的生物中”。那么,人類歷史上才不會再出現奧斯維辛這樣的人間地獄。

參考文獻:

[1]范革新.《索菲的選擇》與威廉·斯泰倫的選擇[J].沈陽師范學院學報(社科版),1996(3):55.

[2]斯泰隆.蘇菲的選擇[M].謝瑤玲,譯.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2010.

[3]Durham C A.William Styrons Sophie's Choice:The Structure of Oppression[J].Twentieth Century Literature,1984(4):448.

[4]Carstens L.Sexual Politics and Confessional Testimony in Sophie's Choice [J].Twentieth Century Literature,2001(3):293.

作者簡介:

王瀛鴻,東北大學副教授。研究方向:英美文學。

黃磊,東北大學講師。研究方向:英美文學、跨文化交際。

猜你喜歡
負罪感救贖
On the Character:感
你從下圖最先看到的信息是什么
銳詞
淺析卡夫卡作品中的負罪感
日本戰犯中國體驗書寫下的中國觀
《謝爾蓋神父》中卡薩茨基的救贖之路
愛無盡 夢飛翔
《追風箏的人》的心靈療治與救贖反思
莊之蝶:欲望激流中的沉淪者
歐洲豪門英超最需“救贖”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